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三明市永安總醫院總院區、南院區收治7名因誤食毒蘑菇食物中毒者,在經過洗胃、補液等急救處理後,4名輕症患者暫無生命危險,3名患者因病情危重,轉入ICU病房。經血液灌注、抗感染、補液等治療後,患者均脫離危險,轉入普通病房。
9月1日晚,南院區重症醫學科程前主任接到電話,有兩名毒菇中毒的患者在小陶分院轉診該院的路上,南院區重症醫學科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做好血液灌流治療前準備。病人到南院區急診科後立即予洗胃,導瀉及灌腸,轉入ICU病房時神志均朦朧,已有胡言亂語症狀,病情危重,有血液灌流治療指徵。
一名患者在血液灌流治療過程中,神志已呈淺昏迷狀態,治療結束後不久,患者神志轉清,血液正常,各項檢查結果基本正常,現患者已順利出院。另外一名患者在進行血液灌流治療過程中,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下降至71% ,予床邊行經鼻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保證了該名患者治療繼續進行。第三天該名患者成功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生命徵平穩,各項化驗指標均已基本正常,也已成功轉出重症醫學科,在南院區內一科繼續觀察。
據了解,毒菇的來源是某患者在中午經過寺廟時,看蘑菇長的很好,遂想嘗嘗鮮,便摘回去做成蘑菇湯。到了傍晚時分,出現噁心嘔吐症狀,才前往醫院就診。
延 伸 閱 讀
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者曬乾都不能徹底清除毒素,誤採、誤食毒蘑菇可引起急性中毒。大多數毒蘑菇中毒早期都會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有的病例表現為興奮、抑鬱、幻覺、步態蹣跚,還有的可出現黃疸、血尿、肝區疼痛等,還有表現為身體的暴露部位經日照後出現如面部腫脹、疼痛,特別是嘴唇腫脹外翻等。
各型蘑菇中毒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最快的10分鐘,最長的1-2天,其中溶血型和肝臟損害型中毒較為嚴重,特別是肝臟損害型,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蘑菇種類繁多,毒蘑菇中的毒素難以去除和破壞,所謂的經驗和流傳的鑑別毒蘑菇的方法不能完全有效鑑別,因此,預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自行採食野生蘑菇,也不要在流動商販處購買幹或新鮮的蘑菇。
毒菇難辨,切勿貪食。在此呼籲大家:
如誤服毒物,不要帶著僥倖心理,迅速就醫是關鍵!如果不慎食入,應儘早通過催吐、導瀉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並儘快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來源:三明市永安總醫院
編輯:歐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