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一酷刑,全程不動犯人一根汗毛,犯人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2020-12-24 李三三說歷史

懲罰是統治者為震懾犯罪而採取的一系列懲罰措施。沒有比死刑更嚴厲的懲罰了,但在歷史上,死刑常常不是最恐怖的懲罰,因為在某些朝代,某些大牛研究發明的酷刑,其威懾力和恐怖程度遠遠超過死刑。

比如漢、唐時期官吏發明的各種駭人聽聞的刑罰,明、清十八大酷刑,滿清十大酷刑等等,這些歷史名著聽起來令人觸目驚心。唐唐高宗李治去世後,武則天開始逐步培育自己的勢力,為自己登基做準備。

其雄心壯志也迅速激起了忠於唐室舊臣的反抗,公元684年,開國元勳李績之孫李敬業率先起兵反抗武則天,但不久便被鎮壓下兵敗而亡。接著,唐朝宗室諸王李衝、李貞等舉兵討伐,也被武則天平定。當上皇帝後,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任命酷吏清除異己,重壓李唐舊臣和李氏王公貴族,在眾多酷吏中,索元禮是最早被任命的。

根據《新唐書索元禮傳》記載,索元禮是胡人,性情殘忍,他的眼睛、鼻子和臉頰都長著鬍鬚,平生最大的本領就是無中生有,誣告他人。索元禮之所以能得到武則天的寵愛,成為當時的當權者,是因為他有一位非常好鬥的義子。這位義子是武則天最心儀的男寵薛懷義,索元禮經過薛懷義的推薦入宮後,其才智過人的栽贓陷害,殘忍嗜殺的本能很快得到了發揮。

史載索元禮上任後,為使犯人主動招供,發明了兩種酷刑,一種叫牢籠,牢籠的名字即為泥耳籠,牢籠裡有枷研楔轂,牢籠裡有折脅籤爪子,懸發燻耳,臥鄰穢溺;另一種叫宿囚,即日日禁食,夜禁睡,敲擊搖晃,使犯人不能睡覺。假如說囚禁是對囚犯身體的一種摧殘,那麼宿囚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折磨,宿囚在整個行刑過程中,著重於精神上的瘋狂折磨,讓囚犯整天不吃不喝,不睡覺,最後精神錯亂,求生不求死,許多囚犯無法忍受這種折磨,要麼就是求速死,要麼就是主動招供犯罪而得解脫。

索元禮不僅發明了一些令人震驚的刑訊逼供,還善於揣摩武則天的心思,只要女皇不滿意,索元禮便乘機誣陷他下獄,然後開始瘋狂折磨他,他高效的辦案能力也深受武則天的喜愛,很快被提升為遊擊將軍。

發明大王索元禮為了使酷刑更快地執行,又發明了一種新工具,即鐵籠,鐵籠的底部有一個僅能容納顱骨的小口,旁邊還有一個粗而銳利的小木頭,用來「楔」進人頭部的各個部位。聽說索元禮在審理魚保家事的時候,魚保家死了,索元禮沒有招供,索元禮大聲喝道:「過來!把鐵籠拿開籠被抬來後,魚保家當場嚇得魂不附體,當場招供,被判死刑。隨後,「啊!拿我的鐵籠!」於是成為了索元禮的口頭禪,令人聞風喪膽,令人害怕。

