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如何講好一個有懸念的愛情故事?

2021-03-02 廣告常識

文字_鬼鬼  來源_廣告常識(ID:adernous)

看過電影《無雙》,很多粉絲歡呼,江湖大哥發哥又回來了。因為懸念迭出的講故事方法,也有一票人說它很像比它早一年上映的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今天不講電影,但這兩部電影所使用的多角度講同一個故事,一邊埋鉤子,一邊翻包袱的做法,真的是太吸引人了,讓人看過不忘,看了還想看。

同樣的方法用在廣告上,也是特別管用。最近,我就看到Havas拍的一則巧克力廣告,用這招,在短短60秒內,講了一個充滿懸念的暗戀故事——

暗戀故事很多人都會講,講得有懸念的也不少,但在60秒內講好,高頻露出產品還不讓人反感的就少見了。

為了數清產品出鏡次數,我又反覆看了幾遍,竟然多達15次,每4秒出現一次。然後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觀感,就是它的產品平均露出次數不比15秒的電視廣告少,但完全沒有電視廣告強行重複的厭煩,甚至為了早點知道男女主角的結局,還很期待它早點出現。

當然,這個暗戀故事的耐人尋味之處還有很多。

創意上,雙面故事的懸念拍法,帶來多重關注。

前20秒A面視角,男主意識到有一個天使在偷偷愛著自己,巧克力莫名的出現在辦公桌上、傘柄上和熱飲旁。

觀眾都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同時也很好奇,是哪位小仙女「做好事不留名」?

鏡頭一轉,故事進入B面,26秒全部揭開小仙女趁男主不在,默默放上巧克力的不同情景。

片子以音樂裡的A面B面做喻,而我們知道,A面B面的結局是在一起,背貼背的近,卻永遠無法相遇,還好故事打破了這種思維定勢,讓男主和女主相逢。

A面設懸-B面揭開-相逢再設懸,短短60秒的雙面懸念拍法,給品牌帶來高密度的關注,且緊緊聚焦在產品上。

產品上,巧克力成為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信物。

男主開燈之前,有一幕女主在怡然自得地品嘗巧克力,那種淺笑中陶醉的模樣,不經意就想到一句歌詞——

我的快樂是你

想你想的都會笑

雖然周杰倫的《開不了口》講的並不是暗戀的故事,但「就是開不了口/讓她知道/就是那麼簡單幾句/我辦不到」等關鍵歌詞,都極準的抓到了暗戀的微妙意境。

回到片子,燈開,喻示暗戀走向新局面之前,巧克力一直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唯一線索,也成了這段辦公室情愫持續發酵的一個甜蜜和濃稠的符號。

如果說巧克力這個視覺上的符號還顯得愛很含蓄,那麼文案上的點睛則明示著其中的濃烈——

他是A面最好聽的那首歌

我只能躲在B面輕輕哼

永遠別相遇,是我老派的堅持

幸好,他反對

尤其是最後那句「幸好,他反對」,既點出了這段暗戀的濃度,也讓觀者移情到關注產品的濃度上。

濃醇到說不出口,抿在嘴裡,嘗到的是戀愛的滋味。

品牌上,克制地傳情達意。


稍微了解巧克力品牌打廣告的樣子,你就會感受到,這支暗戀故事,全程傳情達意是多麼克制。

明眼人都能看出,男主是知名演員阮經天扮演,導演完全可以放肆地用明星大幅度擺拍產品的方式,迅速吸睛導入流量。

幸好沒有,不然懸念全無,也沒有層層浸染的感情氤氳其中,現在A面B面的故事設定,在小天的實力感性演繹下,讓短短一分鐘的視頻平添戲劇張力。顏值和演技雙在線,也是給粉絲們的福利。

另一方面,片子結尾時,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戛然而止,反而留給消費者無限的遐想和猜測。

這些克制的做法,不僅更好的達到了品牌的目的,還在印象上額外加分。

本片雖然講的是暗戀,但人與人之間的濃情蜜意,也可能出現在我們與朋友、父母或孩子等關係之中。開放走向,留足空間,引發共鳴。

感情濃到無言無法描述,千言萬語盡在心中,不需要開口,只要吃一下好時巧克力就能心照不宣,準確傳情達意。

不管是大方向還是小細節,這個暗戀都很到位,你覺得呢?

