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姜子牙》,它不比《哪吒》差

2020-10-06 東尼老西

微博:東尼老西走萬裡路
有關作者:香港土生土長90後,畢業自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現於內地工作生活



《姜子牙》是由跟《哪吒之魔童降世》同一團隊製作的動畫電影作品。而《哪吒》在去年以50億元人民幣票房登上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二位,僅次於《戰狼2》之後。《哪吒》獲得如此亮麗的票房,《姜子牙》作為「中國神話系列」第二部,難免會被拿來比較。

因此,網絡上對《姜子牙》的評價褒貶不一,在豆瓣上只有7.0分,跟《哪吒》的8.4分相比明顯遜色(評分截至2020年10月5日)。但我看完整部電影後,覺得這部電影充滿驚喜,精彩程度更勝《哪吒》


(以下有少量劇透,請謹慎食用!!!)


【立意更高,議題更深遠】

之前看《哪吒》的時候,我是失望的。這並非說《哪吒》不精彩,而是裡面有關正邪之辨、親情和友情的主題過於俗套,情節的處理手法也沒有亮點。當時我從電影院來出來時,場內的孩子們依依不捨地離開影廳,仿佛我是一個大齡兒童混入了其中……

但《姜子牙》要觸及的主題就有意思得多了。電影在約20-30分鐘時,以揭示小九的目的來引出「宿命」和「家」兩大主題,並把故事帶入第二幕。


【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宿命」更是貫穿全文,這裡有兩道明線一道暗線

第一道明線是從opening image起姜子牙抗命被罰,到結局把天梯拆掉,都是回應「宿命」這一主題,點出「宿命」是可以反抗的

第二道線則跟第一道線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角度。小九因為醒來後聽見呼喚,所以前往幽都山尋找父親,她以為這是她的宿命,可到最後卻只是九尾狐想要奪回自己的妖力的陰謀,從這個角度看,「宿命」還是邪惡的,但同時一般人對於「宿命」卻又是無力反抗

第三道線是在兩道主線之外的暗線,是由申公豹拉起,他背著師尊跟隨姜子牙,這已經是對「宿命」的反抗了,最後他犧牲自己,通過角色獨白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當做英雄,這「宿命」還是能主觀地掌握在人們手裡(儘管有點像阿Q式自我滿足)。


【家是一種宿命】

而「家」這一主題只出現在第二幕初,功能性較強。

因為小九要尋找父親,所以踏上了旅途,展開了故事。後來因為看到無處可跪的孤魂野鬼,小九並從中取得共鳴,她開始尊敬姜子牙,成為這角色轉變的一個契機(儘管在小九的角色塑造上我認為是失敗的,這種轉變未能呼應到最後,導致這重要角色形象扁平)。

「家」並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主題,而是跟上文說到的「宿命」息息相關。

首先,因為小九聽了九尾狐的指引,因此想要尋找家人。另外,那些無處可歸的孤魂愛聽風鈴的聲音,他們在等待玄鳥的救贖,讓他們得以輪迴。可以看到,「家」是在「宿命」之下,或許可以這樣說,「家」就是「宿命」的一種

回過頭來審視我們傳統文化,裡頭落葉歸根之類的宗族思想,不也是我們對於「家」的「宿命」嗎?


【動畫不只是兒童的動畫】

這麼抽象而龐大的主題,在短短的兩小時裡當然無法極細無遺地把每個因果關係都解釋清楚。於是,就要考驗觀眾的觀影水平了。一般來說,故事適當地留白,可以讓觀眾從單向、被動地接收內容,變成主動參與構建故事,拉近觀眾與作品的距離。但這很考驗觀眾的素質,一旦故事太難進入,觀眾便會拒絕故事的邀請,放棄思考,然後在觀影結束後大罵「不知所謂」、「看不懂」、「好無聊」云云。

尤其這部電影作品以動畫形式呈現,而在不少國人心目中,動畫跟兒童影視作品兩者中間是等號。於是許多家長帶著孩子觀影,但成年人都不一定看得懂了,還奢望小朋友除了炫酷的特效以外還能看懂什麼?


【票房奇蹟難以複製】

所以《姜子牙》要在票房上超越《哪吒》還是不容易的。

第一,內地觀眾對動畫的期望不當。《姜子牙》的目標受眾應該是觀賞能力較強的成年觀眾,但它以動畫形式作為媒介,在中國內地的觀影環境裡,註定讓觀眾造成期望落差。觀眾失望,造成電影口碑不好,這將會帶動惡性循環,影響票房

第二,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兩者上映同期的競爭作品水準不一樣。《哪吒》是在去年暑假檔期上映的,同期上映的作品都沒有競爭力,作品內容也比較兒童向,跟暑假檔期產生了額外效果。而《姜子牙》無論是在本來的春節檔還是到現在的國慶檔,都要跟其他優秀電影正面剛,這部動畫能夠在國慶的大餅裡分到多大的一塊,我是不太看好的。

