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慳貪的人的果報(宣化上人)

2021-02-08 宣化上人正法匯

刻薄、慳貪的人的果報

暫得憶念藥師佛名,還生人中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爾時世尊」:在前邊釋迦牟尼佛說這一段經文之後,「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又不怕麻煩的、悲心切切,而再告訴文殊師利童子,就說了,「曼殊室利」,「有諸眾生」:說假設若有一切的眾生,「不識善惡」:他也不知道什麼叫善?什麼叫惡?善惡他混合分不清楚,「惟懷貪吝」:他所知道的就是一個貪心和一個吝嗇,捨不得。


「不知布施」:他不知道布施給其他人,不知道對其他人好。


布施,就是以自己的所有,布施給這個所無的,那麼這裡邊就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


財施,就把所有一切的財產,包括一切的技能都在內,來布施給其他人,幫助其他人。


法施,是把自己所明白的佛法,看眾生的機緣,觀機逗教,因人說法,因病予藥,那麼這樣子來利益眾生,這叫法施。


無畏施,就是看見人在那困苦艱難、危險的時候,非常地恐怖,所謂「六神無主」;在這個時候,你能安慰他,能以軟言玉語,用很柔和的語言來安慰這個人,令這個人沒有恐怖心,這叫無畏施。


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是三種的布施。你沒有財,你可以布施法;沒有法,可以布施這個無畏,這都是布施。


那麼你能布施,「及施果報」:那你能再講說這個布施的果報,好像《地藏經》上說「舍一得萬報」,這是布施的果報。


「愚痴無智」:沒有人給他講這個因果報應,他也沒有這種知識,這叫無知──愚痴無智,沒有智慧。


「闕於信根」:為什麼我們人遇到正法,會狐疑不信,會生出很多懷疑?這就是信根不具足,也沒有擇法眼,你說的是,他想成非了;你說的非,他又想是。沒有真正的智慧來判斷是道和非道這種的界限,判斷不出來,這就叫愚痴無智。闕於信根,沒有這個信根。


「多聚財寶」:他把這個財寶聚得很多很多的,要做守財奴,所以「勤加守護」:早起想著我這個財寶到晚間,晚間想得睡不著覺,又想到天光。你看辛苦不辛苦?因為保護自己的財產,吃飯也沒有味道了,睡覺也睡不著了,你看這是很苦的!所以勤加守護,想盡方法來守護自己的財產。


「見乞者來」:若見一個討飯的,或者乞食的,到自己這兒來了,怎麼樣啊?


「其心不喜」:心裡就很討厭很討厭的,說:「你跑到我這兒來要了,真是可惡!」


「設不獲已」:或者受這個環境的使然,一定要布施才可以,不布施嘛,就有麻煩了,這叫受逼迫來布施,是不得已的布施。


「而行施時」:那麼被壓迫而做這個布施的時候,「如割身肉」:這真是所謂舍錢如割肉,像割身上肉一樣的。「深生痛惜」:很捨不得的,心裡都痛了!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慳貪的眾生,捨不得、孤寒鬼、刻薄、慳吝。


「積集資財」:聚集這個資財。資就是物質,財就是財產;積聚這物質和財產。


「於其自身」:就是給他自己這個身,「尚不受用」:他自己也捨不得用。什麼東西都收藏起來,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其他的人用。


「何況能與父母妻子」:他自己都捨不得用,他怎麼能又會令父母、妻子來享用呢?他更也捨不得!


「奴婢作使」:那麼或者給他奴婢,或者他這個傭人,「及來乞者」:或者來和他要飯的這些人。


「彼諸有情」:這一類刻薄、慳貪、孤寒的眾生,「從此命終」:一旦他死了,「生餓鬼界」:死了怎麼樣啊?因為他這麼慳貪,總是不捨得,所以就做了一個窮鬼,做了一個餓鬼,做了一個守財鬼;「或傍生趣」:或者做了畜生,也不一定的。


「由昔人間」:因為他以前在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他偶爾在一個場合裡頭,聽見人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今在惡趣」:現在在這個三惡道裡頭,「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偶爾就想起來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了。


