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我輩」?

2020-12-22 新古詩說

在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出現一個高頻詞,也是羅胖特別希望觀眾能記住的詞,這個詞就是:「我輩」。

「我輩」這個詞在現中用不多,常見的組合可能只有「我輩中人」。

我輩這兩個字裡,寫著對世界的主場感和建設性。我輩中人,躬身入局,置身其中。而「我輩」將成為2020年我輩中人的接頭暗號。而當我聽到「我輩」這個詞的時候,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一句歌詞:「像我這樣優秀的人」。這是歌曲《像我這樣的人》裡的一句歌詞。

因為我輩這個詞在古漢語中是很常用的詞,在古詩詞中經常出現。我們通過古詩詞裡的我輩來分析一下,這個「我輩」,是不是「像我這樣優秀的人」

比如:

與諸子登峴山(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擬行路難(南北朝·鮑照)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泛三江海浦(宋·陸遊)鰲負三山碧海秋,龍驤萬斛放翁遊。少舒我輩胸中氣,一掃群兒分外愁。醉斬長鯨倚天劍,笑凌駭浪濟川舟。悠然高詠平生事,齷齪寧能老故丘。

次韻二首(宋·陶夢桂)倦倚欄杜對暮霞,展君吟卷喜無涯。圓如掌上黃金彈,清比梅梢白玉花。試問山林無我輩,卻將景物付誰家。風簷把玩徘徊久,煙在平林月在沙。

我們再單獨看看我輩的句子: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少舒我輩胸中氣,一掃群兒分外愁。

試問山林無我輩,卻將景物付誰家。

在古人用我輩表達時,心中充滿了驕傲,把我輩理解成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而與「我輩」對應的是「爾輩」。

李白在《白馬歌》中寫道:回頭笑紫燕,但覺爾輩愚。

陸遊在《荷鋤》中寫道:何曾笑爾輩,但覺愛吾廬。

杜甫在《雞》一詩中寫道:問俗人情似,充庖爾輩堪。

這麼多「爾輩」讀起來用現在的網絡用語就像是:你們這些渣渣。

對於一下「我輩」和「爾輩」,不難看出,當詩人說出「我輩」時,心中都是有一點小傲驕的,而當詩中出現「爾輩」時,心中多少有一些輕蔑。

漢語真奇妙,這個「輩」字,加在我方,就是一個正面buff,加在爾方,就是一個負面buff。

當我們在2020年再聽到「我輩」這個接頭暗號時,心中要想到:我輩中人,都是像我這樣優秀的人。

正好我也寫了「我輩」和「爾輩」的詩。

新古詩:

