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斷齏畫粥,一代大家範仲淹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希望可以給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難處時,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給大家送一點雞湯,對大家有一些鼓勵,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當然這裡的窮也不是財務上的意思,而是我剛剛提到的困頓的時候。
先給一點提醒,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想別的我什麼都不說,就憑藉這句大家肯定就馬上能猜到我要說的是誰了,就是那位寫下千古名篇,嶽陽樓記的範仲淹,雖然在宋朝範仲淹後來官至宰相,但其實小時候範仲淹的生活是極為清貧,在當時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寒門,所以更是留下了斷齏畫粥的經典故事。
小時候的範仲淹的生活很不幸,幼年時候喪父,後來在自己四歲時就隨繼父遷至長山,家境貧寒無力上學,只好到寺院,一個叫於醴泉寺的寺院中的一些僧房間讀書,但是範仲淹十分勤奮,寺廟讀書期間,他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戶,手不釋卷,經常讀書到通宵達旦。
但是因為家貧,生活得也十分艱苦,所以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些醃菜下飯,可就是生活如此艱苦,他也毫無怨言,專心於自己的讀書學習。
曾有傳聞後來說是,範仲淹的同學看到範仲淹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同學的父親聽說後,被範仲淹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更是深深同情範仲淹的貧窮處境,於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叫兒子帶給了範仲淹,可是那個同學將做好的魚肉送給範仲淹時,但是卻遭到範仲淹委婉的拒絕。
那個同學以為範仲淹只是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辭,連忙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可是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來到範仲淹的住所,卻發現發現上次給他送的好吃的東西絲毫未動,已經變壞了,就責備範仲淹為什麼不吃,範仲淹解釋道,並不是我不想吃,只是自己已經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餚,以後再過這種艱苦的生活就不習慣了,所以我就沒有吃,感謝你和你父親的的一片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