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過度消費」,合理規劃資金

2021-01-18 中國網
遠離「過度消費」,合理規劃資金

2020-12-28 17:40:50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前不久,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花唄廣告、名媛拼團等熱點新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討論的焦點聚集在年輕人的消費價值觀和過度消費行為上。

「過度消費」打破「量入為出」的傳統消費觀,多數屬於非剛性消費,追求的不再是物品的實用功能,而是追求的金錢財力、社會地位、聲望名譽等,消費水平遠超出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那麼,引起「過度消費」的原因是什麼?「過度消費」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過度消費」?

過度消費的成因

01消費觀念已走偏

「消費主義」風靡的時代下,年輕人對品牌、時尚潮流、明星代言等標籤的消費總是趨之若鶩,因為這些標籤代表了消費階層的身份、地位、形象、品味等。「奇葩」、「個性」、「超前」、「衝動」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的代名詞。

02場景消費易衝動

在直播帶貨、故事場景、飢餓營銷、618、雙11、雙12等場景營銷廣告輪番轟炸後,年輕人早已被「洗腦」,消費的欲望、需要和情緒已經被點燃,衝動消費和過度消費也就在所難免。

03空虛感慾壑難填

網遊、購物、社交等成為年輕人消弭空虛感的首選,對這些消遣方式帶來的愉悅感更是欲罷不能。一旦過度消費,比如網遊充值、購物、社交打賞等,空虛感和消費欲望會再次被無限放大,慾壑難填。

04行動支付的刺激

行動支付一方面讓年輕人再也不會感受到失去100元人民幣的「痛苦」,還有一種「錢花不完」的錯覺。另一方面,行動支付背後的消費行為已被商家掌握,商家會「千人千面」推送產品,再度刺激消費。

05網貸產品坑更多

過度消費給年輕人帶來債務危機,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於是,開始把手伸向網貸平臺。比如,前幾年出現的「套路貸」、「校園貸」、「裸貸」等不良貸款產品,以極低的貸款門檻和高利率在年輕人中推廣。

過度消費的危害

「過度消費」表面上是提高了物質生活水平,其實質卻在扭曲和麻痺年輕人的三觀,帶來嚴重的危害:

01浪費時間和金錢

過度消費消耗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過度消費使得年輕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工作、對生活等方面進行認真的規劃與思考,恰恰這些事情要遠比消費更重要。

02深陷債務危機

儲蓄、投資和消費是財富分配的三大板塊,過度消費意味著財富中的儲蓄和投資的銳減。一旦年輕人對高額消費負債的還款能力和風險把控不足,極易導致較高債務風險,甚至將還貸壓力轉嫁到其家庭。

03影響個人徵信

如果使用信貸產品進行過度消費,可能會導致無力償還債務或者逾期償還債務的現象發生,嚴重影響個人徵信,不良個人徵信對衣食住行的影響卻又非常大。

如何避免過度消費

01利用延遲滿足管理欲望

欲望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點燃,一發不可收拾。及時滿足可以帶來短暫的愉悅或快樂,但是「欲望」卻被再次放大。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消費帶來的並不是快樂,而是無窮無盡的空虛感。

所以,學會利用延遲滿足,放棄眼前的誘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欲望。捱過消費衝動的那瞬間,你會發現,消費欲望火焰已經熄滅不少。

0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樹立「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的消費觀,減少虛榮心,不盲目攀比。根據自身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將收入分為儲蓄、投資和消費三部分,拒絕淪為「月光族」、「月欠族」。其中,儲蓄是必不可少的,投資可以是理財投資,也可以是教育投資等。消費上要適度消費,減少非剛性消費的支出。

03建立良好的生活品質

良好的生活品質要靠勞動創造,靠汗水去澆灌,而不是靠舉債或者貸款。沒有勞動收入做保障,生活品質終歸是虛幻的。

04注重自我價值提升

雖然品牌知名度、時尚潮流、明星代言等等標籤代表了消費階層的身份、地位、形象、品味,但是只有「高境界的精神品質追求」才值得推崇。鞭策自己,約束自己,注重自我價值的提升,通過不斷努力向上的過程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05養成良好的記帳習慣

