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論《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哉!壯哉!壯哉
最近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抗戰大片《八佰》,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爆上映,這部影片真實還原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那段悲壯歷史,影片中中華好兒郎們熱血奮戰的場景,感動了許多觀眾,極大激發了人們內心的愛國熱情,讓許多人明白了當年抗戰期間,傳頌大江南北的那句話:「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爆發 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河山一寸血山河歲月喋血會戰[40集全+後記](臺灣視角的抗戰紀錄片)
臺灣大型抗戰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拍攝於一九九七年,距蘆溝橋事件的發生正好是整整六十個年頭,該片的名稱出自當年蔣中正鼓勵青年從軍之語: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ed2k://|file|一寸河山一寸血(1)盧溝橋的故事[ED2000.COM].rmvb|143143823|c337c5560b84ee760f98df612754da6b|ed2k://|file|一寸山河一寸血.03.民國初亂[ED2000.COM].rmvb|142985623|5091cb0fca5d192e38bdd269301cccde|/ed2k://
-
傳奇 陳君天:《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瀝血史
9歲赴臺,一別母親39載;他是第一代最成功的綜藝節目製作人,李宗盛、童安格、費玉清第一次上電視都是他的節目;他的40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經推出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四天四夜中,壯士抵擋住日軍的瘋狂進攻,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抗戰到底的決心。蘇州河的北岸,今天是繁華的大都市,如果不是因為這場電影,我怎能想像到它曾經一邊是繁華歌舞昇平的天堂,一邊是血肉縱橫的地獄。然而這一切竟發生在幾十年前!第一次和朋友看完電影八佰時,腦子裡全都是河兩岸的對比。
-
一寸山河一寸血
也許這些兵裡有痞子、混子、油子,也許他們一開始合懷心思,恐懼退縮想逃離……但最終他們都成了戰士,面對日本侵略者時這一群人守護了有關於中國人的尊嚴和戰爭的意義,在這樣普遍的精神感召之下,他們守護的那面旗幟實則是守住了人性尊嚴的旗幟
-
42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壯士》
2005年6月25日,正在做《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次改版的陳君天向採訪他的記者模仿蔣緯國當時發出的聲音,「他喊的比我跟你喊的恐怖多了。」陳君天說。對此,陳君天的解讀是:「一個人在那樣高的位置,是很寂寞的。雖然老蔣跟宋美齡相知很深,夫妻間固然會互相幫助,但他還是有不能紓解的壓力。這個人脾氣非常倔。那是在重慶,時間大概在1941年珍珠港事變以後。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口號激蕩人心,背後卻滿是血淚
2020-03-25 14:59:16 來源: 百年滄桑 舉報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觀後感
古人類學界有個共識,我們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從所有的智慧種族中脫穎而出,一路滅絕其他原始人類和諸多大型哺乳動物,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就是由於基因突變的原因,導致他們具備了想像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比如神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人類簡史》把這類概念稱為主體間 (intersubjective),還有個更通俗易懂的說法叫「想像共同體」。
-
1944,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上真實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仔細地陳列數據,像一個數據分析師一樣,告訴你——在76年前,有這樣一場殘酷的戰爭在這裡打響;在76年前,有那樣一群戰士在這裡浴血奮戰;在76年後的今天,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其價值的,同樣值得我們後人銘記。兩天裡看完這本書。每一頁,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字後面都深深浸透著「一寸山河一寸血」。76年前的歷史,卻被我們耽擱了如此之久,才慢慢去重新認識,除去感動之外,更多的是愧疚,無言的愧疚。
-
一寸山河一寸血,80年前的淞滬會戰如何改變中國?
中國軍隊面對強悍的侵略者拼死作戰,沒有絲毫的妥協與屈服,幾十萬官兵在註定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作戰中頑強勇敢,其錚錚鐵骨令人對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肅然起敬。就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網絡流傳出4名男子身穿二戰日軍制服在當年戰場——上海四行倉庫前拍照一事,令人髮指,引發網民極大憤慨。這只是極端個案,幾個醜類無底線的表演而已。
-
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姜文有新電影要上映了,《邪不壓正》。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看姜文的片子,是有智商門坎的。說吧,《太陽照常升起》你是第幾遍看懂的?還是一直沒看懂? 那個年代,知識分子何其難得,29軍軍長宋哲元根本不捨得讓他們上戰場,他計劃是將這些學生培養成29軍未來的地方幹部。 所以戰事爆發後,宋哲元特意將學生們安排在敵人最不可能進攻的東南方向。 但是,炮火一響,敵人首先就衝東南方向而來!