第三,《哪吒》打頭陣,有噱頭buff,《姜子牙》則沒有。去年《哪吒》上映時,網絡評論都熱鬧起來了,什麼「中國動畫元年」云云的,我也是因此被半哄半騙地買了票進影廳,相信也有不少人也是跟我一樣,受熱點營銷影響而慕名貢獻票房的吧。而《姜子牙》作為同一團隊的作品,已經是這團隊的第二戰了,在製作技術沒有明顯革新時,也意味著失去了像《哪吒》那樣國產動畫的話題buff,這也是不利票房的因素。

無論如何,票房並非衡量作品好壞的唯一因素。儘管《姜子牙》還有未盡善盡美的地方,但在我心目中這部國產的動畫不比《哪吒》要差,甚至稍稍優勝。只希望網民們鍵盤留情,不要埋沒了這樣一部作品

相關焦點

  • 《姜子牙》比《哪吒》差在哪?
    而是去萬達影院看了IMAX版本的《姜子牙》,萬眾期待,暌違半年的國產動畫又一力作。年初的時候就拿它和當時正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起宣傳,資深業餘影迷的我也是翹首以盼。今天去看了,Emmm……怎麼說呢,如果《哪吒》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的話,那麼《姜子牙》就只能算是……及格水平。
  • 《姜子牙》和《哪吒》相比究竟差在哪?
    上周閒著沒事,去看了下國慶檔國漫電影《姜子牙》,看了之後回去重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對比了一下兩部電影。電影改編大膽,完全顛覆了封神宇宙,在影片中傳達了導演願景:願天下再無不公,電影討論核心不像哪吒聚焦於個體而是聚焦於群體,立意很高。這部電影和哪吒相比差在哪?首先是人物不夠豐滿。哪吒更貼近生活。哪吒雖天生為神,但身上也有人性的缺點。哪吒善良又調皮,內心脆弱又故作叛逆,是一個很想得到認可讚美的熊孩子。
  • 跟大聖哪吒相比,《姜子牙》到底差在哪?
    都說《姜子牙》劇情故事差,這是很主觀的一個觀影感受,沒有錯但到底差在哪?為什麼會差?相信很多人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那我們不妨請出《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丸降世》兩座大山,給大家詳細嘮一嘮。第一點,差在人物塑造上。
  • 《姜子牙》口碑崩盤?我認為它比《哪吒》更好
    《姜子牙》上映後,口碑雖然存在爭議,不過,至少我認為它在品質上基本持平了去年暑期檔的《哪吒》,甚至部分段落來得更加驚豔。電影不僅在動作場面上精進了一大步,而且人物情感與故事線索要更深刻,是一次非常紮實且獨具新意的神話改編,以當代的價值觀對經典文本進行重塑。
  • 《姜子牙》預售票房過億,它能複製《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奇蹟嗎?
    不過這裡很多人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姜子牙》能否複製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蹟嗎?而這樣略微雷同的主題很容易導致《姜子牙》的吸引力不足,特別是對於一些看過《哪吒》的觀眾來說。》,但是應該也不會太差,畢竟是彩條屋出品,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珠玉在前。
  • 票房一騎絕塵口碑卻褒貶不一,《姜子牙》比起《哪吒》差哪了?
    不過,相對《哪吒》的令人深省和出圈程度《姜子牙》無疑是失敗的。票房一騎絕塵其他大片聯手都不敵口碑卻褒貶不一。那麼問題來了,《姜子牙》比起《哪吒》差哪了?從評分來看,《姜子牙》目前評分7.1,這還是從開畫7.5掉下來的,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掉了這麼多也足見這部電影並沒那麼深得人心。而《哪吒》149萬人給出了8.5的高評,高下立判。
  • 姜子牙是姜子牙,哪吒是哪吒。
    吐槽姜子牙這部電影都是以劇情來吐槽,再就是不怎麼搞笑,沒有那麼多熱血的場面,沒有哪吒有意思,申公豹在哪吒裡是個壞蛋,在姜子牙裡給強行洗白了。這部電影大部分的人都在吐槽它,而我覺得這部電影挺好的,這僅僅是我個人認為,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姜子牙和哪吒本身是封神榜裡的人物,而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姜子牙的故事,如果不從劇情看這部動漫的話,我覺得這個人物是一個心懷正義的人了。
  • 《姜子牙》與《哪吒》兩種風格打架,「封神三部曲」是個偽命題?
    在評分上,《哪吒》仍然還保持著8.4的高分,比《姜子牙》高出了1.4分而《姜子牙》從《哪吒》上映就開始宣傳,經歷了春節撤檔,整個宣傳時間超過了一年《姜子牙》與《哪吒》兩種風格打架兩部電影的故事背景,都發生在商朝,雖然共同位列「封神三部曲」,但畫面卻是兩種風格,把兩部電影相提並論,仿佛是東方和偽東方文化在打架。
  • 《姜子牙》破首日票房紀錄,口碑冰火兩重天,比《哪吒》差在哪?
    哪吒之魔童降世》(後文簡稱:《哪吒》)的首日票房1.44億,《姜子牙》也已經輕鬆的打破了此前的紀錄。除了《哪吒》電影最後對《姜子牙》的實力安利,還有這14個月以來,兩個IP之間的頻繁互動,《姜子牙》確實是2020年,觀眾繼《哪吒》之後最期盼的一部國漫大作。
  • 《姜子牙》票房創佳績,口碑兩極分化,有沒有可能超越哪吒?
