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記憶】戴紫雲英花環的姑娘 一一記監利市女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賀雲 (作者: 東籬五柳)

2021-02-07 監利作家

戴紫雲英花環的姑娘

一一記監利市女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賀雲 

文/東籬五柳

在2019年監北文學大獎賽頒獎典禮上,一個美女主持,賺足了來自全市各鄉鎮作家們的眼球,她飄逸的長裙展示出窈窕的身姿,典雅的紅色映襯著精緻的臉龐,甜美的嗓音字正腔圓。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我們相聚在此,為獲獎者歡呼,為文友們喝彩……」,幾句簡潔的開場白,一下子就把頒獎會氣氛調動起來了,因為,這個美女主持本身就是頒獎典禮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她叫賀雲,監利網市鎮三官村人,一個曾經從事教學工作十多年的美女教師,如今是銷售行業的典範,事業上的女漢子,家庭中的賢妻良母,也是監利市的美女作家兼節目主持人。

賀 雲   湖北監利網市人。荊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監利縣作家協會龔場分會會員。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擅長演講和主持。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歷任網市鎮三官中心小學教導主任、網市鎮三官中心幼兒園園長。現專職保險,PICC中國人保業務主任,國家級優秀星級導師、星級營銷員。說起賀雲,許多和她一起同過事的人,都十分讚賞她的活潑,熱情,善良與真誠,以及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和對文學的熱愛。她那美麗的外表,就是一種善意的體現。確實,我和她一同參加過幾次市裡組織的文化活動,有時候和她談起一些為人處世,她眨巴著那雙美麗的大眼睛,非常誠懇的告訴我們她做人的底線,也就是她的人生信條。第一,懂得感恩,第二,惜福,第三,真誠。而今漸漸走進中年人行列的她,始終以這種自己認定的方式,生活於這個世界。她說,一個人只有懂得了感恩,才能生活得快樂,眼裡才能看到善良,這樣才能真正直面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意外和坎坎坷坷。對於惜福,就是知足常樂,珍惜現在擁有的,腳踏實地,勤奮苦幹,不好高騖遠,做一個平凡的人,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但這一切,必須是建立在真誠上面的,一個真誠的人,才能行穩致遠,一個真誠的人,才能被社會所接受,一個真誠的人,才能心安理得的生活著。確實,她如此一路走來,也感染到了身邊的每一個同事和朋友,雖然漸進中年人的行列,但她做為一個女性,天生愛美,天真爛漫,常常在她工作之餘展露無遺,在三官中心小學當孩子王的時候,在節假日,在放學後,她就帶孩子們到田野去踏青,貼近自然,放鬆緊繃的學習神經,喻教於樂地啟迪孩子們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

陌上草青青,花開淡淡紅。這是兒時媽媽帶她到田地勞作時,留在記憶深處的快樂,媽媽把這生長在田間地頭的美麗花朵叫「勞籽花」,這種花深得種田人的喜歡,而她了解到這種花叫紫雲英,豔麗的花兒不僅裝飾了大地,愉悅了人們疲倦的雙眼,而且還是滋養莊稼的上好肥料。她帶著孩子們在紫雲英花叢中,用花蔓編織成一個個花環戴在頭上,那粉紅中帶著青紫色的花朵,映襯著她如施粉黛的嬌好臉龐,映襯著孩子們紅樸樸的稚嫩的小臉,仿佛她們一個個都成了花仙子,一個個都是美麗花仙的化身,確實,她不胖不瘦的身材,均稱的面容,在太陽下,在花叢中,與花相互映襯,也相互爭豔,共同展示著大自然饋贈的人間大美。

其實,在她這種天真爛漫的背後,隱藏著一般人無法想到的艱難與曲折。多年前,因老公身體不適,工作受到影響,家庭收入也陡然下滑,她就毅然決然地轉換角色,變成了一個女強人,在教學崗位上,她一邊教學,一邊惡補自己知識的不足,直到拿回大專文憑,並且還筆耕不輟。

