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 —— 古人純手工制玉

2021-02-16 古玉蟲



中華古玉文明的技術秘訣在於解玉砂的發現和運用,而在古玉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除了用砣具帶動解玉砂的主流的砣制技術方法外,還有一個附加的雖然不起眼但卻是中華古玉文明不可或缺的加工方法——徒手工刻玉。

徒手刻玉主要有兩種典型的刻制形態——獨樹一幟的良渚線刻和自文化期至漢代的徒手刻制。

良渚制玉的線刻秘訣雖然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進展有所發現,但究其刻製法至今仍然是一個還沒有被完全解讀清楚的未解之謎(圖1)。

良渚線刻是成品工藝,此工藝如何刻製成型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現,本文則側重介紹自文化期至漢代的徒手刻制玉工藝之一斑。

圖1

徒手刻制玉工藝,其功能分為刻划起樣和刻製成形兩類,其作工結果則出現半成品和成品兩種情形:

(一)徒手刻起樣稿——半成品制玉

古玉製作起初必須要預先打樣稿,由於時代工具的局限,樣稿只能在玉料上直接刻制。

古玉製作的起樣大致又可分為兩種情形:輪廓打樣和紋飾打稿。

(1)輪廓打樣是指在已經開好的玉料上(切磋工藝),先打制擬琢玉器的輪廓,以便進一步制玉(琢磨工藝)。由於樣稿都是制玉的前期工序,經過後期打磨拋光後,此類前期工藝痕跡都將被磋磨去盡,加之歷史上沒有古玉工藝的詳細記載,所以古工究竟如何輪廓打稿基本不得而知。

隨著考古發掘,一些古玉的半成品為我們提供了用砣具進行輪廓打稿——「釘線打稿法」的工藝實證:如戰國曾侯乙墓出土一對龍形玉佩,邊緣留有的釘線打稿痕跡(圖2)。

圖2

那麼,輪廓打稿會採取徒手刻劃的方法嗎?想應該不會絕對排除(此僅筆者一己之猜測而已),只是由於徒手刻的力道不及,更難留存,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考古發現證明了。

〔圖一〕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豎形龍佩W4:30的微痕SEM分析圖

1.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豎形龍佩W4:30;2.觀察點Ⅰ處SEM圖;3.觀察點Ⅱ處SEM圖;4.觀察點Ⅲ處SEM圖;5.觀察點Ⅳ處SEM圖;6.觀察點Ⅴ處SEM圖;7.觀察點Ⅵ處SEM圖

 



(2)紋飾打稿是指在開片成形的玉料上,先期打制紋飾圖樣,以便進一步開展琢玉(琢磨工藝)。打制紋飾圖樣的方法也有兩種——徒手刻劃法和砣琢法,這在考古發掘的半成品中都已經出現了相應的印證。

徒手刻劃打樣是徒手持硬核類工具或者金屬類工具在玉料上反覆刻劃出樣稿,後以寬砣在樣稿的基礎上琢制——徒手刻起稿、寬砣琢磨。

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的一件玉戈,完美地詮釋了古工刻劃打稿的工藝流程。

此戈本為商代之物,戈的柄部在西周時期添加了紋飾,由於此紋飾尚未完工,所以為我們了解古工制玉的工序打開了一扇歷史的窗口(圖3)。

圖3-1

圖3-2

玉戈的紋飾為龍鳳合體,上部分為龍,以纖細的刻劃陰線打稿,顯示了紋飾的前道工序;下部分為鳳,工序已經進入到下進一步,有些部位已在刻劃草稿線的基礎上製作出標準的大斜刀——西周「一面坡」(圖4)了。

圖4-1

圖4-2

圖4-3

 

想了解工的形成.必不可少的要了解古代工具.什麼是勾砣.什麼是撒砣.什麼是碾.不同的痕跡所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

