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冬至了,
在季節的劃分上,把冬至日作為冬天的開始,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在我國冬季是從立冬開始到過年打春結束;從氣候學來說是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於10℃就為冬天,冬季意味著沉寂和冷清,植物會落葉,動物會休眠。可是作為我們農民來說,這樣的季節比以前已經推遲了將近十幾天了,冬至日是一年中的白天最短的一天。
我們農村有句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去年的冬至也是晴空萬裡,後來的整個冬天我們蘇北就下了一場小雨和一場薄皮雪,如果冬至日下點小雨或者小雪,也就預示著整個冬季裡雨水會很頻繁,對農作物來說就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這個時候的雨雪對作物是非常有利的!記得以前種麥子的時候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那個時候早上起來種麥子,天氣已經很冷了,柴油機都無法啟動,水缸裡都結了一層薄冰,如今的三九四九了也沒有出現冰上走,如今的氣候的轉暖對農作物的影響很值得深思。冬至有雨雪,可以緩解冬小麥的旱情,為來年的小麥分櫱做好充分的準備,也為小麥的穩產做好鋪墊,如今冬至無雨一冬晴,倒為害蟲的安然越冬提供了溫床,它們可以把生命維持到來年的春天,如今我們家裡的冬小麥已經打了兩次的治蟲農藥了,如果這個冬天不出現麥蓋三層被,年前還要給冬小麥的一次治蟲。冬至有雨雪,冬季雨雪勤。雨雪勤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雨、雪中有所含的氮元素,最容易被農作物吸收,雨雪的溫度低能凍死潛藏在地表的多種越冬的害蟲,為農作物的穩產做好了鋪墊。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雪的導熱性能極差,可以有效的保住地溫,地表的雪層又可以阻擋寒氣侵入地表,雨雪可以很好的鎖住土壤的水分,農民都知道的,春節前的麥苗就是悶在水裡兩個月,立春後麥苗生長的反而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