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他曾接受廈門日報專訪,關於辦報、工作、武俠……

2021-02-26 廈門日報

金庸的謙虛、儒雅讓人如沐春風。他回答你的問題時,雙眼真誠地盯著你;他不把自己當「大俠」,而是親切地稱我們「同行」、「自己人」;他事先聲明:「有些問題今天如果答不上來,容我回去好好想想,下一次見面的時候告訴你」;當許多攝像人員一哄而上,擋住提問者的視線,他竟然孩子氣地說:「你們不乖乖地坐好,我就不講!」為了讓遠道而來的他早點休息,主持人宣布採訪結束,「大俠」反而有「意見」:「我們聊得挺開心,多給點時間吧!」 

在平和的氣氛中,我們慢慢走近了他的內心世界。 

關於辦報 

報紙水平反映市民素質 

記者:您還未到廈門、泉州之前,想像中的廈門、泉州是什麼樣子的? 

金庸:泉州我是第一次來,而廈門在八年前即已來過,到過鼓浪嶼、南普陀,很美!廈門、泉州都是很有文化的地方,這從《廈門日報》、《泉州晚報》就可看出,我辦報紙幾十年了,深知報紙是一個地方的門面,報紙辦得好,說明這個地方有文化,這個地方的讀者有水平,有水平的讀者就要求有水平的報紙,否則就要罵報紙了,而今天我一下飛機就讀到了《廈門日報》,就知道廈門是個有文化的地方。 

泉州是著名的港口,我在浙江大學上過歷史課,向學生們介紹過泉州,我招博士生也把泉州列入出題範圍。今天,我從香港飛到廈門,再從廈門到泉州,一路上美不勝收。此時,我又面對著這麼多年輕有為的記者,以前我曾在其他地方遇到一些記者,他們總問一些不三不四的問題,我乾脆不回答他們,而你們,我很願意與你們交流。 

關於武俠 

寫武功是想像力的問題 

記者:知識來源於實踐,您不會武功,為什麼能寫得那麼出神入化? 

金庸:這就是一個想像力的問題了,正如我筆下也寫過許多美女,生活中,我也沒法和這麼多美女接觸,但想像力幫我實現了。 

記者:您的武俠小說已經達到一個高峰,會有人超過您嗎? 

金庸:時代進步太快,很多事都說不準。 

記者:您會設立一個基金會,來鼓勵武俠小說創作嗎? 

金庸:不會。文藝創作不是靠錢來刺激的,它是一種個人化的、無功利的勞動。把錢捐給窮人,或者辦學校,更有意義。 

記者:現在電視上一直在熱播由您的著作改編的電視劇,您是否會擔心讀者因為看了這些電視劇而不想再讀您的著作? 

金庸:小說好,還是電視劇好,讀者自然能夠判斷,這正如一個題材可由歌劇來表達,也可由芭蕾舞來演繹,但是一個喜歡歌劇的人不會因為看了芭蕾舞而不再看歌劇。 

記者:您對那些改編自您武俠小說的影視作品滿意嗎? 

金庸:如果要改編我的小說,請不要改得太離譜。改得好一點的,還可以,但我沒有見到改得好的。比如,我筆下的關於男人們看到漂亮女人的反應,就沒有哪部改編的電視劇能夠表現出來。 

記者:您會親自把自己的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嗎?對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怎麼看? 

金庸:我絕不會改編自己的小說。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還是改動太大,翁美玲演的黃蓉雖然較為成功,但和小說中的黃蓉相比,還是差得太遠。 

記者:您曾經認為李安導演電影拍得不錯,您會找他來拍根據您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嗎? 

金庸:我從來不找別人來拍,都是別人找我。 

關於英雄 

 鄧小平是我心中的「俠之大者」 

記者:您的筆下有許多英雄人物,能否給英雄人物下個定義? 

金庸:我筆下更多的是俠士,俠士與英雄是有本質區別的。俠士不顧自己的利益,為了社會、大眾和公道,他們可以為大義挺身而出,在匡扶正義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而英雄則不一定是為了社會、為了大眾,英雄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為自己,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成功而努力,他們的付出首先是了成全自己。 

記者:您認識那麼多人,誰能稱得上您心目中的「俠之大者」? 

