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 姚海濤

2021-02-19 儒家網

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

《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姚海濤

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布

 

荀子之書,先秦舊典,

劉向纂輯,楊倞首注。

有清一代,注家畢集,

陳汪劉郝,王謝俞盧。

王氏先謙,荀子集解,

嘉惠學林,網羅眾疏。

一九八四,嘯寰星賢,

標點校對,中華書局。

 

研荀必備,書文必引,

一九八八,書稿付梓。

簡體文庫,二〇一二。

後生小子,案頭常置。

俯首之人,紛至沓來。

二〇一六,精裝亮世。

惜乎未善,版版舊貫。

王氏天海,評考入裡。

 

《荀子集解》為有清一代荀子整理、校釋的集大成之作。王天海曾將其總結為四大特點。一、列考證;二、存古注;三、擇善本;四、集眾說。中華書局版《荀子集解》,惜乎未盡善,版版仍舊貫。王天海曾有兩大長篇校勘雄文論述。如下:

 

其一:王天海為第一作者的《<荀子集解>點校本校勘檢討(上)(中)(下)》三篇,連載於《邯鄲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2014年第1期,2014年第2期。校勘對象為中華書局1988年版沈嘯寰、王星賢所撰《荀子集解》點校本(簡稱點校本),兼及清光緒十七年王先謙《荀子集解》思賢講舍刻本(簡稱光緒刻本)。

校勘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荀子》原文與楊倞注文的文字錯訛、脫衍、誤倒、失校、誤刪、誤改;二是沈嘯寰、王星賢所撰《荀子集解》點校本斷句不當、標點符號的失誤;三是對沈、王點校本校勘記的分類統計。全文共清理校勘失誤300條。

 

其二:王天海為第一作者的《<荀子集解>清刻本與點校本勘誤》載於《儒藏論壇》(2015)。此文勘誤對象為中華書局1988年版沈嘯寰、王星賢所撰《荀子集解》點校本(簡稱點校本),兼及清光緒十七年王先謙《荀子集解》思賢講舍刊本(簡稱光緒刻本)。

本文勘誤的主要內容有三方面:一是荀子原文與楊驚注文的文字訛誤、脫衍、誤倒、失校、誤刪、誤改;二是沈嘯寰、王星賢所撰《荀子集解》點校本斷句不當、標點符號的失誤;三是對沈、王點校本校勘記的分類統計。全文勘誤共計241條。

 

王天海勘誤文長句詳,而後生小子偶讀亦發現有錯於字裡行間。現以中華書局最新版本為對象,將錯字表而出之。非通校全書,只是偶拾,固不全面,原諒則個。若與王氏勘誤重合,亦絕非抄襲,純屬巧合。僅拾錯字,無關論點,特此說明。

 

參考文獻及版本信息:
 
[1]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6.
 
[2](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宋本荀子(全四冊)[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3]董治安、鄭傑文、魏代富整理.荀子匯校匯注附考說(全三冊)[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
 
錯字偶拾如下:
 

1.第88頁。《非相》篇楊註:「偏枯之病,步不相過」,《宋本荀子》為「偏枯之病多步不相過」。
 
2.第332頁。《議兵》篇注引蘇林「慎而無禮禮則葸」句中衍一「禮」字。引語出自《論語·泰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第363頁。《天論》篇正文:「襖怪不能使之兇」「襖」當為「祅」。本書他處無論是原文還是注文涉及此字,皆錯。再如,《天論》原文「襖怪未至而兇」(第364頁)「物之已至者,人襖則可畏也」(第371頁)「夫是之謂人襖(此句在《天論》篇出現三次,即有三處錯誤)」(第371頁)「襖是生於亂」(第371頁)中的「襖」當為「祅」,皆同此錯。另,《正名》原文「襖辭不出」(第502頁),亦如之。《宋本荀子》不誤,此誤無任何版本支持。
 