好 書 推 薦

兩度賣斷貨,傳奇文案書《Neil French》正版第三印,強烈推薦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購買)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良食書店,入行利器《寫給非廣告人的廣告常識》,被低估的大咖手藝《毛線九日談第一季》,影響中國一代創意總監的《文案之神》,還有文案天后李欣頻的最新力作,任你選購,現貨現發。

相關焦點

  • 好時巧克力60秒:如何講一個高級愛情故事?
    不,是愛情。自19世紀初以來,巧克力等同於愛情的想法深入人心。許多知名巧克力品牌,也經常以俊男靚女的浪漫愛情故事為主題,進行廣告傳播。 但就像明明是網劇,卻拍出衛視劇質感的《延禧攻略》一樣,巧克力品牌所塑造的愛情故事想要被消費者記住,須摒棄以「明星」或「產品」為中心的傳(省)統(事)拍攝手法,打造高級感與消費者建立有溫度的情感連結。
  •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中國臺灣的編劇、作家許榮哲寫過《故事課1、2》兩本書。比起講道理,講故事更容易說服人,而且對象不分大人和孩子。講故事當然需要技巧和方法,所以作者開篇就說:講故事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事情。平心而論,筆者並不認同這個論斷。
  • 電影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好電影,從好故事開始。爛故事拍出爛電影數不勝數,爛故事拍出好電影卻鳳毛麟角。同時,好故事拍出的爛電影比比皆是,好電影卻大多都有一個好故事。劇本的好壞很大部分決定了故事的好壞,導演的發揮決定了另外的部分。 故事的來源包括原創、改編甚至真實世界,但是普通觀眾不能看到劇本,無法區別編劇和導演各自對故事的影響。
  • 如何能夠講好一個故事——故事結構課程筆記
    3p 故事工作流什麼是 3p 故事工作流人物:吸引觀眾注意目的:要把觀眾帶向何處情節:使觀眾保持持續的關注如何發掘最打動人的哪一點怎樣才能發掘一個好故事,用浸泡式傾聽法。詢問的角度:人與人的角度、人與自然的角度、人與社會的角度、人與自我的角度3p 工作流:人物目的:吸引觀眾的關注(人總是更加關注和自己有關的話題)人物塑造時的三大特徵:獨特性:是指區別與其他人的不同,點出不同可以獲得更多觀眾的注意力欲望:是指主人公想要達成的事,可以讓有相同欲望的觀眾愛上故事人物
  • 【映美剪輯師乾貨】第466期|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平行多線敘事
    第三,即然講的是律師與檢查官的對決,應該是用兩條或者三條站在人物角度上的平行敘事,而像這種懸疑犯罪類型的片子更容易通過平行剪輯製造懸念,使觀眾更想觀看電影。所以針對以上問題,我給大家說一下預告片如何講好故事的第二個知識點:平行多線敘事。平行多線敘事適合什麼樣的片子呢?大概有這麼幾種片子適合平行多線敘事。
  • 《琉璃》中學如何通過人物構建一個好故事?
    花了三天時間看完劇,竟發現不少亮點:故事的設定,人物的設定,劇情的設定,懸念和伏筆,演員的演技等皆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看得人完全停不下來。尤其是人物的設定,我試著從寫作的角度來拆解這部劇如何以人物為主線推進故事發展。
  • 一個不講道理的愛情故事
    她的同學,和她同在一個樂隊的長谷川陸,有一個秘密,他有一張他叔叔送給他的唱片,只要倒放這張唱片,就能回到過去。而且,他愛她。長谷川陸打算回到過去,改變現實,把日向葵海從那場車禍裡救出來。《與君相戀100次》有這樣的故事元素,但它講述的並不是時間的困局,而是人生的困局,愛的困局。人生無論如何都會走到某一個終點,愛情不管怎樣都會走向一個終點。即便沒人來給我們劇透,我們也都知道這一點。人生和愛情,其實不需要劇透。重要的是過程,無法劇透的是愛情的過程。
  • 專訪蔡駿:真相只有一個,如何講好懸疑故事?丨制鮮者·IP作者
    到底有沒有鬼?主人公能否逃出生天? 這個世界懸念叢生。 在蔡駿的眼中,懸念是所有懸疑類作品的最大公約數。無論是日本的推理小說,歐美的驚悚小說,還是傳統偵探小說,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懸念,而且這個懸念一開始就有了。 懸疑小說寫作是蔡駿的興趣所在。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
  • 從管虎的八佰談如何講好一個好故事