索元禮開創了武周王朝酷吏政治和刑訊的先河,他的走紅受到了後來人的追捧,其中最著名的是來俊臣,其人殘暴無情,殺人如麻,與索元禮齊名,人稱來索,即來逮捕之意。

索元禮冤殺無辜,殘暴殘暴的行為很快招致了天下人的憤慨,武則天也在政權穩定後,將他下了牢,審問官員時,索元禮口若懸河,死不承認,於是,官員大喝一聲:「來,拿公籠!」蘇元禮聽後,冷汗直冒,立刻伏罪入獄,並被誅殺,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終於在他自己發明的神器下死去了,這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的一個發明,只是幾張桑皮紙,用在犯人身上,無人能扛住
    朱元璋前半生的經歷是很悲慘的,朱家世代貧窮,還到處躲避債務,而至正四年的「旱蝗,大飢疫」讓十七歲的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和大哥,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他不得不到了皇覺寺做行童
  • 讓古代女犯人生不如死的酷刑「鐵蓮花」
    即將在4月中旬上映的全球首部3D情色電影《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的劇照提前爆光:女主角鐵玉香所坐的木馬內藏特別裝置,名叫「鐵蓮花」。當她坐的上去時,獄卒拉動木馬尾部的一個機關,「鐵蓮花」便會一開一合地在她的下體內不停旋轉,讓她頓時痛疼難忍,大有生不如死之感。那麼,「鐵蓮花」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殘酷的刑具,為何會讓古代女人望而生畏、聽之膽寒、坐之魂飛魄散?
  • 晚清真實老照片:犯人被活活渴死,專為女犯人設計的酷刑
    眾所周知,在古時候的封建社會當中,統治者為了維繫自身的統治地位,所以發明了眾多毫無人性的殘酷刑罰,特別是在清朝的時候,為了對漢人進行鎮壓,百姓只要犯下一點錯誤就會受到嚴酷的刑罰,而上圖當中的犯人身背枷鎖,因體力不支無法承受枷鎖本身的重量,久而久之或許犯人的脖子都會被枷鎖壓斷。
  • 聽起來不可怕,卻讓犯人生不如死
    滴刑的發明是由於一個僕人的疏忽,有一次,這個僕人給紂王奉茶,看到旁邊的豹子,害怕得手腳發抖,不小心將水灑在了紂王的袍子上,而她立馬也下跪求饒。商紂王看著袍子上的水靈光乍現,立刻舒展了眉頭,笑著對那個跪在地上的宮女說:「沒關係,我不會殺你,但我要加倍把水賜還於你。」
  • 犯人:只要不給我用刑,殺我全家都行
    「推事院」是專供來俊臣使用的皇家監獄,一些「有罪」的朝臣寧可自我了斷都不進「推事院」,因為實在是太可怕了。 來到推事院不管身份高低貴賤,不管罪行是輕是重,來了就是犯人。對待犯人,先是往鼻子裡灌醋,然後掘地為牢,讓犯人泡在屎尿裡,不給飯吃。再把刑具放其面前,見到刑具的人往往嚇得魂飛魄散,自己誣陷自己謀反。
  • 歐洲殘忍酷刑不動刀不流血,專用山羊來行刑,犯人卻寧願五馬分屍
    酷刑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都是動刀動槍,斷胳膊斷腿的。在影視劇當中看到那些酷刑,整個畫面也是呈現出異常血腥的狀態。例如臏刑、車裂等等。
  • 為什麼說犯人都不願意去?真相更容易讓人接受
    因此,他們所不能接受的是,從之前的鮮衣怒馬、養尊處優,到如今為人奴僕精神及肉體上的雙重落差。但如果讓犯人在「處斬」於「流放」之間做選擇,出於求生本能,多數人還是會嘗試活下去的機會。在古代,被流放之人多數是從犯,或是受主犯牽連。以謀反為例,一般主犯會被滅三族,而那些並沒參與其中的族人、親信則會被流放處置。當然,也有一些罪不致死的主犯也會被流放。
  • 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女囚寧死也不去,所受折磨常人難以忍受
    根據犯人所犯罪責的不同,所受的刑罰的種類和嚴厲程度也不同,最輕的刑罰也就是打幾大板,而最重的刑罰就是殺人。還有一種刑罰,比死刑更輕,但是很多人卻寧願死也不願意接受,那就是流放,尤其是對女犯人來說。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寧古塔寧古塔就是古代一個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大多數被判流放的女犯人都會被帶到這裡,不過也並不是只有女犯人。然而,大部分女犯人寧願去死也不願意來到寧古塔。
  • 古代犯人所戴的枷有多重?宋代最輕明代最重
    北魏孝文帝時期,枷的製作還不統一,當時的官府普遍製造重枷、大枷。除了用枷外,還給犯人的脖子上掛石塊,綁石塊的繩子深深勒進皮肉裡,甚至勒斷頸脊骨。因用枷沒有統一的標準,且犯人須忍受極大的痛苦,因此孝文帝下旨,若不是犯下謀逆大罪且有真憑實據的犯人,不許用大枷。
  • 明朝錦衣衛發明的「彈琵琶」,到底有多可怕?犯人撐不過1分鐘
    錦衣衛超越了司法機構,可以不經過審判程序判案,採取的措施也非常殘忍,犯人基本上沒有活著走出來過。錦衣衛發明了哪些酷刑?錦衣衛的存在又對中國歷史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朱元璋創立錦衣衛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就面臨著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統治階級人數較少的困境。
  • 瓊瑤煎熬: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