4.第442頁。《禮論》篇正文:「君之喪所以取三年,何也?」中的「君子喪」當為「君之喪」。中華書局其他《荀子集解》版本皆如此,並無其他版本支持,故為錯字,明矣。
 
5.第468頁。《解蔽》篇正文:「作之,則將須道者之虛則人」中的「虛則人」當為「虛則入。」此誤雖有台州本、浙北本的版本支持,但皆誤。其所引王引之注亦為「虛則入。」王引之注無誤,參閱王念孫撰、徐煒君等校點《讀書雜誌·讀荀子雜誌》(第四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858頁。)
 
6.第514頁。《性惡》篇正文:「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中的「始」當為「使」。此處錯誤最早由梁啟雄《荀子簡釋》指出「《集解》『使』訛作『始』」(見梁啟雄《荀子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28頁。)此處《宋本荀子》不誤,此誤無任何版本支持。
 
7.第530頁。《性惡》篇原文「文王之祿」當為「文王之録」。《宋本荀子》寫作「文王之録」,而「録」後簡化為「錄」。此誤無任何版本支持。
 
8.第533頁。《君子》楊註:「謂若殛鯀興禹,殺管叔、封康叔之比也」中的「也」據《宋本荀子》當為「者」。
 
9.第602頁。《大略》正文所引《詩》「晝爾於茅,霄爾索綯」中的「霄」據今本《詩經》與《宋本荀子》皆當為「宵」,意思是「夜裡」。「霄」則為「雲」,為「天空」,二者絕非一物。此錯誤無任何版本支持。
 
10.第641頁。《哀公》正文:「仰視榱棟,俛見几筵」中的「俛」當為「俯」。此錯誤無任何版本支持。
 
11.第645頁。最左一行「堯問篇第三十二」當為「哀公篇第三十一」。此為低級失誤。

作者簡介:姚海濤,男,西元1981年1月出生。200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現為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齊魯文化融創研究中心主任,國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孔子學堂主講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儒家哲學、荀子哲學。

