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or報導,新聞or真相,你會怎麼抉擇?

2020-11-04 Y家的兔子姑娘

如果你是一名新聞工作者,當你看到有一老人因為地滑摔倒時,你是第一時間上去幫忙,還是拿起相機記錄第一手資料?

記得有一次專業課,老師要求我們去觀看韓劇《匹諾曹》。因為我不是經常看韓劇的人,所以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部劇是講什麼的。直到我很隨意地看了幾集後,我完全被裡面的情節給震撼到了。

四個青年在電視臺擔任社會部記者,二十四小時共同奮戰尋找事件真相的畫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記者,什麼是記者的使命和擔當。

忙和亂是我對劇中新聞工作者工作環境的第一印象。每個人的手裡都捧著一臺電腦,二十四小時待命,整個人看起來就像崔達布第一天到社會部所說的那樣,像一群沒有生命力的殭屍。通過這句話不難看出,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強度到底有多大。

在第七集劇情中,崔達布在所有人都認為大媽減肥是為了變漂亮時,他在內心埋下了懷疑的種子。他細心捕捉各種細節,利用心理戰術獲取了健身房的監控錄像,在大家拍板準備慶祝時,他卻跑出去尋找被隱藏在現象表面之下的真相。最後真相也確實被崔達布找到了——大媽拼了命地減肥只是因為她得知自己的孩子病了,需要進行器官的移植,而她作為直系親屬,是器官移植的首選之人,但是大媽過度肥胖,器官脂肪太多,並不符合,所以才有了後面的一系列事情。

崔達布不顧眾人反對,決心找出真相、還原真相的勇氣十分可敬。新聞的價值就在於其真實性、時效性和新鮮性。對於社會記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為今天的新聞將會是明天的歷史,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在面對對手和上級給予的雙重壓力下,崔達布仍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守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看了《匹諾曹》這部劇,發現我們平時隨手得來的新聞信息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每一天新聞都是新聞工作者通宵達旦、嘔心瀝血製作出來的,是他們的心血。這其中的艱辛或許只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吧。

通過這部劇,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所應該具備的能力:洞察力、熱點的敏感度、應變能力、時間觀念、抗壓和競爭能力等等。新聞工作者作為信息的傳播者,應該尊重真相、還原真相,理性分析事件,不過多地參雜個人感情,不做違背道德法律底線的任何事情。

當然,作為信息的接收者,我們也應該理性地分析事件,不能夠人云亦云、指鹿為馬,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基本的道德素質。你們覺得呢?

對於開頭的那個問題,如果你們是那個記者,你們會怎樣做?歡迎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討論。

