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消費預警:理性消費 小心被「套路」

2021-01-08 杭州日報

商報訊 (記者 王迪慧) 一年一度的「618」電商年中大促已經拉開帷幕,各大電商平臺都已陸續開啟促銷狂歡,「618」電商年中大促也成為消費者「囤貨」的重要時機。然而,除商家的促銷「套路」外,還有不少詐騙分子也瞄上了消費者的「錢袋子」。通過以往數據,電商大促後的半月內往往是消費者投訴的高峰期。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針對「電商大促」期間可能出現的消費陷阱,發出一些消費預警與消費提示。

別被價格「迷了眼」 小心低價背後的「圈套」

促銷紅包、預售、定金、滿減……每到大促時節,網購平臺上各式各樣的優惠玩法都會讓不少消費者眼花繚亂,甚至在一些商家的促銷「套路」中還隱藏著「陷阱」和「貓膩」。

因為網購大促時消費者們扎堆「囤貨」,出現了「預售」這種電商引導消費、緩解系統壓力的促銷手段。然而,部分「預售」商品其實藏有貓膩,有些甚至明確預售商品不能退換、定金不退等。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提醒,在網上選購預售商品時,最好點開細則仔細閱讀,或提前諮詢店家是否能退換商品。如果店家嚴格按照「預售規定」中的條款來執行,慎重考慮可能面臨的後果,然後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千萬別只圖一時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除了預售規則,消費者們在價格上也需留個心眼。價格是電商促銷期間刺激消費的重要因素,電商以預售、定金、滿減紅包等各種促銷手段讓消費者「算不清」。通過先漲價後降價、虛標原價等方式,消費者容易被一些不良商家「套路」,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顯示,在「雙11」整個體驗周期內,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因此,在「618」期間,消費者需擦亮眼睛,貨比三家,對於心儀商品,關注平時銷售價格,與促銷價格進行對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實惠,以防落入商家的價格陷阱。

此外,近年來隨著以拼多多為典型代表的社交電商的崛起,「618」也成為社交拼團用戶的狂歡,微信朋友圈內的各類拼團信息都打上了「618促銷」的標籤。社交拼團往往打著熟人經濟、親情友情牌,讓很多消費者深陷其中,但部分拼團平臺也充斥著質量差、以次充好、服務差的問題。由於一般購物金額不大,出現質量差、服務差等問題,消費者往往不會積極維權。

網購配套服務也要當心

謹防「返利」騙局、快遞詐騙

在大促期間,除了電商平臺本身紅包、滿減等促銷手段,部分返利網站也加入大促「隊列」,一些網站更是打出「消費返利」、「購物返本」、「消費也是賺錢」等標語,吸引消費者。除一些正規返利網站外,消費者要小心一些打著「購物返本」、「消費也是賺錢」、「花多少,返多少」、「消費=存錢、消費=養老」、「交押金買東西,45天全返還」、「扶貧濟困、均富共生」等慈善幌子的「返利」騙局,有些甚至是網絡傳銷行為,例如當前比較有爭議的環球捕手,以及被定性為網絡傳銷的雲聯惠、雲夢生活、雲在指尖等。

狂歡過後,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快遞,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消費者等待快遞的焦急心理,快遞詐騙現象屢現。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目前快遞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快遞員」謊稱包裹遺失,要求加消費者微信賠償;貨到付款詐騙;假冒客服詐騙;誘騙匯款詐騙以及謊稱中獎詐騙。

此外,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也提醒消費者,電商大促容易成為消費者的「囤貨期」,但需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囤貨,典型的有食品類,消費者需考慮食品的保質期,小心商家以促銷契機銷售臨時商品。此外,類似於紙巾、衛生棉等商品也是有保質期,消費者切莫因低價買多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相關焦點

