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班禪女兒講述:我爸啦為什麼會娶妻生女?

2021-02-07 非常歷史

  「歷代班禪中,確實只有爸啦結婚,從第一任班禪大師到我的爸啦,漫漫六百年,於我,能成為第十世班禪的女兒,我相信我的佛緣是很深厚的。」

  ——堯西·班·仁吉旺姆自述


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北京嘉裡中心一樓。23歲的堯西·班·仁吉旺姆順手從報架上拿起一份英文報紙,她立刻被頭版頭條標題——「4月13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將在杭州舉行」所吸引。在她想拿走報紙時,門口的侍者擋住了她。

  她幾分咄咄地問,能否買下?侍者含笑拒絕。

  那就在外面買吧,她無奈道。這個侍者並不知道眼前這位年輕的、全身時尚名牌的、漂亮中還帶著洋氣的女孩是誰,她為什麼非要這份報紙不可。

  堯西·班·仁吉旺姆,密宗的含義是:智慧的聖母。「這是爸啦(爸爸)為我起的名字。」

  回到她的城堡,那間藏式薰香氤氳的屋內。她身著那件唯有特殊級別的人才能穿上的黃色藏裝,藏裝明黃黃的亮,賽過屋中正面壁畫裡珠穆朗瑪峰上的一抹餘暉。她在衣服上別上一枚像章,像章裡一個男人微微笑著,那人就是她的「爸啦」——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十世班禪確吉堅贊女兒仁吉旺姆在父親的像前祈禱。

  十世班禪身邊的人都稱堯西·班·仁吉旺姆為公主。桌上,一盆粉豔豔的紅蓮花。管家端上一碗白稠稠的酥油茶後,一直靜候在公主的身旁。仁吉旁若無人,一邊翻閱清華大學的學習提綱,一邊熟稔講述往事。

  1983年6月,我出生到了人世間。首先,我想很多人會很好奇我爸啦的這段婚姻,會提出疑問:「班禪怎麼會娶妻生女?」

  生長在內地的人不明就裡,不了解藏傳佛教的習俗。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與注重自身解脫的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強調的是利他,利大眾,清規戒律較少,所以在藏區,活佛通婚的事情極為普遍。但歷代班禪中,確實只有爸啦結了婚。從第一任班禪大師到我的爸啦,漫漫六百年,於我,能成為第十世班禪的女兒,我相信我的佛緣是很深厚的。

  而我的阿媽啦——李潔,身為前國民黨將領董其武心愛的外孫女,一位名門閨秀,一個漢人女子,能在爸啦解除監護後,認識他,嫁給他,也自是他們的奇緣。


  爸啦過世時,我才五歲半。他生前是不可能向一個小孩子解釋他為什麼「文革」剛一結束,就萌動凡心的。我現在長大了,根據阿媽啦的回憶,和我個人的分析,我想正是爸啦在「文革」中的遭遇為他日後的姻緣埋下了伏筆。

  1961年,爸啦到全國各地參觀訪問。他對當時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等運動產生了強烈質疑,敏感於民族、宗教、統戰政策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於是,他回到西藏後,就開始運籌上書,想就自己所了解的情況,給中央上呈一份書面材料。這就是日後所謂的「七萬言書」。

  「七萬言書」列舉了「七個認識」,言辭尖銳。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雖對其中言論提出不同意見,但也肯定了爸啦在材料中指出的部分問題。可是,一年多後,「七萬言書」被打成「**綱領」。爸啦受到嚴厲批判,繼而,一切職務全被撤銷,同時扣上了「反社會主義、反人民、圖謀叛國」三頂帽子。

  周總理曾有心保護爸啦,先將他從拉薩接到北京,安排爸啦一家人住進已故民主人士沈鈞儒的寓所。除了參加民委辦的學習班和被安排到低壓電器廠勞動改造,那段日子,相對於倍受衝擊的老幹部,爸啦過得比較平靜。


