在天津,吃麵是件大事兒!

2021-02-17 天津美食全搜羅

天津人總能找出一百個理由

吃一碗麵

逢年過節吃四碟撈麵

家裡有喜事兒吃的那叫喜面

給外出回家的親人做面叫長接短送

想吃簡單點就拿瓶麻醬拌麵吃

想招待客人就打滷多配幾碟菜碼也拿的出手

.

要說天津人到底有多愛吃麵

你看看馬路邊上、小胡同裡、

到處都是小麵館

一年四季也總是爆滿

而天津人對麵食也真的是來者不拒

別管是什麼種類的面都能吃出滋味兒!

本期早早就為大家推薦幾大類

最受衛嘴子歡迎的麵條

來選出最對你胃口的那一款吧!

繼祥麵館的名聲天津人應該都聽說過吧!這家西湖道上的老麵館從1986年開始到現在算算也走過了30個年頭,難得的是這家麵館24小時營業,不管你忙到多晚,來這裡總有碗熱氣騰騰的面,是咱天津人的深夜食堂!

店裡沒有精緻的裝修,就是平常的街頭小館,來吃麵的也大多都是老鄰居,雖然沒有高檔的用餐環境,但卻是難得的煙火氣,冰箱裡幾十種涼菜,讓你吃麵也吃得相當精緻!

丁丁炒麵就是普通食材炒制,上桌就能聞見爆炒熗鍋的香氣,入口是西紅柿的酸香裹挾著各種食材融合的香氣,這道最家常的面最搶手!

素不意味著清淡,這道醬油素炒麵絕對的夠味兒!鹹香適口的炒麵一發入魂,三秒光碟無壓力!

這道番茄素炒麵可是早早最愛的一款炒麵,酸甜口兒的醬汁裹在筋道的細面上,還有一整顆煎蛋,一口就愛上!

地址:西湖道華章裡底商

電話:13752791511

大千炒麵位於誠基中心後身,也是家開了快20年的老麵館了,坐落於繁華地段,這些年餵飽了不少周邊的上班族和學生黨!特色就是味兒好,量大!

店內環境實在算不上好,但架不住就是味兒好,到了飯點到店的食客簡直要擠爆這家小店,每張餐桌上都有店家自己炒制的辣椒油,那叫一個香!

這道羊肉炒麵片兒也是偏西北風味的麵食,羊肉爆炒後香嫩彈牙,寬厚的大面片兒浸入羊肉的香味兒,嚼起來也特別筋道!

大千家的番茄炒麵就是家裡媽媽的味道,魚香口的酸甜也超級刺激食慾,麵條也根根筋道彈牙!

炒拉麵也是大千家的招牌炒麵,看這顏色就適合重口味兒吃貨,鹹香夠味兒,可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油太大,吃多了也會膩!

王頂堤這塊地界兒美食藏龍臥虎,這家板面在王頂堤也算小有名氣了,從早上營業到下午兩點,到了中午飯點人特別多,有時都需要在店外加桌,食客就在路邊吃板面也不在意

不管客人再多,老闆都堅持手擀麵,用自己擀麵幾十年的手感為食客擀制最筋道的手工面,同時用特質紅湯辣油醃製豆皮、雞蛋,這辣油聞著又香又辣讓你欲罷不能!

板面裡肉給的也非常多、肉塊切的也很大,不夠還可以再加,特別的是配菜裡還可以加豆芽菜,紅湯辣油配著面,一邊吃一邊流汗的感覺簡直不能更爽!

這也是家20多年的板面了,中午到了飯點,很多附近學校的學生都愛來這兒跟同學一塊兒吃板面,

這裡的店面環境好像二十幾年都沒變過,但有的是食客願意擠在這又小又破的小店裡就為了吃這一口,老闆是一對夫妻,夫妻倆守著一家小店攜手走過二十幾年的時光,想想也是種平凡的浪漫!

麵條是手擀配合著機器壓的,非常筋道,份量也很大,小碗板面八元一碗,豆皮一元兩個,還可以加雞蛋丸子,湯也鹹香夠味兒,這一頓算下來十塊錢絕對管飽!

