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觀後感

2020-09-03 雲軒沉思錄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數度熱淚盈眶,腦中時不時想起羅輯思維第 142 期節目題眼的那句話:

八年抗戰就像一把鐵錘,為中華民族打造出了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底座。

據說《八佰》的創作過程耗時十年,不知道主創人員是否聽過這期節目,但在我看來,整部耗資逾十億的影片,不過是在詮釋這一句話而已。

在抗日戰爭之前幾十年發生的甲午戰爭,日軍進入中國東北之時,還有地方上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只不過是尋常的改朝換代,更替一下統治者的身份而已。

彼時的底層民眾,只是把國家視為皇帝一家一姓之私產,毫無民族國家的概念。

而這種局面,到抗戰時期才開始真正有所改觀。

淞滬會戰的雙方,一邊是經過明治維新奮發圖強已數十載的日本,另一邊則是自鴉片戰爭以來屢戰屢敗、受盡列強欺凌、四分五裂的中國,勝敗之數,顯而易見。

自九一八、盧溝橋乃至淞滬會戰,為什麼中國軍隊屢戰屢敗,坐擁四萬萬國民的華夏大國,面對日本這樣的蕞爾小邦卻毫無還手之力?

究其因,無非是當時的中國尚無法將國內的力量和資源有效整合起來。

古人類學界有個共識,我們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從所有的智慧種族中脫穎而出,一路滅絕其他原始人類和諸多大型哺乳動物,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就是由於基因突變的原因,導致他們具備了想像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比如神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人類簡史》把這類概念稱為主體間 (intersubjective),還有個更通俗易懂的說法叫「想像共同體」。

是的,神、宗教、貨幣、公司、民族和國家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其實都是實際上並不存在、經由我們共同想像出來的概念。

但因為有了這些大家彼此認同的虛擬概念,人類才能聚集起很多人的力量,去實現少數個體無法實現的宏大目標。

《八佰》全片的劇情就是在逐漸追尋「民族」和「國家」這兩個想像共同體的意義的過程。

影片開始時,在湖北保安隊潰兵端午和小湖北、東北兵老鐵、陝西兵羊拐的角度來看:

· 我只是普普通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為什麼要千裡迢迢跑到大上海來打仗?

· 大部隊全都跑球了,憑啥我們就該戳在這?

· 蘇州河那邊就是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的租界,為什麼我就一定要守在河這邊等死……

至於河對岸租借裡的同胞們,起初只是慶幸能在英法等歐美強國的庇護下得享太平,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則絲毫無感。

然而隨著慘烈戰事的不斷進展,一切都在慢慢發生變化。

河此岸的戰士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犧牲並非毫無意義,所以前赴後繼,銳身赴難,死不旋踵;河彼岸的市民們也因看到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而激起了同仇敵愾之心,所以有妓女為將士捐款,有女童軍冒死渡河送國旗,有道上小混混為接通電話線付出生命的代價……

外國女記者問謝晉元團長:你們做這種無謂的堅守,意義何在?

謝團長和麾下四百餘將士用行動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湖北、陝西、山東、廣東、遼寧各種南腔北調的方言,中國地圖、皮影、國旗各種散碎的意象,無不在潛移默化地營造著共同體的印象:

無論我們來自哪裡,此前處於什麼社會階層,但此時此刻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軍人,我們在守護著同一片國土,同一群同胞。

無論何時何地,躬身入局者的實際行動,永遠是最具有說服力的。

抗戰十餘載,正是像楊靖宇、謝晉元、張自忠、狼牙山五壯士和許多不知名的抗日英烈們,用自己的行動和犧牲激勵了更多的國民,逐步強化起人們心中「中華民族」和「中國」這兩個想像共同體的概念。

謝晉元團長最後對小湖北的那句話道出了真諦:

單憑我們這四百人擋不住日本鬼子,要靠我們身後四萬萬人團結起來才能做到。

涓滴匯流,百川到海,無數國人點滴力量的匯集,才最終推動了歷史的飛輪,讓我們免於亡國滅種的災難。

影片結束後播放片尾曲和演職人員名單時,我看著身旁邊喝飲料邊注視銀幕的兒子,他今年十三歲,和影片裡的小湖北正處於同樣的年紀,但我無法、也不敢想像他身處影片中的戰場是何種景象。

一寸山河一寸血,先烈的犧牲和付出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的生活,好好生活,好好守護他們曾經用生命守護過的東西,應該是最能告慰他們的實際行動吧?


