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功名塵與土,一寸河山一寸血——電影《八佰》觀後感

2020-08-29 藍山文案

10年準備,4年製作,3次撤檔,歷經波折。硬漢導演管虎,張譯,姜武,王千源等一派實力派主演的《八佰》終於上線放映了。第一時間,就去影院買票觀看了,電影令人震撼,全程淚流滿面。電影結束準備離場時,整個影院沒有一個人說話,沒有一個人起身,靜靜的等到最後一個字幕結束。

《八佰》到底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盧溝橋事件為藉口,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

8月13日,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淞滬會戰,在上海打響。

這場戰役,中日雙方共有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持續了三個月,我軍死傷30餘萬人。

10月26日,位於上海的國軍,在面臨著後勤保障不利,士兵訓練不足以及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仍然固守在幾近成廢墟的上海。

時任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命令撤出該區的所有部隊,同時命令最精銳的第88師單獨留守。

這樣做,一是為了拖延日軍的進攻速度,二是為了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在抵抗日本侵略戰爭上的堅決態度。以此來迎來國際社會上的支持。

而位於閘北區蘇州河北岸的上海四行倉庫,是當時閘北最高也是最大的建築,同時也是第88師的師部。

《八佰》的故事就是講述發生在這裡,一個號稱800人,其實只有400多人組成的一個加強營,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偉大奇蹟。

而後來被稱為「八百壯士」的這幫英雄,在這場保衛戰中,其實是「棄子」一般的存在。只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的四行倉庫,說白了就是為了將這場戰鬥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來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雖然這場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但是這一切換來的,卻沒有像蔣介石所希望的那樣,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性的國際支援。這也為原本就慘烈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再次蒙上了一層悲壯的氣息。

最慘烈的戰爭史詩,最閃耀的人性光輝。

《八佰》講述的這場戰爭,最荒誕又諷刺的在於「隔岸觀火」四個字。

當800壯士誓死固守四行倉庫,與敵軍拼命的時候,跟他們只隔著蘇州河的對面南岸,卻是歌舞昇平的公共租界。

一河之隔,隔出了生與死,隔出了天堂跟地獄。

一邊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一邊是炮火連天,屍橫遍野。

無需更多的言語和情緒的渲染,光是直觀視覺對比,就帶給人無比的驚愕和震撼。

觀感足夠震撼,最外放有力的證明是眼淚。那些被稱為英雄的戰士們,他們首先是兒子,父親和丈夫,當他們迎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向前衝的時候,放下了牽掛的母親和素未謀面的孩子。

