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出現33條「添加劑」超標報導添加劑超標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2020-12-27 騰訊網

「添加劑」一直是個很敏感的詞,提起「添加劑」就想到了「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隨手拿起一款食品,就會看到背面的配料表上幾種乃至十幾種的食品添加劑。

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10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6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是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食品添加劑」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01 6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

根據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信息顯示:6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涉及3批次糧食加工品和3批次餐飲食品。

來源: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其中涉及到雲南省曲靖市吉瑪特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昆明市金味食品廠生產的香米餌塊,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曲靖市麒麟區鳳英米線攤點銷售的、標稱雲南省曲靖市順宏米線店生產的幹米線,曲靖市麒麟區夏家貴食品攤銷售的、標稱陸良縣金食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鮮餌塊,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瑞麗市恆興酒店銷售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雲南四方街商貿有限公司洱源分公司銷售的滷卷蹄,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02 網友:「吃一口=吃了15種添加劑」?

相關報導內容截圖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在相關的平臺搜索關鍵詞「食品添加劑」顯示,僅3月26日-4月21日,不到一個月時間涉及33條關於「添加劑」超標及殘留問題的相關的報導。

更有網友表示,兒童和少年不宜吃零食,因為零食裡往往有多種添加劑「吃一口=吃了15種添加劑」,長期會影響身體發育。

通過搜索,記者也發現,近些年出現的「一支雪糕有19種添加劑」,「25克蛋糕含17種添加劑」等一系列報導,最終形成的結論就是「中國人每天吃近百種添加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3 食品添加劑≠有害物質,不合格原因或將是在添加過程中計量不準確造成

事實上,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中有明確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等。

添加劑的目的是為了讓食品更安全、更好吃、更好看,更營養、更好加工。比如:大米中有防腐劑;麵粉中有抗結劑和防腐劑;食用油要用到脫色劑和抗氧化劑……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糧食加工品中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根據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顯示,該項目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範圍使用;或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或在添加過程中未計量或計量不準確造成的。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責成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令生產經營企業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風險,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04 業內人士:我們應該擔心的是違法使用添加劑而不是添加劑本身

一位多年從事食品乳化劑和保水劑、麵製品改良劑生意的業內人士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大家會談「添加劑」而色變,主要是一些無良商家在食品中,使用了非法添加物,比如三聚氰胺、蘇丹紅、瘦肉精等等,這些根本不在國家食品添加劑許可制名單中。

他表示,只要是符合國家食品添加劑的要求,其安全性較有保證,即使吃了也不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不必過分擔心。

對此,他特別強調,添加劑標準必須按照國標2760-2014,這個是國家應用標準依據。目前,按國家標準的要求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是:不應對人體產生任何健康危害;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在達到預期目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同時,他還指出,我們應該擔心的是「違法使用添加劑」,而不是添加劑本身。三聚氰胺、蘇丹紅、孔雀綠石等根本就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用在食品裡是屬於非法添加物,是一種犯法的行為。所以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和食品添加劑是沒有關係的。

我國批准使用的添加劑一共有2400多種,它們遍布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發揮著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提高營養價值、改善口感、增加品種和方便性等諸多積極作用。

預防因食品添加劑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要避免對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和錯用。比如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經過科學論證後的計量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長期食用含有超量添加劑的食物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損害。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想要看清五花八門的食品添加劑可能比較困難。因此在選購加工食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相對安全有保障。

1看食品類別

無論商家把產品名取得如何花哨,但標籤上標明的食品類別必須是國家許可的規範名稱,這個類別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

例如,要分辨一個飲品是果汁還是飲料,看看產品類別上寫的是什麼。如果是「果汁」,那就是說該飲品中沒有加水,只有水果中榨出的汁。如果是「果汁飲料/飲品」,那麼加的水要比純的果汁更多,因為所謂飲料,就是以加水為主的液體食品,當然為了讓口味和質地更加誘人就需要各種添加劑來幫忙了。

2看配料表

按照食品法規要求,食品中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比如某種乳飲品,配料表中第一位的必然是水,然後才會是牛奶、糖、調味劑等。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所以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營養,購買時看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是什麼就一目了然了。

3看營養成分表

這一項對消費者很重要,因為它和我們從食品中能獲取到什麼營養成分息息相關。

一般產品都必須註明5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俗稱熱量、卡路裡)、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佔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

