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社區團購,繁榮主要靠燒錢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趙小米,未來消費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滴滴拿出的補貼真不少。

社區團購業務上線的第105天,橙心優選宣布單日訂單量突破280萬單。

作為業務跨界的最大的一步棋,國內最大網際網路出行平臺滴滴,在團購業務的燒錢方面毫不手軟。不僅花費20億補貼C端,其為地推團隊也提供了巨額補貼,招募地推團隊的帖子中稱「狂燒50億補貼獎勵合伙人」。

從增長速度上,也可以看出滴滴對社區團購的重視。該項目的想法4月份才被提出,6月15日便正式在成都投入運營。兩個月的時間,一支從沒有做過電商的產研團隊和新晉採購團隊,共同做出了這個業務。

但這個從另一個角度表現出,社區團購入局門檻偏低,各家打法趨於模式同類項,且滴滴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仔細打磨產品與服務。這導致消費者體驗並不太好,團長也並沒有發揮出其社群營銷的應有作用。

目前,橙心優選已實現大範圍覆蓋濟南、昆明、貴陽、南寧、成都、重慶、陝西七省市。在眾多巨頭網際網路公司對社區團購業務跑馬圈地戰中,滴滴走的算並不紮實的那家。

滴滴激進的地推?

橙心優選前期最大的宣傳點,即為其價格優勢,這主要體現在新用戶的特價商品,與每天6場的限時秒殺活動。

其新用戶特價商品均價一元,包括洗衣液、水果蔬菜等。而秒殺商品中,包裝食品和日用品居多,凍品和生鮮大概只佔1/3,價格多為原價的4折至9折。

除此之外,不做活動的普通商品,橙心優選並沒有什麼價格優勢。雖然據滴滴招商文件稱,其商品低於市場價的30%-50%。但與興盛優選對比,反而大部分商品還更貴。如橙心優選的沙糖桔價格為2.99元/250g,而興盛優選的價格為2.99元/斤,足足有一倍的差距。金針菇價格在前者為2.39元/300g,後者為1.99/400g;胡蘿蔔前者為1.99/500g,後者為2.8/1500g。

這導致享受過新人特惠的用戶,在後續購物中會多少覺得其價格並不便宜,轉而選擇購買秒殺產品,而並非每日售賣的生鮮。平臺用戶的真實購買意願和復購率,其實很低。

與此同時,橙心優選在服務方面的建設,並沒有跟上其擴張速度。據成都一名團長稱,橙心優選的售後服務並不好,買的菜即使有問題也不方便退貨。這導致大部分消費者,在一開始試著用橙心優選買菜,發現體驗極差後,不會在橙心優選上購買生鮮。而會購買標準化很好的易儲存商品,如純牛奶等。

這直接導致老用戶的消費頻次和訂單量降低。據成都一名團長表示,自己做3個月團長期間,橙心優選的訂單只在偶爾有高額活動補貼時,才會接近50單,一般情況下每日僅為10-20單左右。

訂單量少的原因,除了老用戶消費頻次低以外,橙心優選對團長的營銷培養與運營指導也並沒有跟上。據多個重慶與西安的團長表示,自己並沒有接受系統的運營培訓,甚至有些團長連微信群都沒有建立。在宣傳拉新方面,多個團長也表示什麼都沒有做,等著訂單來幾單算幾單,橙心優選對他們也沒有訂單量上的要求。

幾乎為零的團長培訓,導致了消費者與團長、團長與平臺之間的雙重弱關聯關係。消費者與團長的溝通並不密切,團長對平臺也沒有忠實性可言。一名西安的團長表示,自己同時也是多多買菜的團長,「拼多多的多多買菜自帶流量,訂單量比橙心優選多很多。」

滴滴把更大的精力,花在了新市場的地推上。據其招商文件稱,其推出了「合伙人」制度,合伙人需註冊為團長,後可以直推其他團長或合伙人。合伙人收益按照其當月直推團長和直推合伙人的訂單總量結算,分成比例在1.2%到13.2%之間。

