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學生李東明
從大一開始
堅持一邊上學一邊打工
每月給遠在吉林老家的父母
寄去生活費,挑起家庭的重擔
今年上半年
照顧父母生活起居的姑姑去世
他做出一個決定
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和殘疾父親
接到身邊照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人窮志堅
靠打工支撐起一個家
今年大四的李東明看上去有些靦腆,但眼神裡閃爍著光芒。李東明告訴記者,他小學四年級時,從老家吉林跟隨父母打工來到南京上學。爸爸李清仁腿部患有殘疾,只能四處幹些雜活,一家人勉強維持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李東明高二那年,媽媽患上精神分裂症,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窮不怕,只怕不爭氣。"這是李清仁經常對兒子說的話。2016年,李東明考上揚州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孩子上大學,妻子患病,為了節省開支,李清仁帶著患病的妻子離開南京回到吉林老家生活。
但是,苦難又一次給這個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腿腳不便的爸爸又患上糖尿病。於是,從大一開始,李東明便兼職打工。他去了瘦西湖景區做管理遊船的工作,負責將遊船拉到岸邊,隨後又在學長的介紹下,在一家快餐店打工。
李東明說:「如果自己不謀一點出路的話,可能這個學就沒法念下去了,雖然當時學院也給了我一些幫助,總是靠別人,也總歸只能解決一時。」
除去每周休息一天,李東明的課餘時間基本都是在打工中度過,平均每天超過6小時。每月拿3000元工資,留下1000元生活費,其餘全部寄給父母。
覺得累是肯定的,但李東明還是想家裡人能過得稍微好一點。
不向命運屈服
要「帶」父母在身邊
今年上半年,姑姑去世,李東明回了一趟老家,將手中所有積蓄都留給了姑姑的家人。
患病的父母失去姑姑的照顧,一心想考研的李東明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把爸媽接到自己的身邊來,「這幾年,媽媽的病情一直反反覆覆,現在爸爸年紀也大了,腿腳又不便,看不到他們我不放心。而且,媽媽在我身邊,一家人經常交流,也有利於康復。」
「接他們過來也意味著增加開支,我只能一邊實習,一邊打工。」為了接父母來揚州,李東明暑假期間沒休息過一天。原本就瘦弱的他,暑假過後,又消瘦了一圈。
「雖然蝸居在40多平方米出租屋,但心裡特別踏實。生活是艱苦了一些,但能夠邊上學邊照顧父母,我感到很快樂。」李東明開心地說。
生活再難
也要自己扛過去
這些年來,學校也一直幫助著李東明,幫他辦理助學貸款,發放國家勵志獎學金,老師們多次到他打工的地方看望和慰問,社會愛心人士和學校師生為他捐款。
一位耄耋之年卻生活清貧的退休老教師更是提出,要將自己一筆3萬元的定期存款資助給他,但李東明只收下了5000元。他認為,生活再難,總要自己扛過去。
李東明告訴記者,他目前積極備戰12月份的考研,之後依然要去打工支撐起這個家。
面對好心人的幫助,李東明說:「雖然我命途多舛,但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因為有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幫助。真的非常感謝,以後一定要學好本領,回報社會,在我有能力的情況下,也去幫助他人,讓愛傳遞。」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小夥子,加油!
未來一定會更好!
本期編輯:崔鵬、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