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這是什麼意思?指的是什麼?

2020-12-22 村裏白哥黑嫂

黑嫂娘家村裡有個小夥子,本人能幹,整年在外面打工,誰提起來都是小夥子能受苦,能幹活。但是他老婆跟他離了婚,家裡一個閨女成了個沒媽的孩子,看著非常可憐。

這麼一個能幹的小夥子,怎麼就會被離婚?原因是他愛賭。幹一年活,回家幾天輸光了,別人看他輸得都不讓他玩了,可是他仍然賴著不走,非把錢輸光不行。

這就是典型的賭癮。

農村有句老話叫「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很多人對這句話並不在意,老是覺得自己能控制住自己,但卻都因為這些東西搞得家裡雞飛狗跳。

那麼,這句話中的「三癮」都是什麼癮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賭

黑嫂在講別的農村俗話時就說過,古人在說到這個三時,往往就是個泛指,其實就是指一些容易讓人上癮的東西,不管是愛好還是什麼,只要上癮,就往往會沉迷。一旦沉迷,就容易迷失其中。

那咱們說幾樣最典型的,比如說賭、酒、懶。

賭這個東西,黑嫂在上面已經舉過一個例子,可是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以前黑嫂因為種種原因流落到了山西,那邊有個河北的人,在太原那邊經營著幾個廢品站,還有煉鋁廠,太原市裡有房子,自己有車。

他一夜之間輸了個精光,早上跟媳婦說要回老家了,都成別人的了。他明顯是被人騙了,但是他賭的時候就是醒悟不過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樣的悲劇太多太多。

為人切莫染賭癮,這東西不輸到一無所有都不會後悔,甚至是一無所有了仍然不醒悟,遠離此癮,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二、酒癮

黑嫂有一個朋友,很好的一個小夥子,能幹活,能受苦,但就是愛喝酒。酒這個東西成癮性非常大,一天不喝跟失了魂似的。

按道理說,酒少喝沒有多大壞處,可萬事就怕成癮,而酗酒者必定是成了癮,每天看到酒就走不動,無酒不歡,每喝必貪杯。貪杯必醉,醉了必定會作妖。

先不說這個酒風問題,有些人喝醉了就回家了睡了,似乎沒有什麼危害,可是這對自己身體有危害啊。

人身體分解酒精是有個限度的,並不是無休止的能夠分解,也不是能永遠工作,當需要工作的量超出身體本身的負荷,這身體就會出現毛病。

真要等到身體出毛病了再去後悔,那可就什麼都晚了。

所以,飲酒可以適量,但千萬不要貪杯。

三、懶

有人看到這個可能會一頭霧水,為啥別人都說三癮裡包括毒,到你這裡成了懶了?難道毒危害不大?

毒的危害當然大,這東西自然不能碰。但我們要知道,這些老話流傳的時間很久,清朝以前是沒有毒的,我們前面就說了,古人說三是泛指,這裡面包括所有不好的事物。所以他們老話中的三癮,其實第三癮是懶癮。

有人覺得奇怪,難道懶也成癮?

這麼說吧,凡是可以讓人舒服的東西或者事物,都是具有成癮性的。這個懶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人學勤快不容易,學懶是很容易的。

這個東西危害大不大呢?當然是很大了。

有些人整天只想吃了的,但卻不想幹活,這些好吃的怎麼來?只能去想別的主意。而且一個家庭中,如果出現一個好吃懶做的人,那這個家庭多半就完了,不管這個對懶上癮的是男是女,都會使家庭陷入窮困最後破裂的地步。

