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梓開
銷售人員經常會犯一些低級錯誤,而這些低級錯誤,最容易導致客戶形成對企業的負面看法、影響成交,並影響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
工作錯誤犯的少,成功自然來得早。
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錯誤是銷售人員經常出現的。
01 在客戶面前,否定其他銷售人員的看法或觀點
很多公司在進行客戶洽談時,會有兩個以上的銷售人員共同參與。
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銷售人員之間應該是互相配合,互相維護的關係。但是個別銷售人員恰恰意識不到這一點。一旦這個銷售人員表達有小的瑕疵,或者談到非工作內容的其他事項, 另一個銷售人員馬上就指出來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其實,這對於工作來說,並不是有利的。
因為客戶會覺得銷售人員修養不夠,素養欠缺。如果是對產品或品牌的錯誤描述,參與的另一個銷售人員是應該進行糾正的;但是如果客戶壓根都無法判定,無法知曉的小事情,是無需糾正的。
有一次,我和銷售人員共同接待客戶,為了體現我們公司董事長的能耐,我就說,我們公司很多設備都是董事長親自動手設計並製造出來的。結果銷售人員不合時宜地插話說「董事長原來本來就是做這個的」,他這一句話說完,我想捧一下董事長這事兒,想為公司鍍金這點想法,算是白費了。
還有一次,我和銷售人員陪同客戶就餐。就餐嘛,當然少不了東南西北瞎扯。因為客戶是第一次來廣東,所以我們請他吃燒鵝,然後話題就聊到了燒鵝從哪裡開始流行起來的。我記憶中是從臺灣帶過來的,結果我剛說完自以為是的美好故事,我旁邊的銷售人員就糾正說,不對,是從香港那邊流行過來的。我只能呵呵了。
02 工作粗枝大葉,忽略客戶所關注的細節
有很多銷售人員的工作是比較粗糙的。如果有幸碰到了那些大不咧咧的客戶,會覺得這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大多數客戶是比較關注細節的。準備工作不足,產品陳述不到位,每個工作都顯得毛毛糙糙的,就容易引起客戶的不舒服或者反感。
做銷售工作,準備一定要細緻,對客戶所關注的細節一定要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不能在客戶認為某個指標很重要時,直接否定客戶看法,銷售人員忌諱直接對客戶說,「你看的那個問題屬於細枝末節,壓根就不重要。」你可能自認為說的是對的,可是客戶心說,TM的,就算是我的看法不對,也輪不到你小小的業務來否定我。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你們一家有這個產品。
於是,可能就因為我們小小的疏忽,客戶就拜拜了。
03 不會吸取教訓,只是一味向前衝
有些銷售人員不善於吸取教訓,同樣的錯誤總是一再出現,導致工作一再受阻。
這些教訓包括並不限於:
· 工作缺乏計劃,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
· 工作不夠用心,沒有捕捉客戶的內在心理,只是走了過程;
· 不善於對工作進行分析,不善於做銷售方面的深入研究,工作浮於表面,看似很努力,但是銷售結果總是不佳;
· 不善於做銷售的任務分解,不善於做充分的銷售準備,導致工作漫無目的,抓不住重點,成效不好;
· 對客戶的了解嚴重欠缺,但是自以為可以通過不斷向前衝來加以化解。
沒有哪個銷售人員的工作是無可挑剔的,但是如果一個銷售人員很認真地面對自己的問題和錯誤,就會逐步減少自己的錯誤,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優勢。一個不斷犯錯還意識不到問題的銷售人員,一是沒有及時得到別人的指導,二是自己惰性十足。
04 一旦客戶提出產品的價格太高,銷售人員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有很多客戶只是下意識地說產品價格高。他們的心裡是壓根沒有比較對象的。
如果客戶提出來產品的價格高了,你可以問問他,是和哪種產品進行對比的?他認為什麼樣的價格是合理的?
知道了客戶的比較對象,或者知道了客戶壓根只是隨口說說,我們才會知道怎麼讓客戶正確地進行比較。
任何產品的價格不在於高低,而在於是不是和產品的價值相匹配。說到產品的價值屬性,當然就離不開產品的品牌,產品的功能和材質,產品的服務,產品的附加價值等等。
如果銷售人員面對客戶的價格異議不知道怎麼做才好,最好提前做足功課,多次演練,在大家的相互切磋中,找到最好的應對辦法,而不是隨其自然。
05 銷售人員對自己的產品不夠尊重,而這點正好被客戶看在眼裡
有些銷售人員,因為對行業太了解了,所以認為自己公司的產品,實在不怎麼樣。
可是,就算產品不怎麼樣,那也是你所在的公司的產品。產品就好比企業的孩子一樣,雖然不夠聰明,不夠高大,不夠漂亮,但是好歹是企業自身的產品,我們需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敬意,因為這些產品的正常銷售,才能帶給企業利潤,才能帶來我們的薪水的正常發放。
這些銷售人員對自己產品的眼神和動作,都被客戶看在眼裡,於是客戶就會認為,連企業銷售人員都不是很認同自己的產品,這個產品不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自己既然走錯屋了,趕快走出去才是對的。
06 說話絮絮叨叨,就是抓不住重點和關鍵內容
有些銷售人員,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絮絮叨叨,話就跟水流一樣不斷湧出來,可是沒有重點,沒有關鍵點,1234567,貌似很有道理,可是客戶感覺不到哪個才是自己最想知道的。
如果銷售人員說話沒有重點,就和沒有表達是一樣的。因為客戶雖然聽了很多,但是掌握不住啊!聽不進去啊!聽了就跟沒聽一樣的。
其實最有效的辦法,不是我們說什麼,而是先了解客戶關心什麼,關注什麼,關切什麼。順著客戶的「三關」去回應,效果就會完全不同了。
07 一旦客戶提出的問題比較低級,銷售人員就會流露出不屑神態
客戶總是有很多不同類型的。
不同客戶的素質和見識天差地別。
有的客戶在和我們溝通時,會提出一些看似很傻的問題,我們如實回答就是了。但是有些銷售人員馬上就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馬上就想展示出自己的高明和專業,那神態,那表達,那嘚瑟勁兒,完全會打擊到客戶的自尊的。
有些自尊心強而且又敏感的客戶,如果留意到銷售人員對於他們的不敬,馬上就會找個藉口走人了,或者請銷售人員走人了。
客戶心想「你讓老-紙不爽,老-紙讓你難受!」
08 老是被客戶牽著鼻子走
有些銷售人員不善於引導客戶,不善於說服客戶,每次到了最後,不但沒有成交,自己還被客戶打擊得不輕。
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就在於銷售人員缺乏主見,缺乏把握客戶心理的能力,被客戶牽著鼻子走。每個客戶都是這樣的:銷售人員有理有據立場堅定,那客戶就會乖乖的;如果銷售人員自己立場不明,容易被誘導,那客戶就會見風使舵,讓銷售人員陷於被動之中。是客戶故意這樣嗎?這也未必。只是客戶覺得銷售人員頭腦簡單,缺乏足夠的理性和智慧,可以利用一下,於是就會以自己所為的「道理」,讓這些經驗不足的銷售人員被牽著鼻子走。
這種時候,往往到了最後,不是我們沒有說服客戶的問題,而是客戶把我們的銷售人員給說服了,讓銷售人員對自己的產品自慚形穢。(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