砣琢打樣是通過細砣淺琢的方法,關注古玉蟲。先琢出輕而淺的紋飾輪廓線,後以寬砣在樣稿基礎上琢制——細砣起稿、寬砣琢磨。

南越王墓出土的半成品玉璧就是砣琢打樣法的體現(圖5-1)。

圖5-1

特別說明:曾經有以為這件半成品是徒手刻的作品,其實不然,這是細砣淺琢的痕跡,由於琢痕太細而被誤讀。何以見得?從鳳鳥眼紋琢工的砣琢狀態可以斷定(圖5-2)。

圖5-2

另外,山西博物館藏未完工的一件玉璧(圖6)也是這種打稿法最好的詮釋。

這件玉器大部分還是玉坯料,少部分已經打稿和雕琢,而在已經雕琢的部分裡,有些剛處於打稿的單勾陰線狀態,有些則已經雕琢成紋了。

圖6-1

圖6-2

當然,徒手刻劃法和砣琢法並不截然分開,有些時候甚至是兩種方法同時並用,在一件半成品上出現徒手刻劃法和砣琢法可以同時並存的情況(圖7)。

圖7-1

圖7-2

(二)徒手刻製成形——成品制玉

徒手刻製成形,也就是直接通過徒手刻制玉成品的制玉方法,這種制玉法主要體現在戰漢時期厚葬盛行而且又大量用玉情況下的藏玉上。急用草就,徒手刻成(圖8)。

圖8-1

圖8-2

也古有少數直接通過徒手刻完成制玉的情況,如,1989年林西縣雙井店鄉白音長玉汗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的「玉人面」(圖9),在玉人面眼睛的製法上,用砣切蟲形成眼窩後,再用徒手刻劃線條的方法,使人面變得更加接近真實、栩栩如生。當然,這樣的徒手制玉方法並不多見。

圖9-1

圖9-2

〔圖二〕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蟬W1:95的微痕SEM分析圖

1.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蟬W1:95;2.觀察區域Ⅰ處SEM圖;3.觀察點Ⅱ處SEM圖;4.觀察區域Ⅲ處SEM圖;5.觀察點Ⅳ處SEM圖;6.觀察區域Ⅴ處SEM圖;7.觀察區域Ⅵ處SEM圖

 

〔圖三〕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勾連紋玉管獅:883的微痕SEM分析圖

1.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勾連紋玉管獅:883;2.觀察區域Ⅰ處SEM圖;3.觀察點Ⅱ處SEM圖;4.觀察點Ⅲ處SEM圖;5.觀察點Ⅳ處SEM圖

 

徒手刻制玉工藝是古玉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雖然其痕跡大多隱藏消失但也或見些許殘留,了解這一特殊工藝軌跡,或許在藏玩實踐中對辨真識仿不無裨益。

過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著在砣與玉之間的沙,一點一點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從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紅沙、黑沙、黃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達到8-9度。搗沙、研漿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細程度。把搗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澱,沉澱過程中,精細自然分層。

把大塊的玉石分解,要用類似於鋸的工具。過去多用竹板彎成弓形,又稱弓子。圖中畫的更像鋸。開玉的弓弦是鐵絲製成的,幾根鐵絲擰成麻花股。開玉時在弦上加解玉沙,並不斷加水,慢慢把玉材「磨」開。

琢磨玉的輪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當於「切」。把玉材切開,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掏堂即掏膛兒。如鼻煙壺、瓶、碗、筆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兒。要在玉器上先鑽出一個眼,然後用特別的砣一點一點地把內部的玉磨掉。

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種花紋。從圖中可發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號也更多。

打鑽是用一個管狀磨具,在玉器上鑽出圓圈狀的溝槽。鑽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圓柱打掉,即可掏膛兒。圖中還有個細節,即在橫杆上掛了一個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古玉蟲

