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成都3年前就有規定 現在怎麼樣...

2020-12-23 中國網·錦繡天府

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不少成都家長也在問:成都會出臺相關政策嗎?其實,按照教育部要求,成都在2018年1月印發的《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提到「教師應認真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檢查教師布置的作業並籤字。」

怎麼布置作業? 成都早有明確「要求」

《意見》不僅明確「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還對作業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建立作業調研、調控及年級作業集體設計等制度。各學校要將作業量控制納入學校常規管理,明確作業研發、審核、總量控制等環節的責任人,積極推行精選分層等作業布置改革,建立分年級、分班各學科作業量、學生完成作業時間的統籌和公布制度。

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餘年級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1小時。初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應控制在1.5小時以內。鼓勵布置彈性作業、體育鍛鍊等。

嚴禁布置懲罰性作業,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應要求學生抄寫所布置的作業項目。鼓勵教師布置重在促進運用與學生自我體驗的實踐性作業。

如何保證落地? 成都建立責任制,打通舉報渠道

政策的出臺,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如何保證其「落地」。而關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則採取了完善督導監督體系,建立責任制度,同時打通舉報渠道的方式。

首先校長作為「減負」工作第一責任人。成都要求各個學校要設立「減負」舉報電話,定期開展檢查、指導,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中。還要求加強市、區(市)縣兩級督查,將減負工作納入義務教育規範辦學行為專項檢查。

而責任落實到頭的同時,對於問責制度成都也進行了明確:

如果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導督促不力、問題突出的,由市教育局給予通報批評、約談主要負責人、扣減年度目標考核分數、取消評優評先資格等處理,並限期整改。

如果學校違反規定的,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學校及校長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等處理,並限期整改。

如果個人違反規定的,由所在學校、單位或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或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張瑾 李宇欣)

記者走訪

這些成都老師

這樣布置作業

三年過去了,如今成都的老師們現在都是怎麼在布置作業呢?

●川大附小教師賀婧:

布置作業會兼顧

難度、總量、方式和豐富性

川大附小教師賀婧表示,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作業完成的習慣還在養成中,而這個過程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因此一般會請家長跟進監督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當然,這不同於「批改作業」,並不是要家長糾正孩子作業中的錯誤。

在家校共育中,賀婧也會布置一些「親子作業」,但她強調一定要把握度,不能讓其變成「家長作業」。例如對低年級的孩子,她可能會布置以「整理」為主題的系列「親子作業」:整理書包、整理鞋櫃、整理書櫥、整理房間……讓孩子在和父母在共同的家庭勞動中,學會自理能力。

關於作業如何布置才更合理?賀婧說,她作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一是會考慮作業難度,以中等水平的學生能輕鬆完成,稍稍滯後的孩子努努力也能完成為度;二會考慮作業總量,綜合當天授課的學科多少來平衡;三會注意作業內容的豐富性,如果每天都是抄抄寫寫,那孩子會索然無味,這就需要老師準備內涵豐富的導學單,促進孩子們創意完成作業;四會注意布置作業的方式要實時更新,讓孩子們喜歡作業,在這些新奇的作業裡體驗成功的喜悅。

●少城小學教師羅方方:

避免「親子作業」

變成「家長作業」

「我們班明確要求家長只需了解孩子是否完成了作業、書寫是否工整,不用幫孩子檢查對錯,也不用批改。」少城小學教師羅方方表示,家長不去批改作業,老師才能真實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有的放矢地幫他們查漏補缺。

在「親子作業」方面,羅方方表示,「親子作業」肯定是有必要的。「比如我們班曾在父親節時布置過一篇《有關爸爸的20個問題》的作業,請孩子們去詢問爸爸,去了解爸爸的興趣愛好、愛吃的菜,我覺得這就是『親子作業』,它既要求家長參與,但又是以孩子為主導。」

對於有老師布置的「親子作業」最終可能變為「家長作業」,羅方方表示,只要老師布置的內容是在孩子主導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完成的,家長應該放平心態來參與。有時候「家長作業」的出現並不全是老師的責任,比如有的家長內心對孩子缺乏信任,總想出手相助。「所以我覺得,大家都不要忘了親子作業的初衷,重的應該是親子,而不是作業。老師應多考慮一下大部分孩子的水平,能否獨立完成或完成大部分;家長也要學會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本心,少幹涉,適當提供技術支持。」

教育專家

必須清晰界定

家和校的職責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該如何分工?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學生作業家長改」,實則是讓家長成為校外輔導員和作業批改員。學校、老師在解釋這一做法時,將其稱為家校共育,讓家長參與學生的學習、成長。這是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職責的混淆,讓家庭教育圍著知識教育轉,把學生包圍在知識教育中,既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又讓親子關係異化為分數關係、成績關係,加劇了家長的焦慮情緒。