  • 提倡理性消費還是反向營銷「套路」?雙11走過12年 理性消費越來越...
    也有網友讚賞網易嚴選:「幹得漂亮,就應該給現在狂熱的消費欲熄熄火。」而熱議中的網易嚴選,是否真的如其在公告中所說,在為消費者考慮呢? 網易嚴選欲「分羹」有難度 「退出雙11」是反向營銷套路? 在公告中,網易嚴選聲稱:今年的「雙11」「想給它潑一盆『冷水』」,將退出「鼓吹過度消費、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11」。
  • 京東618超級百億補貼來啦,理性消費也能放肆買買買
    618來了!在一片期待和躁動中來了!作為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個全民購物節,買買買是我們快速找回正常生活秩序的指南針,但是勒緊的褲腰帶也在敲響著理性的警鐘。不過不用擔心,京東618帶著它史上最大優惠力度的超級百億補貼來了!海量超低價爆款,全品類補貼優惠,讓你想要的都是最便宜的,給你的2020理性消費打一劑強心針!
  • 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00後消費訂單78%為輕醫美項目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疫情恢復階段,皮膚管理、美白嫩膚等輕醫美成為了很多求美者優先下單囤貨的消費之一。美團醫美618期間,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下單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89%,其中三四線城市用戶佔比38%。
  • 「史上最強」618購物節,中國人消費新趨勢!
    除了線上消費熱潮湧動,12000餘家蘇寧網際網路門店的618活動將一直延續至6月20日。京東官方消息確認,6月18日凌晨第一個小時成交金額同比增長65%,京東家電僅用2分36秒就使整體成交額突破10億元,手機類別用時3分鐘銷量突破10萬臺。整個京東618期間,90%以上的核心品牌發布了數百萬新品,百萬線下門店參與,覆蓋7.5億全球消費者。
  • 三部門聯合規範線上經濟秩序 網易嚴選積極響應理性消費、減少套路
    此外,網易嚴選在今年雙十一期間,不發戰報,不為銷售額開慶功會,不做複雜優惠玩法,「為理性消費的生活理念發聲,雙十一是否值得慶祝,不該由數字定義,而應該由消費者定義」。  11月3日,央視新聞客戶端發文《雙「11」促銷,應少些套路》,文中表示,站在商家和平臺的立場上看,規則複雜可以多賣點貨,多賺錢,無可厚非。
  • 十年在美髮店消費150萬,丈夫要求離婚,成年人消費要保持理性
    在一家店能消費十年,並且不斷充錢,每次都拉不下面子,被銷售員強迫著消費,也是真夠弱的,就是不知道在消費的時候,是不是很享受這些服務。剁手一時爽,事後狂後悔。02.黑心店家專門騙這些缺乏理性思考,理性消費的人。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問題集中 得物App退貨被索「鑑定費」
    來源:人民網-消費頻道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劉卿) 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就6月1日至6月20日共計20天內收集的6488460條「618」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
  • 消費無罪:消費狂潮背後只是無盡的欲望嗎?
    隨著雙十一、618,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乃至年中慶,年尾慶等各種促銷活動的普及,中國社會可以說陷入了消費的狂潮。堆積如山的快遞,刷新紀錄的成交額,以及電商越來越高的利潤,種種奇觀讓很多人感嘆,這一屆年輕人,太消費主義了。
  • 女子月薪2千花60萬做美容,是商家套路還是個人消費不理性?
    網友表示:陳女士竟然花費近60萬做美容,月薪2千花60萬做美容,消費太不理性了吧?也有網友說,是商家的套路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麗對女士來說,確實非常重要,留住美麗的青春,確實也是很多醫療美容的噓頭和宣傳口號。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美容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哪能這樣呢?
  • 網絡購物節要更多激發消費而非透支消費
    消費者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同質化、單一化的需求逐步轉向差異化、多元化。就今年「618」購物節來看,消費升級表現明顯。量身定製的產品和服務更受關注,依託電商平臺數據的反向定製產品表現亮眼;新的消費熱點出現,服務類消費快速增長,自動洗手機等除菌類智能產品成為熱銷產品,醫美、口腔、體檢等健康服務受歡迎。
  • 618開門紅數據亮眼 中高端消費品類實現突破