相關焦點

  • 沈杏怡:「突發新聞報導中的女性視角」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深度頻道資深記者,擅長突發熱點新聞報導。先後負責時政新聞、深度調查報導領域。善於運用女性視角、受害人角度突破切中時間「要害」,由點及面,展現事件全貌。曾全國獨家報導「杭州保姆縱火案」、獨家專訪「毒妻逼死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當事人翟欣欣、全國獨家專訪國內「metoo"事件當事人。
  • 救人?一張相片兩個相反的報導,哪個才是真相
    「如果我倒下,那一群人會把我打死。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跌倒,因為你會被踩踏。'」根據洛杉磯警方的說法,尼波告訴警察,她絕望的時候感到背後有一個人用力把她抱起來,並聽到一個男人對她說:「你還好嗎,我不會傷害你。我手裡拿著你的電話,我要嘗試讓你離開這裡,這些人試圖傷害你。」攝影師拉奎爾·納塔利基奧(Raquel Natalicchio)正好在此時拍下了這張相片。
  • 沙寶亮救人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沙寶亮救人】近日,有網友拍到沙寶亮在趕去甘孜拍戲路上救人的視頻畫面。來源:上遊新聞
  • 從娛樂新聞報導探討新聞從業者的職業道德!
    筆者認為娛樂新聞絕不僅僅是花邊、桃色、明星緋聞,不僅涉及娛樂圈,還覆蓋到其他文化界,是娛樂性與新聞性的並行,是一種特殊的新聞形式。然而在如今的媒介生態下,尤其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諸多娛樂新聞工作者僅僅把握娛樂二字,而忽視內在新聞,道聽途說的虛假新聞,侵犯人格的惡俗報導隨處可見,無一不需要深層次地捫心自問,從職業道德上進行理性地探究。
  • 圍觀 | 川普坐橡皮艇「救人」照片瘋傳,真相竟是……
    近日,一張美國總統川普乘坐橡皮艇在洪水中
  • 對比《沉默的真相》侯貴平張超江陽吳檢,相同處境下抉擇如此不同
    他選擇堅持正義調查真相。他的對面是曾可能成為嶽父的吳檢察長。明明接到過明確的報案信和證據卻遲遲沒有拿出來做調查。同樣處境不同選擇,這正是讓我們深思的地方。從這部劇的人物線做一些分析,如果是我們面臨同樣人生處境,該如何抉擇?
  • 張力奮:真相的傳播,是回歸新聞的原點
    當你悄悄把蟋蟀放進去,其中一隻蜥蜴發現了它。過了一會兒,其他的都會圍過來,為什麼它們只吃會動的東西?它們之間是怎麼溝通信息的?它們有組織嗎?我至少見證一次,兩個蜥蜴似乎在合作攀爬光滑的垂直表面。」張力奮說。人作為一種高度社會化、互相聯繫更為密切的生物,信息流轉的內在機制又是什麼呢?
  • 林浩再談汶川救人「假新聞」:流言年年有,用行動去反駁
    林浩告訴新京報記者,對於自己當年救人是個「假新聞」的評論這些年從未間斷,一開始急於反駁,現在更想用12年間的行動證明自己。林浩林浩表示,從2008年到現在對於救人是個「假新聞」這件事一直有人在說從未間斷,當年做這件事就是無心之舉,但被人質疑,小時候聽到心裡很難受,別人說的時候,他會極力反駁和辯解。慢慢隨著年齡變化和閱歷增加,在遇到質疑的時候,不會馬上爭辯,而是用時間去驗證。
  • 電視臺記者如何做好電視新聞調查報導
    ,逐步豐富當下的新聞調查報導內容,增強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一、新聞記者應該具備極強的責任心    調查報導顧名思義就是在新聞信息調查的過程中探索新聞的真相,並且揭露社會上的一些商家的不法行為或者是不良風氣,其中新聞記者會面對種種困難和阻礙,這就需要電視臺新聞記者需要有極強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緊緊跟隨黨的號召和社會發展的使命,充分發揮記者的新聞傳播作用,把真實的新聞信息傳播給社會大眾,從而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
  • 真相︱劇情逆轉的時候到了:「殭屍肉」報導是假新聞!
    在6月底到7月初,「殭屍肉」的報導沸沸揚揚,但通過對新聞線索的核實,發現這是一起無中生有的報導。這或許將成為中國新聞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頁。  從6月底到現在,「殭屍肉」的報導一直在刷屏,百度搜索頁面達到24800000個。
  • 新華社回應馬航報導中國媒體失敗論:為了真相