地址:桃園村大街19號如家酒店旁

電話:13920997170

陝西的麵食也是一絕!去不了陝西,好在咱還有這家關中老碗,"老碗」就是陝西人所說的大碗「咥」是陝西關中的方言土音是指吃的一種方式,店名意思是,來我們家吃飯一定給您吃美了!

老闆和老闆娘都是陝西人,聽著他們用方言對話,坐在滿是關中風格裝潢的小店裡吃著正宗陝西面,那叫一個得勁兒!

他們家的面配菜不少,看著十分誘人,上面的油潑辣子超級香!每根麵條都有兩指寬,口感厚實有嚼勁!老闆娘會熱情地教客人如何拌麵,biangbiang面要從底往上翻著拌!

純手工製作的寬麵條,滑溜而筋道配上新鮮的油菜、蔥花碎、辣椒等配料,厚厚的鋪上一層,再用燒得滾燙的熱油澆在調料上,瞬間就香味四溢!

臊子湯也是一碗臊子麵的靈魂,肉臊子七分瘦三分肥,鹹香入味兒澆在面上,配菜也非常豐富,黃色的雞蛋皮、綠色的蒜苗、紅色的胡蘿蔔搭配在一起好看又好吃!

"燃"字取自陝西方言,意為黏糊,形容的就是油香四溢的臊子和熱騰騰的麵條和在一起粘質膠著的狀態,這家關中燃面也是在天津的陝西特色麵食代表了,還先後兩次上過天津電視臺美食欄目採訪哦!

店內原汁原味兒地還原了陝西元素,堅持使用手工扯麵,所用的辣椒和醋都堅持從陝西運來,連餐具都是用的陝西青花大老碗

看著倒是挺好看,可這三個拌到一起得是嘛味兒啊!要是這麼說,你可就不懂行了!炸醬和臊子融合出了絕妙的默契,西紅柿的酸甜更是點睛之筆!菠菜汁和面也筋道有嚼勁,吸溜一口,那叫一個得勁兒!

早早覺得要說山西的臊子麵,比起湯麵還是幹拌更好吃,肥瘦相間的肉臊子吸收滷子的汁水和勁道的面片拌在一起,沒有多餘的湯湯水水,每一口都是鹹香夠味兒!

一碗只有兩根麵條的面就足以餵飽你!楊凌蘸水面的麵條全是手工拉出來的,能有3米長,而且這面講究個一青二白,菠菜浸入湯中如水草一般招搖,別看它看著清淡,但西紅柿、姜、蒜融合出的微酸也讓人上癮!

地址:南昌路與浦口道交口浦江大廈2號樓底商

電話:152228840796

看了這麼多家口味各異的小麵館

你對哪家最感興趣呢

在評論區留言給早早

早早會率領吃喝小分隊一票吃貨

再次出發

為大家探店實拍哦!