據媒體報導,9月底,滴滴已在四川擁有超200名商務拓展人員與2000餘名地推。

所以,滴滴對城市的滲透率較高。如在成都市區,橙心優選幾乎實現半徑500米以內擁有20餘個自提點,密度與多多買菜在武漢類似。

由此可見,橙心優選的單日280萬訂單,絕大部分是依靠激進的地推團隊,拉到的新團長與新用戶,而並非其高滲透率帶來的穩定客群。這些訂單單價並不高,在5到10元左右,且依靠巨額的平臺補貼。

滴滴入局零售市場?

面對更複雜的消費市場,滴滴仿佛用的還是此前推廣網約車的那一套地面戰術。

在前端,對用戶體驗的洞察,滴滴可能暫時劣於美團、拼多多等玩家。但在後端,滴滴與其他入場巨頭差距並不大。

根據生鮮自媒體「開曼4000」的報導,貨運方面,橙心優選的司機來源為滴滴貨運,無論點位,400元一趟,每周還有300元的獎勵。

這個成本和競品比起來相對高昂,但其配送時效相對得到保證。據各地數位團長表示,橙心優選的到貨時間為早晨9點左右,在所有平臺中算早的。其他比如多多買菜的配送時間,通常為中午12點左右。

在倉儲方面,「開曼4000」還提到,橙心優選在用戶下單後,將數據發送至總倉,再由總倉分發至網格倉,網格倉進行分揀,送至團長處。目前,橙心優選在成都有2個大倉,一個為25000平米的中心倉,另一個為2000多平米的自營倉。

橙心優選的網格站點為500-1000平米,一個站點每天接15000單,每單0.58元,9月份,橙心優選開啟網格倉加盟。

前期,滴滴的分揀工作較為混亂,經常出現發車晚等無法正常履約的情況。其負責倉配系統研發的劉忖生表示,當時滴滴倉庫的線上化程度很低。其後,滴滴對此在數位化方面加以改善,同時也找了專業第三方來負責分揀,從而提高履約率。

滴滴的大手筆不僅體現在各個環節不計成本,其挖人方式也相當簡單粗暴。「AI財經社」就曾提到過,滴滴給出的薪資是興盛優選的兩到三倍。如一個大區總職位,業內平均月薪2-3萬元,而滴滴能給到5-6萬元。5月份立項至今,橙心優選總部員工已超500名,且還在持續招聘中。

為什麼滴滴要花如此之大的力氣,去做一個和自己原本的網約車業務,根本不沾邊的零售生意呢?

可能滴滴需要衝擊一個資本市場認可的更龐大市值故事。

雖然社區團購已經成為所有巨頭都想跨界去做的一個香餑餑,但滴滴算是最離譜的一個。就連最近傳言將入局的字節跳動,都在直播帶貨上,算是距離網際網路+零售方面更實際一點。

有人將團購業務,看作是滴滴上市前,找尋的一個新業務增長點,從而提高估值。社區團購目前已是一片紅海,其意義、價值和市場大小已經不需要更多的解釋。而網約車生意已經見頂,滴滴的確需要一段新的資本認可的故事。

但是社區團購這門生意,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想。且不說燒錢佔市場就能跑出來這個說法,基本已被證偽,社區團購作為一個獨立零售業態是否能成立,還有待商榷。像拼多多、美團、盒馬等新入局的社區團購玩家,仿佛都在把這個業務放到其更大的零售集合業態中來講故事。

但是滴滴在零售方面的入局,又絕不止於社區團購。今年10月,橙心優選首個實體店落地於成都市高新區,其主要供應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和日用百貨,是一個較為標準的社區超市。橙心優選負責人稱,這是其結合線上、布局線下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嘗試。

