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的一首小詩,只有短短六行,讀完卻讓人心情蕩漾

2021-01-08 品詩賞詞

波西·比希·雪萊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在1792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12歲被送進伊頓貴族學校接受教育,18歲那年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第二年因發表《無神論的必然性》的小冊子,被牛津大學開除。

不久又到都柏林,參加愛爾蘭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可惜雪菜英年早逝,有一次他駕小艇旅行,途中偶遇風暴,溺水於斯佩齊亞海灣,時年30歲。

雪萊在21歲時發表第一部長詩《麥布女王》,抨擊君主制度的專橫和英國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反映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引起了英國統治階級的仇視,此後被迫僑居義大利。

雪萊在《雲》、《致雲雀》、《西風頌》等抒情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象,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想像豐富,節奏明快,在英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下面介紹雪萊的一首小詩,只有短短六行,讀完卻讓人心情蕩漾。

《小詩》

作者:雪萊

每當我漫步在秋日的黃昏,

片片枯葉在我身後飄蕩。

當我仰望柔和的天空,

曾經熟悉的事物,卻變得迷茫。

寒冬奇妙的冰雪嚴霜,

還有夏日的浮雲,卻又在何方?

雪萊是十八世紀偉大詩人,很多讀者都熟悉他的經典作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鳳頌》,還有膾炙人口的《致雲雀》,都深受讀者喜愛。雪萊也是一位有藝術氣質的浪漫詩人,他熱愛自然,追求生命的最高價值,作品中也充滿了遐想與哲理。

這首詩是雪萊成名之後的作品,詩人有一次獨自漫步在郊野,看見周圍的風景秀麗,於是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詩歌都是作者內心情感的反映,詩人在秋日黃昏時看見枯葉飛舞,必然會想到時光的流逝,也會感慨人生也像這飄零的落葉,不僅如此短暫,而且經受不住風雨的摧殘。

詩人當時才二十出頭,渴望美好的愛情,憎惡各種野心和貪婪,同時也希望為人民多做一點事情。

但是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所以當詩人仰望天空時,忽然覺得,曾經那麼熟悉的場景,變得陌生了;原來非常得心應手的事情,竟然也無能為力。

於是詩人才有一種深陷迷茫的感覺,仿佛剎那間星球也改變了運行的節奏,世界也變得模糊難辨,甚至人與人之間,也不再如以前那樣溫馨。

詩人又陷入了對往日的回憶,寒冬奇妙的冰雪嚴霜,以及夏日的浮雲,都忽然間不知在何方?作者用「奇妙」二字,表達了對大自然多姿多彩的讚美和驚奇。可是似乎就在轉眼間,詩人就迷失了方向,更彰顯出主人公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不確定。

雪萊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也經常受到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可是那種烏託邦的世界,終歸只是一種夢幻,就像古代人幻想的桃花源。一旦詩人的夢想與現實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甚至夢想完全破碎時,心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極度的沮喪和苦悶。

細味雪萊的這首詩,雖然篇幅短小,卻描繪了一幅秋日麗景,更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悲愁和無措。秋日傍晚、落葉飄零,天空柔美、詩人深情,雖然沒有一句感慨和憂愁,但字裡行間都溢滿了一種孤寂和迷惘。

