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雙子星座」

2020-12-24 咕噠鎮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 迪新讀詩 - - -

Song

作者:[英] Percy Bysshe Shelley

翻譯:迪新

朗讀:迪新

圖片來源:The Nature Conservancy

Song

A widow bird sate 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elow.

孤鳥喪偶哀鳴不絕,

獨棲冬日一寒枝,

上聞蕭蕭北風雪,

下見冰河逝。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敗葉落盡空林悽悽,

殘花難覓餘荒園,

萬籟無聲天地寂,

惟有水輪喧。

圖片來源:Pixabay

「 詩人簡介 」

珀西·比希·雪萊(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作家,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

雪萊生於英格蘭,12歲進入伊頓公學;1810年進入牛津大學;1811年3月25日由於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1813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風頌》;

1822年7月8日,詩人雪萊在從萊杭返回勒瑞奇的途中突遇海上風暴,年僅29歲的他死在自己描述了無數遍的大海之中。

圖片來源:DeviantArt

按照當地法律,雪萊的遺體在沙灘上火化,骨灰葬在了羅馬。一年之前,1821年2月23日,年僅25歲的濟慈因肺結核逝世並葬於羅馬,可能是上天覺得濟慈太孤獨了,便讓雪萊去作伴,只能說天妒英才。

DeviantArt

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雪萊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別人和他相比就幾乎全都成了野獸。

現代詩人徐志摩:我實在夠不上讀他,因為太濃厚偉大了。他的小詩,很輕靈,很微妙,很真摯,很美麗,讀的時候,心靈真是顫動起來,猶如看一塊純潔的水晶,真是內外通靈。

現代文學家郭沫若:雪萊是我最敬愛的詩人中之一個。他是自然的寵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兒。他的詩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絕妙的好詩。

丹麥文學評論家和文學史家格奧爾格·勃蘭兌斯:在他個性特色最鮮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勝過了莎士比亞;沒有一個詩人能和他相比,沒有一個詩人能超越他。他在1821年和1822年寫下的那些短詩,也許可以大膽地說,是英語文學最美的精品。

歡迎來到咕噠鎮!

