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必要的性知識,孩子和父母這些知識早知道早好

2021-01-14 大劉日常生活

今天發生一個這麼個事,110急救車送來了一位15歲的少女,臉色蒼白,隨時都可能休克,情況非常危急。經過會診,女孩被轉入了產科,問女孩什麼時候來月經的?女孩回答說不知道。醫生問月經多久沒來了?馬上回答不知道,醫生問肚子為什麼這麼大,什麼時候開始的?女兒回答不知道。最終雖然女孩是足月的妊娠,經過數小時的搶救,胎兒還是沒能保住,隨後女孩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本該的學生享受學習為自己帶來的快樂,卻在這麼小小的年紀懷孕了。

現在,由於教育模式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變化,部分教師思想仍舊保守落後,使得性教育在校園還沒正常開展。實際上,這是教育的一個失誤。有些家長和教師認為讓孩子了解太多關於性的知識,會使孩子「學壞」,這又是一個誤區。#每日打卡#

任何人都會對貌似神秘的事情抱有濃厚的興趣。性,本來並不神秘,只是我們不敢面對它,談「性」色變,以為是卑鄙下流的事情,對它總是選遮掩掩,才將它搞得似乎很神秘。青少年朋友要揭開「性」神秘的面紗,以正確的心態了解健康的性知識。

青少年朋友需要懂得的性知識包括以下3方面。

性生理、心理知識

性生理、心理知識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生理學知識;青春發育期的表現和衛生,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的發育;性器官和性生活的衛生,男女性意識、性心理衛生知識,手淫和遺精知識,初潮和月經知識,避孕和計劃生育知識,優生知識;性病的防治知識等。

性道德知識

性道德知識包括在兩性關係方面應該遵循的準則和規範,養成自尊自愛、自我克制、相互尊重、相互體貼、相互關懷的優良品質,為道德品質的發展和今後婚戀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性法律知識

性法律知識包括兩性關係有關的法律知識,尤其是婚姻法和刑法中的有關內容,了解在兩性關係中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哪些行為是要受到刑事處罰的,怎樣的行為要受到什麼樣的處罰,等等,以增強法治觀念,減少和避免犯錯。

現在課堂上通常不能將性知識較為全面地傳授給青少年朋友,這就需要你自己去學習。可供選擇的方式有許多:可以向父母等長輩諮詢,可以查找書本知識,可以查找網絡資料。

向父母等長輩諮詢,要做到誠懇大方,沒有什麼值得害羞的。有時候,一些你認為很嚴重、難以解決的問題到了這些「過來人」那裡可以給你提供很好的建議。

查找書本和網絡資料時要多加小心,不可是書就讀,是網站就進。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有些書的內容和質量是不保險的。網站更是如此,往往打著「普及性教育」的旗號肆無忌憚地宣揚不健康的性消息,其中的色情內容過多,如果長期接觸,很容易沉迷其中,從而危害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

那麼,青少年朋友在選擇圖書和網站時就要學會鑑別,哪些是可讀、可看的?哪些是可以看一點的?哪些是完全不能看得?在自己的心裡應該有一個平衡杆。如果平衡杆傾斜了,就說明書或網站中的不安全因素超標了,自己就要避開它,去尋找那些內容安全、可靠的資料。

了解健康的性知識,可以使青少年朋友走出「性」的盲區,更客觀、更科學地認識性,認識愛與性之間的關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愛。