相關焦點

  • 再論《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哉!壯哉!壯哉
    最近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抗戰大片《八佰》,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爆上映,這部影片真實還原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那段悲壯歷史,影片中中華好兒郎們熱血奮戰的場景,感動了許多觀眾,極大激發了人們內心的愛國熱情,讓許多人明白了當年抗戰期間,傳頌大江南北的那句話:「一寸山河一寸血!
  • 電影《八佰》沒講到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近,電影《八佰》上映,引發觀眾熱議,但卻褒貶不一。批《八佰》的被罵漢奸,誇《八佰》的被罵成走狗。更多的人,是為那段國破山河碎,壯士孤軍浴血的過往落淚。但重溫歷史,不應只為一時的感動。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也許能更清醒地認識現在。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一部還原歷史的電影
    《八佰》的上映消息,感覺有點突如其來,好像一夜之間就鋪天蓋地了,《八佰》電影終於上映了!《八佰》這是第一部以歌頌國民黨浴血戰場,殺敵報國的偉大歷史電影。影片用位於蘇州河南端的租界的歌舞昇平和北面的滿目瘡痍來描述國軍的全面潰退讓日寇的進攻越發猖狂,而堅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的任務交給了第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
  • 我輩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關於《八佰但如果你是抱著看一部電影的態度走進影院的話,《八佰》還是值得一看,因為它的確是一部優秀的國產戰爭片。很震撼!當然,如果你抱著中國人的身份去看這部電影,《八佰》就很值得一看,因為你會從中明白,我們這個民族為何會綿亙五千年,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打敗過。
  • 八佰功名塵與土,一寸河山一寸血——電影《八佰》觀後感
    《八佰》到底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1937年7月7日,日本以盧溝橋事件為藉口,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八佰》的故事就是講述發生在這裡,一個號稱800人,其實只有400多人組成的一個加強營,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偉大奇蹟。
  • 42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壯士》
    2005年6月25日,正在做《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次改版的陳君天向採訪他的記者模仿蔣緯國當時發出的聲音,「他喊的比我跟你喊的恐怖多了。」陳君天說。對此,陳君天的解讀是:「一個人在那樣高的位置,是很寂寞的。雖然老蔣跟宋美齡相知很深,夫妻間固然會互相幫助,但他還是有不能紓解的壓力。這個人脾氣非常倔。那是在重慶,時間大概在1941年珍珠港事變以後。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今年第一次進電影院,票房給八佰。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10月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上海淪陷在即,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閘北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四天四夜中,壯士抵擋住日軍的瘋狂進攻,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抗戰到底的決心。
  •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
    一寸山河一寸血,國恥勿忘!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爆發 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
    電影《八佰》終於上映了。這場發生在淞滬戰役後期的上海閘北四行倉庫守衛戰,其英勇悲壯的戰況得以在銀幕上再現。弱到任由西方列強拿捏卻無法反抗,依靠外國軍事力量的援助,但謝晉元和八百壯士,並不是「打給外國人看看」的,他們以一腔熱血,不畏死亡,喚醒全體中國人應該站起來,保護我們的家我們的國。
  • 一寸河山一寸血山河歲月喋血會戰[40集全+後記](臺灣視角的抗戰紀錄片)
    |/ed2k://|file|一寸河山一寸血(1)盧溝橋的故事[ED2000.COM].rmvb|143143823|c337c5560b84ee760f98df612754da6b|ed2k://|file|一寸山河一寸血.03.民國初亂[ED2000.COM].rmvb|142985623|5091cb0fca5d192e38bdd269301cccde|/ed2k://
  • 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才是八百壯士背後的寫照
    時隔一年之後,《八佰》這部電影終於和觀眾朋友見面了,這部電影剛剛誕生之際就引來了很多爭議,甚至一度被要求停止上映。原本定在8月21日上映的電影也被提前,提前的日子很有意思,是8月14日。上映的明天剛好是8月15日,這是一個什麼日子呢?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
  • 傳奇 陳君天:《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瀝血史
    9歲赴臺,一別母親39載;他是第一代最成功的綜藝節目製作人,李宗盛、童安格、費玉清第一次上電視都是他的節目;他的40集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經推出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
    《八佰》的票房已6破億對復工後的影院來說確實如同一劑強心針但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銘記歷史記住曾經付出的血淚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情懷每一個為這片土地流過淚水、汗水與血的人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口號激蕩人心,背後卻滿是血淚
    2020-03-25 14:59:16 來源: 百年滄桑 舉報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80年前的淞滬會戰如何改變中國?
    中國軍隊面對強悍的侵略者拼死作戰,沒有絲毫的妥協與屈服,幾十萬官兵在註定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作戰中頑強勇敢,其錚錚鐵骨令人對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肅然起敬。就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網絡流傳出4名男子身穿二戰日軍制服在當年戰場——上海四行倉庫前拍照一事,令人髮指,引發網民極大憤慨。這只是極端個案,幾個醜類無底線的表演而已。
  •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的真實歷史是這樣的
    閒來無事看手機,刷到這個叫《八佰》的電影預告片。第20秒看到硝煙瀰漫的上海時心頭一顫,似曾相識。等到第40秒字幕出來,豁然開朗——這個故事終於被拍出來了。記不清是哪一年的暑假了,跟同學上網吧擼紅警。那個作者寫的很燃,文中有一句是引用魯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當時覺得這句話酷斃了,哈哈。最後看完了也看得我一腦袋問號——蔣介石的兵也這麼有血性嗎?胡謅的吧?咋有點狼牙山五壯士的味道?電視裡的國民黨不都是壞的,一打就跑嗎?後來慢慢長大了,看的書多了,一切也就醍醐灌頂,釋然了。
  • 1944,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上真實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每一頁,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字後面都深深浸透著「一寸山河一寸血」。76年前的歷史,卻被我們耽擱了如此之久,才慢慢去重新認識,除去感動之外,更多的是愧疚,無言的愧疚。特別當看到日軍始終惦記松山的亡魂,他們甚至完整地記錄了每一個戰死的日軍的姓名,籍貫,軍銜和職務。
  • 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看姜文的片子,是有智商門坎的。說吧,《太陽照常升起》你是第幾遍看懂的?還是一直沒看懂? 所以,這一次,為了值回票價,我打算提前做下準備工作。原著小說沒時間讀了,最起碼也要了解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吧。 影片故事時間設定在1937,正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那一年。
  • 從《八佰》的八百壯士到《捍衛者》的姚子青營,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近上映的《八佰》在網上被炒的熱火朝天,被眾多網友評為「史上最精彩的戰爭片」。這是一部根據淞滬會戰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而改編的電影,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一其實,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激烈。
  • 《巨兵長城傳》:一寸山河一寸血,數萬屍體鑄一城!(一)
    只剩他一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數萬屍體鑄一城,恢宏的蘆浮城完全由蘆蘆族戰士的屍體組成,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著他們的靈魂。蘆蘆族,是最勇敢的王族,他們曾經為天下而戰!這便是蘆蘆族歷史的二次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