    最近這幾年崛起的很多國漫電影無論是劇情還是畫質,或者是在配音和特效方面都不比國外的那些動漫電影差,比如最近這幾年陸陸續續湧現出的不少國漫電影就特別不錯。在10月1號正式上映之後,《姜子牙》這部作品在票房方面迅速創下了佳績,正式上映的首日票房就突破了3億大關,首日的票房成績不僅超過了去年口碑佳作《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成為了國漫電影中首日票房最高的國漫電影。
  • 動漫電影姜子牙之所以評論兩極分化,全都是因為哪吒的原因
    而與票房高漲形成對比的是,姜子牙的口碑兩極分化,整體口碑相比較於哪吒來說,要差很多。認為姜子牙很好的觀眾覺得,姜子牙相比較於哪吒,是一個更有深度的電影,畫面和音效都有所提升,並且人物和哪吒一樣改編的相當成功的動漫電影,所以認為姜子牙是一部超越哪吒的好國產動漫電影。
  • 吹爆《哪吒》貶低《姜子牙》,你們真的看懂它了嗎?
    不過我也理解大眾兩極化的評價,確實從整體而言,《姜子牙》觀感不如《哪吒》,讓你能從開始笑到最後哭,一路都能很嗨,《姜子牙》以公路片這種結構呈現,就註定了它對標的不可能是《哪吒》,而有可能是《大聖歸來》。
  • 《哪吒》之後,《姜子牙》為何輸了?
    即《哪吒》後,萬眾期待的國漫《姜子牙》上映了,可呈現出來的效果,褒貶不一。一年前的《哪吒》評分8.7分,前幾年《大聖歸來》評分8.3,國漫越來越好的發展,然而今年的《姜子牙》評分打破這個趨勢,評分7.3,咋還比往年低了呢?
  • 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就《哪吒》而言,它的故事框架並沒有完全脫離《封神演義》,故事的主線也沒有擺脫「哪吒鬧海」這一經典IP,只不過是將原著中的一些情節加以改編,通過合理想像,融入當下人的理解,例如靈珠子轉世、哪吒鬥敖丙等等。
  • 《姜子牙》票房破七億,卻難掩兩點不足,比《哪吒》差遠了
    國慶節即將結束,今年的國慶檔電影也看得差不多了,感觸最深的一部影片就是《姜子牙》,並不是因為它多麼好看,而是因為它太讓人失望了,完全就是在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度,是一部披著華麗外衣的低質影片。相比於《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只有一點優勢,但是不足之處卻有兩點,而且這兩點不足都是致命弱點。
  • 兩天破了《哪吒》兩個記錄,《姜子牙》口碑不好,但勢頭很猛
    ,這是《姜子牙》打破的第二個《哪吒》保持的票房紀錄。》能夠在上映一開始就有這麼大的票房優勢,也是要感謝《哪吒》,因為《哪吒》的觀影人次都是影史TOP級別的,而且拿下了超50億的票房,不僅讓觀眾們認識了國產動畫電影的進步,也讓更多電影人關注到動畫電影。
  • 《姜子牙》,真慶幸你不是哪吒2
    作者 | 麥田星鬥期待已久的國漫電影《姜子牙》終於在國慶檔上映了,作為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團隊創作的作品,《姜子牙》在開播前就已經積攢了極高的國民期待值,很多人都期待《姜子牙》能再續《哪吒》去年的輝煌,為這2020充一波熱血,
  • 國慶檔電影強力上映,《哪吒》後續《姜子牙》上映,能超越哪吒嗎
    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勝利,以為可以喚回世間安寧。然而,一切並未結束。一個偶然,姜子牙發現了原來「封神大戰」之下醞釀著更大的陰謀。姜子牙開始踏上探尋真相的旅途……目前《姜子牙》已經具有突破11億票房的趨勢,相比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一天,口碑卻與《哪吒》相差很遠,《哪吒》上映時,幾乎很難刷到差評,影迷評分,都是清一色的4分往上。
  • 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再次定檔了!它會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如今質量比較好的國產動漫電影就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白蛇:緣起》《大聖歸來》等等一些國產動畫電影。它就是《姜子牙》了,目前它已經是再次的官方定檔了。為什麼要說再次定檔呢?因為這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本該在去年的大年初一上映的,可惜因為疫情的原因,被推遲了。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上映的,好在現在疫情得到了控制,《姜子牙》才得以在今年回歸了。目前,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已經是宣布定檔了。就定檔在今年的國慶節假日,也就是10月1日。
  • 《姜子牙》不該學《哪吒》
    鑑定對象:《姜子牙》 上映日期:10月1日文/一大波到底是中心思想重要,還是表達方式重要?《姜子牙》的兩極評價大抵源於觀眾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但對於那些被影片主題深深打動的觀眾來說,表達手段的稚嫩和欠缺或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就像一位男性友人在觀影后對我發的感慨:「一個結巴真誠的表達,比不知所謂的妙語連珠要可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