在計算營養素水平時,需要消費者做一些換算,因為很多商家在標註營養成分表時,為了數據好看點,是按照某個單位來標註的。例如一袋60克的海苔中,商家會標註為每10克中含有多少鈉,這樣乍一看鈉含量不高,但實際這一袋吃下去的鈉是標註的6倍之多。

4看食品添加劑

由於之前某些不良商家對食品添加劑「聲譽」的損害,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都持恐慌狀態。其實很多食品添加劑都是對人體無害的,消費者無需談「劑」色變。

目前,我國對食品添加成分的標註也越來越嚴格,根據國家標準,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註明在配料表中,所以即便大家不認識,在購買的時候了解一下也是有好處的,看得多了,也就會慢慢對常用食品添加劑熟悉起來。

食品安全是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結合專家及業內人士的觀點,《中國食品安全網》做出以下實用建議:

1、不要貪食色、香、味俱佳的食品,通常這類食品加入的食品添加劑會比較多。

2、選購食品時先看標籤,購買那些標籤中食品添加劑相對較少的食品。

3、如果一種食品的標籤上只是標出了酸度調節劑、防腐劑、乳化劑等,但沒有標出食品添加劑的具體名稱,那麼就不好說其中含有多少種添加劑,因為每一大類都包括多個具體的添加劑。

4、選購信譽好的企業生產的食品,這樣的企業生產中基本上會執行國家關於食品添加劑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因此濫用或超標準、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可能性較低。

5、多吃原糧類食物、新鮮水果等,不要無節制地吃加工食品和各種飲料。

6、兒童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種類較少,建議家長對偏愛某些特定食品的孩子,嚴格控制每日的攝入量。

