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2020-12-23 科學網

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18:25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Booki Min團隊發現,糖皮質激素(GC)的抗炎作用是由Foxp3 +調節性T(Treg)細胞通過miR-342依賴性機制產生的。 2020年7月23日,《免疫》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利用小鼠自身免疫和過敏性炎症模型,研究人員發現Foxp3 +調節性T(Treg)細胞是體內GC特異性靶細胞。在沒有Treg細胞的情況下使用地塞米松(Dex)完全喪失了其控制炎症的能力,在Treg細胞中僅缺失糖皮質激素受體導致Dex的治療功能喪失。

從機理上講,Dex在Treg細胞中特異性誘導miR-342-3p,而miR-342-3p直接靶向mTORC2組分Rictor。改變Treg細胞中miRNA-342-3p或Rictor的表達會異常調控Treg細胞中的代謝途徑,從而調控它們在體內的調節功能。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糖皮質激素介導的炎症治療過程中Treg細胞的未知功能,以及通過Dex-miR-342-Rictor軸起作用的潛在機制。

研究人員表示,GC是治療炎性疾病的首選藥物。儘管GC已廣泛使用,但GC發揮作用的機制仍然未知。

附:英文原文

Title: Anti-inflammatory Roles of Glucocorticoids Are Mediated by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via a miR-342-Dependent Mechanism

Author: Dongkyun Kim, Quang Tam Nguyen, Juyeun Lee, Sung Hwan Lee, Allison Janocha, Sohee Kim, Hongnga T. Le, Nina Dvorina, Kelly Weiss, Mark J. Cameron, Kewal Asosingh, Serpil C. Erzurum, William M. Baldwin, Ju-Seog Lee, Booki Min

Issue&Volume: 2020-07-23

Abstract: Glucocorticoids (GC) are the mainstay treatment option fo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Despite the broad usage of GC,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GC exerts its effects remainelusive. Here, utilizing murine autoimmune and allergic inflammation models, we reportthat Foxp3+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are irreplaceable GC target cells in vivo. Dexamethasone (Dex) administered in the absence of Treg cells completely lost itsability to control inflammation, and the lack of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n Treg cellsalone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therapeutic ability of Dex. Mechanistically, Dex inducedmiR-342-3p specifically in Treg cells and miR-342-3p directly targeted the mTORC2component, Rictor. Altering miRNA-342-3p or Rictor expression in Treg cells dysregulatedmetabolic programming in Treg cells, controlling their regulatory functions in vivo. Our results uncover a previously unknown contribution of Treg cells during glucocorticoid-mediated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perated via the Dex-miR-342-Rictoraxis.