    為了生命 為了真相 我們在努力——新華社「馬航370航班事件」報導紀實新華社記者趙博超已經記不清自己3月份參加了多少次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的新聞發布會。一個4個月前才初次駐外的年輕記者,在過去一個月裡見到駐在國總理的頻率「高得有點不正常」。
  • 重慶新聞報導「川美事件」,還原真相
    原定於10月5日晚上8點30粉,會在重慶熙街熙都會廣場舉行「無人機正式表演」,品牌也在當天早上提醒大家:大家注意有序觀看,如遇下雨可能會延遲或取消。02抵制方惡意造謠,網友還原真相。有在現場的粉絲以及當地的網友立馬出來「還原真相」,針對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存在惡意剪輯拼湊,抵制方斷章取義,移花接木!
  • 你把無法刊發的報導扔進了垃圾桶,法國、丹麥、荷蘭卻把新聞搬進了劇院
    它們讓記者在舞臺上講述一個尚未刊發的新聞故事,臺下坐著觀眾。另外會有書面文字或其他格式的新聞報導作品發放到現場觀眾手裡作為補充。這場「秀」沒有主題,也不會被記錄和在其他渠道播放。Zetland Live丹麥新聞機構Zetland的表演始於5年前,並在2016年開始刊發電子報,專注於長報導。
  • 浙江退伍軍人在廣東深汕救人溺亡:目擊者已找到,同為救人者
    6月26日,翁佳浩在廣東深汕特別合作區百安村自然海灘因為救人不幸溺亡。由於缺乏目擊證人,一度讓當地為翁佳浩評定見義勇為申報工作停滯。7月1日,深汕特別合作區找到了關鍵性目擊者、同為救人者的香某,為翁佳浩申報見義勇為的工作得以繼續展開。在大學同學眼中,翁佳浩性格很好,「很會照顧人」。
  • 老人落井獲救 海口警方將為救人群體申報見義勇為
    白衣小夥戴富志衝過去救人時,也一下被「吞」進水中。幸好,在黃林桑、陳亞奇、洪訪來、黃芝海以及汽修店老闆王懷剛等多名熱心人的合力救助下,兩人都被救起。  這一段感人事跡,經南國都市報深入挖掘報導之後,不少市民網友紛紛為那些「熱心腸」點讚,大家建議相關部門對戴富志等人進行表揚和獎勵,這是對凡人善舉的肯定,更是對英雄最真誠的敬意。  「他們正能量滿滿!真的很不錯!
  • 對話當事人|救人是我的職責!-20℃連續兩日跳河救人消防員做客山東...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1月7日下午,一名40多歲的女子在濟南小清河北路附近掉到了河裡。20歲的濟南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張翱翔趕到後來不及多想,在-20℃極寒天氣下下水救人,五分鐘後,落水女子被順利救出。
  • 莫讓「新聞報導」成「新聞報到」
    >近日,衛戍區某警衛團在召開新聞工作階段講評會,統計各連隊投稿數量時發現,個別連隊的發稿柱狀圖明顯「鶴立雞群」。查看稿件內容後,心裡泛起了嘀咕,「感覺這段文字好像在哪見過,這個照片似曾相識……」更有甚者,直接將兄弟單位的稿件原封不動,照搬照抄上去;查看下一個連隊的新聞內容也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抄襲現象……為了探究原因,吳幹事撥通了幾個連隊的電話,從這幾個連隊的新聞報導員那裡了解到,確實存在抄襲稿件的現象,報導員們也向他道出了「苦衷」。
  • 《導火新聞線》:要點擊還是要真相?
    在香港電影《導火新聞線》的開頭,《囧報》主編方凝看著相片《飢餓的蘇丹》,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先拍照還是先救人?很多人都說該片模仿《恐怖直播》《金錢怪獸》,這種觀點我並不認同,雖然都是受害者家屬迫於無奈,採取暴力手段以期達到自己公平的訴求,但《恐怖直播》《金錢怪獸》重點在於犯罪事件,而《導火新聞線》則以犯罪事件為引線,重點放在了新聞報導上面
  • 3分鐘看完韓國電影《獨家報導:良辰殺人記》
    本來打算回頭的大壯決定將錯就錯,於是偽造了一份兇手發來的恐嚇信,來到公司找到了領導,說兇手看了新聞不讓我們在報導了,還要去把舉報者給解決掉,大壯想用這個方法徹底擺脫這件事情,誰知道大胸妹一聽很興奮,還說不能向惡勢力低頭,這次的事情必須報導
  • 梳理45起性侵事件報導,讓我們聊聊真相與邊界丨特別策劃
    ……RUC新聞坊梳理了關於性侵報導規範的國內外研究文獻,分析了2012年以來的45起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的性侵事件及其相關報導案例(詳見文末時間線圖),並分別採訪了三位研究新聞理論、新聞倫理與法規、新聞實務的學者(閱讀本公號今日發布的另一篇文章《「認識真相是一個漫長而崎嶇的過程」丨訪談》可查看採訪原文)。經此一案,讓我們開誠布公地談談,在今天,性侵事件應當如何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