起初,滴滴選定成都這座城市,就是由於其接受了社區團購的市場教育,同時又沒有被興盛優選完全攻下。而滴滴的高滲透打法,助其在成都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興盛優選。

我們可以推測,這種做透一座城市的密集滲透率打法,同樣也會應用於滴滴別的零售業態中。未來或許在成都,會有更多的滴滴線上線下零售業態出現。

但是,這並不像一個讓人放心的零售創新故事。

相關焦點

  • 避燒錢鋒芒:社區團購「原住民」投身持久戰
    對於巨頭入局後的社區團購市場,十薈團CEO陳郢如此形容。滴滴投入不設上限、美團推出千城計劃、拼多多也來勢洶洶。巨頭兇猛,夾縫中的「原住民」境遇顯然不太樂觀,巨頭高薪請BD,大量聘團長,同時關於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等企業員工被以更好的待遇挖走的消息不脛而走。
  • 美團與滴滴:社區團購的倚天劍與屠龍刀
    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勢力之一,相比美團頭條,滴滴一度被認為是率先掉隊的那一個。蟄伏兩年之後,在新開闢的社區團購賽道上,曾經那個「心中無敵」的程維又一次找回了誰與爭鋒的氣勢。  過去三年,社區團購在經歷了初期的野蠻生長之後,呆蘿蔔、松鼠拼拼等創業者先後成為行業前浪。今年年初,這條本已冷落的賽道,不僅被疫情重新激活,而且吸引了美團、滴滴、阿里、拼多多等玩家相繼入場。
  • 難打的燒錢之戰:社區團購的西西弗斯之困
    十薈團、橙心優選、同城生活等都在持續跑馬圈地,今年5月滴滴組建的橙心優選目前已在四川、陝西等20個省市上線,當前字節跳動內部考慮自己孵化社區團購,在討論方案中,項目被命名為「今日買菜」。此外,京東也已經集中整合了其社區團購業務友家鋪子、蛐蛐購和京東區區購,在京東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下專門設置了社區團購業務部。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今年以來,社區團購頭部企業獲得多輪大額投資,圖源:申萬宏源報告資本加持下,各平臺擴張瘋狂。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如今這種玩法又複製在了社區團購市場上:先通過燒錢補貼用戶、粗放式擴張等手段將規模和數據量堆起來,佔好山頭後再做停止補貼,通過精細化運營獲得回報。這套網際網路打法,拼的就是「剩者為王」。顯然,美團和拼多多如今基本勝利在望。根據最新統計,美團和拼多多攻城略地的範圍最大,雙雙突破200城。
  • 滴滴或要被罰?社區團購超高補貼涉嫌違法,網友:真噁心
    而作為全球網約車行業500強企業之一的滴滴,早在之前就擠入了社區團購的行列。  很多人認為社區團購要比直播帶貨還火,趁早進入就可能擁有百億級的市場。  巨頭們個個兒只顧著一輪又一輪的「燒錢收割計劃」,  卻絲毫不考慮基層民生。  這正是網友眾怒的地方。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社區團購作為2020年被網際網路巨頭瞄準的又一個新風口,引來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無一缺席地爭相入場,美團、滴滴、拼多多、騰訊、阿里、京東都快速殺入這一賽道,打響社區團購之戰。 這是網際網路史上首次有如此多巨頭共同參與同一場戰役,也是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首次集中優勢兵力搶奪同一塊蛋糕,社區團購大戰愈演愈烈。
  • 瘋狂社區團購:資本燒錢開路,0.99元1斤雞肉,商販生計前途渺茫
    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隨手打開一個社團團購APP或小程序,便能見到各種「白菜價」商品,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  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 滴滴橙心首提社區團購「50011」目標 或成「不可能的任務」?
    來源:時代周報記者/周伊在出行領域深耕數年的滴滴,如今正在社區團購賽道疾速狂奔,擴增開城速度。近日,時代周報記者獨家獲悉,滴滴副總裁、橙心優選事業部總經理陳汀約於上個月在公司內部提出「50011」的業務衝刺目標。