-
電影《八佰》沒講到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山河一寸血!因為當時損失巨大,有老兵回憶:「有時一個師派上去,兩天就打光了。新來的士兵或是壯丁,連稍息立正都不教,教會瞄準開槍就得送到前線去了。」戰壕底下全是屍體,增派的士兵就踩著戰友的軀體作戰。
-
《巨兵長城傳》:一寸山河一寸血,數萬屍體鑄一城!(一)
《巨兵長城傳》的世界裡,有四個國家——白辰、青水、金沙、黑峰。其中,統治黑峰的狼族世代野心勃勃,不斷企圖以武力吞併其他三國,卻因國家間實力相當而從未成功。直到某一天,新任狼王為了鍛造武器瘋狂開礦,卻無意間從地底深處獲得了一件名為帝印的武器。帝印可以召喚巨大的龍形石兵,一兵足以破一城,而巨兵之數,共有十萬!相鄰的白辰國率先迎戰,但僅僅一天,白辰亡國!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一部還原歷史的電影
一寸山河一寸血,可以說是近年來國產抗日戰爭電影中巔峰之作了! 憑心而論,「活下去才是勝利」!有高潮,有催淚,結局比較開放,也算是完美收尾了。作為一個地道武漢人的我,在了解影片中的花絮的我,真的在影片人物中發現了有湖北口音,這正是《八佰》拍攝劇組的尊重史實之處
-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才是八百壯士背後的寫照
蔣百裡有一套著名的《國防論》,在這部著作當中他認為中日之間必有一戰,不過中國和日本的國力懸殊,中國不可能是日本的對手。《國防論》主要總結為三點,第一,中國對日本不怕鯨吞就怕蠶食,中國應該實行全面抗戰,第二,中國應該主動出擊上海的日軍,使得日軍由北向南轉化為由東向西,中國的地形是西邊高東邊低,可以利用地形的優勢,拖延戰爭的時間。
-
慘烈會戰:三小時打光一師,軍縮編成團,一寸山河一寸血從這叫響
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對中國人民來說,的確是來之不易,過程是極其慘烈,當年,無數有志之士,面對日軍在華進行肆無忌憚的一系列侵略活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發出的「最後的吼聲」: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著敵人的先進武器,壯烈殉國,
-
抗戰影像30年陳君天:今年我失望了,希望《一寸山河一寸血》2017年能夠播出
我在1994年的時候開始籌備《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樣的我既不是軍事學者,也不是一個歷史學者,但是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看到了吳相湘的東西,我一腦袋栽在那個裡面,我本身在臺是做綜藝節目,但是我心裏面惦記的是有朝一日我能夠做這樣的一個紀錄片,我是小孩玩大車,不自量力。
-
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會戰01:淞滬會戰1天打光1個師
為了銘記這些普通而偉大的士兵們,我們將會陸續回顧這充滿著血與火的22場大型會戰。 1937年的盛夏,爆發在上海的淞滬會戰是這22場會戰的第一戰。 日軍武器裝備上有優勢,炮火強大而密集,鋪天蓋地打在守軍陣地之上。中國守軍拼死不退,士兵們抱著手榴彈和敵人坦克同歸於盡;子彈打光了,就衝上去和敵人拼刺刀。
-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一戰,打出了全民抗戰的信心和決心
靈丘與平型關之間,有一條名叫喬溝的峽谷,其中段長達10餘裡,道寬3-5米,最窄處僅容一輛汽車通行。溝北側崖高20-30米,陡峭如削,極難攀爬;溝南側山低坡緩、雜草叢生,是絕好的伏擊殲敵之地。不久,偵察員報告:日軍已進入蔡家峪以東地區,明日有進攻平型關的可能。聞此,林彪、聶榮臻果斷下達出擊命令,參戰部隊連夜出發,分頭趕往預定區域。是夜午時,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接踵而至的還有驚心動魄的山洪。戰士們身上的單衣被完全打溼,寒氣滲骨,牙齒凍咯咯直響,兩條腿凍得麻木不知,但他們仍手拉手一邊前進一邊相互鼓勵著「二萬五千裡長徵都走過來了,這點苦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