相關焦點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導語:18世紀末期,一股叛逆的風潮席捲了整個歐洲,這就是浪漫主義。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 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
  • 英國浪漫主義星雲 從布萊克到濟慈
    威廉·布萊克(1757-1827) 第一位重要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版畫家。1757年出生於倫敦一個貧寒的襪商家庭,未受過正規教育。詩歌具有絢麗的想像力和神秘主義色彩。在世時未被重視,後被視為英國最好的詩人之一。代表作有《純真之歌》《經驗之歌》《老虎》等。
  • 這位以浪漫主義詩歌翻譯聞名的學者,卻曾對這種文學嗤之以鼻
    王佐良與夫人徐序英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拜倫、雪萊、濟慈、華茲華斯、布萊克、柯爾律治……這些浪漫主義詩人的名字我們並不陌生,他們的詩句如「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西風頌》)等更是廣為流傳,吟誦至今。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浩浩蕩蕩,將英國詩歌推向了鼎盛的黃金時代。
  • 英國大詩人雪萊十句經典語錄,句句氣勢雄闊,字裡行間充滿正義感
    在19世紀,英國詩壇有兩位不可逾越的山峰,分別是雪萊與拜倫。兩人淵源頗深,在這裡就不八卦他倆的故事了。今天,我們主要一起來欣賞雪萊筆下那些唯美的抒情詩。走在大街小巷,不論男女老少,估計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句名句——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話則出自雪萊筆下。
  • 《英國文學2》威廉·華茲華斯、喬治·戈登·拜倫、珀西·比希·雪萊
    01威廉·華茲華斯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也是湖畔詩人的代表。02拜倫喬治·戈登·拜倫,第六代拜倫男爵(George Gordon Byron, 6th Bar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中文又譯「擺倫」,出生於英格蘭倫敦,逝世於希臘,英國詩人、革命家,獨領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鬥。
  • 為何英國人在疫情時會再次提起華茲華斯的詩歌?
    華茲華斯所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其實並不止表面的浪漫抒情那麼簡單,他們在那個世紀中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與思潮演變,這些內容都非常含蓄地潛藏在詩歌中。他們在湖心島上圍畔而坐,所描述的景物都隱含著特定的社會情緒。
  • 讀拜倫與雪萊(下)
    (雪萊畫像,圖片來自百度百科)珀西·比希·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被稱為「詩人中的詩人」。雪萊出生英國貴族,12歲入伊頓公學(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出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了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作家喬治·歐威爾,以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裡爾斯等)。1810年,雪萊進入牛津大學就讀。1811年3月25日,雪萊發表《論無神論的必然性》,入學還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順手帶著一位女孩私奔,因為女孩的父親逼迫她去上學。
  • 什麼是浪漫主義文學
    採用大膽的想像、誇張和變形等手法來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過直接抒發內心的激情來表達對理想世界熱切追求的一種創作原則。古今中外的文藝創作自始就有這種特色。如中國屈原、李白的詩歌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德國的歌德和席勒、法國的雨果和喬治·桑、英國的拜倫和雪萊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二、浪漫主義文學的形成與發展。
  • 雪萊的一首小詩,只有短短六行,讀完卻讓人心情蕩漾
    波西·比希·雪萊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在1792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12歲被送進伊頓貴族學校接受教育,18歲那年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第二年因發表《無神論的必然性》的小冊子,被牛津大學開除。不久又到都柏林,參加愛爾蘭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近代浪漫主義文學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近代浪漫主義文學,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1.拜倫   拜倫(1788~1824),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羅德遊記》,主要歌頌了歐洲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 科幻小說之母——瑪麗·雪萊
    在那個時代,女孩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好在她的父親有文化,思想激進,家裡又有許多高朋出入,如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以及作家蘭姆兄妹等,所以小瑪麗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後來,在到她家裡拜訪她父親的人中又多了一位秀美的少年,他就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當時的瑪麗只有15歲;當時的雪萊已經結婚。這場於道德不合、於倫理不容的戀愛,在平常人眼裡肯定是不受祝福的。
  • (周運)雪萊每周星座運勢3.27-4.2
    雪萊馮斯特克爾,英國著名佔星師,英媒評選佔星師前十名,在美、英、澳知名媒體開有專欄和專題節目,深受中文讀者喜愛。運勢風格為事件指導。
  • 視點人物-大衛-異形-普羅米修斯契約-奧茲曼迪亞斯-雪萊詩歌
    異形:普羅米修斯號+聖約號,大衛視點混剪,配以雪萊無以倫比的詩歌。 你是神,你是造物主,我是你的造物的造物,你可以拔掉我的頭,我可以毀滅你整個星球。毀滅是最殘酷的事情,創造亦是。 如果你代入大衛的視點,你會對他做出什麼樣的描述,寫在評論區哦。  ...
  • 天真之歌,友誼地久天長,我似一朵流雲,英國文學的浪漫主義
    英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是從18世紀末開始的,源於下面這三位詩人對古典主義的挑戰:神秘而極具個性的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自然又有趣的浪漫主義農民詩人羅伯特彭斯;有感而發以情動人的桂冠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天真之歌: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 英國畫家,浪漫主義詩人,和約翰彌爾頓有很多相似之處, 寫詩也不願受到韻體的限制與束縛
  • 作家誕辰 | 珀西·比希·雪萊:我太像你,倔強、敏捷又高傲
    >(1792.8.4-1822.7.8)珀西·比希·雪萊,1792年8月4日生於英格蘭薩塞克斯郡,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雪萊的人生雖短,但創作頗多,寫有傳奇故事《扎斯特洛齊》和《術士聖歐文》,並通過論文、散文來傳達思想,如《論死刑》《形上學沉思錄》《無神論的必然》《一種改革的哲學觀》《為詩辯護》等。不過雪萊最大的成就是詩歌。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浪漫主義抒情詩,如《致哈麗特》《無常》《一朵枯萎的紫羅蘭》《阿波羅之歌》《哀濟慈》《一盞破碎的明燈》等。
  • 英國大詩人雪萊經典名著《西風頌》賞析
    雪萊《西風頌》(查良錚譯本) 1哦,狂暴的西風,秋之生命的呼吸!哦,請聽從這一篇符咒似的詩歌,就把我的話語,像是灰燼和火星從還未熄滅的爐火向人間播散!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西風呵,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 漲知識:5分鐘帶你搞定英國文學史的乾貨又來了!
    英國文學主要分五個階段:   ①②上古及中世紀的英國文學   ③新古典主義時期   ④浪漫主義時期   ⑤維多利亞時期以及現代時期   古英語時期   古英語時期從1066年諾曼人徵服英國,到1500年前後倫敦方言發展成為公認的現代英語。
  • SFL|雪萊的詩|《無常》
    作者簡介:英國詩人雪萊(1792-1822)所作的詩。雪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更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其一生見識廣泛,不僅是柏拉圖主義者,更是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創作的詩歌節奏明快,積極向上。賞析:《無常》表現了雪萊對人性的哲學思考。全詩共四節。
  • 影視評論 | 《1917》:視角、詩歌與浪漫主義的迴響
    不同於常規戰爭片的現實為重,一反門德斯前作的價值解構,《1917》以浪漫主義文學的方式重新確認了理想與意義的合理性。此詩取自英國詩人魯德亞德·吉卜林《勝利者》(The Winner)第一小節。  華茲華斯稱,「詩歌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溢」 [8] ,影片中,詩與歌的穿插,達成了浪漫而抒情的表意效果,將觀眾從緊張的情緒中「間離」;三首詩歌形成了內在閉合的文本──「上路—冒險—歸鄉」,搭建了戰場之外的詩意空間;詩歌文本外,寓意殘酷死亡的櫻花在樂聲中兩次出現、首尾呼應的樹的意象,也使影片具有了形式上的對仗性,這顯然都與「再現真實」相背離。
  • (周運)雪萊每周星座運程8.13-8.19
    雪萊馮斯特克爾,英國著名佔星師,英媒評選佔星師前十名,在美、英、澳知名媒體開有專欄和專題節目,深受中文讀者喜愛。運勢風格為事件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