  • 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商超爭搶的超級風口。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沃爾瑪、百果園……甚至包括幾乎沒有做過零售業務的滴滴出行都相繼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
  • 社區團購燒錢不靈了?1人身兼4個團,錢燒了團長沒留住
    社區團購的火還在繼續燒。巨頭們的公關部門忙著對外降火,不想太高調,奈何這場戰役參戰的選手越來越多,火越來越旺。這幾天,2年沒露面的劉強東準備親自下場帶隊,誓要拿下第一的程維在滴滴內部會議再下軍令狀,就連每日優鮮都加入地推大戰,「返場」拉新送雞蛋。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在該局同日召開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座談會上,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誠信依法經營,開展有序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來座談都是子公司,有的是分公司的分公司,他們做不了主,得聽總部統一號令。」
  • 包頭的社區團購向左還是向右
    嘗到了甜頭的白雪,又陸續通過社區團購的方式買了柚子、橘子、草莓等水果,物美價廉的社區團購正在成為她的一種消費方式。記者打開美團App看到,頁面顯著的位置就是美團優選,團購的種類包括蔬菜水果、肉禽水產、酒水零食、糧油凍品、家居廚衛,不到一元錢的橙子、金針菇、鹽都是當日的爆品,很多商品後面都標明了限購的數量。
  • 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來源:金融內參來源丨燃財經(ID:chaintruth)作者 | 閆俊文近來,不同渠道都在給社區團購降溫,核心都是叫停以燒錢為手段的「低價競爭」。另外,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已經有在北京推廣的計劃,集中在大興和房山兩個區域,目前,他們自己和委託第三方機構在大量招人,崗位為「電商平臺社區推廣」,主要工作內容是「在各自負責的小區進行小程序推廣,招納小區團長,以及管理」。在一個名為「貨拉拉-滴滴貨運技術交流群」裡,有滴滴貨運司機爆料,有大量同事被抽調至「橙心優選」部門。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01 戰略高地拼多多要砸5億入局社區團購;大連即將進入買菜不要錢時代;盒馬正在醞釀在北京、上海做社區團購;王興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美團優選這次必須贏下來;滴滴程維這次做橙心優選,也是下了決心要拿下,這場戰役不能輸。
  • 社區團購:舊故事和新戰事
    一位資深電商專家在目睹了美團、拼多多、滴滴接連入場社區團購的混戰後,由衷得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越來越有風口的味道了。」從今年年初開始,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陸續進入社區推廣,滴滴橙心優選隨後跟進。據自象限實地調研發現,「雞蛋」+「白菜」是社區團購平臺們拉新獲客的兩大法寶,社區地推能多接地氣,就多接地氣,全然沒有了網際網路精英的半分「嬌嗔」。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然而在受到疫情影響的2020年,巨頭們看到了社區團購崛起的機遇,因此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六家先後在社區團購領域布局。電商老大哥阿里在早期對十薈團投資,出行領域的滴滴率先推出自家品牌橙心優選,之後美團優選、多多買菜也緊隨其後,據天眼查APP顯示,京東和騰訊則是選擇投資興盛優選進行押注,這一場「新流量之爭」也隨之打起。
  • 社區團購:大佬們的新蛋糕,窮人們的奶酪?
    各大便利店,甚至是快遞點、文具店等線下門店的老闆紛紛化身「社區團長」,甚至還組建購物群,方便發布促銷新品,提醒到貨領取等。網際網路巨頭加持,社區「燒錢」大戰開始方法沒毛病,手段也很到位。但是,社區團購真的能夠興起,並非這麼簡單,更有諸多網際網路大佬加持布局。新興社區電商興盛優選,一出手便搶奪了三四線城市市場,甚至完成了縣鎮農村的覆蓋布局,背後有今日資本領投。橙心優選,是滴滴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