嘗試使用隨手記、鯊魚記帳等電子記帳本,認真記錄每日的收入與支出,建立初級的收入支出平衡表。月底再將支出清單盤整一番,再三思量哪些支出是可以省去,下次消費時注意規避。或者將未來可能消費的清單列出來,然後考慮消費計劃。長此以往堅持下去,不僅養成良好的記帳習慣,還培養了良好的消費習慣。

06要與親朋好友勤溝通

遇到大額消費時,莫要衝動,可以與親朋好友勤溝通,多聽聽他人分析的意見和建議,如果涉及到私密性,可以多跟父母溝通商量,然後再決定是否要消費,儘量做到理性消費。

07謹慎對待信貸產品

「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萬萬不可取,對於網貸平臺提供的迷人眼的信貸產品,一定要謹慎對待,避免陷進非法網貸圈套中,招來較高的債務風險,危及到自身及家庭。如果確實需要貸款,首先要與家人商量,其次是到正規貸款機構進行貸款,比如銀行等。

OK,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過度消費」的現象,遠離「過度消費」,回歸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學會消費自保,也就是學會消保自保!

責任編輯:王瀟璐

相關焦點

  • 監管重磅發聲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過度消費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 銀保監會發文提醒大眾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12月2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
  • 學生刷單負債百萬:如何破解大學生過度消費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大學生是各類電子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之一,但缺少固定收入來源,由此大學生分期、貸款平臺等應運而生。由於大學生缺乏合理的理財規劃能力,且存在攀比消費的情形,逾期現象頻頻出現。有的大學生正深陷「還款難」的困境。如何破解大學生過度消費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重視學校的作用。學校要積極引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師要以德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 過度網貸消費正在侵蝕著我們的生活,網貸的危害到底有多可怕
    在很多人眼裡,網貸就像個無底深淵,正在侵蝕著自己的生活,有人因為網貸被逼迫得家破人亡,有人說網貸是無辜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其實話不能這麼說,人這一生誰沒遇到過坎坷,誰敢說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被欺騙過,沒有遇到過資金短缺的時候?
  • 警惕過度消費隱患,「有度」成消費行業新主張
    近期,低俗網貸廣告、借貸追星、名媛拼團等社會話題引發行業和監管高度重視,警惕「過度消費」、「過度借貸」隱患成為輿論共識。從網易嚴選宣布退出雙11,螞蟻花唄調整額度鼓勵理性消費,到分期樂商城推出「有度青年十大生活指南」,旗幟鮮明提出「不為非必需品負債」的主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承擔責任,為淨化行業環境付諸實際行動。豆瓣負債小組近期統計發現,該小組內人均欠款高達30萬,因過度超前消費而導致負債的比例竟高達41.6%,比第二名的創業失敗、破產的原因還高出18.3%。
  • 過度的消費行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種廣告說辭,為消費打上了合理的旗幟,會讓你覺得「對,我所有的消費都是為了更好的自己,為了自己的未來。」那時候想想好像是很有道理,投資自己嘛,一點問題都沒有,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買買買。除了化妝品,還有各種衣物,鞋子,包包,這麼買下去的結果只有一個:生活費完全不夠用。
  • 銀保監會:要樹立理性消費觀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二是過度包裝營銷,陷入盲目無節制消費陷阱。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網絡平臺借錢後,給明星打榜、集資、包場、送「粉絲應援禮」,「借貸追星」現象蔓延。盲目借貸、盲目消費終會侵害金融消費者自身權益。
  • 被過度消費的消費創業
    新進消費企業是否真的能夠乘風破浪,成就百億或者千億規模的消費公司呢?品牌的市場規模是由用戶的需求和付費意願決定的。簡單的來說,消費的潛在市場規模=需求的數量 x 對單一需求的付費意願(該付費意願受到實際購買力的限制)本質需求沒變,只是更細化了:對於大多數消費用戶而言,在中國已經很難買不到想要買的東西了。在世界工廠基礎設施的支撐下,豐富的產品種類和低廉的價格已經過度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面臨的是挑哪個,而不是如何買或去哪買的困惑。
  • 過度消費正在透支著我們:你有過度消費的經歷嗎?理性消費去哪了
    賣腎買iphone,以前看的時候只是一笑了之,現在在看,才發現了其中的含義—過度消費。1、過度消費正在慢慢地侵蝕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那麼何為過度消費呢?過度消費,是指不符合國情,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一種扭曲的、不可持續的消費方式。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風險:「借貸追星」現象蔓延,「零利息」不等於零成本