相關焦點

  • 老天津衛最愛的三鮮打滷面,天津寶寶結婚那天必吃的喜面
    老天津衛最愛的三鮮打滷面,天津寶寶結婚那天必須吃的撈麵說起三鮮打滷面,那可是天津人的真愛了,過年過節的,除了吃餃子,那就是來碗撈麵。
  • 生活 中伏到,吃撈麵!天津人吃麵有哪些講究?
    餃子和撈麵是天津人年節喜慶的標配,比如「頭伏餃子二伏面」、「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催生餃子生日面、送行餃子接風面……面者,取其連綿不斷、福壽綿長之意。出嫁的閨女在娘家吃的最後一頓飯為麵條,就連關公誕辰等日子,天津人也是要吃撈麵。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
  • 天津的九十九碗面【第三十彈】:百年面道三鮮打滷面
    今天是聖誕新年假期的第三天,一早出門兒去津灣看電影,影片結束已是十二點多,出門前吃的早點早已消化殆盡,趕忙打開手機尋找附近的館子。
  • 天津人愛吃麵!老天津這些最新麵館大全您了吃過嗎?
    家系面屋地址:南京路39號天津國貿購物中心B1層馬有才牛肉麵的故事牛肉麵一如既往很好吃,小菜可以雙拼,加的一小份牛肉也挺多的,方便快捷,服務一般般,總體不錯的。地址:泰興路與成林道交叉口北200米路西凱達源酒店對面中國蘭州雙裕牛肉麵門面不大,但內堂可不小,敞開式廚房,一目了然,乾淨衛生。
  • 在吃麵這件事情上,中國人用一碗拌麵也能PK全世界
    在武漢,熱乾麵是大多數人過早的第一選擇,鹼水面煮到七八成熟,拌著芝麻醬和醋,不太溼也不太幹,就著辣蘿蔔吃簡直太美味。雖然熱乾麵看似簡單,卻是武漢人每天都離不開的那股味道。對於北京人來說,其他事可以不講究,但炸醬滿絕對不能將就!這種執念就來自於他們對炸醬麵的愛。
  • 99%天津人都耐吃的20碗面,每一碗都是天津的面子!
    眾所周知,在天津總能找出100個理由「吃麵」逢年過節四碟撈麵過生日來一碗長壽麵家裡有喜事再來一碗喜面夏天想吃直接用麻醬拌麵吃.原老天津衛炸醬麵,很多天津人很小的時候常去吃,正經的天津味道。這家的麵條是自己抻的,透明玻璃窗可以看到師傅擀麵的過程。獨麵筋、炸醬麵、打滷面、醋滷麵…個個都是人氣菜品。比面更贊的是特色燉豬蹄兒,肉質軟爛,幾乎每桌必點。
  • 天津衛的「撈麵席」
    在機器壓制麵條出現以前,天津的主婦還是自己擀麵條。天津人每逢喜壽大事就愛吃撈麵,特別是大年初二迎接姑爺款待女婿時,一定要擺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滷面。「四碟」指的是一碟海鮮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雞蛋和一碟菜碼。這是天津特色,別地兒的姑爺可吃不到這個。
  • 天津小孩兒都是吃白皮長大的
    聞著噴鼻兒的油香,小孩子把白皮兒小心的捧在手裡遞到嘴邊輕輕咬上一口,清甜綿軟的棗泥餡兒立刻衝淡了所有的不開心。儘管小,但那時候也頗懂得勤儉節約,掉落在飯桌上的白皮酥渣自己從來不捨得浪費,把它們歸攏在一塊,兩個手指一點兒一點兒捻起來照樣美滋滋的吃掉。天津的傳統小吃背後總是隱藏著帶有用年代感的故事。
  • 相聲段子裡的那些天津美食,吃的樂呵!
    馬三立的經典相聲《吃元宵》裡,用孔聖人做主角,講述他們提筆將一文錢一個元宵改寫為一文錢十個元宵的蹭飯趣事。可這裡面提到的天津美食,可不止元宵一種。馬:吃完了一琢磨,不飽啊,越吃越餓,再吃不行,沒那麼些錢。聖人一嘗這元宵湯,哎——不錯,甜麼梭的、黏糊糊的、像杏仁茶,聖人一想喝點兒這個不也解的了飽麼,反正湯也不要錢,白喝不是嗎,幹嗎不多來兩碗呀?
  • 到天津吃這7道面才算不虛此行,打滷面、黃湯拉麵各有特色
    如果一生只吃一種主食,那肯定會是麵條,尤其是天津的麵條。雖然天津作為北方城市,麵食的種類很多,但是麵條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主食中不可缺少的。無論是本地特色的炸醬麵、三鮮打滷面、炒麵、掛麵湯,還是外來的黃湯拉麵、板面、牛雜麵。
