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回劉備書曰:「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鑑。」
此書盡顯雲長之忠義,讀來令人肝膽懼熱,感慨萬千。書中所說的左伯桃與羊角哀何許人也?下面為大家介紹「羊左之交」。
「羊左」,就是羊角哀與左伯桃,春秋時期燕國人。相傳當初劉關張結拜就是敬奉的這二人。
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家,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二人抵足而眠,共同探討胸中學問,談得十分投機,便結為異姓兄弟,結伴同往楚國求功名。
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又風雪阻攔,他們二人衣服單薄,所帶乾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左伯桃想:如果二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
於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解下衣服給左伯桃。正當兩人爭執不下時,左伯桃因不堪受凍,已經氣絕身亡。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一步一回頭,哭泣著離去。
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埋葬了左伯桃的屍身。想到「脫衣共糧」的往事,他決定自刎而死,讓人把他的墓設在左伯桃的墓旁。
楚王被二人的義氣所感動,派人在墓前建廟,賜廟名「忠義之祠」,並立碑記載這件事。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羊左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