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這篇是季後花絮麼?我還以為會寫《信條》的影評呢!
旁白的旁白:聽說主人還沒想好第三季主題,江湖傳言【電影系】是大熱門,那為啥不解構《信條》呢?兀那桃林並桃花,你們知道嗎?
桃林:兀那《信條》能看懂就很牛了,聽說源主一看完就挑出了5個硬傷,再一頓飯工夫,找出了8個bug……
桃花:於是對那《信條》便不屑一顧了。源主說,沒有小諾蘭的大諾蘭,視聽表現依然一流,可劇本什麼玩意兒!
旁白的旁白:小諾蘭是大諾蘭的弟弟,以前大諾蘭的御用編劇,後來小諾蘭去搞《西部世界》了。
旁白:主人說,《西部世界》劇本一流,可畫面表現什麼玩意兒!沒完沒了對白,相聲得了!
另小兒:謠言都是這麼產生的。
齊人:呵呵~
一小兒:智者來了。
大家:桃花源主好!
另小兒:話說你為啥不寫《信條》呢?電影我們看不懂啊,指著你的影評呢,真是因為你鄙視大諾的劇本能力啊?
一小兒:扯!我有什麼資格鄙視人家。因為《信條》下映不久,解構它會引起某些人去下載盜版片子,桃花源是反對盜版的,所以不寫了。
大家:哦哦!
另小兒:怪不得你平時都不下載正上映的片子。
一小兒:不偷盜。拍電影不容易,甭管牛片爛片都不容易,尊重一下別人勞動。
另小兒:那過去的老片子呢,不下載就沒的看,咋辦?
一小兒:做符合國情的事,有原則,也不在原則上吊死。
桃花:源主好有深度噢~
桃林:花痴!
旁白:今天不是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
旁白的旁白:你好煩耶!要不提醒,也許他倆就一直聊電影了呢!
另小兒:話說為啥選這麼個題目?
一小兒:中國當代人對傳統風俗有很多誤解,迷信居多,生老病死各個方面都有,傳統已面目全非。我初步打算第三季懟一下,給後人留點歷史文獻,否則普通人真沒地方了解去。至於具體怎麼寫嘛,還沒想好,放顆衛星先。
另小兒:婚喪嫁娶都會寫嗎?
一小兒:呵呵~一夫一妻多妾制,七出制,通房丫鬟,紅袖添香,都可能會寫。
另小兒:既然通房丫鬟睡在主人臥室外間,那為啥算是老爺的通房丫鬟呢?為啥不是太太的呢?
一小兒:你還是先關心一下太太的第一崗位職能吧!
另小兒: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打個問號,不對是嗎?
旁白:就服另哥,話題轉換從不鋪墊!
一小兒:這句話是聖人說的,肯定沒錯,只是當代人都理解錯了。
另小兒:這話看著多簡單呀,不娶老婆生娃子最不孝唄!
一小兒:要麼說傳統文化已經死了嘛!孟子在《孟子》裡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哪隻眼能看出來是說生孩子?
另小兒:啊?「告」是告訴民政局嗎?
一小兒:告是向爹媽申請並獲得批准。古代講明媒正娶,娶媳婦是指公公婆婆把兒媳婦娶回家,媳婦的意思是兒子的老婆,娶媳婦這件事的當事人是公婆,不是兒子。公婆如果都不知道,那就不是明媒正娶,這個媳婦就不算數,生的娃是野孩子,不算有後。
旁白:「我媳婦」就是我的兒媳婦……
旁白的旁白:所以主人說現在是全民「扒灰」……
另小兒:生了孩子為啥不算有後呢?
一小兒:野路子來的呀,上不了族譜,進不了祠堂。
另小兒:啊?祠堂……那「後」到底啥意思?
一小兒:《孟子註疏》裡,東漢的趙岐先生註解是「不娶無後,絕其袒祀」,有的版本說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反正都一個意思,就是沒人祭祀了。
另小兒:我明白了,能進你家祠堂祭祀你的人,才叫「後」!重點不是有沒有孩子,而是有沒有人祭祀你。
一小兒:聰明!那誰能進你家祠堂呢?
另小兒:我的後代唄!
一小兒:錯!女兒進不了。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姓夫姓,進的是夫家的祠堂,不是你家祠堂。
另小兒:噢……所以中國古人才超級重男輕女是吧?
一小兒:對古人來講,生男生女不是觀念問題,是個生死問題,祭祀比生前孝養更重要,因為你活著還有一定自主性,死了就只能靠兒孫祭祀了,沒兒子就意味著——死後得在陰間饑寒交迫受欺負,你說能不死磕生男還是生女嗎?
另小兒:原來如此!
桃花:可現在兒子也不祭祀啊!
桃林:女人也不姓夫姓啊!
旁白:誰還信什麼死後啊!
旁白的旁白:誰家還有祠堂啊!
另小兒:我靠!不說不知道,傳統都沒了!
一小兒:你當王國維作么子跳湖啊?
另小兒:全面西化……從未有哪個民族,如此全面否定自己的文化……痛心……
旁白:都怪奉系軍閥!