責任編輯:慊思

相關焦點

  • 姚海濤-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文/姚海濤 荀子之書,先秦舊典,劉向纂輯,楊倞首注。 有清一代,注家畢集,陳汪劉郝,王謝俞盧。
  • 中華書局第15周 | 回聲
    中華書局官方微信、微博每天都會收到書友的諮詢信息。
  • 中華書局每周新書 | 第39、40周
    1《漢上易傳》(全二冊)易學典籍選刊宋代集象數易學之大成的解經之作一部匯集漢宋間易學發展的「小史」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宋]朱震 撰 種方 點校繁體豎排32開 平裝978-7-101-14680-678.00元《漢上易傳》,又名《周易集傳》,十一卷,是兩宋之際著名的理學家、易學家漢上先生朱震所撰。
  • 中華書局雙十一哪些新書賣得最好?看看群眾的選擇
    陳錦釗 輯錄繁體豎排32開 精裝978-7-101-14480-23200.00元子弟書,是我國清代中葉興起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因最初多由雅擅文辭的滿族八旗子弟創作並演唱此次中華書局出版的《子弟書集成》,是我國臺灣學者陳錦釗先生傾盡一生精力的嘔心之作。陳先生以四十餘年的時間,遍訪國內外存書之地,逢曲必錄,且親訪各地受子弟書影響而出的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演出形式的演出者,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子弟書集成》的輯錄、整理、編纂、標點工作。
  • 姚海濤-引經據典與新詮:荀子福文化的言說方式與思想意蘊
    【姚海濤】引「經」、據「典」與「新」詮:荀子「福」文化的言說方式與思想意蘊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來源:作者授權 發布原載於《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5期摘 要: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藝術號·專欄 | 朱浩雲:從中華書局走出的海派大家沈子丞
    在小學讀書時他被圖畫老師視為奇才,16歲隨私淑縣內老畫師潘雅聲學畫仕女,1920年17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入中華書局編輯所圖畫部做練習生。要知道,當時中華書局是中國出版業的巨頭,是文化人夢寐嚮往的地方。在中華書局的30多年裡,他勤奮好學,自學成才,異軍突起。(圖1)
  • 這位民初政壇風雲人物身後留下的66本日記,中華書局全文影印出版
    他生於1880年1月,卒於1930年9月,儘管在世僅50年,但一生身居要職,日記裡涉及許多重要事件、民國初期政壇要人言行等內容。 譚延闓曾親歷清末自辦鐵路運動、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國民政府北伐等重大事件,他還是蔣中正與宋美齡的媒人。1930年病逝南京後,葬在中山陵旁,蔣中正為其墓碑題字。 他的日記是近代歷史的重要佐證。
  • 姚海濤-仁禮合一視域下的孔子生死觀
    【姚海濤】仁禮合一視域下的孔子生死觀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來源:作者授權發布原載於《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摘 要]孔子以仁禮合一的理論視域對「死生亦大」這一重大而嚴肅的人生命題進行了理論觀照
  • 舊書不厭百回讀,作家張翎探訪百年書局
    伯鴻書店坐落於中華書局辦公大樓的一層,外觀古樸典雅:中間載種了一排月季花,兩端各種了一小片竹子,應和了東坡居士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正門兩側以青磚砌成門框,木質招牌上面是用灰瓦做銅錢紋造型的上沿;招牌不大,散發著古韻,以深綠色油漆漆著繁體的「伯鴻書店」四個字。書店擁有一大面落地窗,採光極佳,從外部就能瞥見店內風貌,路過的行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入內。
  • 荀子研究丨以禮治孝與從義從道——荀子孝道觀及其啟示
    以禮治孝與從義從道——荀子孝道觀及其啟示姚海濤(青島理工大學 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6)[摘 要]荀子上承儒家傳統孝道思想而結合自己思想中的性惡論孝這種共通情感與情感理性在《荀子》中又是如何表達的?《荀子》的表達之於儒家孝文化以及現代又有何意義?《論語》中的孝共出現19次。《孟子》一書中孝字共29見。通行本《荀子》一書三十二篇,哪些篇目作者為荀子,學界尚存爭議。故在此存而不論。故我們採納學界通行看法,《荀子》一書基本代表了荀子一派儒家的學術思想。
  • 103種經典,新年讀書計劃推薦(內有豐厚福利)
    獎品為:人民文學出版社《芳華》、中華書局《萬曆十五年》、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第11版)》(雙色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我們仨》(平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世界歷史地圖繪本》、連環畫出版社《紅色經典故事(2)》、人民音樂出版社《不忘初心 孝行天下》(光碟)隨機一本。
  • 高雨:論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2][明]朱睦.周易集解序[A].李鼎祚.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書社,1991.[3]潘雨廷.周易集解纂疏點校體例[A].[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華書局,1994[4]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冊[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5][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上海往事
    1912年元旦,上海福州路惠福裡弄堂口就樹起了一塊「中華書局」的招牌。由陸費逵與陳寅、戴克敏、沈頤等集資25000元創辦的中華書局和中華民國同時宣告成立。陸費逵任中華書局局長。在他的主持下,《中華教科書》趕在學校春季開學前伴隨著書局的誕生問世。
  • 荀子四字成語第四季
    荀子成語集坐言起行 拼音:zuò yán qǐ xíng 解釋: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後比喻說了就做。 出處:《荀子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簡拼:ZYQX 注音:ㄗㄨㄛˋ 一ㄢˊ ㄑ一ˇ ㄒ一ㄥˊ 常用:生僻 感情:中性 用法:坐言起行作賓語;指人言行必須一致。
  • 強中華∣反者道之動:荀子「化性起偽」對莊子「性」與「偽」的因革
    本文原載《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2009年第8期全文轉載,如有轉引敬請註明出處。學人論荀子「性惡」說的來源,多認為荀子之「性」繼承了告子的思想。[①]筆者認為,此說自有道理,但荀子「性」論的思想來源並不一定是單向的,荀子關於「性」的認識還可以有其他思想來源。論荀子之「性」,必須同時論荀子之「偽」。
  • 中華書局106歲生日將至,我們邀請了神秘客人
    1912年1月1日,陸費逵在上海創建中華書局。
  • 中版好書榜2020年第三期發布,中華書局三種好書入選
    中華書局1912本期為各位讀者推薦2020年第三期中版好書榜,包括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少兒教育四大類共27種好書。中華書局出版的《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西醫來華十記》《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入選本期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