了解健康的性知識,摒棄錯誤的、變態的性知識,可以使青少年朋友的身心得到更健康、更完善的發展,對青少年朋友的行為起到指導、衡量的作用。

了解健康的性知識,對青少年朋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老師真冤枉,給孩子科普懷孕知識卻被家長吐槽,該正視性教育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十分重視的事情,只要是和小孩相關的內容,家長們都會關心,現在很多的孩子被家庭保護得太好了,他們沒有落下在校該學的功課,甚至課外還會參加各種才藝培訓班或者是補習班,不少孩子小小年齡就技多壓身,但對兩性方面的知識卻知道得很少,談性色變的現象依舊存在,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太小
  • 在中小學普及性知識教育有必要嗎?
    對於性知識,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應該科學、理智地面對,並且進行傳授。由於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性知識如果傳授給孩子會讓他產生負面的影響。其實呢,教會孩子性知識更多是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確面對自己身體發育、情感成長的問題,讓他們理智地做出選擇。
  • 父母很有必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做好性教育
    其實,有需要也有必要。因為孩子在成長的一個時期,已經開始有了性別的意識,或者對自我身體的好奇。那麼如果是作為保育員的我們,在學校裡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他們的舉動或者不恰當的行為是需要老師去糾正、去引導,或者及時與孩子父母進去溝通的。
  • 父母需知道,每個年齡段生理知識大不同
    的疑問時,父母總能找到各種各樣地方來應付孩子們,很少有父母能夠認真回答這個問題。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家長性教育知識的匱乏,另一方面是傳統文化和社會大眾對性的羞恥感。這些都令父母難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正如事實情況所述: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嫌孩子太小。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需要哪些了解呢?
  • 關於性別與懷孕方面的知識,孩子是不是該提前了解下
    作為一名老師,就借同學發問這個環節,就給大家普及了一下懷孕方面的知識,只是沒有想到反而讓某某家長表示不滿,甚至一氣之下從自己的通訊錄中刪除掉老師的微信。對於這位老師的做法有些網友表示很支持:1.家長是第一個啟蒙老師,這些知識早就應該被家長告知。
  • 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兒童性教育應當受到每一個家庭的重視,家長們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意識,培養健全的性心理,獲得科學的性知識。   近些年   接二連三曝出兒童性侵事件   令人一次次感到不寒而慄   據了解   性侵兒童案的受害者集中在7至11歲階段   最小的受害者僅為2歲   女童受害者的佔比更高   但男童受到的侵害更具隱蔽性   受害者多是在被威脅或強迫的狀態下被侵害   也有一些受害者是被誘騙或在無意識狀態下受到傷害
  • 【消防安全早知道】辦公室一族必須了解的防火小知識
    【消防安全早知道】辦公室一族必須了解的防火小知識 2020-12-08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挽不回的婚姻,別再留戀,早離早好早幸福
    想來,好友阿芸,如果早能理解,挽不回的婚姻,早離早好早幸福,那麼,就不用受多年苦痛。幸好,在我開導下,她意識到挽不回的婚姻,早離早好早幸福,而狠心離了婚姻,進而避免遭受更多更大的傷害。父母吵吵鬧鬧,長期生活在如此氛圍中的孩子,讓幼小心靈時常遭受摧殘而「發育不良,殘缺不全」,如同畸形怪狀的瓜果。如此不良性格,必將影響孩子一生。之所以說,為了「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而忍受婚姻不順的痛苦,表面為孩子好,實則毀掉自己,也毀掉孩子。還是那句話,挽不回的婚姻,早離早好早幸福。
  • 早了解早好,這些害人的玉石鑑定方法,千萬別去用
    早了解早好,這些害人的玉石鑑定方法,千萬別去用現在整個玉石市場上簡直就是魚龍混雜,不但非常多的玉石品質之間參差不齊,甚至還出現了非常多的假貨,因此我們很多喜歡玉石的朋友們在購買玉石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幾個鑑別玉石的小方法,防止自己購買到假玉找到欺騙。
  • 關於「性」的一些知識,作為女人,你一定要知道!
    很奇怪,在這個重口味的時代,一提起「性」,許多人秒變「君子」,大張旗鼓當然沒有必要,但也不至於到要遮遮掩掩。遮掩會產生好奇,許多時候,對一個東西太好奇,不一定是件好事。就好像你看見路上有人被群毆,因為好奇去看了下,結果發現被打的是欠你錢不還的二大爺,這個時候,救還不救,尷尬到無法直視。
  • 寶寶吃輔食早好還是晚好?4個月添加輔食早嗎?
    我是點媽,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輔食食譜、輔食知識,私信我回複數字「1」,送你一份完整版6-36個月超全寶寶輔食表。提起輔食,很多媽媽都是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所以我準備每天更新輔食知識內容,專門講一講輔食添加過程中有哪些問題,以及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做。
  • 父母必須知道的兒童急救護理知識
    仔細想想,對於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嬰兒來說,想要存活下來完全依賴於父母,過去的父母生活條件艱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科學的嬰幼兒護理的知識也更欠缺。我們從小到大所有的證書都需要考試,唯獨當父母這種性命攸關的工作不需要任何資質,還真是挺可怕的。 在春節前推送這個主題,也是因為每年過年都是兒童意外傷害高發的時候。
  • 「「維」課堂3.0」這些防性侵知識,你和你的孩子都知道嗎?(家長篇)
    你知道嗎?作為家長,要築牢孩子不受侵害的第一道防線: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循序漸進的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傳達了平等的價值觀;強調哪些是隱私部位,面對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要拒絕;告訴孩子怎樣分辨兒童性侵的行為,有哪些人是需要警惕的等等。下面婦聯君這裡有一些防性侵的知識要和各位家長分享。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給孩子講了些性器官、精子和卵子的故事,別人不能摸私密處等,算是給孩子最基礎的性啟蒙。可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到了性教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卻越來越羞於開口,很多家長是真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談性。最近,發現日本拍的一部性教育片叫《17.3 about a sex》,豆瓣得分高達9.2分,自開播以來就熱度不減。
  • 為什麼孩子被侵犯後,很少有人反抗,父母也不願報警?
    所以,有的受害人沒有選擇反抗或者在第一時間報警,這些做法看似矛盾,其實,只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矛盾的心理,就會對他們猶豫不決的行為表示同情和理解。兒童性侵案為什麼會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所以,父母要多留意孩子所處的環境,了解孩子上學必經之處的地理位置,比如:街道、路口、公交車站和商鋪房屋等,並讓孩子逐漸熟悉。同時,留心身邊能夠接觸到孩子的人。
  • 5個月女嬰使用面霜後,變「大頭娃娃」,這些育兒知識父母要知道
    現在很多父母都注重選擇護膚品來護理孩子的皮膚,尤其是面部護理。但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護膚品其實是很講究的。如果父母不夠細心,很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女嬰使用面霜後變成「大頭娃娃」一個5個月大的女嬰在使用面霜後變成「大頭娃娃」的視頻引起了網民的討論和關注。
  • 父母對子女「談性色變」:這對孩子百害無一利
    其實知道劇情的都知道,易烊千璽當時只是看了一個病友的直播,然而通過母親含糊不清的表情,以及匆忙出去,讓兒子繼續看的態度能發現其實她腦海裡面想的是什麼?其實這可能是大多數作為子女都經歷過的事情,也是大多數父母發現過的事情,而不管子女到底是不是在看一些「少兒不宜」的影片,父母的態度也都大體分為兩種。
  • 流感高發季,這些知識早知道
    在這次流感大潮中,如何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區別?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萬大楷。流感與普通感冒差異大「近期來看,前來就診的感冒患者多是普通感冒人群,流感患者較少。」
  • 早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有必要嗎?
    但是,在當今又有很多人開始反駁這句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早地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培訓班,兒童玩的天性都被壓抑了,中國的孩子太苦太累了。那麼,早教是孩子人生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早教有必要嗎?
  • 老師教孩子懷孕和性別方面知識被家長吐槽,網友有不同看法
    這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老師也進行了解釋,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