所以,既然做人,就要工作,要勤快,整天坐著不動,天上不會掉餡餅。

最後:當然了,關於這個成癮性有危害的東西還很多,我們理解這些老話時不能陷入片面的境地,要深入了解,不是這句話裡有個三,那就肯定只有三樣,三是泛指,不是實指,我們只說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指的是哪「三癮」?
    老祖宗留下很多忌諱,其中有一句俗語說道:「家中有三癮,家敗人也亡」,指的是哪三癮?古人的話讓人警醒,想要家庭幸福不妨一看。一、酒癮,嗜酒不耽酒宋代詩人姜特利在《飲酒》中寫道:「平生嗜酒不耽酒,不愛深斟愛淺斟。」嗜酒、耽酒可不是一回事,前者愛酒卻不至於沉溺其中,更多的是表達對酒的熱愛。
  •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什麼意思?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裡,農村人都是比較樸實的,只想全心全意經營好自己家的日子,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有片能種出莊稼的良田,就覺得很滿足了。可是,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家庭的日子也慢慢變得富裕起來,手上有了點儲蓄,不少農村家庭都已經過上小康生活了。
  • 農村俗語: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社會信息不發達,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自然規律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農村俗語,在當時沒有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時,這些農村俗語給人們的生產耕種,起著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可見這些老話在當時的重要性了,
  • 農村老人教導晚輩:「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說的什麼意思?
    文/惜談農村老人教導晚輩:「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說的什麼意思?在農村,老人們其實也是十分重視對晚輩的教導的,雖然老一輩的人可能沒有學過多少知識,但是他們卻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在家庭生活中也有不少經驗要向晚輩們傳輸,而在有些農村的老人就喜歡用「家庭有四項,家敗人也亡」這句話來教導晚輩們,那這句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可能也知道,這個「家敗人也亡」,其實是有誇張成分的,農村人喜歡用相對嚴重的話來威懾大家。但是他們所謂的會造成家敗人亡的四項是哪四項呢?
  • 農村老話說「野花進了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漢字有一字多意、一語雙關的微妙一處,在古代文學著作和俗語當中也有體現。「野花進了房,家財人又亡」就是這樣比較有深意的俗語,無論是字面意思還是引申理解,都有較大的說服力。關於這兩句話的出處,並沒有相關的文學典故為佐證,應該純粹就是古代坊間流傳開來的。比較淺顯易懂的10個字,通過側重於闡述「野花」的危害性,向人們傳達出一種價值取捨;而措辭語氣方面,也採用了誇張、諧音的手法,表達非常流暢工整和有說服力。作為鄉間俗語來說,這兩句話已經特別吻合了俗語、諺語的創作風格,傳播影響力可見一斑。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
  • 農村習俗,人死於外地不能進家門辦後事,真的這樣嗎?有沒道理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蓋新房時都要請風水先生來看風水,認為好的風水,會給人們帶來財運和福運,可以避免災難。在農村有一句俗話「家中有三項,家敗人也亡」,這三項到底是指什麼?它有什麼道理呢?第一項是女婿上床,家敗人也亡這裡的女婿上床,並不是說女婿回丈母娘家不能上床睡覺的意思,指的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不能兩人同睡一張床,一定要分開睡。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啥意思?大口是什麼?
    小的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聽爺爺奶奶們坐在熱炕頭討論農村的古往今來,每當聽到一些比較有哲理的故事的時候,老人們總是用一種比較簡單的話語來進行總結,小的時候對這種話語不了解,長大以後才知道這簡短的話語就是咱們的農村俗語,農村俗語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折射出的道理也是先人們經過千百年的實踐總結出的經驗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破人又亡」,到底是啥意思?俗語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在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十分的令人忌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兩棵樹之間夾著住戶,會使得家破人亡。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就是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會言傳身教給下一代。老話說過:「房簷滴水輩輩照」、「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表達的也有這層意思。我們當地民間有一個說法,關於「小白嘴」山藥名字的由來。話說很早以前,有一對夫妻,兒媳婦年輕時心底歹毒,不孝敬婆婆。在婆婆失去勞動能力以前,能夠洗衣做飯帶孩子,操持各種家務,農忙時還能夠幫助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活。那時候兒媳婦還能裝模作樣,表面上對婆婆還是客客氣氣,鄉鄰們還能看得過去「眼」。
  • 農村俗語丨宅子有三喜,家中才人出,三喜指的是什麼?
    農村俗語「宅子有三喜,家中才人出,三喜指的是什麼?農村俗語,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些俗語,雖有美化和唯心的傾向,但更多的是嚮往美好心思想表達。更有警醒、教育、指導的意義。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泱泱大國的一種文化傳承,值得大家去發掘和學習。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啥意思?
    由於古代科技落後,俗語中難免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但仔細分析下來,並不都是迷信,比如咱們要講的這句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啥意思呢?從字面意思理解,「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說,門前有墳地,房屋後面後水流,這種房子屬於風水很差的,容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聽起來著實讓人費解,甚至覺得有些可笑,難道風水的影響就有那麼大嗎?
  •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樣,家破人也亡」,其中「三樣」是指啥?
    眾所周知,在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尤其是老人家,所以嘮嗑就成了他們打發時間的最好生活方式。不管是小時候還是現在,看到有人嘮嗑就喜歡搬個小板凳坐在邊上,什麼都不說,就聽他們說之前的事情或者是誰家裡的八卦。這種時候不但能打發時間也能長見識。
  • 亡下七武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黑人抬棺的七位黑人
    亡下七武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黑人抬棺的七位黑人時間:2020-05-22 17:0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亡下七武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黑人抬棺的七位黑人 代指黑人抬棺的七位黑人。 源於對動漫海賊王中服務於世界政府的海賊組織王下七武海的玩梗。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盡人亡」,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大家常常聽見老人說一些俗語,相關層面多,有些人為人處事層面,有珍惜青春層面,有氣溫層面,有田裡耕種、鄰裡和睦等。許多 俗語事實上並不庸俗。比如,「早上三光,夜裡醒來三光」告知大家,工作中務必提早充分準備,到最終都來不及了。
  • 農村老話:一粒米養恩人,一旦米養仇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化的繼承與傳承方式有很多,除了具體的書籍之類的載體,清晰可見之外,在農村,還有很多老話,通過農民們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至今。其實有一句老話農村的老人常說:一粒米養恩人,一旦米養仇人,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有道理呢?農村人的老話大多是在勞動生產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些或許僅僅適應當時的環境,到了今天並不適用,而有一些則在今天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說起這農村俗語,想必那是很多農村老人的「知識庫」,每當茶前飯後,老人們就會聚到一起,用自己的畢生所學來探討這農村的古往今來,而農村俗語所蘊含的道理和典故則是他們的談資,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農村人在閒暇的時候能學習也算是一件不浪費光陰的好事情。
  • 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啥意思?指的是哪3項?答案來了
    對於很多農民來講其實要求不高,只要家庭生活和美,有吃有喝,能夠健健康康的過完這一生,就已經萬事大吉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幸福總是千篇一律的,而不幸總是千差萬別。在實際生活中,農民家庭可能會經常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一些對生活不會產生根本影響,但是有一些如果發生了,可能就會導致家破人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