    近日,「618」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作為上半年最大的一個促銷節點,今年的「618」被各行各業寄予厚望。據各家61開售的戰報來看,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均迎來了開門紅,天貓開售10小時成交額同比增長50%,京東618成交額同比增長74%,蘇寧易購「J-10%」補貼商品銷售大增850%。
  • 節制有度 深圳新消費平臺型企業樂信倡導理性消費
    「以前只需要負責消費,現在對消費負責」「聰明地拒絕我想要的,理性地選擇我需要的」「有度是一種更成熟的生活方式」……8月25日,深圳市南山區新消費服務平臺型企業深圳樂信控股有限公司發布旗下品牌「樂在有度樂見更好」的新理念,在年輕消費者中倡導理性健康的消費理念,營造「尚儉」「有度」的社會消費氛圍
  • 網易嚴選退出雙十一,抵制過度消費,呼籲理性消費
    網易嚴選還表示,今年雙十一不發戰報,不為銷售額開慶功會,只為理性消費的生活理念發聲。全文如下:一時間,網易退出雙十一話題被推上熱搜,在一波波剁手的話題中顯得尤為突兀,堪稱一股清流。畢竟,這幾天只要我們看新聞,刷微博,沒有辦法忽略掉的一個內容就是全民參與的雙十一,何況今年還拉長了預售期限,表面上看是為了緩解快遞物流壓力,說白了還是想你們多逛幾天,促進消費。
  • 618如何少花點?試試b站高分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正值618購物狂歡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已經投身消費浪潮之中。如果這時停下來想想,問自己三個問題:付款的商品都是必需的嗎?不買不可以的?一定要現在就買?相信並非全部消費者都能給出3個斬釘截鐵的肯定。這種迫切卻不理智,在《無節制消費的元兇》裡面有著更傳神的解讀:消費者們說著,我在買,我現在就要,但問他們為什麼卻說不上來,這才是完美的營銷。
  • 過度消費正在透支著我們:你有過度消費的經歷嗎?理性消費去哪了
    賣腎買iphone,以前看的時候只是一笑了之,現在在看,才發現了其中的含義—過度消費。1、過度消費正在慢慢地侵蝕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那麼何為過度消費呢?過度消費,是指不符合國情,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一種扭曲的、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 京東大商超迎來618開門紅 民生必需品、C2M成為消費關鍵詞
    後疫情時代,消費回暖,人們對於美好生活與品質商品、服務的需求愈發高漲。6月1日,「不負每一份熱愛」的京東618來了!京東超市10分鐘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0%, 高端產品、C2M等增長亮眼;生鮮開場僅1小時,賣出的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8倍,蝦類、牛肉品類等成交額同比也都成兩位數增速。
  • 理性消費還是剁手浪費?買需要的就好
    此時,是理性消費還是剁手浪費又成為了無法迴避的話題。不得不說,雙十一的出現改變了當下尤其是年輕人的消費方式,白天是努力賺錢的打工人,晚上是熬夜花錢的尾款人;錢沒了可以再掙,寶貝下架可就真沒了;買的越多優惠越多,買回來早晚用的上;付定金時感覺沒多少錢,全部結算時咬著牙也要支付……當現有存款無法滿足購物需求時,使用「花唄」「白條」支付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 倡導理性消費,平臺應當擔起責任
    街談敢於花錢、敢於超前消費的年輕人,最近他們的「糧倉」遇到了點麻煩。相當一部分年輕客戶發現其花唄額度被調低,從過往的一兩萬塊,降到了兩三千元,螞蟻集團隨後確認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無獨有偶,微信旗下的小貸產品——微眾銀行的「微粒貸」也出現了額度下調,最高額度從30萬降至20萬元。
  • 遠離「過度消費」,合理規劃資金
    ,討論的焦點聚集在年輕人的消費價值觀和過度消費行為上。02場景消費易衝動在直播帶貨、故事場景、飢餓營銷、618、雙11、雙12等場景營銷廣告輪番轟炸後,年輕人早已被「洗腦」,消費的欲望、需要和情緒已經被點燃,衝動消費和過度消費也就在所難免。03空虛感慾壑難填網遊、購物、社交等成為年輕人消弭空虛感的首選,對這些消遣方式帶來的愉悅感更是欲罷不能。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報告:羅永浩、國美直播、得物App等被點名
    中國網財經6月29日訊 中消協29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其中,羅永浩直播翻車、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得物App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案例被中消協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