  • 大年初三,天津人為嘛吃合子?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作為地道的天津人,您絕對聽說過這句話。初一吃餃子,取的是「更歲交子」的意思,「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初二家家戶戶吃撈麵,麵條長長的,寓意這一年順順噹噹。
  • 擼串兒,我們是認真的!——天津麻辣烤串圖鑑
    哈嘍,大萌萌我又來啦還記得上次給大家盤點的天津好吃的炸串不?
  • 對不起,天熱我也要吃麵!這就是天津人
    「頭伏餃子二伏面」「送行餃子接風面」您看看,天津人總得找點理由兒吃這兩樣,絕對是真愛!要說這天津好吃的餃子和麵條,那可是太多了,咱一樣樣兒的聊,今兒個單說麵條,這餃子咱改天再說~天津人愛吃麵,這大伙兒都知道。而且在種類上也是各式各樣,這麼說吧,連吃一禮拜,準沒重樣兒的!
  • 48小時吃天津?真的不夠
    在上條天津的推送裡我們說過,掃除天津只有煎餅果子的印象標籤,在西北角老居民區的樓下,6點鐘開始,已經是美食的激戰場。(上篇文章的超連結)蜂蜜和果乾熬得濃稠,再攪打冷凍,入口化成酸甜生津的汁水,每一口都拌著糯甜的杏幹。天津人愛炸糕,愛的挑剔。皮要金,下口酥,米要糯,餡要甜,吃完且要不粘牙。西湖道這家店能紮下根,全靠做了21年炸糕的老師傅(老師傅又兼職老闆、銷售員和學徒三職)。
  • 48小時吃天津?真不夠
    麻醬的高光時刻,裡外兩層,澆滿了不加水瀣的濃稠芝麻醬和碾碎的芝麻粒,糜子面一點鹹味,讓麻醬黏嘴的香味純粹而濃厚的到達頂峰。在慄子、蜜餞、糖葫蘆之下,隱藏的是一家資深刨冰店。但是小吃再好,也要留點胃口,天津美食江湖更深處,在破牆老巷的舊菜館裡。吃菜館,好吃的天津人也分成兩派。一派人偏愛鑽家常菜館,只是平民食材,家常做法,但反覆琢磨仔細的「家庭菜」,仿佛是天津菜中的媽媽味道。
  • 過年蒸(饃饃)饅頭是件大事——印象·過大年:二十八 把面發
    過年蒸(饃饃)饅頭是件大事——印象·過大年:二十八 把面發
  • 盤點天津城好吃牛逼的早點!從明天開始起,一樣一樣去吃起來
    一些會吃的顧客先要一碗單料的,用熱棒槌餜子抹著把浮頭兒的小料吃完,再去加一層小料。右手持棒槌餜子,待麵茶吃到中途,可用棒槌餜子輕輕推頂麵茶,不使麵茶「掛碗」。同時,還可以用棒槌餜子清理不留神掛到嘴邊的麻醬和芝麻鹽。吃完麵茶,要做到碗光、嘴光、手光。講究和樂趣盡在此中。
  • 天津「大耍兒」最初沒有混混兒含義,單指市井奇人的絕技表演
    很多人對於清末民初時的天津有個誤解,以為天津的混混兒是市井奇人,只是因緣際會不得不「委身為賊」,其實市井奇人在天津有個稱呼,叫「耍兒」。「耍兒」是天津獨有的詞語,「耍兒」與「混混兒」有很大的不同。郭德綱愛講的李金鰲,就是大耍兒級別的混混兒。據說當時有家醬肉攤切雜樣的師傅最出名,他切雜樣站在高臺上,腰裡繫著圍裙,他前面是張桌子,盤子裡擺著醬肉、豬耳朵、小肚兒、腸子、口條……他的「耍兒」是切雜樣耍刀。好看極了,如有人買兩角錢的雜樣,他能給你切一刻鐘。
  • 天津的九十九碗面【第二十八彈】:面匠·新東京拉麵
    想來這兩年吃過的日式拉麵也算不少,但大多是豚骨系居多,至於雞湯拉麵,從來沒有吃過,既然機緣巧合看到這家店,想到自己「天津九十九碗面」的目標,自然要進去嘗嘗看。進到店裡,店堂的面積已經不能用「狹小」來形容,幾乎可以稱為「逼仄」,面對店門是短短的吧檯,靠牆擺著五六張桌子,上面擺放著湯勺、筷子和精緻的筷枕,甚至還有一隻菸灰缸,莫非,店裡還能抽菸?
  • 轉:你知道天津衛四碟撈麵和撈麵席怎麼吃嗎?
    天津衛食俗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這是天津衛的老例兒,到現如今幾乎家家依舊到日子包餃子、吃撈麵、烙餅炒雞蛋。今天是二伏的頭一天,可您知道天津衛的面究竟怎麼吃嗎?天津人講究應時到節,講究什麼節氣吃什麼大眾化的飲食,體現出天津的風俗人情。今天,廣播君就帶著您說一說這天津衛的四碟撈麵和撈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