幾年時間,她根據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心得體會,寫成多篇教學論文,發表在湖北省教育網上,教育公眾平臺上,引起教育界上層人員的關注。特別是為了拿到教師資格證書和普通話資格認證書,她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短短幾個月時間,她整個人就瘦了一圈。三更燈火五更雞,最是男兒發奮時,而她卻是一個漸近中年的家庭婦女,這似乎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黑色幽默。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她還寫出來了多篇文學作品,發表在荊州市,監利市的各大文學網站上或公眾平臺上,其中還有幾篇文學作品獲得了市文學大獎賽獎勵。

有人說,婦女能頂半邊天,而她,卻頂上了家庭的整個天,因為她知道,除了工作,培養孩子也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但她不敢有半點軟弱的表現,再苦再累也要給予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時刻與他保持溝通,循循引導他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直到兒子考上了大學。

現在,在監利市作家協會,和監利市各種文學平臺及報刊雜誌上,經常可看到她讚美生活,謳歌時代的文學作品,在監利市的一些文化活動中,都能看到她手握話筒主持的美麗倩影,所有這些,確實很難與一個獨自承擔家庭生活負擔的女強人聯繫起來。

那天,她主持了監利市作家協會組織的李珍文詩歌散文創作研討會,那種沉穩而不失活潑的主持人風格,以及她宣讀荊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齊家銀的賀詞的語氣分寸把握,都得到了與會人員及各位領導的讚賞。

雖然她今天改行了做保險業,但以她的人品,以及真誠善良的個性,在新的行業中一樣會做出大成績。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依然是筆耕不斷,並且是佳作迭出,終於由監利市作家協會會員,晉升為荊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和她熟悉了後,我忍不住請她談談改行在保險行業也取得的成功,因為她現在已晉升到全國保險行業的優秀星級導師,她淡淡地笑著回答我,「無論在哪個行業,做事之前先做人,不欺瞞,不忽悠,這不是銷售經驗,而是我做人的準則」。哦,她這樣的生存法則,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榜樣。

一個頭戴紫雲英花環的姑娘,以其善良真誠,不畏艱難的秉性,把曲折的人生,過得光彩照人,光鮮亮麗,恰如田間地頭的紫雲英花,樸實中透著高價值,樸實中深藏著對生她養她的大地以豐厚的回饋。

      柳下蹊  網名 東籬五柳,自由撰稿人,90年代在《安徽日報》發表詩歌,後在《紅色中華》,《長江文藝》,臺灣《中國時報》,《中國小小說作家》,楚天經濟廣播電臺,湖北人民廣播電臺,《荊州報》,《荊楚文學》,《荊江》,等發表小說,散文,通訊報導多篇,著有長篇小說《古錢恩仇記》,中篇小說《三妹》,詩集《歲月的迴響》,散文集《河東夜語記》,網文數十篇,曾獲楚天經濟廣播電臺文藝獎,短文曾獲湖北教育作文獎。小說《心安即是歸處》榮獲2020年首屆 「監利作家」 杯文學大賽一等獎。