    瓊瑤說3天前才看過老公平鑫濤,「接下來很難說,也不知道他會躺多久,根據統計是可以躺8年,我是不是要忍受這樣的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瓊瑤表示內心對老公極度不舍,因為兩人感情風風波波,經過16年才嫁給他,她可以衣不解帶的伺候他,但他每次病後又會站起來,「我很尊敬、佩服他,但我卻沒幫到他善終權,所以一直到現在,拍照時我還是會笑給大家看。。。但我還是沒走出來,我對他還是歉疚的」。
  • 紂王發明的滴水刑,堪稱史上最殘酷刑罰,用水就能讓宮女痛不欲生
    01在這些刑罰之中,受刑人痛苦不堪,他們可以說是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紂王曾經就發明了一種滴水刑,這堪稱史上最殘酷的刑罰,用水就能讓宮女痛不欲生。但是水這種柔軟的東西,真的能讓人痛不欲生嗎?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能在熒幕上看到這個刑罰,或許是因為它太過於殘忍,所以才不做過多的細節描寫。很多時候,我們能看到五馬分屍或者凌遲處死的鏡頭,但是卻從來沒有看到過滴水刑。在我們的印象中,水流一直是無法對人造成傷害的,一個小小的水滴,能有多大的威力?不過商紂王殘忍成性,他想要殺人的話,不需要多麼鋒利的刀劍,只要小小的水滴就足夠。02這個刑罰,是專門為一個有過失的宮女發明的。
  • 晚清酷刑老照片:使用的刑具普通但威力無窮,圖3專為女犯人設計
    【暴曬酷刑】暴曬刑,顧名思義就是把犯人放在太陽下暴曬,並且把犯人身體固定,讓其被活活渴死餓死。暴曬刑往往會被用在逼供犯人的場合,而且屢試不爽。【墩鎖刑】墪鎖刑流行於晚清時期的外蒙古,往往用於懲罰女犯人(以宮女為主,可以說是為女性而設計)。通俗來說,就是把犯人關在一個狹窄的木箱子裡,除了頭部和雙手能稍微活動外,身體幾乎不能動彈。時間久了,犯人會被累死、餓死,殘忍無比。
  • 600年前,中國發明一種比砍頭更羞辱人的刑罰,犯人想自殺都不行
    600年前,中國發明了一種比砍頭更羞辱人的刑法,要知道一旦受到這種刑法的懲罰,你想自殺都不行,痛苦不已。羞辱的「枷號」本來刑法的目的是讓人知恥而後改,但是有一些刑法就變成了羞辱人的方式。「枷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 這種古代刑罰,女犯人寧死也不願受罰,而男犯人想受罰還得花錢!
    有些刑罰儘管駭人,但是,只是一時的疼痛,難保犯人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疼,而心裡的傷害卻能給犯人帶來真正的痛苦,起到強烈的震懾作用。來震懾那些妄圖造反的不法之徒。例如著名的車裂、鑊烹、扒皮實草以及凌遲等等。廷杖在明朝最為流行,古代的廷杖與電視劇中不同,刑罰時需要把褲子脫去,露出屁股。這對保守的古代女子而言比死更羞辱。在後宮,妃子往往會因為觸怒太后而被廷杖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刑罰是什麼?
  • 古代行刑現場:浸豬籠的女犯人供人參觀,殘忍程度讓人無法想像
    後來有人認為他傷害了別人甚至失去了生命,那麼羞恥就結束了?於是,古代刑罰的演變,也對應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從精神刑罰開始向肉體刑罰轉變。清末戴著枷鎖的犯人。枷鎖是封建時期的兩種刑具,枷指的是木枷,主要用於卡住犯人的脖子。鎖就是鐵鏈,主要用於鎖住犯人,讓他不能逃走。剝皮這種酷刑早在漢代就有使用,在明朝朱元璋時代達到頂峰。
  • 奇聞:古代行刑現場:浸豬籠的女犯人供人參觀,殘忍程度讓人無法想像
    後來有人認為他傷害了別人甚至失去了生命,那麼羞恥就結束了?於是,古代刑罰的演變,也對應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從精神刑罰開始向肉體刑罰轉變。清末戴著枷鎖的犯人。枷鎖是封建時期的兩種刑具,枷指的是木枷,主要用於卡住犯人的脖子。鎖就是鐵鏈,主要用於鎖住犯人,讓他不能逃走。剝皮這種酷刑早在漢代就有使用,在明朝朱元璋時代達到頂峰。
  • 清朝最後一位凌遲處死的犯人——康小八
    「凌遲」的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極盡痛苦而死,讓那些聲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的好漢,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京城大盜康小八起初是給別人馱貨為生,後來因為生性兇狠而被當地財主僱傭做了馬弁,財主從日本買了一把子彈三百發的左輪手槍,交給他讓他做自己的隨身護衛。
  • 刑罰「貼加官"刑具是普通的紙和水,但殘忍程度不遜於凌遲!
    很多人都不知曉。因為它在歷史上並不如凌遲、車裂那種刑罰那麼出名。看過《李衛當官》這部劇的人都知道,在第一集中李衛的母親曾受過一種刑罰。當時,李衛的母親所有的酷刑便是這種別名為「悶刑」的貼加官。這種噴法會形成水霧,然後均勻的散落到桑皮紙上,從而使桑皮紙逐漸貼合犯人臉部的每一個細節,最終使空氣徹底隔絕在外。然而,一張桑皮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一般使用到第五張時,空氣已經徹底隔絕,桑皮紙下的犯人只得「享受」呼吸困難致死的殘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