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宇哥跟隨自然之友野鳥會來到了位於唐山樂亭的大清河救助站,探訪了這裡的負責人田志偉老師,參與了一次放飛活動。宇哥在單位機構的公號上,開了一個欄目,叫《聆聽守護者》,這次探訪也被寫成了稿子,發在了單位的公號上。但畢竟機構的號比較正規,自己的公號就隨意多了,所以我就在這裡和大家多聊聊那天的事情。
這裡是位於渤海灣北岸的河北唐山大清河鹽場,說是鹽場,但周邊有很多像圖片中展示的荒灘草地。在這片了無人際的荒草地中,一個忙碌的身影格外醒目,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老田。
老田今年不到五十,有著中國北方鄉村典型的「大叔」形象,黝黑的皮膚,憨厚的笑容。然而這裡緊挨海灘,水土中鹽鹼成分較高,不適宜種莊稼,那麼老田來這裡是做什麼呢?
幾十年來,老田職業與身份一直在變化,從退伍軍人到鹽場工人,再到魚塘養殖戶,再到冷庫承包者,現在老田還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候鳥爸爸」。(其實這個名字是我通過參加這次活動給起的,想找一個聽上去比較親切,又能突出老田做的事情的名字……)
2004年10月,當時的老田還在冷庫工作,有人告訴他發現了一隻「大白鳥」好像看起來不對勁兒,老田趕到現場,認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疑似中毒,老田一邊四處求助,一邊對著書本的知識學習救助方法,最後成功將東方白鸛救了回來。
老田和他的救助站
自此,老田就將救助野生鳥類,變成了自己生活的重點。他的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樂[lào]亭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清河救助站。
這張圖顯示了世界上八條主要的候鳥遷徙路線,唐山樂亭就處於「東亞-澳大利亞」的遷徙線路中,每年的春秋兩季,數以百萬計的各種鳥類,會在樂亭周邊的灘涂停留,據老田介紹,被列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的鳥類多達幾十種。
於此同時,捕獵野鳥、偷盜鳥蛋、施放毒餌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十幾年來,老田一直在為救助傷病或中毒的鳥奔波,
據老田的回憶,在救助站,經他與同伴救助的鳥類差不多有三四百隻,其中涉禽最多,還有數量可觀的林鳥與猛禽。為了護鳥,老田自己前前後後花掉了二三十萬元。老田本身有自己的工作,救助站是公益性質的,所以老田不可能也不會依靠這裡當做一分養家的職業。但是出於對救助野生鳥類的熱愛,這份副業反而變得比主業還要重要。
救助站的牆內帖滿了記錄老田以往工作的圖片,有受傷的鳥,也有拍到的偷盜獵者
救助站的牆邊立著一些警示牌,提醒人們愛護野生動物
老田在救助站建起了瞭望塔,方便觀察周邊鳥與人的動向。攝影/筱菜鳥
老田向我們展示他孵化的反嘴鷸的蛋殼(不是那幾個又大又白的),通過追蹤器,老田還能夠找到他培養的這些「孩子們」
環志與追蹤器的記錄
經過多年的堅持,近年來,大清河救助站接收到了官方或非官方的支持,保護站的工作得以繼續順利開展下去。
隨著老田和救助站的知名度越來越大,除了樂亭本地,附近縣市如果發現需要救助的鳥類,也會時常聯繫到老田,就連周末老田也閒不下來。
介紹幾位在老田的救助站裡「住院」的病友:
救助站裡的黑鸛
紅腳隼,尚未長成成鳥,據老田介紹,它的左翅膀指骨受傷,現已經養好,可以放飛。嘴部蠟膜有點擦傷,但無大礙。
雕鴞左眼受傷失明(懷疑是被人打的),送來後一直養在救助站,不知道是否還具備野外生存能力。
不好意思是不是嚇著你吃飯了,趕緊撤……
還有一隻普通鵟,過些日子也可以放飛了
從河北張家口送過來養傷的草原雕,據老田介紹,它的翅膀也受了傷,暫時不能飛了
第二次「住院」的黑鳶
這隻黑鳶是第二次住進救助站了,它身上背著的是一個太陽能追蹤器,可以將位置、高度、速度、乃至體溫數據,傳遞到老田的電腦上。即便遠在千裡之外,老田也能準確掌握鳥兒的狀態信息。
去年11月9日,曹妃甸九農場的村民發現了這隻黑鳶,當時它腿上繫著繩子,不慎掛到樹上,掙脫不得,很明顯這是被人捕獲後逃逸的。幾經周折,老田把它接到了救助站上休養,經過半個月的恢復,11月24日將其放飛。