7、為保鮮的目的,有些水果和蔬菜使用了被膜劑,所以最好用水清洗後食用。

文章:譚妮妮

相關焦點

  • 醬油添加劑超標背後:市場每五年翻一番的利益驅動
    抽檢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包括胺基酸態氮、菌落總數、苯甲酸、山梨酸等。  醬油主要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釀造醬油需要3~6個月的釀製時間,配製醬油只需8~10個小時就能製作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少廠家用配製醬油冒充釀造醬油。胺基酸態氮指的是以胺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該指標越高,說明醬油中的胺基酸含量越高,鮮味越好。
  • 浙江曝光這5批次不合格食品 檢出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標、重...
    食品夥伴網訊  7月2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2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曝光了5批次不合格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 魔力擦、神奇海綿擦「甲醛」超標50倍?真相是...
    然而近日網絡盛傳「清潔神器」納米海綿甲醛超標50倍,長期使用易致癌!在媒體廣泛報導的檢測中,所謂的「超標」是指兩點:1、魔術擦釋放出來的甲醛超過75毫克/公斤的「紡織品II類(直接接觸皮膚)」的限量;2、超過建築空氣標準的51倍。
  • 內蒙古:23批次食品不合格 檢出微生物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
    主要是微生物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農獸藥殘留超標、質量營養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有機物汙染、重金屬汙染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涉及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生產經營企業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分析原因、追查來源、認真整改,並依法予以查處。核查處置情況於2021年3月1日前報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並向社會公布。
  • 溫州整治麵製品鋁超標 一批「黑店家」名單公布
    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被檢出鋁殘留量嚴重超標的4家包點鋪和超市進行檢查,並現場取樣送檢。  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禁鋁令」出臺前,他們已安排麵製品的抽檢工作。根據抽檢情況,該局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 內蒙古公布11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農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使用等...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分別為:五原縣華聯生活超市銷售的韭菜檢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通遼市科爾沁區交通路剛剛商店三中店銷售的、標稱一奇大庫(生鮮庫)批發的茄子檢出氧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浙江省縉雲中學第三食堂牛肉獸藥超標
    2020年5月27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21期)。亮藍是食品添加劑中的合成著色劑,亮藍添加過量對人體有害,包括一般毒性、致瀉性、致突性(基因突變)與致癌作用。如果在水果及其製品抽檢中檢出亮藍,就屬於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莧菜紅也是屬於食品添加劑的著色劑。部分生產者為了產品色澤美觀或掩蓋產品外觀缺陷,而超範圍添加。
  • 最新抽檢出爐,綠地、山歌食品植物調和油檢出禁用添加劑
    ,其中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調味品、飲料、蔬菜製品、水產製品8大類食品22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其他汙染物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雲南公布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元江喜瑪特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綿陽市饞嘴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託重慶鑫佳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金針菇(山椒味)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雲南玉溪百信商貿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雲南百星食品有限公司委託雲南星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板筋(香辣 味)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 85度C、桂源鋪、滿記甜品吃罰單:用過期原料、細菌超標等問題
    85度C門店當天製作「後天」蛋糕今年3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知名連鎖食品品牌85度C上海凌雲店擅自將3個實際製作日期為3月8日的彩虹酸奶蛋糕修改為3月10日後對外銷售,該蛋糕單價為188元/個。
  • 滷汁不可反覆燒煮能致癌 金燦燦滷鴨子或有添加劑
    桌子上堆放著橙紅色素、日本肉香王香料、辣椒精等多種食品添加劑看起來色澤誘人的滷鴨子,竟然是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據悉,「黑作坊」老闆在滷水中加入多種添加劑,增加滷味的顏色和香味,這已經是滷味加工行內的「潛規則」。
  • 調和油檢出違禁添加劑!江西通報11批不合格食用油、飲用水……
    其中,由「信豐聖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聚聖源」食用植物調和油,檢出違禁添加劑乙基麥芽酚。 「常州唯一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福蘭德莊園」桂花酒,檢出重金屬鉛超標,生產商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經復檢,維持初檢結論。
  • 油條添加明礬竟超標近8倍!黑心攤主被公訴
    現年52歲的郭某在定海鹽倉街道經營著一個早餐攤位。他的生意一直人氣很旺,每天要賣出幾百根油條。「1斤面添加2錢明礬」,是郭某多年來根據經驗摸索出的不二「配方」。郭某內心其實清楚,明礬系禁止添加的違法添加劑,過量添加會導致油條中鋁殘留量超標,長期食用對人身體不好。但為了讓油條的口感佳,郭某一直憑藉自己的經驗來放「明礬」。
  • 河南通報3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
    酒精度是酒類的一個理化指標。酒精度不達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或生產工藝水平較低,無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或是生產企業檢驗能力不足,沒做好完善的出廠檢驗,又或是包裝不嚴密造成酒精揮發,也可能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故意標高酒精度,以提高銷售價格。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
  • 漢中興漢路皇后海鮮酒店 餐具大腸菌群超標3倍
    漢中興漢路皇后海鮮酒店 餐具大腸菌群超標3倍時間:2016-01-19 08:34:10來源:華商報作者:編輯:王瑜     1月12日,漢中市食藥監局發布2015年下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市食藥監局對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銷售的蔬菜、水果、畜禽肉、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大型餐飲服務單位、中央廚房、學校食堂、幼託機構
  • 歐盟重新評估靛胭脂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消息,7月25日歐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評估靛胭脂(E132)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發布意見。歐盟專家組經評估認為,該物質無基因毒性,現有的使用條件與數據下不太可能超出ADI數值。    專家組經過評估發現,靛胭脂吸收不良,且不會引起基因毒性。
  • 四川禾邦養品生物醫藥公司益生元酵素青汁粉水分超標
    2020年12月24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6號)。其中,標稱四川禾邦養品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益生元酵素青汁粉(60克(20袋)/盒 ,2020/8/24)水分不合格,檢驗結果為8.25%,標準值為≤7.0%。
  • 注意,這兩款茶鉛超標!可毒害人體重要器官,包括免疫系統、生殖系統
    日前,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14批次,涉及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3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農獸藥殘留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110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 食品添加劑真的猛如虎嗎?食品專家要為它正名
    深圳市營養學會專家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合理利用食品添加劑並不可怕,「如果消除了一切食品添加劑,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和添加劑作鬥爭的日常生活添加劑讓普通市民購買食物如同一次挑戰。市民林麗買了一臺麵包機,「當天要吃當天做,外面的麵包據說加了增白劑、穩定劑、防腐劑,你吃一個麵包就有可能吃到一堆添加劑,你敢吃嗎?」
  • 三批油條抽檢不合格,鋁殘留超標讓人難以接受!
    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鎮紅辰飯店的油條,鋁的殘留量檢驗值為222mg/kg,標準值為≤100mg/kg,經檢驗超標2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甘井子區革鎮堡街道春春快餐店的油條,鋁的殘留量檢驗值為467mg/kg,標準值為≤100mg/kg,經檢驗超標4倍多,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