每個戰士都是爹娘生養的,誰又不是爹娘生養的呢?如此強烈的共情,必定會讓觀眾淚流滿面。

那些從一開始就抱著必死心態的戰士,因為使命,因為信念,令人動容。

而以歐豪飾演的端午為代表的散兵遊勇,從一開始神情渙散,戰戰兢兢,到最後捨身殺敵,大義凜然。

四天很短,短到壯烈犧牲不過是一瞬之間。四天很長,長到可以讓一個懦夫成長為英雄。

《八佰》絕對是一部值得去電影院觀看的佳作,多一些這樣用心製作的電影,中國電影的崛起興盛將會是必然的。緬懷過去,牢記歷史,今天的盛世正是當年那些抵抗到底,共御外辱們的先人所創造的。八佰功名塵與土,一寸河山一寸血!致敬英雄,吾輩當自強!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加油,雲蝸智能談電影《八佰》觀後感
    最近一部抗戰愛國題材的大片《八佰》正在熱映,該片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從8月20日影院復工的當天,貓眼數據公布,從8月14日點映開始,電影《八佰》點映票房突破2億,打破原來的《西遊記女兒國》創下的1.79億的點映票房記錄。
  •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觀後感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數度熱淚盈眶,腦中時不時想起羅輯思維第 142 期節目題眼的那句話: 據說《八佰》的創作過程耗時十年,不知道主創人員是否聽過這期節目,但在我看來,整部耗資逾十億的影片,不過是在詮釋這一句話而已。 在抗日戰爭之前幾十年發生的甲午戰爭,日軍進入中國東北之時,還有地方上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 再論《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壯哉!壯哉!壯哉
    最近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抗戰大片《八佰》,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爆上映,這部影片真實還原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那段悲壯歷史,影片中中華好兒郎們熱血奮戰的場景,感動了許多觀眾,極大激發了人們內心的愛國熱情,讓許多人明白了當年抗戰期間,傳頌大江南北的那句話:「一寸山河一寸血!
  • 電影《八佰》沒講到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近,電影《八佰》上映,引發觀眾熱議,但卻褒貶不一。批《八佰》的被罵漢奸,誇《八佰》的被罵成走狗。更多的人,是為那段國破山河碎,壯士孤軍浴血的過往落淚。但重溫歷史,不應只為一時的感動。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也許能更清醒地認識現在。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是一部還原歷史的電影
    《八佰》的上映消息,感覺有點突如其來,好像一夜之間就鋪天蓋地了,《八佰》電影終於上映了!《八佰》這是第一部以歌頌國民黨浴血戰場,殺敵報國的偉大歷史電影。影片用位於蘇州河南端的租界的歌舞昇平和北面的滿目瘡痍來描述國軍的全面潰退讓日寇的進攻越發猖狂,而堅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的任務交給了第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
  • 我輩當有報國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關於《八佰》這部電影。但如果你是抱著看一部電影的態度走進影院的話,《八佰》還是值得一看,因為它的確是一部優秀的國產戰爭片。很震撼!當然,如果你抱著中國人的身份去看這部電影,《八佰》就很值得一看,因為你會從中明白,我們這個民族為何會綿亙五千年,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打敗過。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昨天,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我和兒子今年第一次去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八佰」,影片根據抗戰史上真實戰例  影片副線,隔著一條蘇州河,這邊槍炮轟鳴震天,血與火的人間煉獄,隨時都有官兵犧牲。
  • 《八佰》:一寸山河一寸血
    《八佰》的票房已6破億對復工後的影院來說確實如同一劑強心針但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銘記歷史記住曾經付出的血淚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四行倉庫僅有一河之隔的,是英美的公共租界,是日本軍隊並不敢涉足的地方。觀影時,電影裡每過一天
  • 電影《八佰》中的一條河,隔離了炮火,卻「打通」了生死
    近日,管虎執導的戰爭巨作《八佰》公映後,3天就破了10億票房,成為了2020年首部票房10億的電影。而且截止目前,上映11天,累計票房近20億。如今,身處和平年代,人們也更願意用心去感受八佰勇士用血肉之軀,在槍林彈雨的絕境之地,誓死捍衛「四行孤島」的抗日壯舉!一寸山河,一寸血!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2020-08-2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講述1937年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電影《八佰》觀後感,來欣賞一下吧。電影《八佰》觀後感篇一《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電影中是四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面對敵多我寡的境地,戰士們奮力堅守四晝夜。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小歷史就不好,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八佰壯士其實只有四百多人,《八佰》以一群臨時應召、本意去打掃戰場卻無意中被併入阻擊部隊的「保安團」為主視點,由一開始的怕死畏戰到最後拿步槍與敵機「單挑」的無所懼怕,由遇到敵襲就各自逃命的一盤散沙到最後全副武裝的鋼鐵城牆,電影的整個過程一方面是與日軍作戰、另一方面也是非正規部隊的成長過程、他們在迷茫怯懦中逐漸找回民族大義的過程
  • 為何起名《八佰》?看《八佰》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幾個數字
    8月21日,遲到400餘天,《八佰》如期正式上映。由於疫情的特殊原因,對於離開電影院太久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看完電影,大家最多的反饋就是,《八佰》太好哭了。而《八佰》這部電影從拍攝到上映也是一部「艱辛史」:籌備時間前後持續10年,多次歷經重啟,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擁有68棟建築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耗時一年半實景拍攝。
  • 從《八佰》的八百壯士到《捍衛者》的姚子青營,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近上映的《八佰》在網上被炒的熱火朝天,被眾多網友評為「史上最精彩的戰爭片」。這是一部根據淞滬會戰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而改編的電影,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詳細介紹。一其實,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激烈。
  • 硬漢必看電影——《八佰》
    不過這部電影沒有單純聚焦於某個主角,而是群像描寫,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也避免了主角光環對於電影的破壞。電影中最令人感動的想必是為了避免日軍炸毀倉庫的牆,中國士兵選擇捨生取義的那段。為了中國軍人的榮耀,為了蘇州河對岸的百姓,為了整個國家,,整個機槍連的戰士們每個人都毫不畏懼地綁上了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 看哭了,9.2分的電影《八佰》:樓裡的人保護著我們呢
    一寸江山一寸河,一寸山河一寸血。電影《八佰》劇照最近,電影《八佰》上映了。聽說,「批《八佰》的被罵漢奸,誇《八佰》的被罵成走狗。」聽說,「電影沒有還原歷史,八百人對打幾萬人有些誇張了。」聽說,「電影評分下降了,好多人在熱議。」聽說,「有好多人開始宣傳電影《八佰》啊,應該情節還不錯吧。」
  • 蘇州河 (電影《八佰》片尾曲)
    歌曲及歌手簡介2020年8月11日, 由那英與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的《蘇州河》上線。這是電影《八佰》的片尾曲, 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 - 倫敦德裡小調, 詮釋戰場中的普通官兵對家國平安的渴望。影片《八佰》的故事取材於抗戰時期淞滬會戰中的著名戰役 - 四行倉庫保衛戰。
  • 刪減13分鐘,《八佰》你看哭了嗎?
    去看《八佰》之前,不少人說:一定要帶紙巾,肯定會哭的。等候開場的時候,影院經理甚至出來發放紙巾,激動的跟大家安利:這是一部好電影,沒帶紙巾的過來拿。果然,觀影中途,周圍不時傳來抽泣,擤鼻的聲音。雖然刪減了13分鐘,因「技術原因」定檔又撤檔,但《八佰》真的沒有讓人失望。
  •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的真實歷史是這樣的
    閒來無事看手機,刷到這個叫《八佰》的電影預告片。第20秒看到硝煙瀰漫的上海時心頭一顫,似曾相識。等到第40秒字幕出來,豁然開朗——這個故事終於被拍出來了。記不清是哪一年的暑假了,跟同學上網吧擼紅警。那個作者寫的很燃,文中有一句是引用魯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當時覺得這句話酷斃了,哈哈。最後看完了也看得我一腦袋問號——蔣介石的兵也這麼有血性嗎?胡謅的吧?咋有點狼牙山五壯士的味道?電視裡的國民黨不都是壞的,一打就跑嗎?後來慢慢長大了,看的書多了,一切也就醍醐灌頂,釋然了。
  • 答應我,不要拒絕《八佰》
    8月17號,菏澤終於迎來了《八佰》的超前點映,147分鐘觀影結束後,情緒頗為複雜。自上映之初,對於這部影片的爭議也是不斷,《八佰》好看嗎?值得買票去電影院看嗎?答案還是值得一看。一河兩岸,地獄天堂,戰場戲臺,這種事兒全世界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