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姆縱火案,一把火,將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燒得支離破碎;
留美學者章瑩穎綁架案,嫌犯被捕時竟還自如微笑;
這些案件令人震驚之餘又惶惶不安。
誰也不知道,身邊是否就潛伏著一個無良者這樣可以瞬間翻臉絕情的熟人,不動聲色就能將你的人生摧毀。
良知是伴隨我們行走在人生荒原的白鴿,它有時藏身起來,有時被人抓去,卻總會再次回到我們身邊。而有的人,卻從無良知,可以毫無內疚地傷害你,他們不是惡魔,卻勝似惡魔。
假設一個人,忘記給寵物狗餵食就出門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並且他開完會就得立即出差,最終,他卻選擇放棄參加會議,回家先安頓好自己的狗再去出差。良知是他因為對狗的感情,所以只要一想到在他出差期間,狗會一直又餓又渴,心裡就受不了,這就是良知了。
良知,是一種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義務感。它會激勵我們做出不符合理性判斷,甚至有損自我的決定。
有良知的人們通常會用更平常、易接受的視角來為他們解釋這些事情:他太忙所以忘記給孩子飯錢了、她一時沒看清錯拿了同事的公文包……然後我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並將疑問藏再心底。我們對自己由良知做出的判斷產生了懷疑和動搖,良知被蒙蔽了,真相與人們認為的恰好相反。
所以這些無良者,或許天生就沒有任何良知的感覺,我們能做的,就只能辨認出他們,並遠遠避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