  1978年,中央組織了一批像爸啦這樣特殊的民主人士,讓他們出遊看看祖國山河變化。於是,一支考察團隊就這樣形成了,帶隊的副團長正是阿媽啦的外公董其武。爸啦在這支團隊裡年齡最小,與他能夠親近的反倒是我太姥爺身邊的警衛員。在兩個月的接觸中,爸啦向這名年輕的警衛員坦露心跡:他想找對象結婚。警衛員是個熱心腸,滿口答應幫爸啦物色對象。

  活動結束後,警衛員找到我的阿媽啦說,小潔啊,我們團隊裡有個叫班禪的,你能不能幫他介紹一個女軍人啊。

  沒讀過什麼書的警衛員雖和爸啦相處一段日子,可他對班禪的歷史掌故知之甚少。阿媽啦從小生長在太姥爺身邊,常識典故耳濡目染。高中畢業後,她先在太姥爺的69軍當醫務兵,後又考入第四軍醫大學軍醫系。想來那時的她,雖未曾見過班禪一面,肯定也是久聞大名。對於一個19歲的少女,「十世班禪」無疑充滿太多傳奇。


董其武將軍一家

  加之阿媽啦生性活潑開朗,也是一個熱心腸,得知此事後,馬上熱忱張羅開來。要為男方作介紹人,豈能不見他本人一面?於是,阿媽啦請警衛員代傳口信,她要見他本人一面。

  不知為什麼,警衛員沒把事情向爸啦講清,爸啦這邊以為是正式見面了,而阿媽啦也帶上她的五姨一同赴約。這種場面,也難怪爸啦會產生美麗的「誤會」。

  我無從得知,爸啦第一次見到阿媽啦時的感受,但你可以看看阿媽啦少女時代的相片,她是那麼美,一雙眼睛顧盼神飛,極顯聰慧。面對這樣一位優秀的女性,爸啦即使真的「錯認」了,他肯定也是願意「錯」下去的。

  不可能有戀愛經驗的爸啦,率性如他,一開頭就向阿媽啦坦言,自己一無所有,什麼都不可能給她。不光如此,因為自己沒有徹底平反,如果兩人真走到一起,她還要做好隨時同被監護的心理準備。

  這番話留給了阿媽啦極深的印象,她過去還不曾得知有誰會剛一認識,就如此坦白的。也許,正因此,兩人的愛情才真正萌芽。

  對於他們的婚姻,阿媽啦的家人自是不看好,要從中反對。首先,男方大女方很多,雖然是尊貴的十世班禪,但畢竟頭頂上的「三頂帽子」還沒完全摘掉。儘管如此,1979年1月,阿媽啦還是嫁給了爸啦。此後,爸啦嚴守藏傳佛教中的格魯派戒律,從此不再作為出家人穿過袈裟,只穿華貴藏袍,即使參加重大的宗教活動,也毫不避諱自己已有妻室。


十世班禪確吉堅贊女兒百天時,鄧穎超、習仲勳夫婦、以及董其武等人一起合影。

  十世班禪44歲那年生下了我。我出生一百天後,鄧穎超媽媽和習仲勳伯伯來到我家。我的小名「團團」就是鄧媽媽起的。鄧媽媽抱起我,說這小女娃兒的臉蛋團團的,乾脆就叫她「團團」吧,而其中另一層深意,也是希望漢藏民族間能團結和諧。

  爸啦可真是疼我啊。如果他在家開會,要求絕對的安靜,沒有任何一個人敢隨意走動,唯有我可以跑出跑進,一會兒跳到他的大腿上,一會兒摟著他的脖子膩著他。

  也許正是因為聆聽佛經長大,我也比較早慧。從小過目不忘,即使一歲多時所見,現在依稀還能說出幾分,這常讓阿媽啦吃驚不已。而早慧如我,又怎會忘卻1989年1月爸啦的離去?

