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第二章·自我心理學

2021-03-04 心宇心理網

第二章 自我心理學

人是會說「我」的動物,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埃利希·弗洛姆

弗洛伊德把自己視為一個對前所未知的世界(無意識)進行探索的人。他在複雜廣袤的精神領域中艱難前行,揭露至關重要的無意識的幼兒期願望,這些令他深深地著迷和激動。弗洛伊德想要探索的東西是秘密,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心理世界,在那個世界中秘密已被隱藏起來。像謝裡曼決心要挖掘出那埋沒多年的城市一樣,弗洛伊德在探險中也注意並識別出了很多較為尋常的發現,但是他探索遙遠異域遺蹟的熱情不可避免地將他的注意拉回到挖掘上,驅使他超越那些平凡事物,進入更深、更原始的人類體驗的隱秘之處。然而,在弗洛伊德繼續探索時,聚集在發掘現場的一部分追隨者開始對心理世界中更尋常的特徵感興趣,而這些是弗洛伊德挖掘出來後便扔在一旁的,因為他要去追逐更幽暗的幼兒期秘密。關於內部結構和心理發展層次,弗洛伊德的挖掘開啟了一個生動而具代表性的視角。這些新近被發掘出來的街景,引發了研究人類心理早期歷史及其功能的熱潮。據我所知,這一傳統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維也納,自我心理學在那裡開始萌芽,後來由於戰爭的緣故流入英格蘭,最終在美國深深紮根。

 1923年以前,弗洛伊德以一種鬆散的、非系統的方式使用自我這個詞,指的是思想中佔主導地位的部分,它主要是意識的,而不包括被壓抑的內容。1923年,在《自我與本我》( The ego and the Id)一書中,他開始使用自我來代表內心的三個基本心理成分(另外兩個是本我和超我)中的一種。自我的主要功能是表徵現實,並通過築起防禦,在現實面前(包括社會習俗和道德的要求)引導和控制內部驅力所帶來的壓力。弗洛伊德將心理視為圍繞著驅力的衝動和防禦而建立起來的結構,自我心理學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這一觀點的自然外延:自我是否要逐步通過某些階段、獲得某種漸進的能力,來完成其防禦任務?這種漸進是被先天決定的、必然展現的過程,抑或環境因素會幫助或抑制它的發展?儘管自我在關鍵的俄狄浦斯期之前業已開始發展,但它是否像超我的發展一樣,受到與撫養者的聯繫以及對撫養者某些方面的內化的影響?儘管力比多驅力和攻擊驅力被描述成在功能上與自我相反,並受自我的控制,但它們是否在自我能力的最初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對這些更「尋常」的心理現象的興趣還包括,關注發展過程中驅力的不同結構和表現,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超我的鞏固及其建設性功能的建立。

最終,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拓展了對正常心理功能和病理心理的理解,這反過來既使精神分析理論得到提煉,也為其注入了活力,並大大拓寬了精神分析的治療範圍。像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自我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的其他思想學派—人際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以及自體心理學一關注很多共同問題。所有從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派生出來的這些理論學派,都開始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討論正常的發展以及環境和早期關係的影響問題。自我心理學方法與其他思想路線的區別在於,其理論背後精心地保存了弗洛伊德的驅力理論。

本文作者:史蒂芬·A.米切爾,版權屬於原作者。我們對所有資料來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謝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方將在24小時內撤銷版面)