一小兒:所以如今再重男輕女就是迷信,都不知為啥要生兒子,為啥要生?
另小兒:生了兒子也絕後啊!都不祭祀了,香火全斷了,全民娶而無後。
一小兒:太廟沒了,家廟沒了,祠堂沒了,祖宗牌位也沒了,哪都沒香火了,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祭祀文化死個透心涼。
另小兒:你還別說,國子監的祭孔還在搞呢。
一小兒:呵呵,孔聖人國曆八月二十七的生日,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非在基督歷9月28號給聖人過生日,不知子路泉下有知會不會想砍人……
另小兒:這不過節還有很多人燒紙嗎?
一小兒:封建迷信,汙染環境。
另小兒:好像你在茶會上講過,只有餓鬼道眾生才能收到燒的紙錢,但必須用銅錢柱在燒紙上打銅錢印,自己印的冥鈔無效。
一小兒:上點年紀的人都知道在黃紙上打銅錢,80後估計就沒見過了。現在純屬搞笑,什麼冥幣都有。私印鈔票,擅自發行,在陽間這什麼罪?何況陰間!你既然不信冥律森嚴,燒個毛兒紙?糊弄鬼呢?全折騰環衛工人了!
另小兒:萬一父母去世做了鬼,又沒人祭祀,那豈不是生兒子越多越賠?
一小兒:現在各家各戶也沒祠堂了,女兒也可以祭祀父母;即使有祠堂,女兒也不姓夫姓,為啥不讓進?何必生兒子!兒子是賠錢貨,只知孝敬丈母娘,將來又不祭祀你,生他有何用?
另小兒:聽說現在農村有些地方,生了兒子的愁眉苦臉,生倆兒子的生不如死,因為這輩子算交代了,為了兒子們結婚用的房子車子票子得一輩子做牛做馬,老了還得帶孫子……誰家要生了閨女,敲鑼打鼓,狂歡三天!
一小兒:這是想明白的。
另小兒:因此,聖人這句話應該這樣解讀吧——不孝有三,不祭祖最大。
一小兒:歡迎進入全民大不孝時代~
齊人:唉!
另小兒:你出來幹嘛?我還沒聊完呢!
齊人:哦……
另小兒:那怎樣祭祀祖先呢?
一小兒:請問你爺爺奶奶尊姓大名啊?
另小兒:……
一小兒:請問你太爺太奶尊姓大名啊?
另小兒:……
一小兒:請問令尊令堂的國曆生日都是哪天啊?
另小兒:……
一小兒:那你祭祀個毛兒啊!你連這些最起碼的孝道本分都沒有,搞那些形式化給誰看?
另小兒:……對……不起……我是個中蕃……
一小兒:你對不起的是你太爺太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是我……
旁白的旁白:……感覺主人在佔另哥便宜……
一小兒:真想為去世的祖先做點什麼,佛家保留了全套的儒家孝親內容,自己去學就好了。現今儒家十三經都得去佛家學,只有佛家的傳承沒斷。至於那些根本沒有孝道意識的人,等著自己兒女將來以你之道還治你身就好了。
另小兒:對啊!現在只有出家的僧人還在每天祭祀父母和超度歷代宗親!
一小兒:諷刺不?在家的不管祖先,出家的卻一直在管。
另小兒:怪不得你說中華傳統文化被全套保留在佛家。
一小兒:漢傳僧服就是明末老百姓穿的衣服,這是真正的漢服,配套行住坐臥儀軌的。只穿衣服不懂相關禮儀,不叫漢服,在漢文化裡,服飾只是禮儀的延伸和工具。
另小兒:那道家沒有嗎?
一小兒:其實也有,但你找不到地方系統學去,正統道家大多嫌世人太煩,隱了。
另小兒:正統是什麼意思?
一小兒:區別那些以此為職業求名求利的。佛家寺院也分清淨道場,或者景區cosplay的,景區當然為賺錢了。
另小兒:那普通人怎麼區分呢?
一小兒:桃花尋劍客,不語笑春風……
桃花:源主好帥~
旁白:花痴!
另小兒:反正中國人那麼重視身後事,五千年了,我就不信沒道理,西蕃那套東西才五百年,我還是信老祖宗的好,我這就學去!
旁白的旁白:感恩……
桃林:南無觀世音菩薩!
齊人:好!
★第一季【歷史系】劇情回顧
第1集:桃花源奇遇記
第2集:【中國】兩字是何意?
第3集:崖山之後無▪中國?(上)
第4集:明亡之後無▪華夏(中)
第5集:日本只是A貨(下)
第6集(第一季結局):中華傳統文化什麼鬼?
季後花絮1:滅霸到底是誰:從《復聯4》看東方神界
季後花絮2:時間穿越到底有沒有:從《復聯4》說起
★第二季【生活系】劇情回顧
第1集:一天兩頓,何止多活十年
第2集:冬至前吃冷飲=作死
第3集:【立春▪子年第一天▪送瘟神】
第4集:【批發免疫金方】
第5集:【幾點起床才能盛世美顏】
第6集(第二季結局):幾點睡覺才能越睡越瘦?
季後花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您剛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