  以往為爸啦送行,往往只要送上機就可以了。可那次,爸啦十分戀戀不捨,一次次讓人叫我進艙內,一次次叮嚀我很多事情,比如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他的助手;一定要聽阿媽啦的話等等。當時陪在爸啦身邊的活佛們事後回憶說,我們母女離開他後,爸啦曾真誠地對他們說,這次他離開我們,內心非常難過。希望活佛們以後能像照顧他一樣,好好照顧他的家人。

  1989年1月28日,爸啦在日喀則圓寂了。

  我和阿媽啦被通知火速趕往日喀則,途中無人向我們提起爸啦的事情。等我們到達班禪歷代行宮德虔頗章時,我看到很多人在哭泣,有的人甚至哭昏過去了。

  那年的那天,天空,日喀則湛藍的天空,自此在我的心靈上仿佛塌了一角。


1989年1月9日,李潔與女兒送十世班禪確吉堅贊離京赴藏參加活動,沒想到竟成永訣。

  我在美國的日子

  1996年7月21日,小學畢業後,我去往美國紐約留學,暫居於媽媽的五姨家中。那時的我才13歲。

  五姨畢竟去美國時間不長,一切處於創業階段,生活也不盡如人意。我住在她家,條件自是不比在國內了。

  她將我送往離家較近的128中學就讀。那可真是一所可怕的中學。學校裡加我,一共4名亞裔學生,不會說英語,會說點廣東話。

  在那所學校,我一共呆了五個月。期間,我見識了布魯克林貧民區的生活,也見識了128中學的大姐大怎樣手拿小刀和黑人學生比劃。五個月後,阿媽啦到美國看我。知女莫若母,她從一點一滴的細節中看出了端倪。

  在逼問下,阿媽啦知道了我在紐約的這段真實生活。通過朋友的介紹,她在美國為我找到了一位監護人。這個人就是好萊塢的武打巨星:史蒂芬·西格。

  轉到洛杉磯私立學校讀書後,每到周末放假,史蒂芬都會派車接我回他家住。他有6個孩子,自從做了我的監護人後,他就常說他一共有7個孩子。我是他最寵愛的一個。

  我這位監護人可不像他在銀幕上那樣冷冰冰的一副硬漢形象。他本人是極其虔誠的藏傳佛教信徒。私下極其溫和,而且十分好客,家裡就像一個自由市場,常常人來人往。

  選讀政治對我是非常必要的。爸啦生前來往的友人都是政界人物。我從小就從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他們的消息。在這種環境薰陶下,從熟悉每一張面孔到關心他們做什麼,久而久之,我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

  我是班禪的女兒,我曾發誓要繼承他的遺志,終生致力於民族團結,加快藏區經濟建設,架起中西方文化間的溝通橋梁。要做好這些,豈能不懂政治?


  我在美國從沒忘記過這一理想,始終刻苦學習。在圖書館裡,我常常讀書至深夜,甚至最後一個離開。還常常利用學習之餘,盡力參加一些國際活動。比如在牛津召開的「藏學研討會」,訪問世界紅十字會、世界女政治家大會,擔任過學校學生會主席、洛杉磯國際學聯主席,後來擔任西藏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世界援救協會總顧問等,社會活動總是很豐富。

  考大學那年我考上的是美利堅大學政治系,最終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政治系。

  我不否認,我在美國擁有名牌跑車,大學四年,同學多是公主或王子,這期間昂貴的費用,都要感謝阿媽啦的操持。爸啦圓寂後,曾為我們留下了房產,加上她自己也有工資。曾有過一些崇敬我爸啦的教徒,提出幫助我們,都被阿媽啦婉拒了。她希望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讓我儘量吃好、穿好。這不僅出於愛,她說過,我是十世班禪的女兒,過體面的生活,不僅是個人尊嚴的需要,也事關國家和藏民的尊嚴。

  大學畢業前,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表示願意接收我繼續深造。就在我舉棋不定時,阿媽啦從中國打來電話,向我轉達了有關方面的願望,他們希望我能回國深造,並將安排我參加中華青聯,以及到清華大學讀博。所以,我就在清華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