    而講一個好故事,也是電影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是什麼樣的電影,沒有講好故事,即使是演員演技再好,導演再大牌,故事題材再好,也只能是爛片一個。就像評分高的那些電影,概莫例外。八佰,無疑是是後者的代表。而電影八佰為了追求娛樂性,將一場有意義的戰爭拍成了一個娛樂故事,一個時裝大片。演員穿著漂亮類似納粹的軍服,留著時尚的頭髮,賣著帥,煽著情,拿著不倫不類的武器,打著不倫不類的戰爭,他們每個人都賣力的演好了自己,除了沒有演好角色。電影特效做場景,假的如兒童動畫,情節也如同做夢,強編硬造,生拉硬扯,還想賣弄一下情懷,設計了很多人物性格的矛盾衝突和變化,這簡直是侮辱了那些勇士們和愛國群眾們。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講好故事的3個核心要素,讓產品快速傳播增加銷量
    這裡有一系列相互交織的事件。但是一個好的故事必須有一些戲劇性,一些懸念。2.懸念懸疑圍繞著故事情節展開……灰姑娘的母親去世了,她註定要睡在壁爐旁(這就是她的名字,灰姑娘)。但仙女教母出現在藍色和懸念的建設中,因為現在灰姑娘有機會像其他人一樣。她會成功嗎?她不會?
  • 看《琉璃》後學到了如何通過人物構建一個好故事
    花了三天時間看完劇,竟發現不少亮點:故事的設定,人物的設定,劇情的設定,懸念和伏筆,演員的演技等皆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看得人完全停不下來。尤其人物的設定,我試著從寫作的角度來拆解這部劇如何以人物為主線推進故事發展。
  • 以劇情為核心,講好一個故事
    作為職業編劇,我會告訴你如何拍出一個豐滿、真實、真正能打動觀眾的短視頻。以劇情為核心,講好一個故事本質上,劇情+美妝內容,就是把劇情和美妝相結合,打造有記憶點的差異化內容,從而吸引目標用戶。作為點讚近1億的黑馬達人,黃三斤在競爭激烈的美妝領域中殺出一條血路,她的操作方式就是劇情+,將劇情和美妝巧妙的結合。 那麼,劇情+的套路到底是什麼?
  • 華策致敬中國電視劇60周年: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60年來的風雨歷程。作品希望能以劇中人物的經歷,鼓勵當下的青少年們堅定目標,做一個有魄力的行動派和追夢者,珍惜最美好的年華,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根據作家唐家三少真人真事成文小說改編,致敬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再現一代年輕人的奮鬥精神,由羅晉、鄭爽等青年演員與實力派老戲骨同臺溫情演繹,是《何以笙蕭默》《微微一笑很傾城》原班團隊再度推出的現實主義品質力作。
  • 管虎《冬至》:好故事是如何講爛的
    看完全劇之後感覺有點可惜,本來是一個極富吸引力、極深刻的故事,由於拖沓的節奏和邏輯的硬傷,變成了一個虎頭蛇尾中不足的中流劇作。《冬至》的故事金線非常清晰。陳一平(陳道明飾)和戴嘉(陳瑾飾)本是一對普通的南方夫婦,在物慾社會和內心貪念的雙重驅使之下,一步步走向墮落,最終家破人亡。清晰的故事線讓觀眾時刻有跡可循。
  • 文旅最值錢的東西都是故事,文旅人與白巖松一起學會講一個好故事
    人天生對故事感興趣,營銷作為與消費者心智的一場博弈,顯然,品牌故事有著天然的穿透力。那麼,旅遊該如何進行故事營銷,又該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呢?
  • 《光榮與夢想》:導演劉江如何將革命題材講成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
    如何讓觀眾的期待落地,成了導演劉江的壓力與動力。 劉江導演不僅坐擁《媳婦的美好時代》、《黎明之前》、《雪狼》、《咱們結婚吧》、《歸去來》、《老酒館》等多部口碑佳作,更玩轉歷史、諜戰、都市、愛情等諸多品類。那麼此次,由他執導的《光榮與夢想》,能否給觀眾帶來更多驚喜呢?
  • 鶴九:餐廳如何講一個有傳播力的故事?|摘錄
    那麼,餐廳怎樣「編造」專屬餐廳的故事?怎樣賦予每道菜背後一個故事?故事怎樣講更打動人更好傳播?這些涉及到創始人與餐廳的品牌基因,需要從多個維度分析創始人、品牌以及每道菜背後的故事可塑性,以合理的邏輯、讀者樂於接受並傳播的方式,講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故事。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本來是有機會講一個好故事的
    摸著良心講,給這兩天剛剛上映的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打分蠻糾結的。看在特效的辛苦上,一星可能有點不公正,但考慮到劇情和演技,兩星又太過慷慨。作為一個既沒看過原著,也沒看過電視劇,只看過電影的純路人,我的感受與其說是失望,不如說是遺憾:《三生》本來是有機會講一個好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