卜算子夜半不成眠,江岸觀星火。靜待春花怒放時,朝日紅一抹。我輩為何活,上下難求索。許是將來寂寞時,老子崢嶸過。

《有感》江山如有待,爾輩不重來。領袖俱往矣,興亡何快哉。未看花木盛,莫道管弦哀。明日西風起,天清雲霧開。

歡迎關注的轉發

-end

相關焦點

  • 重鑄榮光我輩義不容辭是什麼梗 重鑄榮光我輩義不容辭出處
    重鑄榮光我輩義不容辭這一句話最近很是火爆哦,從字眼上就感受到了熱血沸騰呢,那麼重鑄榮光我輩義不容辭是什麼梗,其原出處是哪裡,下面給大家介紹。  重鑄榮光我輩義不容辭是什麼梗和意思而他們在世界賽上的完美表現無疑證明了這句話並不是什麼大放厥詞,DWG戰隊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成功將冠軍和第一賽區的榮耀帶回韓國。  而在S10總決賽落幕以後,這句豪言壯語和Tes.Knight的打入四強就算成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李白詩「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貶義詞嗎?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是貶義嗎?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指的是什麼人?是貶義詞嗎?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那麼什麼人住在這樣的房屋中呢?二、蓬蒿人,經常指隱士蓬蒿人,就是生活於簡陋偏僻地方的人,進一步引申為等閒之輩、未有作為、胸無大志的普通人。說蓬蒿人有貶義,可以這麼理解。但是在很多語境中,蓬蒿人有隱士的意思。
  • 由崎星空雖然是我輩楷模,卻總是被女主反殺,觀看彈幕太真實
    那麼由崎星空為什麼被稱為我輩楷模呢?小林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是由崎星空的本身經歷。在小時候他因為名字的關係而被大家嘲笑,受到刺激的他發誓要成為比太空人更厲害的人,從那之後發奮努力,成績第一,這種努力的行為確實可以稱為我輩楷模。第二是由崎星空的感情經歷。
  • 「國族安危繫於我輩!」洪秀柱感嘆大陸防疫:不容易啊
    「國族安危繫於我輩」的情操是控制疫情的一個關鍵洪秀柱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後,兩岸都有不少年輕人投入防疫工作。在疫情開始時,她看到大陸各地年輕的醫護人員不斷地投入武漢、投入湖北,那種奮不顧身的精神、那種國族安危繫於我輩的情操,是大陸能夠快速控制疫情的一個重要關鍵。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我輩豈是蓬蒿人」「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 石黑一雄的《我輩孤雛》,善於營造氣氛
    《我輩孤雛》,一個小孩為尋找父母而長大成為一名偵探,到最後才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母親犧牲自己而構建的童話。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 銘記「12.9」,我輩當自強
    12月7日,在凜冽的寒風中,眉山市東坡區東坡小學朝陽中隊的孩子們舉行了以《銘記「12.9」,我輩當自強》為主題的國旗下教育活動。孩子們用飽滿的激情朗誦了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雪》。在朗誦中,孩子們深切體會到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壯志,激發了廣大師生要奮發圖強的愛國情操。
  • | #我輩中人#會客室VOL.4
    有時候你會覺得父親為什麼跟我抱怨這抱怨那,難道我什麼地方沒做好嗎,其實想想他不是在抱怨你,他只是在抱怨給你聽。所以你這時候就要立刻跳出來想:他其實是在抱怨的是大哥啦,我不要自己跳進去。照顧者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比較好的元氣,這樣才能在照顧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心安理得、愉快輕鬆一點。」
  •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5]![解析1]鮑照約公元414年—公元466年,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少有文才,獻詩臨川王劉義慶,甚得賞識,擢為國侍郎。後遷秣陵令,入為中書舍人。
  • 青春報國,正在我輩
    撤離武漢的日子裡,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若干年後,當「90後」集體回望2020年的初春,會看到什麼?相信會是成長。  在馳援武漢的4000多名軍隊醫務工作者中,超過四分之一,是不滿30歲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90後」。最小的女兵護士劉思彤,剛剛年滿20歲。
  • 《八佰》觀後感:前輩遺志,我輩早已遺忘
    劇中反覆出現的京劇,我不懂什麼劇目,但我知道那是一種中國人一直以來推崇的對保家衛國的使命感。謝團長中彈了,戰士們倒下了,租借門裡的人們,不顧阻攔衝向門口,努力伸出雙手,他們抓住了什麼?戰士們?或是其他?
  • 我輩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輩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
    在那期間把煙戒了,後來因為什麼把煙重新拿了起來看來只有自己的內心知道。是個自信心不是特別強的人,天天吵著和好朋友要姑娘的聯繫方式,要到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促進兄弟朋友感情的一種方式吧。
  • 只有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才是我輩中人,才能讀懂《風聲》
    而後又覺得這個詞有點不到位,便又引入了一個新詞「我輩中人」。這個「我輩中人」便出自《風聲》。它被得到大學的教研長蔡鈺老師深刻記憶了十年。蔡老師對《風聲》的電影情節並不記憶猶新,但對劇中的這樣一句臺詞卻是銘記於心。這句臺詞是:「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 《我輩中人》:我們這輩中年人的共同承受與共同彼岸
    這一程因為「我輩」的集結,屬於一個廣闊群體的承受與修行、使命與共情即被瞬間點燃。「我輩」在此不僅是一個定語,更是一種召喚與慨嘆。《我輩中人》,註定將傾訴、將傾瀉、亦將天空海闊與熱淚盈眶。《我輩中人》是關於中年的思問之作,更是致敬之作。作者張曼娟圍繞「中年為何令人恐慌無措、中年面臨何種困境、中年該如何破題」的中年之考,以同困、同度、同悟的探求節奏實現著對中年之殤的清算、治癒與和解。
  • 天下風雲出我輩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地產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 水龍敬老師直播給老婆畫生日賀圖,好男人啊,我輩楷模
    雖然水龍敬老師創作的作品主要是男性向,但是其實,他繪製的帥哥一類角色還是挺棒棒的,最近,為了給他老婆慶祝生日,他還直播畫生日賀圖,真是好男人啊,我輩楷模。熟悉水龍敬老師的紳士都知道,這位大佬創作的作品都是男性向的,對於女性角色繪製得很細緻,不過其實他老人家的作品倒是男性也繪製得很好,最關鍵的是,這貨其實還參與過純女性向的作品你敢信?
  • 隋朝審音委員會:我輩數人,定則定矣
    大約在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劉臻、顏之推、魏澹、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八個人到陸法言家裡聚會,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因為什麼組的局
  •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題目是這個樣子的: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當時在詩詞大會中,「蓬蒿人」的答案公布後,康震老師就開始解釋。
  • 《風聲》:風聲之後,再無傳奇;「我輩」之後,定所有為
    再次得知《風聲》,是因為「我輩」一詞,其原是出自電影版顧曉夢以摩斯電碼形式留在旗袍上的「遺書」,也可以說是在當時時期下,對挽救國與民族於水火的無聲吶喊,不由得令人對無數革命志士肅然起敬。「我不怕死,怕的是愛我者,不知我為何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