金庸:鄧小平,他把國家和人民引上一條富裕之路。 

關於作品 

我的書在傳達俠義上還沒成功 

記者:您曾說,寫武俠小說的目的就是為了傳達正義,而現在社會上仍然俠義不足,請問,文學作品在傳達俠義精神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金庸:我的小說在傳達俠義上還沒成功!但是,我仍然堅持傳達俠義的目的。文學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靈,對好的東西褒揚,對壞的東西批評,從而達到淨化人們心靈的功能。 

記者:您對創作要求很嚴格,不斷地修訂自己的作品。不知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金庸:《倚天屠龍記》已經改好。《天龍八部》已經是第五次修改了,還未完成,一度改動較大。後來一位看過修改稿的北京朋友告訴我,還是原來的意境更好,我接受他的建議,原則上不作大的改動。 

我對部分小說進行修改,是為了使作品更完美,如果有讀者對修改部分不滿意,請寫信告訴我,下回修改時我可以再改回去。 

關於人物 

想讓韋小寶吃點苦頭 

記者:一見之下,我覺得您是一位慈祥而開朗的老人,有點像洪七公和周伯通。 

金庸:我很欣賞周伯通的人生態度,學武功純粹是為了好玩,而沒有考慮去爭江湖地位。我當初寫小說,也是為了好玩。做任何事都需要這種超脫的精神。 

記者:韋小寶這個人物呢? 

金庸:這個人物本身刻畫得較為成功,搞得許多年輕人都喜歡,有些人還模仿他的生活方式。這違背了我的本意,我是帶著批評的態度來寫這個人物的。韋小寶在小說中活得太舒服了。我準備在新修改的《鹿鼎記》裡讓他嘗點苦頭。 

記者:您筆下的美女、美男如雲,請問您心目中美的標準是什麼? 

金庸:我反對用美男、美女對人進行劃分。人長得美固然是好事,但人長得美醜是自己無法控制的,連生養我們的父母都無法控制,很多都是由基因造成的。一個人臉蛋很醜,但心地善良,他就是美的;一個人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再怎麼醜也是美的。外表美不美不重要,人格美,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工作 

辦報很難,寫武俠小說痛快 

記者:辦報與寫武俠小說有何相通之處? 

金庸:辦報很難,寫武俠小說痛快。我的武俠小說一開始就受到讀者的歡迎,所以,我就一本本寫下來。而辦報太難了,我甚至覺得,早知道這麼難,我就不辦了。但是,辦報,每克服一個困難就是提高了一步。 

記者: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您工作? 

金庸:凡事不要輕言放棄,要咬牙堅持。 

 關於同行 

佩服巴金,喜歡沈從文 

記者:據說在中國現代作家裡,您最喜歡沈從文,現在仍然喜歡嗎? 

金庸:是的,沈從文的小說和散文,真摯感人,讀來十分親切,我仍然很喜歡他的作品。 

記者:您佩服中國哪位作家? 

金庸:我佩服巴金。一個作家文章不一定很優秀,但人品一定要高,巴金身上有中國作家難得的人格美,我很欣賞。 

關於自己 

看女排比賽會緊張得閉上眼睛 

記者:先生博覽群書,不知對哪部書最為喜愛? 

金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這部書的內容豐富,文字簡潔生動,是我的案頭書,每天讀幾段,是極好的享受。 

記者:您說要寫一部給老百姓看的《中國通史》,進展如何? 

金庸:要看的材料不少,我也正處在學習階段。我會側重從人類的生活史的角度來寫。 

記者:您在中學時代很喜歡體育,像今年的奧運會您有收看嗎? 

金庸:從頭看到尾。 

記者:中俄女排的決賽您看了嗎? 

金庸:哪能不看?比賽的最後階段太緊張了,我都嚇得閉上眼睛。 

記者:廈門有十多座無居民島,您會買一座改造成桃花島嗎? 