相關焦點

  • 5 弗洛伊德盛名之累•第一章充滿活力的心理學•《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七版) 楊中芳教授審校|第13部優秀心理著作連載
    第一章充滿活力的心理學——在科學陣營裡還幹得蠻好弗洛伊德盛名之累如果我們在大街上隨機攔截100個行人,請他們說岀任何 一個已逝或在世的心理學家,那麼像韋恩•戴爾(Wayne Dyer),和其他一些曝光率很高的「
  • 心理學:弗洛伊德的前半生與癔病研究
    學習心理學,你可以不知道精神分析的具體內容,也可以不了解精神分析與個體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區別。但你不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為心理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他對心理學的貢獻已無需多言。在他功成名就之前,他的心理學道路也經歷過種種質疑與艱辛。
  • 汪榮祖:獨學孤行的錢鍾書 |《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作者與錢先生合影此書所謂「心史」,不是一般的心理傳記,更無意迎合心理學理論,而是利用言之成理、行之有素的若干心理學概念與學說,冀有助於深入了解傳主的思想與行為,獲致「如燭照幽」之效。心理學也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學,而是在20世紀新創的獨立學門,成為宗教、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之外的另外一大領域,其原創者弗洛伊德亦得以與耶穌、馬克思、愛因斯坦三位猶裔巨子並稱。錢先生自少年時即習知弗洛伊德之重要,並借其說為闡釋之資,我亦追隨而已。
  •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導讀
    弗洛伊德的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它們揭示了無意識的神秘空間。但也使弗洛伊德也受到諸多質疑。1900年以前出版的書籍對於夢的機制有不同的說法:在更早的時期,夢常常被視為神的旨意。 但也有其他看法,比如認為夢與精神疾病密切相關。 對弗洛伊德而言,有了對夢及其含義的新理解,就可以獲得對歇斯底裡症、神經官能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成因和動機的新見解。 夢作為符號,預示了未來事件。
  • ...發心》C2 發展心理學理論 之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弗洛伊德)
    C2 發展心理學理論一、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弗洛伊德認為存在於潛意識當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弗洛伊德的人格基本結構包括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遵循快樂原則。
  • 心理學:愛一個人是為了自我實現,還是在自我實現後才能去愛?
    本期《心理學簡報》將引述兩位心理學泰鬥弗洛伊德和馬斯洛的經典理論來討論我們為什麼會愛上一個人,到底是為了自我實現還是在自我實現後才能去愛?(全文共計兩千餘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01 弗洛伊德:愛一個人是為了自我實現心理學泰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了關於愛情的早期理論。
  • 人性二元論與弗洛伊德超我、自我、本我理論的對接
    弗洛伊德全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並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提出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概念,並認為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的三大部分。
  • 猶太逾越節的獻禮:哈特曼—自我心理學之父
    遂重新編輯,以表達我對知識、信念、以及古希伯來-猶太文明的尊敬:一、哈特曼——美國自我心理學之父        我曾經在介紹安娜.弗洛伊德時,說她是「自我心理學之母」,我覺得這個名號是當之無愧的。現在我要來聊聊「自我心理學之父」。誰是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它爹呢?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人嗎?
  • 2021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
    2021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 甘肅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說起心理學巨人,大家都會想到弗洛伊德,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為心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潛意識理論和對夢的研究解析至今還深刻影響著心理學界。然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並非弗洛伊德,而是另一位同樣的頂級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弗洛伊德最有名的弟子,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名字是神秘而陌生的,然而他的那些心理學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分析心理學。
  • 解讀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當然,對於夢的解析的答案,是不存在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的,你既不能說弗洛伊德是錯的,而弗洛姆本身也只是舉了個例,不完全說明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解讀自己的夢,但是這並不是說,你看了《夢的解析》就能馬上變成解夢大師。三、弗洛伊德及其基本思想弗洛伊德是誰呢?即使完全不懂心理學,你也肯定聽過這個名字很多次了。他生於19世紀中期,是個猶太人,在心理學界是泰山北鬥級的人物。
  • 榮格:我與弗洛伊德的三個不同
    弗洛伊德有關性慾、嬰兒期享樂及其與「現實原則」(principle of reality)的衝突、亂倫等的言論,皆可看做是對他自身心理構成的最為真實的表達。他為在自己身上所注意到的這些東西賦予了恰當的形式。我並不是弗洛伊德的反對者,我之所以被加上此一稱謂,只不過是因為弗洛伊德本人及其門徒目光短淺。
  • 《夢的解析》試讀:導讀 弗洛伊德是誰?
    因此,在一個猶太慈善機構的資助下,弗洛伊德在1873年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接受著名生理學家布呂克、動物學家克勞斯、哲學家布連坦諾等人的教育。1876 年,弗洛伊德進入布呂克生理學研究所工作,研究低等動物的神經細胞結構及其功能。1877年,弗洛伊德首次發表了關於神經解剖學和生理學方面的論文。1880年,弗洛伊德應徵入伍,並開始翻譯英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穆勒的著作以及柏拉圖的哲學著作。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2.阿德勒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的意義,從而計劃並指引個人的行為。3.他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因素的重要性,並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4.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獨特性和整體性。
  • 題集|14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 ...精神分析動力學Ⅲ:自體(主體間性)/大師系列(弗洛伊德·榮格...
    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涉及一個或多個臨床案例的治療工作,每位作者都從基於當代自體心理學的整合性視角分析並分享他們對病人的理解及其治療工作進展。即便是涉及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論,例如複雜性理論,我們也能從案例分析和討論中獲得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作為一本具有整合視角的論文集,它還涉及了當前的熱點議題——羞恥、創傷、活現、多重自體等。
  • 猶太思想家弗洛伊德與阿德勒的衝撞與纏鬥
    弗洛伊德更多的學者傾向於從第二個角度去尋找原因:弗洛伊德是眾多兄弟姐妹中的老大,自小就深得父母的寵愛,憑藉著自身過人的天賦和超凡的學習能力早早地承擔起了家族未來的希望,他在維也納一所著名的學校裡讀書期間連續多年名列第一,
  • 「心理學,精神病學家」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採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顛覆弗洛伊德與榮格形象的電影:我們敢於去受傷嗎?
    是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是他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美國心理學家T. H.弗洛伊德最得意也最失意的弟子,公開與弗洛伊德決裂後,他開創了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首次提出「情結」的概念,首次提出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他的理論對後來心理學的發展起到了深遠影響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一、生平事略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學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根據自己臨床治療的實踐經驗,系統地論述了人格的結構、動力、發展、治療和改變。二、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具有決定論的論調,人的行為受控於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