相關焦點

  • 陶潛五柳: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我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典故,名叫「陶潛五柳」,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裡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名字,只因為房屋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了。他閒靜少言,不貪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只求領會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花工夫。每當對其中內容有所領悟,就高興得飯也顧不得吃。喜歡喝酒,但是家貧不能常喝。
  • 趙孟頫書法《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傳》是東晉田園派創始人陶淵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淵明自傳散文(存爭議)。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文章,塑造了一個真實的自我,表現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強烈的人格個性之美。
  • 【美食】有一種甜蜜叫做五柳炸蛋
    準備做晚飯的時候,打開冰箱看到媽媽已經買好的食材,這些東西基本每個星期都會吃到,今天想試試別的花樣,腦袋一動想到五柳炸蛋。說起五柳炸蛋的回憶還停留在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酒樓吃飯,每次必點的一道菜。那時候還小,五柳與粵語的「五樓」讀音相似,當時年少懵懂的我深深以為這是一道高深莫測的菜,還要跑到五樓去炸蛋……直到我去搜菜譜,當時以為跑去五樓炸的蛋其實是用酸薑,酸芥頭,酸辣椒醃製而成的五柳菜作為炸蛋輔佐材料。炸蛋跟煎蛋不同,要油多火旺。
  • 範子燁:誰是五柳先生?(完整版)
    「從來」二句,表達的就是《五柳傳》「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的意思。但是,最令人回味的是,在《古列女傳》中,居「魯黔婁妻」故事之上的就是「柳下惠妻」的故事(同上,第49-50頁)。《五柳傳》既然突出楊雄以柳下惠自比的特徵,為何不用柳妻之言讚美傳主,卻偏偏用黔妻之言讚美傳主呢?
  • 五柳先生新傳
    入林泉而有高致,臨幽澗而悟生機,池畔五柳,虯枝蒼勁,鬱鬱蔥蔥,或若蟠龍出水,或如太公垂釣,或如和靖糶梅,恍如入詩情畫境。冥思暗想,若移植庭院籬畔,日日為友,夜夜入夢,乃人生一至樂!然一介散人,蝸居茅廬,獨處陋室,園圃雖軒敞,若植五柳則茅廬難見日光垂憐,縱有五柳亦無處安身也!
  •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你真的讀懂了嗎?
    譯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了。(五柳先生)安閒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五柳先生)喜歡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
  •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五柳先生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用莊子的話說,「名者,實之賓也」,本就無關緊要。但他看中五柳樹的原因也許五柳先生宅邊並無桃李,只有這麼幾棵柳樹,這與後面所寫「環堵蕭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這五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的色彩。以五柳為號也就顯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節自「閒補少言」至「欣然忘食」,寫五柳先生的稟性志趣。接著寫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
  • 每日讀經典——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傳魏晉: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八下語文《五柳先生傳》講解
    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23.戚戚:憂愁的樣子。24.汲汲:極力營求的樣子、心情急切的樣子。25.其言:推究她所說的話。26.茲:這。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28.儔(chóu):輩,同類。29.觴(shāng):酒杯。30.以樂其志: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樂。以,用來。