金庸:買不起啊。買得起也不會買,喜歡一個地方不一定要佔有它,遊覽一下,把美景記在心中就很滿足了。 

相關焦點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大俠,走好!
    據香港《明報》報導,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他曾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2018年10月30日,據港媒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逝世,
  • 金庸逝世兩周年,32部金庸武俠小說偽作原貌追跡
    兩年前的今天,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鬥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傳奇生平令人敬佩……
    @央視新聞 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他的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此刻,#送別金庸#!(央視記者茆丹)  @都市快報 【獨家!金庸兒子查傳倜回復快豹小組:「下午走了,很安詳!」】 #金庸去世# 剛剛,快豹小組記者何晨向金庸之子查傳倜求證,得到對方答覆:「下午走了,很安詳!」
  • 金庸逝世:從此人間無大俠,曾與六合還有著不解之緣……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 【紀念金庸】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他的關於中國武俠小說的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中這樣寫道。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離世,讓人們的視線又一次聚焦回了武俠小說。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為大家梳理了武俠小說的源流歷史、當今現狀,讓我們一探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大俠,一路好走!
    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 金庸逝世,他曾說,黃蓉的「蓉」就指成都
    目前,查傳訥也未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金庸逝世消息。記者了解到,金庸逝世時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言,據了解,他今年身體一直不太好,「年齡逐漸增大,出現器官衰竭的情況。說話也不太清晰。」目前成都商報記者能夠了解到的情況是,金庸先生的後事應該會對公眾公布,但葬禮會小規模舉行,不會對公眾開放。但接下來會安排一次公眾的追思會。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終年94歲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封筆之後,金庸把自己近20年來所寫的武俠小說逐字逐句地修改。經過10年的修訂,一套15種共36冊《金庸武俠小說全集》出版。他曾經說過,如果有天他去世了,他的墓碑上會這樣寫:「這裡躺著一個人,在20世紀、21世紀,他寫過幾十部武俠小說,這些小說為幾億人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已風靡了半個多世紀,堪稱粉絲遍天下。
  • 紀念金庸:動漫中的金庸武俠世界!
    昨天,武俠小說界的泰鬥金庸先生逝世了,享年94歲。
  • 無金庸,不武俠——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查良鏞逝世
    金庸首部作品為1955年,一次機緣巧合下,他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多部著作相繼面世,直到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前後共著作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
  • 金庸老爺子病逝,也許是上帝想看他的武俠了吧
    忽然看到新聞說,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今日(10月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 金庸的三重身份和兩支筆
    這是金庸曾留給自己的墓志銘。30日,他與世長辭,享年94歲。  金庸是個有多重身份的人,他是小說家、報人,同時還是學者。  縱觀其一生,金庸有兩支筆:一支寫武俠,雕刻人生百態;一支寫社論,道盡世間冷暖。  有人曾經問他:「人生應如何度過?」他說:「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 金庸:他的一生,便是一部武俠小說
    .」 → 點選「設為星標 ★ 」為李小託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他是聞名世界的「文壇聖俠」,武俠小說作家界的「武林泰鬥」。有華人的地方必定有他的作品,讀者以億計算,影響了當今幾代人的成長。10月30日消息,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
  • 金庸離世!根據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精彩片段回顧
    著名前央視主持人李詠病故的報導還沒有涼下來,接著又傳出金庸辭世的消息。金庸走了,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江湖!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離世,享年94歲。他的人生是圓滿的,也是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他在武俠小說方面的造詣幾乎無人可及,堪稱一代武俠大師。
  • 大俠遠行,金庸兒子查傳倜:「下午走了,很安詳!」
    星標★CBDTIMES,隨時關注廣州CBD新鮮事據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
  • 金庸逝世,享年94歲!
    剛剛,@人民日報 發微博:【#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享年94歲】金庸,原名查良鏞,創作了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雪山飛狐》、《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
  • 武俠小說推薦: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全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後臺回復「武俠」獲取電子書資源1.金庸作品全集(新修版全
  • 僅以此篇緬懷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
    悼金庸文/秀鑫逐夢讀書曾少年,心隨幻境古今間。神鵰俠侶情深海,笑傲江湖意重山。舞劍崑崙雲錦繡,吹簫藥穀草斑斕。英雄兒女多豪邁,譜寫紅塵淚眼潸。沁園春·悼念武俠文學泰鬥金庸先生文/夢筆生花飛雪連天,英氣逼人,才氣縱橫。舉倚天長劍,行俠仗義;屠龍寶刃,號令群雄。退隱江湖,琴簫合奏,滄海吟歌笑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