  在常人眼中,公主是沒有煩憂的。但我有,我有我的煩憂。如果我不是班禪的女兒,不用身負重任,我也許會做做女兒家的夢想,比如當個服裝設計師什麼的。但我不能有負眾望。


2010年,仁吉旺姆從清華博士畢業。

  回西藏受到熱烈歡迎

  在我18歲那年,國家安排我回到西藏,那是我第一次離開阿媽啦回到家鄉。那裡通訊並不發達,生活條件十分有限。可不知怎的,十世班禪女兒到來的消息卻一傳十十傳百,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或是一個村落的老老少少跑來看望我。而他們只想得到我的祝福,只想向我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


2010年4月,仁吉旺姆與高僧大德在玉樹為地震受難者舉行超度法會。

  45天的行程過去了,當我離去時,大昭寺廣場雲集了數萬藏民為我送行。他們熱淚盈眶,口中念叨「常回來看看,我們會想念你」。

  載我離去的車子越行越遠,可那些藏民還佇立在那兒,向我招手。我不斷回敬他們哈達,胳膊酸痛得舉不起來。在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遠比這酸痛的胳膊更為沉重。

【專題文章導讀】

♦ 「兩少一寬」到底優待了誰?我國少數民族政策反思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少數民族政策的反思

♦ 1959年西藏平叛:達賴叛逃,毛澤東為何命令解放軍不要阻攔?