  • 古文閱讀-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離開。16.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裡空空蕩蕩。環堵(dǔ):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堵,牆壁。蕭然,空寂的樣子。17.短褐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個補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18.簞瓢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
  • 柳嫂子的難言之隱:為什麼非要把閨女柳五兒送進怡紅院?
    待姑娘們搬進園子後,王熙鳳便討賈母示下,立了小廚房,「天晚了,颳風下雪又冷,不如以後姑娘們在園子裡吃飯。後園門裡頭的五間大房子,橫豎有婆子上夜的,挑兩個廚子媳婦在那裡,單給她姐妹們弄飯」,由此柳嫂子便得了這趟肥差,到園子小廚房掌大勺。柳嫂子自到了園子小廚房,便對怡紅院中的大小丫頭極盡籠絡巴結,這源於她的一樁心事。
  • 孝柳
    葬埋時,身上穿戴的麻衣孝帽連同棺木一塊埋到墳裡,而子孫手裡拉的柳杆卻要一一插在墳頂。柳杆插墳頂是有講究的,子孫當中,誰的柳杆活了,就說明誰是孝子。墳頭上長起來的柳樹,劉莊人叫它孝柳。      劉莊的那片墳地裡長了很多粗細不一的孝柳。在劉莊人眼裡,誰家的墳頭上要是連一棵孝柳都沒有,那是很丟人的事,孝柳不僅要有,腰身長得越壯越粗是最好的。劉莊流傳一句話:孝不孝,看柳腰。
  • 五柳先生
    就像五柳先生這樣的隱士,生活窘迫,讀書作文,偶爾喝點酒,平凡中終了一生。放在西方文化的語境下,這就是一個有點知識的農民普通的一生,有什麼特別的?在東方的美學體驗中,這樣的隱士既有儒家的安貧樂道和道家的自然天真。能把極度貧困的生活過的逍遙自在,樂此不疲,那就是神仙般的心境。
  • 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三、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答案   1、五柳先生三大愛好是指什麼?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平和、曠達的性格。   2、文中哪句話是陶淵明歸隱形象的總體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隱世名士飄然而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3、「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 《紅樓夢》中的柳五兒,到底是死了還是沒死?
    在一百二十回本中,有「候芳魂五兒承錯愛」一回,寫寶玉以為五兒是晴雯附體,對其訴說衷腸,而五兒有晴雯芳官的前車之鑑,不敢回應。這一段寫得很糟糕。文筆之差,那是一貫的,也不用多說;更糟糕的是對原文不甚理解,牽強附會,歪曲本意。
  • 《紅樓夢》六十回閱讀分享:芳官和柳五兒,玫瑰露引來茯苓霜
    柳家的見了,連忙端出自己買的糕讓芳官嘗,芳官也不吃,當著蟬姐兒的面一塊塊掰開餵鳥,氣的蟬姐兒罵老天睜眼要打這個作孽的。眼看兩人要吵架,其他婆子勸開了,蟬姐兒咕嘰著走了。柳家為什麼對芳官如此殷勤呢?原來柳家當日在梨香院廚房當差就和芳官這些小戲子走得近,如今宮裡太妃薨了,賈家戲班子解散,她們都進了大觀園。
  • 採菊東籬下,兩篇課文告訴你,陶淵明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提到陶淵明,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體現了他追求閒適生活的理想。而「富貴非吾願」更明確表示了他的人生理想不在乎官場名利,由此引發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慨嘆感傷。《五柳先生會傳》是陶湖明的自述傳,寫作年代不詳。《歸去來兮辭》是作者四十一歲辭彭澤令時所作,文中以無限喜悅的心情,想像歸家後田園躬耕生活的種種樂趣。這兩篇文章都體現了陶淵明的生活態度、生活情想。第一,體現了陶淵明作為封建社會中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品格,他「不慕榮利」,「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費」。
  • 如紅樓柳五兒前期?
    而大觀園小廚房的管事柳嫂子的女兒柳五兒在找到工作之前,也是由柳嫂子兩口子供著。柳五兒是柳嫂子的寶貝姑娘,因生得嬌弱,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一直生活在柳嫂子的羽翼下,又是茯苓粉,又是玫瑰露的養著。後來看上了寶玉院裡的差事,於是芳官攛掇著寶玉要過來,可惜柳五兒是個沒福的,一病死了。所以柳五兒雖然是家生子,但她的一生都是生活在父母庇護幸福中。
  • 賈探春為何不管柳五兒的事?平兒知道原因卻不敢當面說破
    賈探春不管柳五兒的事,這背後的原因,李紈不理解,平兒秒懂探春理家,在紅樓夢中佔了很重要的篇章。嚴格來說,探春應該是從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開始理家。當時因王熙鳳小產不能工作,王夫人安排李紈、探春和薛寶釵暫時管理家中事務。
  • 《紅樓夢》裡,柳五兒被冤枉,趙姨娘躺著中槍?
    作者:韓雪麗(柳五兒)林之孝家的是大觀園的大主管,柳五兒的媽是小廚房的主管,應該是上下級關係。(一)五兒被冤枉柳五兒和芳官關係極好,芳官答應幫忙運作柳五兒進怡紅院的事,可是都是小孩子,不知道保密,五兒還沒進去,管園門的小廝都知道了。這說明,柳家的意圖,知道的人,不在少數。而芳官在寶玉面前,挺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