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華文明已經持續了5000多年,其中許多也出現了來自宗教的精神寄託。這些宗教確實幫助信徒度過了危機,掃除了信徒心中的迷茫與黑暗,成為了動蕩時期人們心靈的最終歸宿。雖然許多的人相信宗教是捉弄鬼神的東西,但他是非常排外的。我不得不說,有時候,人們不能太認真,有困難的人是最脆弱的,此時此刻,我們需要一種精神寄託。
在中國,信仰最多的宗教可能是佛教和道教。說到和尚,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打木魚、念經、敲鐘。幾乎所有的僧侶都有相同的特點:禿頭。他們不僅要剃光頭,還要留疤,他們一生都是素食主義者,與女人不親近,這些都是公眾眼中的僧侶形象。我們要講的和尚有點特別。他不僅結婚生子,妻子的年齡也和他差不多,他是十世班禪:erdenique吉堅贊。
一見鍾情
根據法律,班禪應該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和很少的欲望,這是不染女人。在此之前,erdenique吉堅贊確實這麼認為。出乎意料的是,在和妻子李潔見面後,他改變了主意。
和李潔不是同一來源,而是董其武的孫女。就出生而言,他們也是門當戶對。當他第一次見到埃爾德尼時,李潔是正的妙齡,青春年少,非常漂亮。當時,她剛被軍醫大學錄取,在火車站認識了額爾德尼。經過一番交流,李潔對他有點好感,而Erdeni卻一見鍾情於李潔。
在李潔離開後,Erdeni決定娶娶到為妻子。因此額爾德尼毫不猶豫地找到了董其武將軍的助手,並試圖請他幫助牽線。結果很好,他們終於聯繫上了。
得知消息後,董將軍不想幹涉孫女的感情,於是直接把額爾德尼帶到孫女那裡,讓她自己決定。他們兩人聯繫密切。當時,李潔才20多歲,而埃爾德尼將近40歲。由於沒有家庭約束,兩人很快決定談結婚。在1979的在董將軍的同意下,兩人完成了他們的婚禮。
生下一個女兒
雖然兩人結婚順利,但他們的婚姻生活也很和諧。由於年齡差距巨大,二者的關係並不樂觀。直到他們第一個孩子出生,外面的世界才開始逐漸消失。
他們女兒的名字基於「智慧聖母」在《藏語大全》中,這也反映了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因此額爾德尼夫婦對女兒要求非常嚴格,從小就開始讀詩書。雖然家境富裕,但在父母的控制下,女兒養成了低調、獨立的性格。
一心為民
在女兒六歲生日那天,厄爾德尼因病去世。失去父親的女孩更加獨立。13歲那年,在家人的安排下,女兒被送到紐約去留學。她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很快她被128中學錄取,後來又被美利堅大學錄取。
女兒回到家鄉後,她首先想起的是父親的教導。為此,她利用海外技術惠及家鄉,為西藏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她還籌集了數以百萬計的資金來補貼當地的窮人。補貼物資到達後,在班禪女兒的指揮下,10噸物資親自發放給居民。600多名白內障患者用自己的技術進行了手術。當青海地震時,他以雄辯的口才籌集了3000萬救災資金。玉樹地震發生後,他率先捐款300萬元支持災後重建。
女兒對父母的婚姻也有自己的看法。從她女兒的角度來看,她一出生就嫁給了佛,歷經10代近她沒有後代,只有她父親開了先例,因此雖然她不是和尚,但她始終相信佛教。另外,在她看來,她的父親生下了自己,他註定是非同尋常的。她也要承擔起藏族發展的未來,為父母做出更多的貢獻。
後記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班禪和他的家人的故事也令人感動。雖然他打破了慣例,不僅結婚,而且生了孩子,但他對佛教的貢獻確實不可磨滅。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的女兒也成了一個正直獨立的女人。至於最重要,她的女兒繼承了父親的思想,成為了博愛為人民奉獻的人。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和對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引用參考文獻:
《後漢書·第五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