熊丙奇建議,家校共育必須清晰地界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職責,教師是教師,家長是家長。只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職,才能給孩子成長營造健康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回應家長批改作業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者嚴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育部回應家長批改作業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者嚴處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記者調查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加強日常監管等3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和老師如何看待「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這種現象?在完成作業方面,家校如何形成高效的配合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如何來規範?近日,記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調查。「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
  • 一經查實將嚴處
    自成都實施接送學生車輛預約出行,不受尾號限行措施限制以來,成都共有30餘萬輛汽車通過「蓉e行」平臺進行了信息申報,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給予了學生及家長出行的最大便利。
  • 主播說聯播 | 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嚴於信:來得及時但...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一紙禁令能給家長減負嗎?寶雞老師有話說
    近日,教育部回應學校讓家長批改作業問題: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這一回應,釐清了一個責任界限,讓家長批改作業是違反有關規定的。那麼——一紙禁令能給家長減負嗎?
  • 範小青委員: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而在放學回家的時間段,小學生的學習就全部交給家長了。」範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學生做家務的視頻,那更是形式主義的表現。老師建的家長群,讓每個家長都膽戰心驚,群裡有一通知,肯定是「陪作業」、甚至是「代作業」,因為有些「作業」,小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 《哪吒》中的家庭教育觀,句句印證成都82年前的這份《告家長書》
    今天我們就從一份82年前的「告家長書」講起,聊一聊《哪吒之魔童降世》能感動中國億萬觀眾、坐收27億票房的「攻心術」。《成都市第四屆兒童節紀念大會傳單-告家長書》成都市檔案館藏《告家長》全文300餘字,語言通俗易懂,論述邏輯清晰。
  • 【GET2017】一起作業劉暢:大數據共建教育未來
    劉暢分享了一起作業對終極用戶的理解,作為學生、老師、家長三方互動平臺的一起作業將學生作為終極用戶。基於為終極用戶提供教育價值,跳出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與教育網際網路公司的爭議,劉暢將一起作業定義為一家教育公司,奉行科學的方法論,為教育結果負責,而不是為數據指標負責。經過6年的發展,劉暢表示,一起作業對公立教育系統的理解更加深刻,事實上,公立教育系統裡的個性化教育已經發生。
  • 教育部:初中家庭作業不得超過90分鐘 高中生睡眠不少於8小時!
    學生作業負擔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和學生頭痛的事情。你每天輔導孩子作業要花多長時間?昨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明確表態「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 嚴處一起」,引發關注。
  •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這裡的主人公老師叫倪佳青,倪佳青老師有兩個班,一個班她稱為對照班,另外一個班叫實驗班。倪佳青老師所做的實驗非常簡單,就是結合一起作業後臺的數據,給實驗班的學生布置了不同的預習作業,以及不同的課後練習,不到3周的時間,我們看到數據有了非常有意思的變化。
  • 叫停家長代改作業 回歸教育本位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2月10日 人民日報)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時有發生,家長們的吐槽也並非最近才有。
  • 作業到底誰改?這份答卷,教育部如此作答,家長心安,老師心定!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健全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方面的機制。
  • 巨虧26億,一起作業「錢途」坎坷
    了解這家公司發展歷程的人想必還會記得,2011年成立的一起教育,最初做出來的是一款教育信息化產品,面向的用戶只有公立學校的老師、學生和家長,並且免費。  老師可以通過在一起作業網上面建立一個網絡班級,並實現一鍵布置和檢查全班作業,同時智能生成班級成績報告。而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作業任務,獲得積分,然後用積分兌換文具等禮品。
  • 一起作業網劉暢:網際網路教育做到今天也是剛開始
    網易科技:一起作業給學生或者給老師帶來的不同在哪裡?嘉賓:比如說一起作業一共有六年的時間,有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是前四年和第五年第六年。前四年一起作業實際上是通過把線下的內容搬到了線上,就像今天很多直播的公司,其實還是把線下的課程搬到了直播,上課的時間是不是真的個性化,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可以這樣講,上課的形式。
  • 看來現在各地對與教師相關的問題都很重視了,有問必答,有答必究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說是有人在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某校有老師周末在學校利用公家水洗私家車,當地政府立即責令所在學校調查處理,學校領導也是高度重視,立即對涉事教師進行了約談和批評教育並要求全校教師不得將私家車開進校園,更不得在校園內洗車,如有發現,將根據相關管理條例進行處理。
  • 一起作業網劉暢:1億美金不夠用 在線教育盈利還要很多年
    一起作業網劉暢【TechWeb報導】6月3日消息,「我們現在主要還是靠基金養著,真正做到讓老百姓願意花錢,平臺和內容提供方能夠賺到錢,還需要很多年。」據他介紹,一方面現在的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到來。這期間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把錢花在更多免費用戶的服務上,內容的建設、平臺的搭建以及用戶的推廣都需要「燒錢」。幸運的是,一起作業網背後一直有投資方的眷顧。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談及一起作業網時總是信心滿滿,「我會一直投,直到它掙到錢或者掙不到錢。」
  • 一起教育昨漲34%:三年虧損近26億 營銷手法入不敷出
    資料顯示,一起教育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一起教育淨虧損分別為6.56億元、9.64億元、9.75億元,累計虧損達25.95億元。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孩子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定了,家長該如何做?
    這些問題都是家長要面對的。更重要的是,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家長還得負責批改?甚至學校還給家長布置了很多的作業。嗚呼哉?到底孩子的作業應該誰來改?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家長乃至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這次表態了,對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的指示,一直爭論的話題可以有了一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