「即於念時」:就在他這個念的時候,「從彼處沒」:就從那個或者是餓鬼道,或者傍生,它就從那兒沒有了,「還生人中」:又回來生在人世間來了。


「得宿命念」:他常常知道自己前生是做什麼,是怎麼樣的,得宿命通。


「畏惡趣苦」:很怕這個三惡道的苦果,「不樂欲樂」:不再歡喜這個欲樂、吃喝玩樂了。


「好行惠施」:那麼就歡喜做一些個布施,布施給一切眾生。


「讚嘆施者」:他也讚嘆布施的這一類人。


「一切所有,悉無貪惜」:他一切所有的,也都不那麼孤寒了,不那麼慳貪了。


「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那麼慢慢的,漸次就是慢慢的,一步一步來;尚能,他能勉強布施頭、布施目、布施手足,或者布施血肉之身,「施來求者」:布施給向他來求的這一類眾生;「況餘財物」:況且其餘的身外之物,那他更不會不捨得了,一定都能捨得了。


恭錄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刻薄、慳貪的人的果報
    刻薄、慳貪的人的果報  暫得憶念藥師佛名,還生人中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爾時世尊」:在前邊釋迦牟尼佛說這一段經文之後,「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又不怕麻煩的  那麼你能布施,「及施果報」:那你能再講說這個布施的果報,好像《地藏經》上說「舍一得萬報」,這是布施的果報。
  • 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的果報
    在三惡道的眾生中,尤其是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的眾生特別多,都是以此為根本而來。鬼道中的慳貪嫉妒更厲害,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罵人的話:「你這個傢伙怎麼啦?撞到鬼啦!」那個鬼跟人有什麼相干?嘿!他偏要整你一下,為什麼?嫉妒啊!沒有其他原因,習氣上嫉妒。所以他們在三惡道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極大的苦楚。     說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的人死了以後,墮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受苦受罪。
  • 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宣化上人) ​
    殺生的果報現在人為什麼生一些奇怪的病症?就是從殺生來的。◎宣化上人  開示於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世界上最大的仇怨,莫過於殺生。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殺人之父兄,人必殺你的父兄。【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六)》殺生因果難逃世界上最厲害的果報◎宣化上人 開示於法國葛諾伯城
  • 自瀆(手淫)之人,會得五種「不男不女」的果報(宣化上人)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五種不男之人,那麼不是男人,是女人嗎?也不是女人。於世界上一點用都沒有的,就是吃飯的東西!他不能幫助女人生小孩子,他也不能本身做女人來生小孩子,你說這種人是不是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的?這「不男不女」有五種:(一)生。他這個人,從母親肚子裡生出來,也沒有男根,也沒有女根;也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本來男人是幫助女人生小孩子,可是,他生出來就不能做他所應該做的事情,這叫一個「生」,生來就不可以。為什麼他這樣子呢?這個因果,你們要知道!
  • 供養、讚嘆這一部經,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宣化上人)
    供養、讚嘆《法華經》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 宣化上人 講述【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這個人怎麼樣呢?在現世就會得到好處,不會瞎眼睛,也不會聾,也不會不會說話的。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你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假使有人,看見受持《法華經》的人,又生毀謗的心。
  • 白癩病、氣喘病、三角眼等病,是何因緣果報?(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講述)「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嘆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 妄語的果報!(宣化上人)
    妄語的果報!節錄自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不過你要知道錯了,若改,以後再也不聽了,就不會聾;再也不說大話了,就不會啞巴;你再也不看不起人,就不會瞎了。所以盲、聾、喑、啞,這都是毀謗三寶而得的果報。
  • 殺狗吃狗肉的現世果報,真人真事的證明(宣化上人)
    殺狗吃狗肉的現世果報◎ 宣化上人人哪!自己走錯路,還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要是走正路了,就驕傲。走錯路,不知改悔,這是很危險的;走正路卻生驕傲心,這也是將來墮落的一個開始。太過,做善事時執著,有個名利心在善裡頭夾雜;或者不及,做惡事不叫人知道,這也是很危險的。這是一個太過,一個不及。做善事若能不叫人知道,那是真善;做惡事儘量叫人知道,那就不是大惡。所以才說:「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 五戒是佛教徒最根本要守的戒律(宣化上人)
