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起兵造反成功的藩王——明成祖朱棣的傳奇歷史一直以來都為人所稱道。
朱棣起兵造反殺進京城,把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給奪了,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但是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心頭大石。
因為朱棣的皇位來得並不光彩,因此他一直派人明察暗訪建文帝的下落,甚至鄭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對於侄子如此窮追不捨,對於前太子、他的老哥朱標的家眷是不是也趕盡殺絕呢?
事實上,並非如此,朱棣對於哥哥朱標的家眷是放了一馬的,甚至可以說是格外開恩了。
基於朱棣對建文帝的追殺,有人說朱棣殘暴不仁,不念手足親情。事實上,朱棣只是對於建文帝朱允炆如此而已,畢竟建文帝存在一天,朱棣的皇位就始終不穩。
朱棣對於朱標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因為朱標是一位很仁慈的人,對於自己的手足也是多加愛護。朱棣從小也是兄長帶大的。
因此,朱標在時,雖然他手腳不便,也沒有朱棣南徵北戰,戰功赫赫,但是他的太子之位也是無法撼動的,然而,隨著朱標的早逝,年輕氣盛的朱允炆急哄哄削藩,這才逼得朱棣徹底走上造反的道路。
朱棣造反成功後,感念兄長的撫養之情,也沒有對朱標一脈的親眷趕盡殺絕。然而,「在其位,謀其政」畢竟朱標一脈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因此,雖然朱棣沒有趕盡殺絕,朱標一脈的親眷卻大多離奇身亡,其中到底是意外還是人為,誰也不敢斷定。
前太子朱標有記錄在案的妃嬪就兩個,一個嫡妻,一個妾室。嫡妻出身顯赫,是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女兒,同時還是功名在外的大將軍藍玉的外甥女。
嫡妻生了嫡長子和朱標第三子,然而在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妾室出身也不低,乃官宦家庭出身,是太常寺卿呂本之女。
為朱標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二子、四子、五子、六子,身為朱標遺孀,又是妾室,朱棣並沒有太過於為難她,把她和五子安排在朱標的陵寢,為朱標守墓。後來母子二人所住的地方失火,二人葬身火海。此事是意外還是人為,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朱標的六子四女,兒子的下場大多不太好,而女兒卻能一生無憂,這大概就是女子沒有辦法威脅到皇權吧。
嫡長子長子朱雄英是正妻常氏所出,正兒八經的皇位順位繼承人。然而沒有那個福氣,8歲的時候,意外夭折。次子朱允炆,在朱棣進攻京城之後,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海了,這才有鄭和下西洋,也有人說他被朱棣秘密損害了,總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謎。
朱允炆的長子朱文奎被立為太子,但是同樣下落不明,次子朱文圭因為當時只有2歲,被朱棣囚禁在鳳陽老家,稱為「建庶人」,歷經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代皇帝,直到第四代皇帝朱祁鎮重新登基為帝才被放了出來,或許是因為同樣經歷過囚禁生活,同病相憐,朱祁鎮允許他重獲自由,並且娶妻生子,還配備吃穿用度。
可惜的是,朱文圭被關了50多年,已經與社會嚴重脫節,無法融入社會,不久就去世了。
朱標的第三子朱允熥乃嫡妻常氏所出,封為吳王,曾經也是皇太孫的強有力競爭者,但是朱元璋顧及他背後常遇春、藍玉等人的勢力太大,因此選擇了母族勢力比較低的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棣登基之後。廢朱允熥為庶人,連通妻兒一起被囚禁在鳳陽。永樂十五年,谷王朱穗誣陷朱允熥謀反,朱允熥很快就去世了。有人猜測他是不想連累家人,自殺身亡的。
朱標的另外三個兒子的命運也不太好,值得注意的是,朱標的四個女兒過得大多不錯,沒有遭遇太多的波折。
自古以來,皇位之爭都伴隨著清洗運動,朱棣沒有對朱標的遺孀和兒女趕盡殺絕已經算是挺不錯的了。
畢竟如果是朱允炆得勝,朱棣及其親眷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朱允炆也是曾經流放過好幾位叔叔的人。不得不說,權力就是這麼誘人,使人變得冷酷無情,即使親人也毫無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