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與《哪吒》:天生註定的鴻溝

2020-10-10 一元看電影i

《姜子牙》口碑的失敗,讓許多人意識到《哪吒》的難得。之前,《哪吒》50億票房還被許多人質疑為「只是幸運」。

其實和《戰狼2》的情況一樣。對電影票房來說,一旦票房高漲達到一個至高臨界點,就不可能只出自偶然,也就是說,世間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姜子牙》證明了在動畫電影世界裡,才華也是天生的模仿不來。


《哪吒》與《姜子牙》的聯動短片,成了《姜子牙》電影的唯一亮點。短片僅僅一分半鐘,就將姜子牙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立體有趣。飯桌上,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是亮點,每一個出鏡的人物都讓人記憶深刻,意猶未盡。最後突然驚醒更是天才之筆,可以說,一個短片達到了電影正片90分鐘都沒有達到的效果。

怪不得許多觀眾說,看了姜子牙,只有彩蛋值回票價!

《哪吒》導演餃子十年前棄醫從影、自學編程,一個人用電腦敲出《打,打個大西瓜》。這部短片僅僅十分鐘時長,卻具備了一部大電影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背景、人物刻畫、情緒把握、起承轉合、爆點、記憶點、主題的表達、人文關懷……可以說論基本功的紮實和大局觀的完整,十年前尚未入行的餃子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科班導演。

所謂「天賦是文藝領域最殘酷的壁壘」,兩部對比,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


大部分路人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了解基本上就是來自《哪吒》,他們並不知道餃子有多厲害。不懂其強大的敘事能力並不是業界常態。

其實國產動畫界遠比真人影視界更缺優秀的編劇和會講故事的導演。《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包括現在上映的《姜子牙》製作上都有不少可稱道之處,但是敘事上都存在一些脫離觀眾的問題。

