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深夜食堂#提起《深夜食堂》,不禁讓人想起那充滿人情,極具治癒的劇情,風格迥異的人物特色,有著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日式風格的《深夜食堂》,這部電視劇一上映,就備受追捧,版權也賣到全國各地。在2017年,黃磊主演的電視劇《深夜食堂》在國內上映,擁有「黃小廚」稱號的黃磊廚藝自然不必說,然而這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引來全網的「討伐」,豆瓣評分僅2.8分。
而梁家輝版的《深夜食堂》其實早在2017年就已經拍攝完成,但看著劇版被「口誅筆伐」,一直不敢上映,時過境遷,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深夜食堂》在8月30號上映,並邀請了20多為明星助陣。影版《深夜食堂》由魏晨、焦俊豔、鄭欣宜、張藝上、金世佳等一大批頗有演技的演員參演,還有鄧超,劉濤,蔣雯麗,彭于晏等友情客串,真可謂梁家輝的深夜食堂開業,吸引了娛樂圈的半壁江山。
然而,這一部由全明星加盟的中國版《深夜食堂》仍不被看好,上映3天,票房也就在一千萬徘徊,口碑也跌至5.3的評分,還有下降的趨勢,為何一部全球看好的IP,到了國內仍不逃脫不了撲街的命運呢?
首先,影版《深夜食堂》又在盲目的照搬國外的IP,沒有好好的本土化,令其「水土不服」,重蹈劇版《深夜食堂》的覆轍。這劇本本身就不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日本人講究克己復禮,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於是正襟危坐的在酒屋,這是他們的文化,而我們,則更願意和朋友在一起,在夜宵攤上把酒言歡,放飛自我。
梁家輝恰恰是忽略了這一關鍵點,因此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到達不了這「IP」的真正高度,沒有拍攝出大眾心裡想的「深夜食堂」,這部電影就難獲得成功,就算有強大的明星陣容加盟,製作團隊再精美,如果忽略了中國本土化的生活,觀眾仍然不會買單。
其次原著中的《深夜食堂》含有同性戀,歌舞伎,黑幫等不是很上檯面的情節,但正是因為這些社會人物的特色情節,才使《深夜食堂》更具有日本當地的風氣,而我們中國萬萬是不可能存在這些情節的,影版的《深夜食堂》,場景和人設都太過普通,過於接近你我,讓人感覺不太真實,失去了這些「刁鑽」的社會人物,看完整場電影都沒有能讓觀眾記憶深刻的點,同時也失去了《深夜食堂》劇本的特色。
如果這部影片不頂著《深夜食堂》的IP,沒有全明星陣容加持,沒有那麼多的大牌客串,只講述溫情故事,這部電影或許能收穫好的口碑,但有著《深夜食堂》的頭銜,打著「治癒系」的風格,就不能不去注重本題材的真正意義,不要簡單把原著漢化一遍,而要先去體會什麼叫做真正的中國特色,雖然影版確實比劇版製作水準提高了不少,我們的確可以看到梁家輝的滿滿誠意,然而他還是沒有真正地把中國版的《深夜食堂》打造出來。
最後《深夜食堂》撲街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沒有「根」,因為居於核心的「深夜食堂」不接地氣,所以整部電影的故事和劇情都像沒有根一樣,劇情雖然衝突卻沒有感染力,角色們有性格但總欠缺真實,偏偏這部製作的火候也不夠,使人看的懵裡懵懂。
一部電影摻雜的四個小故事,讓整部影片搖搖欲墜,一步一步走向崩塌,不僅如此,還聚雜著太多的無效鏡頭和拖沓段落,明明只有90分鐘的電影,卻要講那麼多的故事,要出現那麼多的人物,那些明星加盟不僅沒有給《深夜食堂》增色,反而讓人記不住電影根本。恕我直言,在這部電影裡,你既看不到對美食的熱愛,也很難被空洞的感情打動,不得不說,作為新人導演的梁家輝還需要努力加強自己。
平心而論,梁家輝版的《深夜食堂》之所以集結全明星,其目的就是拿他們做「噱頭」,好讓觀眾為他們買單,注重全明星而不注重質量,所以就註定了這部電影會撲街。但我依舊相信,屆時有人若能真正打造出中國版的《深夜食堂》,拍出來的影片深入人心,觀眾一定會為此買帳。
你們覺得張家輝的《深夜食堂》撲街了嗎?歡迎留下評論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