通過一個月的監控,老田發現,追蹤器顯示這隻黑鳶在邢臺地界一動不動,並且體溫開始下降。「這可把我嚇壞了,不會出什麼事兒吧?」老田回憶道。
當天老田在社交媒體的野保群上發現一則消息:邢臺臨西縣搖鞍鎮鄉村民院內發現一隻大鳥,帶有追蹤器,鳥已不能動彈。
老田一看正是放飛的那隻黑鳶!連忙招呼同伴,驅車趕往邢臺,同時和當地鄉政府取得聯繫,溝通救助事項。
「我們是下午出發的,到了那邊已經是半夜,考慮到鳥的狀態,不能耽誤,必須連夜往回趕。」11月底正值華北地區空氣汙染最嚴重的時候,返程的高速已經封路。老田硬是在霧霾中摸索著開回了救助站,往返整整24個小時。
「那時候剛下完雪,又趕上這麼大的霧霾,黑鳶找不到吃的,最後餓的不行了。」老田分析起原因來,頗有無奈。「現在養了一個月,身體恢復了,可以考慮再次放飛。」
網友拍攝的邢臺地區的重度空氣汙染(圖片源自網絡)
即便猛禽在鳥類中擁有出眾的視力,但是也扛不住如此嚴重的空氣汙染啊~能見度如此之低,捕食活物的猛禽也只能接收挨餓的命運……再說,這空氣中的汙染物也會侵入到它們的身體乃至血液中,這也是對健康十分不利的。
讓我們回到帖子的一張圖片和第一個問題。老田來這裡是做什麼呢?
他是來放飛那些身體恢復的鳥的。有幾隻鳥兒在救助站恢復得不錯,老田決定選擇一個晴天,將它們放飛。
另外還要介紹一位「小個子病友」:
黃胸鵐 2000年還是數量豐富的「無危物種」,近些年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2013年已經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
握在手裡的黃胸鵐,近看還是很萌的
黃胸鵐就是民間所稱的禾花雀,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在此不多說了,之前的報導已經夠多。但為了不太了解這些鳥的朋友,還是忍不住要截幾個圖,不一定全面,但提供一種參考,就事論事,不帶私貨。
中國青年網截圖 ↓
央視網截圖 ↓
我覺得這個動圖最有說服力 ↓ 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片段
奶奶的,微信這個破系統我截的動圖死活傳不上去,只能截個靜態的了
但是為毛這張圖就能傳上去!
我輕輕地摸了一下黃胸鵐的小腦袋,有點兒軟,很滑溜。老田在救助站周圍來回踱步,最後找了一個迎風面海的方向,他決定將這隻黃胸鵐,連同上面提到的紅腳隼和黑鳶依次放飛,讓它們重返藍天。
就這一鬆手,黃胸鵐隨即展翅飛去。
黃胸鵐飛走後過了一段時間,老田決定放飛紅腳隼。他帶著手套,用一種特殊的握法將紅腳隼拿過來,這樣既不會對鳥本身產生傷害,也能防止猛禽的腳爪抓傷手臂。老田說,這隻紅腳隼左翅的指骨折了,他想辦法把指骨接好了,現在已經不影響飛行。
老田說:「你過來摸摸,這裡還有個痕跡呢。」
老田將紅腳隼放在地上,它回頭看了一眼,就飛走了
飛走的紅腳隼
飛出去剛剛落在電線上歇會兒,一隻喜鵲就過來了,準備把紅腳隼哄走。喜鵲這「黑幫成員」也真是,準備打群架,把紅腳隼擠兌走。
最後重返藍天的是身背追蹤器的黑鳶,由於體型較大,老田決定在土坡上放飛。老田暫時用手套蒙住了黑鳶的雙眼,然後開始為它梳理飛羽,「你也過來梳一下吧。」老田跟我說。
說實話心裡蠻緊張的,沒碰過這麼大的猛禽。梳理完畢,利於起飛。
放飛黑鳶的瞬間 攝影/史兆陽
不過剛飛走沒多遠,這隻黑鳶就受到了比剛才的紅腳隼還VIP的待遇
遭到了十五隻喜鵲的圍攻……對這幫喜鵲也真是無語了,領地意識確實很強……
向一直堅守在救助一線的老田,和所有真心幫助野生動物的人們致敬!
老田:田志偉,唐山市樂亭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清河救助站負責人。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老田的故事。
◎本文首發於鳥人宇哥微信公眾號(yugeniubility),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歡迎關注。
◎本公眾號不定期更新,內容均為原創,歡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至任何公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