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周末清閒,拿上了相機,看場電影,順路去五大道拍拍秋日的黃葉。拍完一卷富士Pro400H,才想起午飯還沒有著落。正想地鐵站方向溜達,尋思著實在不行去世紀都會或者和平大悅城對付一口,一抬眼看到了這家館子。
想來這兩年吃過的日式拉麵也算不少,但大多是豚骨系居多,至於雞湯拉麵,從來沒有吃過,既然機緣巧合看到這家店,想到自己「天津九十九碗面」的目標,自然要進去嘗嘗看。
進到店裡,店堂的面積已經不能用「狹小」來形容,幾乎可以稱為「逼仄」,面對店門是短短的吧檯,靠牆擺著五六張桌子,上面擺放著湯勺、筷子和精緻的筷枕,甚至還有一隻菸灰缸,莫非,店裡還能抽菸?/壞笑)但是看吧檯後面的操作區收拾的倒是井井有條,貌似又是很靠譜的樣子。
服務員小哥遞上了菜單,和小哥確認了一下,特色是清湯雞拉麵和白湯雞拉麵,我平日吃過的豚骨拉麵也有白湯拉麵,覺得不如試點不一樣的,於是點了清湯雞拉麵,又加了炸雞塊和麒麟扎啤,嘿嘿嘿。
店裡的炸雞塊形狀不甚規整,面衣和其他店相比略薄,面衣也遠不如其他店香脆,雞肉倒也可以說嫩滑多汁。和炸雞搭配的是美乃滋醬汁,並沒有其他店慣常的洋白菜絲。
吃了兩塊炸雞,喝了半杯啤酒後,服務員小哥端來了我的清湯雞拉麵,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碗拉麵,和我在天津吃過的所有日式拉麵,都,不,一,樣!
湯汁並不是豚骨拉麵的濃湯,而是略帶黃色的清澈,上面散布著點點的油花兒。用勺子擓了一勺湯汁,入口是雞肉熬煮的香味,少了醬油味增的紛擾,雞肉的香味居然是如此的純粹,看來我走進這家店確實是明智之選。
溏心蛋的火候稍稍有點過,但無傷大雅,然而,當我咬下一口雞蛋細細咀嚼,發現這顆蛋居然是有鹹味的,應該是熱水中煮至半熟後又在醬汁中浸泡過,雞蛋的味道剛剛好,蓋掉了半熟蛋黃的一絲絲腥味,卻不失雞蛋的味道。這個必須贊一下,有心了!
這家麵館並不能像很多拉麵館一樣選擇口味的濃淡或者麵條的粗細與硬度,嘗了下碗中的麵條,使用的應該是偏細的直面,硬度中等偏軟,似乎比較的適合國人的口味。
日式拉麵中慣常的叉燒肉也換成了厚切雞肉,雞肉儘管顏色很淺,但也不失底味,少了叉燒的豐腴,卻多了雞肉的滑爽。只是這厚切雞肉似乎火候還欠了一丟丟。
一碗麵下肚,小店也要午歇了,和小哥攀談了幾句,才知道小店的店長廚師服務員收銀員也只有小哥一個人,「一個人管一家店不容易啊,你這兒是白天的深夜食堂呵」,小哥笑而不語。不過小哥透露最近正在研究新的口味,也許會在雞湯拉麵中加入海鮮的味道,這個,倒是很值得期待呢。
總的來說,這家店儘管環境一般,但貴在味道獨樹一幟,想嘗試一下不一樣的「雞湯拉麵」的同學,不妨一試。
面匠·新東京拉麵,多謝款待!
天津的九十九碗面第二十八碗,以上。
我從前年八月份開始,在個人公眾號開啟了一個名為「天津的九十九碗面」的項目,計劃用兩年或者更久的時間,在天津點評九十九家以粉面為特色的餐廳,至此,已點評了二十七家麵館:
無敵家拉麵:招牌豚骨拉麵
和府撈麵:老2號牛肋面
少東家:牛雜麵
正鬥:鮮蝦雲吞麵
蘭池天然豚骨ラーメン:墨王
度小月:擔仔麵
呂紀蘇面:秘制燜肉麵
山上下居酒屋:天婦羅蕎麥麵
新疆味道巴郎子餐廳:丁丁炒麵
老張牛肉麵:招牌番茄三寶面
羊城名點:幹炒牛河
咥長安:biangbiang面
樸約翰:韓式肥牛冷麵
江南堂:片兒川
博多一幸舍:味玉豚骨拉麵
鈣王筒骨麵館:鈣王筒骨湯麵
南小館:特色蔥油拌麵
三十三吉:經典螺螄粉
鐵Tetsu:德島拉麵
塔塌冪新疆菜:過油肉拌麵
南京大排檔:蝦子拌麵
漁金居:魚介蘸面
娜娜家:煙花女郎義大利麵
極日式拉麵
大港北區拉麵
我不知道這個項目能否完成,也不知道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多久的時間,畢竟,每個月都會新的麵館開張,同時,也會有難以為繼的麵館關張。
我也將秉承中立的原則,對每一家麵館實地探訪,花自己的銀子去吃,做到誠實主觀(因為吃的人是我,所以只能是我的主觀印象,我做不到客觀),希望可以對大家有一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