致力於古玉收藏研究

相關焦點

  • 【福利】葳蕤軒手工阿膠糕,一鍋一鍋私人定製純手工熬製~
    ↑現場拍攝照片  熬製阿膠糕  最最重要的一步,熬製阿膠糕。其中最享受的一步「掛旗」,是檢驗好阿膠的標準之一!  ( 購買一斤贈送三片阿膠糕 )  截止日期:1月31日  在哪可以吃到健康、衛生、0添加的阿膠糕  ※  葳蕤軒純手工阿膠糕
  • 餃子大王來了,開業7折!純手工包製的餃子,吃過還想再來
    足足12種口味的餃子,而且全是手工包的,價格也是美美噠!這家餃子店到底有啥特色?1純手工包製,從面到餡都是店家的誠意;2牛肉、羊肉、豬肉、素餡多種口味,個大皮薄餡足,好吃到爆!!!3地道正宗的涼皮、涼麵、肉夾饃,終結你的食欲不振;4還有20來種家常小炒、涼拌菜,喝酒神馬的絕對滿足你。除了水餃,還有地地道道的手工涼皮。
  • 古人談玉,今人藏玉,竟如此美!
    古人不僅愛玉,連談起玉來也都是美進了骨子裡,細數古人描摹玉的字、詞、句,竟也如燦若星河數不勝數,浩如煙海、泱泱大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樣說玉的! 14、瑾:美玉名。南朝宋慧琳《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如草之蘭,如玉雕,匪曰燻雕,成此芳絢。 15、瑱:古人垂在冠冕兩側用以塞耳的玉墜。《詩·墉風·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且之晳也。(中國心身養生部落官方微信加 ZHGXSYSBL515)
  • 朗絲家紡:傳承潯商純手工天然制絲理念【圖】
    朗絲家紡:傳承潯商純手工天然制絲理念【圖】 2014-07-02 11:10:12 來源:網上輕紡城   兩千多年前中國與西方就開始了絲綢貿易,開闢了著名名的絲綢之路;鴉片戰爭後
  • 玉的硬度是鑽石的一半以上,古人沒有切割機,是怎麼切怎麼加工
    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人就已經對玉石進行了開採和加工。根據"莫氏硬度"的劃分標準,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間,如綠松石、岫玉等;高硬度玉石的硬度在6~7.5之間。世界上最堅硬的鑽石的"莫氏硬度"為10,這意味著某些種類的玉石硬度只有鑽石的一半甚至更多。那麼,在古代,沒有切割機等工具,古人是如何加工玉石的呢?。
  • 純手工阿膠糕,補氣又補血,女星保養的秘訣
    因為,阿膠本身具有一定的燥氣,純手工用銅鍋熬製的阿膠糕,能減少了對營養成分的破壞,更好地去除阿膠本身的燥氣,更適合一年四季食用。雖說純手工熬製阿膠糕比較好,但如果不講究衛生,就會產生黃麴黴素等致病菌!平平帶領師傅們熬製手工阿膠糕都是親自上陣各種原材料親自把關每個環節嚴格把控隨時掌握著最合適的火候
  • 在恩施犯懶癌又想吃手工豆皮,來這裡
    雖然,現在日日享受各種機械化便利,每天都能吃到各種臊子的豆皮早餐,但素,奶奶那碗豆皮才是柯妹兒最愛好伐,愛奶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純手工,柴火灶烙出來的豆皮口感,機械豆皮完全做不到哇。  泡米。這個過程短則2、3個小時,長則10來個小時,可以加綠豆。
  • 和田玉玉器是如何琢字的?不看這篇文章還真不知道
    古人琢字,需先將器物打磨平滑,即拋光。戰國時期,拋光技術雖原始但已經達到一定水平。《行氣銘》外表溫潤、光亮,就是拋光技術高的體現。在古代,一般用牛皮蘸上較細的砂漿的方法,加以打磨,使玉器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花費十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手工完成。
  • 6旬老人做「天價小吃」100斤制不出6斤,每斤賣80元,純手工製作
    美食是組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民以食為天,誰也不會離開美食的誘惑,所以在生活當中人們的條件好了以後,都會去尋覓自己喜歡的美味,而且對美食小吃品質的要求也提升了,當然了品質越高的美食小吃價格也隨之越高,今天我們就分享6旬老人做「天價小吃」100斤制不出6斤,每斤賣80元,純手工製作,那這是哪種小吃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 大家心心念我的純手工秘制XO醬的製作方法來了!直播課上架了!
    同志們,12月23日,也就是下周日的下午三點,我純手工製作的XO醬直播課即將開始,這次我會把具體的製作過程從原料到炒制一一給大家展現
  • 歡樂愛家純手工水餃丨給你暖暖的,媽媽的味道~