  回復關鍵詞「 民族01 」,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焦點

  • 十世班禪女兒講述:我爸為什麼會娶妻生女?
    【文章導讀】「歷代班禪中,確實只有爸啦結婚,從第一任班禪大師到我的爸啦,漫漫六百年,於我,能成為第十世班禪的女兒,我相信我的佛緣是很深厚的。」十世班禪確吉堅贊女兒仁吉旺姆在父親的像前祈禱。  十世班禪身邊的人都稱堯西·班·仁吉旺姆為公主。桌上,一盆粉豔豔的紅蓮花。管家端上一碗白稠稠的酥油茶後,一直靜候在公主的身旁。仁吉旁若無人,一邊翻閱清華大學的學習提綱,一邊熟稔講述往事。  1983年6月,我出生到了人世間。首先,我想很多人會很好奇我爸啦的這段婚姻,會提出疑問:「班禪怎麼會娶妻生女?」
  • 西藏公主、十世班禪大師女兒仁吉旺姆自述
    歷代班禪中,確實只有爸啦結婚。從第一任班禪大師到我的爸啦,漫漫六百年,於我,能成為第十世班禪的女兒,我相信我的佛緣是很深厚的。──堯西·班·仁吉旺姆自述1983年6月,我出生到了人世間。首先,我想很多人會很好奇我爸啦的這段婚姻,會提出疑問「班禪怎麼會娶妻生女?」生長在內地的人不明就裡,不了解藏傳佛教的習俗。
  • 揭秘十世班禪美麗的妻子和女兒
    十世班禪與妻子女兒合影此後,十世班禪嚴守藏傳佛教中格魯派戒律,從此不再作為出家人穿袈裟,只穿華貴藏袍,即使參加重大的宗教活動,也毫不避諱自己已有妻室。十世班禪全家與鄧穎超合影班禪逝世後,李潔說了這麼一段話:「我是班禪大師一生唯一愛過的女人,我以此感到驕傲。班禪是一位了不起的喇嘛,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以德報怨,顧全大局,他顧的是中華民族的大局。
  • 活佛十世班禪,40歲娶開國上將外孫女,唯一女兒結局如何?
    現在大多數的人們對於佛教的認知通常來源於影視劇之中,其中對寺廟僧人的演繹都是吃齋念佛,不動凡心,不可娶妻生子,但是卻有這樣一位高僧,他就突破了大多數人對於僧人的觀念,他就是活佛十世班禪,40歲娶開國上將外孫女,唯一女兒結局如何?
  • 十世班禪破例娶妻,圓寂後妻子仍對其念念不忘
    可藏傳佛教中的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雖為出家人,卻與一位19歲的女孩結了婚,兩人還育有一個女兒,打破了600年來活佛終身不娶的常規。命運的眷顧,班禪的繼承者藏傳佛教有著十分獨特的傳承方式。信徒們堅信,他們最高級別的修行者活佛,在圓寂之後,靈魂會投胎轉世。
  • 十世班禪活佛破例娶妻,19歲女孩:是佛祖派我來考驗你的
    說起班禪稱號的起源,要從公元1645年開始講起,據說是當地的最高領導贈給格魯派扎什倫布寺寺主羅桑曲結一個尊稱,稱其為「班禪博克多」。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冊封了西藏班禪,當時給予的正式封號是「班禪額爾德尼」,因為清朝皇帝是滿人家族,所以「額爾德尼」是滿語,在中文中就是「珍寶」的意思。自此以後,班禪這一封號便成為班禪系統的專屬叫法。
  • 十世班禪活佛送給19歲的女孩一見鍾情
    寺廟的法律是嚴格的,過去修行的人出家後,會放棄世俗的信仰,忘記凡人的世界。如今對於和尚僧侶來說,很多人對他們有刻板印象,然而十世班禪卻破例結婚,當時,那個女孩只有19歲,女孩還說我是佛陀派來考驗你的,怎麼了對許多人來說,藏傳佛教充滿了神秘感,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其他人的佛教有很大不同,其中繼承方式是最大的區別。
  • 40歲活佛十世班禪,娶開國上將外孫女為妻,育有一女近況怎樣?
    可是,十世班禪確吉堅贊卻打破世俗娶妻生子,他的孩子現在狀況如何呢?    班禪的由來以及選拔  1938年確吉堅贊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藏族農民家庭,在他十歲那年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因為與佛有緣,他被選為十世班禪。
  • 往事|險象環生:護送十世班禪重返西藏
    中央特邀十世班禪進京,共商國是。自1923年九世班禪離開後藏的扎什倫布寺以來,至十世班禪時逢全國解放的時候,兩代班禪已有20多年無法回到他們的駐錫地(僧人長期駐留之所)扎什倫布寺了。所以,解放以後,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視處理噶廈和堪布廳(班禪召集隨從人員決策議事的權力機構)之間的歷史問題,並認真解決十世班禪回藏問題。
  • 珍貴影像:1986年,十世班禪喇嘛在四川甘孜
    >དེ་ལ་ཕྲག་དོག་མི་དགེའི་སེམས་སྤངས་ནས།།若舍嫉妒不善心སྙིང་ནས་དགའ་བས་རྗེས་སུ་ཡི་རང་ན།།誠心歡悅作隨喜དེ་ཡི་བསོད་ནམས་མཉམ་དུ་ཐོབ་པར་གསུངས།།佛說同獲彼福德上周收到了友人發來的一段珍貴影像記錄,打開一看,竟然是我們敬愛的十世班禪喇嘛
