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樣兵器可以稱雄於武林並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看似溫柔如禾苗的一把刀是當之為愧的首選,我們把它稱為「苗刀」。
中國武術中,有斑斕多姿的兵器,苗刀是迄今我們唯一可以找到400多年前圖文記錄的兵器,帶著歷史和文化的印記一路走來,從漢代的「環首刀」起源,歷經「唐刀」的洗禮,在銷聲匿跡1000多年之後又出現在大明王朝抵禦倭寇的戰場上,「殺敵致果,斬將搴旗」,成了倭刀的噩夢和終結者。
如果說戚繼光的《辛酉刀法》是「偶得」,那麼其後的程宗猷則是訪求而得,他學棍於少林,在刀法上則是得到了一位隱士刀客劉雲峰的傳授,深得其壺奧,把中日刀法融為一爐,著成《單刀法選》,成為後世苗刀之濫觴。在400多年前的這場中日刀法的「碰撞」與「交流」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那武者的風骨與氣概,程氏把三個迅疾直入的「迎推刺」直接命名為「三刺東洋」。
中國人在兵器上把長槍稱之為「百兵之帥」,而刀則是以「猛虎」比喻。槍乃兵器之王者,戳革得勢,行著無常,如遊龍驚飛,直奔一點,而刀則是利刃相向,劈砍提撩,削刺斬剁,四面狂風。試想如果把這兩件兵器結合在一起,既可以戳刺,又可以劈砍,該是何等得心應手、便利無敵!苗刀即是這樣的產物,源自戰陣,帶著一份獨到而高古的武藝之真,之美,之純。
大先生是一位帶刀的先生,一位愛刀的先生,傳習著這歷經千年的刀。月光下,帶刀肅立,拔刀出鞘,按虎如山,埋頭橫攔,迎推直刺,輾轉起落裡,陶醉於那鐵器在風中的穿行,是一種迷人的「破風」,盎然中卻是那一份獨到的「以步催身」和「以身運刀」,體悟那「人刀合一」的渾然一體。
收刀入鞘,凝視長刀,如禾苗修長,如長矛銳利,此乃苗刀之神意。
一股子氣勢,一股子威風,一股子肅殺,即是苗刀無聲的「自語」。
本期喜馬拉雅《武藝人生》,大先生說的是苗刀,和大家一起感受苗刀的精神與魂魄,已然是我們民族的一種血脈,在刀的演進與揮灑中得以張揚。在這浩瀚的星辰中,苗刀如那長河明月,明月如刀,滲透著自然和生命的神力,與我們骨子裡的豪氣默然相通。
|大頭條|
說武術真意,話英雄傳奇,論江湖俠義。
一極課堂《武藝人生》音頻欄目,已經正式上線喜瑪拉雅FM!
本期節目,「凜凜苗刀中華魂」!
聽大先生細說苗刀。
長按二維碼,即可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