DOI: 10.1016/j.immuni.2020.07.002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282-X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54:41 2020年12月17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M.
  • 科學家揭示Wnt信號遠距離傳遞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Wnt信號遠距離傳遞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3 16:07:09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Jean-Paul Vincent和牛津大學E.
  • 科學網—科學家揭示大、小熊貓趨同演化遺傳學機制
    然而,偽拇指形成的分子機制一直難以揭示。 為揭示大熊貓和小熊貓形態性狀和生理性狀趨同的遺傳學機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對小熊貓全基因組進行從頭測序、組裝和注釋,並通過補充測序對大熊貓基因組進行了重新組裝,組裝質量比之前版本有了較大提升。
  • 科學家揭示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機制
    研究工作報導了玉米和擬南芥藍光受體CRY蛋白PHR結構域處於激活狀態的寡聚體三維結構,揭示了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的分子機制。 隱花色素CRY是一類進化上保守的黃素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在動物體內,CRY起著調節晝夜節律的功能。在植物體內,CRY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多個方面,包括下胚軸的伸長和開花起始。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被子植物繁衍關鍵機制
    來自山東農業大學和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科研團隊,近日聯手攻關揭示了背後的關鍵機制。取得的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雙方科研團隊合作的論文題目為《FERONIA受體激酶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調控機制》。論文第一作者、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段巧紅教授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是作物種子形成的關鍵環節。
  • Nat Neurosci:揭示神經迴路的動力學機制或可助力研究阿爾茲海默氏...
    2014年9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麥基爾大學等處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揭示了控制大腦記憶的神經迴路及動態學機制,該機制同時也是海馬體發揮重要作用的基本元件
  • 中國科學家成功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肺腺癌病理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又往前邁出一步。相比於其它肺癌病理類型,肺腺癌中非吸菸人群的比例明顯偏高,發病機制複雜。肺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的預後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據該成果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譚敏佳介紹,蛋白質是所有生命功能的直接執行者,也幾乎是所有藥物的作用靶點。
  • 南海海洋所等揭示臺灣峽谷深水重力流地貌成因機制
    sediment gravity flows on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 large submarine canyon(Taiwan Canyon),north-east South China Sea 為題,由研究員李偉等人發表在Sedimentology上,論文合作者包括博士研究生李爽、特別研究助理馮英辭和來自英國卡迪夫大學和義大利國家海洋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
  • 科學家揭示蛋白質高解析度功能改變
    科學家揭示蛋白質高解析度功能改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57:41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生物系Paola Picotti課題組取得最新進展。
  • 中外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新聞—科學網
    在過去幾十年間,科學家們對植物避免「多精受精」現象的機制進行了諸多研究,也提出了多種假設。 「FERONIA(以下簡稱FER)這個蛋白激酶在植物體內的很多器官都會大量表達,它影響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包括植物生長發育、響應生物及非生物脅迫、有性生殖等。可以說它就像一個『明星受體』。」段巧紅告訴《中國科學報》,他們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FER。
  • 研究揭示活躍染色質的遺傳機制
    研究揭示活躍染色質的遺傳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 13:47:47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Daniel F.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或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rain上題為「Recalibrating the epigenetic clock: implications for assessing biological age in the human cortex」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專門為人類大腦開發了一款新型的表觀遺傳學時鐘,由於使用了人類大腦組織樣本,這種新型時鐘要比此前基於血液樣本或其它組織的版本更加準確
  • 《細胞》子刊:針灸的神經學機制找到了!華人科學家揭示不同穴位...
    相比臨床試驗,機制研究就更少了。雖然現代解剖學不支持經絡和穴位的存在,但是自主神經系統,也就是末梢神經系統或許可以解釋。所以,針灸或許有證可循?最近發表在《細胞》雜誌子刊《神經元》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解釋[1]。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了「未來材料之王」的奧秘,中國航發或迎來新革命
    而近日,我國科學家揭示了「未來材料之王」的奧秘,這或許將給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餘倩教授聯合國外研究機構,取得了對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的突破,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調控力學性能的特殊機制,對理解複雜成分合金中的強化機理具有重要理論意義。高熵合金雖說並非是一個常見詞,但是卻在很多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研究揭示全身麻醉的工作機制
    研究揭示全身麻醉的工作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3 13:03:43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Mototaka Suzuki等研究人員發現,全身麻醉解耦皮質錐體神經元。
  • 研究揭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發病機制
    研究揭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發病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3 13:31:49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Daniel T.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的重要機制—新聞...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的重要機制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劉默芳研究組與國內外多家實驗室合作,發現精子細胞內的PIWI/piRNA複合體可作為蛋白質生產的調控「機器」,激活小鼠精子細胞中蛋白質的翻譯,保障功能性精子的生成。該研究揭示了精子細胞中翻譯和蛋白質合成的新調控機制,為精子形成障礙及相關男性不育症的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技術。
  • 研究揭示自我和他人位置編碼的神經機制
    研究揭示自我和他人位置編碼的神經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17:48 2020年12月23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Nanthia Suthana、Matthias Stangl
  • 科學家揭示受體DNGR-1的功能
    科學家揭示受體DNGR-1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07:09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Caetano Reis e Sousa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對抗雄激素治療產生耐藥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7 17:30:0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Charle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