    銀保監會12月29日發布關於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提示稱,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年輕人過度消費如何破局
    究其原因,不僅有人們消費觀念轉變,也有著分期支付、信用卡、網貸等平臺的推波助瀾,以及監管不力帶來的諸多隱患。   嚴重的是,過度消費的惡果也在顯現:大學生深陷「套路貸」「裸貸」泥潭,利滾利最終欠下巨額外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老賴」,甚至反利用各類不合規借貸平臺借款不還……   當代年輕人過度消費問題如何破局?
  • 別讓雙十一的過度消費,毀了你的未來!
    消費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是過度消費所帶來的後果是難以想像的。現在社會金融體系非常的發達,很多人都過上了提前消費的生活。在90、00後最為明顯。因為這一代人接觸的是開放型社會,對社會中的花花綠綠沒有太大的抵抗力。而且由於接觸環境不一樣,所造成的後果也相差很大。
  • 初入職場,捷信建議合理制定消費計劃
    職場新人對於金融知識的了解甚少,特別是很多年輕人正處於高消費時期,而剛入職的年輕人的工資水平和消費往往難成正比,如何正確的消費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消費金融則可以幫助他們了解金融相關知識。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面對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方面的開支,在低收入高消費,存不住錢的階段,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拮据的低沉期,影響到近期小目標的實施。
  • 過度消費不可取
    作為大學生,大多數還屬於純消費者,我們的生活費主要依靠父母的給予,不能任由自己的喜好無計劃的消費,但好多同學卻意識不到。目前,大學生生活費消費主要有兩大方面:社交和購物。換言之,消費是為了面子,為了滿足貪婪欲望的人比比皆是。大學生應該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大學生代表新一代人才群體,倘若一個個都盲目跟風,過度消費,購物成癮,那我們怎麼成為新一代社會的接班人,怎麼去推動社會的發展。除了過度消費,社交又是大學生花錢的一大方面。大學不同於高中,社交面及其廣泛,時不時就會聚餐唱歌看電影,雖然大多數都是AA制,但是也擋不住三天兩日的社交活動。
  • 怎樣避免過度消費陷阱
    過度消費一度認為是上流社會給中產階級設立的陷阱,它會使中產階級陷入消費的深淵。直至中產階級們完全無法成承擔其現有消費水平,從中產階級掉落至低產甚至是無產的狀態中。其實這個社會現在要餓死真的是很難了,人力工資的持續上漲,只要你還肯幹,如果是一個人,就能活得挺好的,就算是一個家庭,也沒有說活不下去的一天。
  • 團中央調查顯示:82%網友認為分期消費合理
    團中央調查顯示:82%網友認為分期消費合理 2017-08-18 14:56:02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 許世勳遺產分配曝光 規劃好了這420億的資金去向
    許世勳遺產分配曝光 規劃好了這420億的資金去向時間:2018-12-26 20:39   來源: 風雲戲說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許世勳遺產分配曝光 規劃好了這420億的資金去向 12月初李嘉欣的公公去世,一時引起廣泛關注,葬禮過後財產分配問題依舊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 土豪病——過度消費正在毀掉年輕人
    在債務的壓力之下,她不敢跟家裡說,也不敢隨意購置東西,只能一步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為自己的過度透支消費來買單。在上個月的時候,催債的電話終於找到她媽媽,也就是我同事。這時她媽媽才知道,她在外面已經欠各種欠款總計有7萬多了。花錢爽,一直花錢一直爽。這也使很多年輕人養成了過度消費的習慣。
  • 快速掌握理財規劃案例分析要訣
    0.5,不要太高,主要是測算客戶的收入在抵消開支後的剩餘程度,這樣就可以了解客戶提高其淨資產的能力,從而對客戶的結餘資金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孫先生的家庭結餘比率為?(三)客戶財務狀況總體評價優點:償債能力較強;結餘比率高;財務狀況良好缺點:資產結構並不太合理客戶的資產結構和消費結構可進一步提高。
  • 銀保監會點名「土味廣告」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銀保監會指出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
  • 大學生過度消費遭遇校園貸,家長要為其買帳?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消費,沒有存在不消費的個體。每個人消費的多少不一,有多有少,有好有壞。消費的群體也是多樣的,有學生,老人,上班族,工人。在如今,社會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質量越來越好,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為消費水平增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