  • 十世班禪的愛情,不負如來不負卿,真的很感動!
    對於藏傳佛教來說,班禪是可以結婚的。所以當了解到這情況以後,人們就安排女孩子給確吉堅贊相親。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女孩子對藏地文化特別的感興趣,而且對班禪的生活也是十分的感興趣。於是她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硬是拉著自己的五姨一起去了,和十世班禪相親。
  • 活佛藏族十世班禪娶了將軍開國的孫女,獨生女怎麼了
    我不得不說,有時候,人們不能太認真,有困難的人是最脆弱的,此時此刻,我們需要一種精神寄託。在中國,信仰最多的宗教可能是佛教和道教。說到和尚,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打木魚、念經、敲鐘。幾乎所有的僧侶都有相同的特點:禿頭。他們不僅要剃光頭,還要留疤,他們一生都是素食主義者,與女人不親近,這些都是公眾眼中的僧侶形象。我們要講的和尚有點特別。
  • 十一世班禪坐床25周年(二):愛國愛教 護國利民
    十一世班禪認為,宗教的發展一定要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一定要和人民的期盼相符合,一定要和國家的發展方向相吻合。當國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時候,作為藏傳佛教界的代表人士,十一世班禪都會站出來,用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
  • 十一世班禪坐床25周年(一)潛心修行 弘法利生
    一場高級辯經活動因為十一世班禪的參與而備受矚目。我是第一次聽到班禪大師的辯經,辯經的過程中班禪大師語氣溫雅、不懈不驕,不舍正理、語言流暢,邏輯嚴謹、言之有據,提出的問題智慧具足、哲理深含,意義深刻。」 被十一世班禪的佛學修為所折服的,遠不止多吉堅贊一人。在林芝市多東寺,十一世班禪登上杜康殿寶座,為僧眾摸頂賜福,並傳授《聖文殊真實名經》。
  • 十一世班禪在西藏亞東縣禮佛弘法
    9月24日,班禪來到噶舉寺禮佛,噶舉寺以最高禮儀迎接。何蓬磊 攝  4天時間裡,班禪先後來到亞東縣的5座藏傳佛教寺廟禮佛、講經。各寺廟僧眾欣喜,用最高禮儀迎接班禪的到來。清晨,桑爐裡燃起松柏枝,五色經幡隨風舞動。僧人們用白沙在地上繪出祥雲圖案,用金色錦緞鋪就班禪行經的路線。當班禪抵達寺廟,法號法鼓齊鳴,僧人們身著錦袍,組成儀仗隊列,持黃傘、香爐,吹響海螺與嗩吶引路。
  • 十一世班禪坐床25周年(四):參政議政 恪盡職守
    2010年,十一世班禪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是當時首位「90」後全國政協委員;2013年3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截至目前仍是最年輕的全國政協常委。履行全國政協常委職責的十一世班禪,作為宗教界委員,以自己的專業領域為工作重心,參政議政,恪盡職守。
  • 此人要我班禪跪拜英國王儲,班禪回道:我只跪拜大皇帝,其餘不行
    此人要我班禪跪拜英國王儲,班禪回道:我只跪拜大皇帝,其餘不行。怎麼回事呢?這位班禪乳名叫倉珠嘉措,法名叫曲吉尼瑪,是9世班禪,1883出生於中國西藏達布地方噶夏村,「名當珍,母名當瓊措姆」,「班禪生而母啞」。1882年,8世班禪丹白旺修去世。
  • 坐床整整二十年,從超萌小喇嘛到青年大活佛:班禪的十個特別「標籤」
    後來我也聽到他們念蓮花生大師頌,還有西藏一些高僧,翻譯的佛經我都聽到他們念。」這是堅贊諾布15歲時回憶自己對於佛教的最早記憶時說的話,這個男孩就是十世班禪的轉世靈童: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如今已經25歲的班禪,即將迎來自己坐床20周年紀念。這位被稱為「最牛90後」的青年大活佛,在五分之一個世紀的宗教生涯中,在25年的人生中,經歷了很多特殊的時刻。
  • 藏傳佛教十大班禪排名,看完後你認為哪一世班禪的影響力最大
    二世班禪:恩薩·索南卻朗恩薩·索南卻朗(1439—1504年),第二世班禪額爾德尼,後藏恩薩人,於甘丹寺出家,法名索南卻吉朗布,簡稱索南卻朗。索南卻朗到中年以後,駐錫隱更寺,專事禪修。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二十五日圓寂,被追認為二世班禪。
  • 十一世班禪坐床25周年(三):寄語家鄉 貢獻智慧
    這就是班禪額爾德尼 確吉傑布,一位不太一樣的「90」後。 2020年12月,十一世班禪坐床25周年。當年身著黃色僧服、從容端坐在法座上的靈童,如今已經成長為年輕有為的大活佛。無論是閉門修行還是公開亮相,他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