    ◎節選自《學佛百問─宣化上人問答節錄》一、不殺生: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昆蟲、蚊子,凡有生命的、有血有氣的生物,皆不可以故意殺傷,學佛的人應長養慈悲心,怎可殺害生命傷了慈悲心?◎ 宣化上人◎ 不要錯過受五戒的機會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優婆塞」、「優婆夷」,受過菩薩戒,就叫「菩薩」。本來只有出家人受菩薩戒,但因菩薩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薩戒。
  • 要發真正的菩提心(宣化上人)
    ◎節錄自《勸發菩提心文淺釋》(宣化上人講述)【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惟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省庵大師這個《勸發菩提心文》,你若往我們這個六大宗旨上一合,那是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 十善業與十惡業的果報
    在很多人的眼裡善就是幫助貧窮困難的人,幫助貧困兒童,或者是別人遇到危險的時候幫助別人等等好事;惡就是做違反法律的事情,殺盜捋掠等等壞事。以上就是世間人對善惡的認知。善與惡的標準佛法和世間法是不一樣的,那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在世間法裡面的善惡都是比較籠統的,都只是事上的描述,在理上沒有明確的表達,可以說是比較籠統,大概,沒有準確表達出來的。
  • 出乎意料之外【宣化上人開示錄】
  • (宣化上人)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果報宣化上人慈悲開示:若妄語之罪,也令眾生墮三惡道在三惡道中把應得的罪報受畢後,如生到人間也得兩種果報:一者常常被別人誹謗,就是常受指責;二者因往昔愛打妄語,欺騙別人,所以這生就常被別人欺騙和誹謗。若兩舌之罪,也令眾生,墮到三惡道受苦,受畢應受的罪報後,若生到人間,也會得兩種果報:一者眷屬不和睦或常分離;二者親族眾人中,大多相貌醜惡,少有俊秀而且多成怨敵。
  •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人在往昔所造的業有善有惡,善惡夾雜不清。所以有時生了善心,但有時又生了惡念。一念善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起了惡念,就想「諸惡皆作,眾善不行。」
  • (宣化上人)
    甚至於不同國家的人聽見,也都會明白。佛用一種音聲說出來,在日本人聽,就是日本語;在英國人聽,就是英語;在法國人聽,就是法語;在西班牙人聽,就是西班牙語。雖然各國的人語言不同,但是在佛的一種音聲裡頭,都能顯現出,不用翻譯成很多種語言,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議。所以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什麼叫「音」呢?音者飲也,為什麼叫飲呢?
  • 人死後若要做功德超度他,為何須在四十九日內?(宣化上人)
    人死後若要做功德超度他須在七七四十九日內◎ 宣化上人「新死之者」:這些最近死去的,也就是剛剛死去的人。這五司管人一生所造的罪業,哪一個司管哪一種罪業,犯哪一種罪業的亡者就到那兒受審問,審問就是到那兒辯論。「審定之後」:辯論業果,所造的什麼業,將來要受什麼果報。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根據他所造的業,就去受果報。
  • 宣化上人:自瀆(手淫)之人,會得五種「不男不女」的果報
    一九六八年講述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五種不男之人,那麼不是男人,是女人嗎?也不是女人。於世界上一點用都沒有的,就是吃飯的東西!他不能幫助女人生小孩子,他也不能本身做女人來生小孩子,你說這種人是不是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的?這「不男不女」有五種:(一)生。他這個人,從母親肚子裡生出來,也沒有男根,也沒有女根;也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本來男人是幫助女人生小孩子,可是,他生出來就不能做他所應該做的事情,這叫一個「生」,生來就不可以。為什麼他這樣子呢?
  • (宣化上人)
    破壞佛教的行為就是出佛身血宣化上人慈悲開示:>出佛身血,有的人說我們現在生在佛後,大約不會出佛身血了。造極惡罪所受的果報就是墮阿鼻地獄。阿鼻兩個字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無間。有五種無間:(一)時無間也叫劫無間,梵語叫劫波,此雲時分,就是時候的意思。從入無間地獄這一天開始,乃至於到最後一天,沒有一時一刻停止所受的痛苦。
  • 我為什麼要日中一食(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我從年輕的時候,就願意代替眾生受苦。我所應該享的福,都送給大家;大家的苦,都交給我受。那時正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時候,我在母親墳上守孝,有人告訴我,說:「日本人把中國人抓去做勞工,吃不飽,也不給衣服穿;很多人凍死餓死,日本人就叫狗吃這些死人!」
  • 宣化上人:為什麼修行這麼多年,也沒有得到感應?
    你一舉心動念諸佛菩薩、護法善神都知道◎ 宣化上人【編注】恭錄自 法界佛教總會 出版《法界唯心—1981年亞洲弘法記行》在這世界上一舉一動都要特別小心◎ 宣化上人四大天王,他們常來視察人間眾生在因地時時刻刻地種下惡因,受到果報時卻怨天尤人,天也不公道,人也不好,使我受苦,不知皆是往昔因果所應受的果報。所以說「莫怪他」,不要怪旁人。在這世界上一舉一動都要特別小心,不要不守規矩;你一錯了因果,後患就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