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終於上映了。這場發生在淞滬戰役後期的上海閘北四行倉庫守衛戰,其英勇悲壯的戰況得以在銀幕上再現。
一段用鮮血寫就的歷史壯麗卷,那是一曲國弱史。
看後激人怒更激人奮,可敬可佩可愛的英雄壯士們,願其在天之靈心慰當今時代的太平盛世,後人不會忘記這些都是您們用鮮血鋪就的今天。
83年前,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圍困中以寡敵眾、死守不退,隨著日軍一波一波的瘋狂進攻,都被勇士們擊退。當日軍抵近企圖爆破守軍所在大樓時,一位位身上綁滿手榴彈的中國士兵,排著隊,依次一個個往下跳,與敵人同歸於盡喊著各自名字的那一刻,不知道坐在螢屏前的你是怎麼樣的心情?
也許更多的是惋惜,因為她們當中很多還只是剛剛成年的少年郎,本該在生命在搖曳的時候綻放,卻因為戰爭而被戰火吞噬。那一封封留下的家書上,有著最淳樸的願望,最簡單的承諾……但在他們跳下來的那一刻便永遠只能留在風中。
戰亂使人慌恐,但戰亂也最容易出勇士,尤其是面對國家榮辱時。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那個身纏一面青天白日旗的姑娘,冒死潛入中國守軍的陣地,把旗幟交到中國軍人手裡
儘管戰士們很清楚,在敵人的包圍圈裡如果將旗這面旗幟升起來將意味著什麼——死亡,全面火裡進攻,但正值黎明時分,在曙色微茫中她們還是選擇了把旗幟緩緩升起,軍人們肅立敬禮,沒有音樂,只有一兩聲冷槍,而外面是即將發動新一輪進攻的敵人。
上海青幫老大街頭懸賞,小混混為了把電話線拉進倉庫,被狙擊手打死的一幕…真的完全觸動到了,在國家危難之際個人利益生死都已不再是大事
他們以一腔熱血,不畏死亡,在全體中國人當中樹立了一座堅持抗戰的精神豐碑,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
也許這些兵裡有痞子、混子、油子,也許他們一開始合懷心思,恐懼退縮想逃離……但最終他們都成了戰士,面對日本侵略者時這一群人守護了有關於中國人的尊嚴和戰爭的意義,在這樣普遍的精神感召之下,他們守護的那面旗幟實則是守住了人性尊嚴的旗幟
不是純粹的「愛國主義」,沒有政治的矯揉造作,真實還原時代的場景,展示人性的美與醜。軍人,是保衛國家安全和主權的屏障,在災難面前,他們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和明顯。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戰爭態勢下,軍人的血性和擔當更是充滿了螢屏。
那時的中國,確實是一個弱國,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弱」——系統性的弱。
弱到任由西方列強拿捏卻無法反抗,依靠外國軍事力量的援助,但謝晉元和八百壯士,並不是「打給外國人看看」的,他們以一腔熱血,不畏死亡,喚醒全體中國人應該站起來,保護我們的家我們的國。
這支孤軍的悲壯,是當年弱小的中國的悲涼。
所幸,現在的中國,再也不是當年的中國了。
先烈們用鮮血喚醒國人的意識,尤其是在全體戰士在衝過橋的那一段,明知道就是活靶子但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衝過去,我們今天能這麼安穩幸福地坐在螢屏前,都是這些革命先烈們用生命鋪就出來的。
電影裡沒有手撕鬼子的英雄,全是小人物的血與淚。
從他們的視角看待這場殘酷的戰爭,讓我們在80年後,還能穿越時空,代入進那段血染的歷史,壯士們就像小小的火柴點燃自己,用血肉之軀讓國人覺醒、讓民族覺醒。
天堂裡有好人和壞人。有人看著同胞受難,冒著槍林彈雨,充當「人肉快遞」去送物資。
有人則把死難的同胞當做賭博的籌碼,去賭「日本人能不能三小時拿下四行倉庫」(這其實也是日本「三月亡華」的一個縮小版)。
地獄裡也有勇士和瓜慫。勇士充當人體炸藥義無反顧跳向日軍。
瓜慫看著戰友受難,卻想著苟且偷生。
在片中,壞人會變成好人,瓜慫會變成勇士。
漢奸記者冒著生死守護了士兵的家書,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貪生怕死的老鐵在一次掛彩後看淡了生死。
這樣特色鮮明的人物群像設定即使放在世界戰爭片之林都是獨樹一幟的。
後期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和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展開對話,兩人就是站在這兩個不同的立場上,誰也說服不了誰,黃曉明飾演的政府代言人甚至流下了眼淚,說道理我都懂,我欽佩你們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但一切都是政治遊戲。戰爭的背後可能都是政治,但是四行倉庫裡的八百壯士們無疑都是英雄!
電影中最令人動人的想必是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了避免日軍炸毀倉庫的牆,而選擇捨生取義的那段,他們都是爹娘養的孩子啊!然而為了中國軍人的戰魂,為了蘇州河對岸的百姓,為了四萬萬同胞,在陳樹生慷慨赴死以後,整個機槍連的戰士們每個人都毫不畏懼地綁上了炸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若國人皆如此,日軍何敢!!!
在看這段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顫抖的,那種震撼和揪心實在是無法隱藏。
看完電影,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為我們今天付出生命的人,我們今天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了。
你經歷過絕望嗎?
真正的絕望,我覺得你看這部電影就能感受到真正的絕望,而走出電影院,我們所經歷的,那真的都不叫絕望了..
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戰士。
故事開始時的他們,會想念家人,會畏戰並想要逃離,會不忍心向敵人扣下扳機。
他們首先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然後才是戰士,在家國岌岌可危時,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今日星星之火,他日燎原未可知。
雖然影片中戰爭情況不容樂觀,但還是有一些人成為了照亮這黑暗的光:
身負炸藥跳下倉庫的、懷揣星旗渡河接應的、穿越槍林彈雨提供訊息的、用自己殘破的身軀守護旗幟和希望的……
於是原本作壁上觀的租界群眾裡,有了敬禮的小女孩,有了駐足守望的學生,有了捐款支援的百姓..…四萬萬人會逐漸覺醒,他們可能一時屈服,但不會永遠跪著。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而今日和平,吾輩應倍加珍惜。
深深感到,生在平安的年代、國度的我們現在是多麼的幸運!
歷史總是容易被遺忘,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需要牢記歷史,不忘初心,落後就要挨打!!
雖然時代已經改變,但歷史一直沒有過去
只有了解歷史我們才能厚重明理
最後感謝自己生活在了和平年代
也感謝先人前輩
為我們後人開闢了盛世中國~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