    其二是民俗專家認為冬至是陰陽「交子之時」,這一天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同時也犒勞一年來一家人勞動的辛苦。 歡樂愛家超市手工水餃 每一顆水餃純手工製作 選料考究
  • 周末活動 | 制「皂」幸福!科科邀你一起DIY香噴噴的手工皂!
    周末活動 | 制「皂」幸福!科科邀你一起DIY香噴噴的手工皂!秦漢時便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甚至於官府每五天會給官員一天專門休息洗沐的假俗稱「休沐」可是在古代沒有我們現在所用的洗髮露、沐浴露洗面奶等等這些東西那古人是怎麼洗臉
  • 神秘玉璇璣
    「玉璇璣」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典型的玉器,此類玉器有何用途,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璇璣一詞初見於《尚書·舜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成了人們猜測「璇璣」功用的一種依據。據《賞玉與琢玉》一書載:「璇璣:器形如璧,外形等距順向外出3個、4個或6個尖角。」    玉璇璣(圖1):1978年滕州市姜屯鎮莊裡西遺址出土,直徑15.5釐米,孔徑6.7釐米。
  • 古人是怎麼區分玉石和石頭的?熟記小常識才能了解玉文化!
    和田玉國人歷來尊玉、愛玉、佩玉、玩玉,可以說,玉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那麼到底什麼是玉?當時古人是怎麼將玉石從石頭中區分出來的?和田玉在古人眼中,玉指的就是好看的石頭,畢竟當時的人們也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玉石和石頭的區別,只能根據外形來判斷。
  • 龍泉著名鑄劍師 胡小軍純手工限量款獸骨茶匙
    劍村胡小軍老師純手工製作的一款百鍊鋼獸骨茶匙,因獸骨的稀缺性與形狀差異,此款為孤品2005年創立劍村刀劍鍛造所,立志專攻中國傳統手工刀劍的研究與製作。其作品以原創、精緻、純手工孤品製作見長,個性十足,與眾不同.其精美孤品被廣大刀友爭相收藏。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中國電影道具金獎」等多項大獎。
  • 風騷到死的古人情物
    二、捻指環( 戒指 )「何以道殷勤?多情的古人留下許多與結相關的詩詞:六朝時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裡的「結同心」;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結愛》:「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亦行結,結盡百年月。
  • 純手工打造,哦,不,純手工戳出來的文藝棉布袋
    二沁原創我雖然是個閒散帶娃家庭婦女,但平時還有點天馬行空的或突發奇想的手工製作愛好.下面展示一下我16年做的一個純手工拓染文藝森女範兒棉布袋!做好的布袋子然後折磨人的活兒來了,裁出兩片袋子的布,我記得當時我找了一個這種紙袋來做樣子,要不然我自己這二缺腦袋想不出來怎麼縫出這個樣子,特別是底這裡那個折進去的部分,然後畫好線,
  • 小夥辭職開糖果店,純手工設計製作,生意火爆顧客專門來排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很多行業機器化生產代替了手工,飲食上也是如此。雖然機器化生產效率高,但在質量上是無法和手工製作相比的。糖果,各位小夥伴們應該都吃過。對於90後來講,小時候有顆糖吃就能開心一整天。西瓜糖、口哨糖、大白兔奶糖等都是小時候美好的記憶。這不,就有一位小哥辭去工作,開了一家手工糖果店。在臺灣某街道上,有一家外觀為深色低調的西班牙手工糖果小店。
  • 好紅糖需當天砍甘蔗、好工藝加好手工熬製
    雲南巧家小碗紅糖,又稱俗稱「碗碗糖」,一種純手工製糖的技藝,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而成,即將失傳。 傳統的手工熬製紅糖,聞起來有很明顯的蔗糖香。
  • 《玉子愛情故事》純
    看過一些書籍,一些電影,聽過一些故事,別人家的,各種模樣都有,浪蕩的純愛的,之前我說過喜歡純愛的影片很溫暖人心,而今昨日被撒無數次狗糧的我,看玉子的愛情故事,竟羞羞覺得太純真。就像高中時代所幻想的,完全少年少女的戀愛,從小青梅竹馬,還有常常晚上紙杯傳聲,男生糾結了一段時間表白了,女生糾結了一段時間懂了從朋友到戀人的轉換,就是覺得很純很純,已經汙了的我,看這種青春純愛電影,有兩種感受,第一無趣,簡直是小孩子的影片,第二回憶,那時的我對愛情也是這樣幻想的,很治癒現在不太相信愛情的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