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太原有隻「鳥堅強」
在太原汾河溼地,有這樣一隻堅強的蒼鷺,它僅剩一條腿,仍在空中飛翔,它舞動著殘缺的翅膀,在水中與泥鰍搏鬥。
去年拖著傷腿的蒼鷺。顧桐 攝
去年這個時候,這隻蒼鷺的一條腿已受傷折斷,它吊著斷腿在天空遊弋時被攝影人發現。當時從它艱難飛行的情形看,許多人都認為由於腿傷失血和感染,會造成它捕食的困難,加之天氣寒冷,這隻蒼鷺大約活不過冬天。
今年再度現身的獨腿蒼鷺。張向東 攝
一年轉瞬即逝。近日,這隻蒼鷺再次出現,而它那條傷腿已不復存在,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令人驚嘆。這隻折腿的蒼鷺,為了生存,頻頻入水捕魚,不成功再來,一次次反覆。望著它那別樣的身影,人們每每被它那頑強拼搏的精神所感動,忍不住對它發出由衷的讚嘆。它可謂是太原的一隻「鳥堅強」。
願所有的鳥兒都不再受傷害,在太原的天空快樂飛翔。
邢曉梅
褐馬雞成長記
說起大山,太原的攝影人都知道。他的本名叫周彬,平時愛好拍攝鳥類。喜歡驅車外出的他,視線每每被山間溪畔鳥兒靈動的身影所吸引。
經過長達10年的探索,大山逐漸從單純的攝影愛好者變成了鳥類知識專家,學會在自然狀態下捕捉這些精靈的美妙瞬間,並慢慢積累了近500種鳥類的千姿百態,出版了「大山觀鳥筆記」《褐馬雞和他的鄰居們》。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山西省省鳥褐馬雞是一種美麗高貴的雉類,但個性膽小、機敏,拍攝難度非常大。為了拍好它,大山一年中數次驅車往返褐馬雞數量較多的呂梁山區,摸清了它們的生活路線,並拍到了褐馬雞從破殼出生、獨立覓食到長大振翅的過程。
褐馬雞常年生活在山西的高寒山區,只有在冬季食物缺乏的情況下才會進入低海拔地區覓食,大雪封山時正是最好的拍攝時機。為了拍到雪中褐馬雞的美麗身姿,大山多次冒著零下27攝氏度的嚴寒,潛伏雪地五六個小時,有一次差點失足墜崖。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冬天,經過三天的守候,他終於拍到了理想中的雪中精靈。
邢曉梅
攝樂橋飛來倆精靈
進入冬季以來,太原影友拍攝最多的是汾河溼地的白鷺,他們每天從早到晚不懼寒冷,耐心等待精彩瞬間的出現。這成了太原冬季裡的一道風景。
在大家拍攝白鷺熱情未退的時候,我從影友顧桐老師那裡得知,離此不遠的攝樂橋附近飛來了一對可愛的紅尾水鴝。
圖(1)
圖(2)
圖(3)
圖(4)
從顧桐老師拍的照片(圖③)看,這種鳥我是第一次見。查資料得知,紅尾水鴝是鶇科水鴝屬的小型鳥類,雄鳥(圖①④)通體大都暗灰藍色,翅黑褐色,尾羽呈慄紅色。雌鳥(圖②)上體灰褐色,尾上下覆純白羽毛。該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過了兩天,我中午在單位食堂簡單吃了口飯,便開車向目的地出發。在河邊找了個臺階坐下,沒過幾分鐘,一對可愛的小鳥竟然一前一後地出現在我的眼前,讓我驚喜萬分。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它們竟然跑到了離我不到一米遠的地方。我頓時心花怒放,快門聲連連響起……第二天午飯後,我再一次來到這裡,又收穫頗豐。
兩次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我能如此近距離地拍攝到珍稀小鳥的美麗身影,令我開心不已。
文/攝 張向東
近期熱點
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建設現代交通網,山西這樣幹!原標題:《只剩一隻腿,仍然在翱翔!太原有隻「鳥堅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