其實《姜子牙》不管被誇還是被罵,對於動畫業界都是一件好事一一因為過度捆綁哪吒炒作,國產動畫電影第一次走出小圈,接受廣大群眾的鑑賞。這個時候收到的市場反饋對於業界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姜子牙是姜子牙,哪吒是哪吒。
    吐槽姜子牙這部電影都是以劇情來吐槽,再就是不怎麼搞笑,沒有那麼多熱血的場面,沒有哪吒有意思,申公豹在哪吒裡是個壞蛋,在姜子牙裡給強行洗白了。姜子牙和哪吒本身是封神榜裡的人物,而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姜子牙的故事,如果不從劇情看這部動漫的話,我覺得這個人物是一個心懷正義的人了。姜子牙沒有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他只想要一個事實真相,因為一場戰爭,使得生靈塗炭,遍地都是冤魂,他只是想那些冤魂能有一個歸處,能救一個,便救一個。
  • 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尷尬」的現實: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吒》更受偏愛。個人好惡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實水平,但如果將這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其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明白為何《姜子牙》不如《哪吒》更容易招人喜歡。這絕對不是「希望值越高失望值越高」這麼簡單。「創新」與「顛覆」兩部影片同源於《封神演義》,但它們對《封神演義》的利用方式和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 《姜子牙》和《哪吒》相比究竟差在哪?
    上周閒著沒事,去看了下國慶檔國漫電影《姜子牙》,看了之後回去重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對比了一下兩部電影。電影改編大膽,完全顛覆了封神宇宙,在影片中傳達了導演願景:願天下再無不公,電影討論核心不像哪吒聚焦於個體而是聚焦於群體,立意很高。這部電影和哪吒相比差在哪?首先是人物不夠豐滿。哪吒更貼近生活。哪吒雖天生為神,但身上也有人性的缺點。哪吒善良又調皮,內心脆弱又故作叛逆,是一個很想得到認可讚美的熊孩子。
  • 被低估的《姜子牙》,它不比《哪吒》差
    而《哪吒》在去年以50億元人民幣票房登上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二位,僅次於《戰狼2》之後。《哪吒》獲得如此亮麗的票房,《姜子牙》作為「中國神話系列」第二部,難免會被拿來比較。因此,網絡上對《姜子牙》的評價褒貶不一,在豆瓣上只有7.0分,跟《哪吒》的8.4分相比明顯遜色(評分截至2020年10月5日)。
  •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還是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定要看到最後哦為什麼說是《姜子牙》蹭哪吒熱度,大家都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去年整整火了一年。什麼國產動漫巔峰之作,國漫崛起好像都是說這部影片了。以往的哪吒都是鬧海鬧海還是鬧海,要不就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只要哪吒一出,大家基本就能猜到後面是什麼情節。
  • 《姜子牙》不如《哪吒》?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慶檔可算是卯足了勁,接連出了好幾部備受關注的影片,其中《姜子牙》應當是裡面最受矚目的一部。得益於《哪吒》50億票房的影響以及彩蛋給人吊起的胃口,「封神宇宙」一詞也成了觀眾們最期待的一個國產電影系列宇宙。
  • 從哪吒到姜子牙,我們一直期待
    國慶檔電影《姜子牙》網友吐槽沒有去年炸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好看,之所以會這麼認為,是因為劇情不同,它們呈現的風格不同。哪吒從露著小乳牙一路的呆萌搞笑,讓人忍不住想親親他,抱抱他;再到最後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變成拯救全村人的少年,勵志事跡激起很多人的共鳴,全劇中親情友情滲透著很多淚點,所以愛看他的人不分年齡。
  • 跟大聖哪吒相比,《姜子牙》到底差在哪?
    悟空和哪吒天生是神,卻有著明顯的「人性」缺點。悟空本領大又自負,天生散漫愛自由,像一個不負責任的渣男。哪吒善良又調皮,內心脆弱又故作叛逆,是一個很想得到認可讚美的熊孩子。電影片尾有一個彩蛋,很多人之前也看過,是聯合哪吒發布的一支先行預告片,有很多觀眾在看完《姜子牙》之後,直言不諱這是電影唯一能看的地方。為什麼呢?
  • 《姜子牙》,真慶幸你不是哪吒2
    作者 | 麥田星鬥期待已久的國漫電影《姜子牙》終於在國慶檔上映了,作為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團隊創作的作品,《姜子牙》在開播前就已經積攢了極高的國民期待值,很多人都期待《姜子牙》能再續《哪吒》去年的輝煌,為這2020充一波熱血,
  • 過於沉重的《姜子牙》,註定難續《哪吒》的輝煌,捆綁營銷很失敗
    今年的兩部大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都已經看過了,總體感覺《家鄉》勝出!《姜子牙》說實話和去年的《哪吒》基本等於沒啥關係,可是又不想放棄《哪吒》的熱度,於是宣傳中一直扯著對方不放,其實它們的受眾根本不一樣,這樣做真沒什麼好處。
  • 票房大爆評分下跌,但《姜子牙》無需成為第二個「哪吒」
    對《姜子牙》的期待始於《哪吒》結尾彩蛋。01 巔峰認知,《姜子牙》是認真的猶記得當時《哪吒》上映。02 把《姜子牙》當《哪吒》你就輸了去年,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了一個夏天。就註定它比起《哪吒》,跟觀眾是有距離感的。中二熱血,最能打動人心。畢竟所有人都曾經年少輕狂過。
  • 國慶檔大片《姜子牙》註定是一部爛片代表
    2020國慶檔上映的《姜子牙》本來是接著前輩《哪吒》的熱浪,想更加浪上加浪,但是我從預告片來看,估計是難上加難。《哪吒》風格幽默,場景詼諧,節奏明確,而且裡面的人物刻畫明顯,一看就能讓人著迷,加之不錯的特效和配音,讓人眼前一亮。
  • 電影《姜子牙》三點讓其口碑崩盤,票房輸給《哪吒之魔童降世》。
    作為大家期待許久的《姜子牙》與《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比,三點註定了它的失敗。1.電影氛圍太過壓抑哪吒是一部主打輕鬆加愉快的方式,電影處處有歡笑,淚中有笑點。老少皆宜的故事情節,明確的歡喜結局讓其贏得了口碑,也賺的盆滿缽滿。
  • 《姜子牙》不該學《哪吒》
    鑑定對象:《姜子牙》 上映日期:10月1日文/一大波到底是中心思想重要,還是表達方式重要?《姜子牙》的兩極評價大抵源於觀眾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但對於那些被影片主題深深打動的觀眾來說,表達手段的稚嫩和欠缺或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就像一位男性友人在觀影后對我發的感慨:「一個結巴真誠的表達,比不知所謂的妙語連珠要可貴得多。」
  • 《姜子牙》比《哪吒》差在哪?
    而是去萬達影院看了IMAX版本的《姜子牙》,萬眾期待,暌違半年的國產動畫又一力作。年初的時候就拿它和當時正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起宣傳,資深業餘影迷的我也是翹首以盼。今天去看了,Emmm……怎麼說呢,如果《哪吒》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的話,那麼《姜子牙》就只能算是……及格水平。
  • 姜子牙破10億,口碑崩盤皆因哪吒?將被家鄉超越?
    姜子牙破10億,口碑崩盤皆因哪吒?將被家鄉超越? 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出品的動畫電影《姜子牙》,目前票房破10億,已經不是問題。 但是,《姜子牙》「高開低走」的趨勢已經很明顯,目前,日票房已經連續低於《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被超越,也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姜子牙的口碑相對於哪吒,可以說是崩盤了,豆瓣16萬人打出了7.1的評分,口碑呈現兩極化,評分高嗎?不高,也不是很低,票房還會持續增高嗎?30億應該是不可能了,20億也有點懸。
  • 《姜子牙》註定是一部評價兩極分化的電影,你看懂了嗎?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一年後,我終於看完《姜子牙》了,淚目啊!雖然《姜子牙》原計劃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晚了半年上映,但其實這兩部電影幾乎是同時立項的,但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夜爆火,成為了國產動畫電影新的裡程碑,觀眾對於後上映的《姜子牙》有了更高的期待,很少人知道他倆其實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如果你想看一部比哪吒更爽、更燃、更炸的電影,可能會失望了!
  • 《姜子牙》定檔於國慶,接力哪吒
    8月16日,電影《姜子牙》官方帳號在社交平臺發布《姜子牙》定檔於今年10月1日,同時發出了預告片。》主要講述姜子牙封神過程。》的預告曾出現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之魔童降世》製作精良,完成度很高,每一個角色都很飽滿,是一部無論對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可以說是一部口碑佳作,被網友稱為「國漫之光」。
  • 「衢州今日影視分享」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作者:滿羿假如票房不是衡量一部影片好壞唯一的標準的話,那麼電影《姜子牙》就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 「尷尬」的現實: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吒》更受偏愛。個人好惡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實水平,但如果將這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其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明白為何《姜子牙》不如《哪吒》更容易招人喜歡。
  • 站在「哪吒」肩膀上的「姜子牙」,靠營銷聯動吃「紅利」出不了圈
    電影《姜子牙》註定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上映前熱度最高,預售票房也最多,然而上映後口碑迅速兩極分化嚴重,票房領跑到第三天時被反超。《姜子牙》畫面精緻,細節到位,但劇情太過於「拉胯」,整體效果並不好。這期間該片導演出來解釋稱,原片有200分鐘,為了上映才刪減成110分鐘。但大多觀眾並不買帳,「站在『哪吒』肩膀上的『姜子牙』起點那麼高,應該對得起這份期待,不然前期就別搞捆綁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