生活時常無法圓滿,總會在山重水複時,見到柳暗花明:又在開心快樂時,忽然平添憂愁。詩人措辭委婉,情感真摯,讀完也讓人心情蕩漾,更令人遐思無限。

相關焦點

  • 南北朝大詩人吳均一首小詩,只有短短的四句,每一句都如詩如畫
    陶淵明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人物,筆下的作品清新脫俗,一些經典的詩歌,也是受到了歷代讀者的追捧,而他隱居的生活態度,也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當在生活中不如意時,大部分的詩人都會選擇找一處地方隱居起來,不與世事的生活沆瀣一氣,只願做最真實的自己。
  • 這是白居易給元稹的一首答贈詩,月圓明亮,波光蕩漾,睹物思情
    白居易這位詩人的創作的詩很有特點,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另一個號又叫做醉吟先生。在中學時期背的《琵琶行》、《長恨歌》都是他的代表的作品。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種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讓人一讀就能夠理解他講的是什麼。
  • 韓愈晚年寫的一首春天詩,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
    因此,我還是盼著暖春快點到來,於是想起韓愈晚年寫的一首詩《晚春》,讀完受益良多,耐人尋味。白居易給韓愈很高的評價,說他:「學術精博,文力雄健,立詞措意,有班(班固)、馬(司馬遷)之風,求之一時,甚不易得。」確實如此,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朱元璋的一首勵志詩,只有短短四句,充滿鬥志,振奮人心
    面對挫折和人生的不順,有的人從此沉淪,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卻能奮起直追,不斷超越,實現從人生低谷到人生巔峰的完美逆襲。歷史上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有王公大臣,也有文豪學者,逆襲跨度最大的當屬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到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無疑是成功的,他的奮鬥史一本書都寫不完。朱元璋沒有背景,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全家活著的就是自己一個人。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讀拜倫與雪萊(下)
    音樂、紫羅蘭、玫瑰花、愛人,都是世上至純至美的意象,雪萊通過這首小詩將其糅合在一起,愛情瞬間得到升華,趕緊抄下來送給愛人,(她)他一定會感動的。雪萊還有一首更熱烈的愛情詩,詩名也是《致——》。猶如飛蛾撲向星星又如黑夜追求黎明這種思慕之情早已跳出了人間苦境這是一首獻給朋友之妻的愛情詩。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成為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如果要評選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認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人的認可,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可能就不行了,能做到這些的只有苦中作樂,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古代最著名的一首新婚詩,只有短短4句,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倘若幸運的話,人們可以遇到一個合適的人,成為一對神仙眷侶,並走入婚姻的殿堂之中。而在結婚的那一天,還有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洞房花燭夜。對於這樣重要的時刻,文人墨客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優秀作品,比如唐代詩人朱慶餘便寫過一首名為《近試上張水部》的洞房詩。雖然這個作品非常直白,並且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 蘇軾很「戲精」的一首詩,吹完牛皮轉頭就忘?短短28字充滿戲劇性
    許多人說男人永遠長不大,像一個孩子一樣的活著,其實這樣的狀態挺好的。就像現在很多人調侃直男,但是直男才是一個男生該有的樣子呀。蘇軾的一生,就是一個飽經世事滄桑,卻依然童心可愛的孩子,這一點,在接下來的這首詩中表現得格外明顯。
  • 唐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美到令人心碎!
    孤獨感,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又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出現在不同的人身上。以古代詩人為例,他們就體驗到了各種深刻而又真切的孤獨,並將這種孤獨感注入到了自己的詩歌中。譬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因懷才不遇而孤獨。「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 SFL|雪萊的詩|《無常》
    作者簡介:英國詩人雪萊(1792-1822)所作的詩。雪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更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其一生見識廣泛,不僅是柏拉圖主義者,更是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創作的詩歌節奏明快,積極向上。賞析:《無常》表現了雪萊對人性的哲學思考。全詩共四節。
  • 一首浪漫的採蓮詩,短短四句話,道出了最純真的愛情
    漫漫長夏,最讓人喜愛的花莫過於荷花,最讓人神清氣爽的地方莫過於荷塘。撐一支竹篙,乘一葉小舟,在碧波蕩漾的荷塘中穿梭而行,讓蓮的清香溢滿人的臉龐,這是一種怎樣的浪漫呢?只可惜,這樣的浪漫,只能在古詩詞中尋覓了。採蓮曲白居易(唐)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但是只有真的長大以後才明白,人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恰恰就是在那些渴望長大的時候。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無心劍中譯雪萊詩14首
    當輕柔之聲寂滅時,音樂在回憶中蕩漾。美麗紫羅蘭枯萎時,餘香在感覺中飄蕩。當嬌豔玫瑰凋謝時,花瓣鋪滿愛人之床。你隨風香消玉殞時,愛念將長眠溫柔鄉。譯於2006年12月12日。鐵石心腸臨別玉人話音顫,鐵石不知肝腸斷,毅然絕塵去蓬萊,哪管悲愁處處見。2014年11月12日。
  • 周敦頤一首很唯美的詩,僅開篇短短的七個字,便是美得如詩如畫
    其實除了散文之外,周敦頤還寫過很多的優秀的詩歌,以這首《題晚春》來說,那就是一首精品之作,全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驚豔。  《題春晚》  宋代:周敦頤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 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雙子星座」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迪新讀詩 - - -Song歌雪萊生於英格蘭,12歲進入伊頓公學;1810年進入牛津大學;1811年3月25日由於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1813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風頌》;1822年7月8日,詩人雪萊在從萊杭返回勒瑞奇的途中突遇海上風暴
  •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孟郊,唐朝著名的詩人。湖州武康人,也就是現今的浙江德清人。他父親是一個小縣尉,沒有多大收入,因此家境比較貧寒。孟郊從小性格孤僻,怕和人來往,用現在的話說,有點自閉症。他在青年時期,父母為了鍛鍊他,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
  • 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雜詩是記錄各種觀感的詩歌,唐代詩人王維幽居於終南山時,經常與朋友在此飲酒賦詩,他就寫了很多雜詩,表達自己閒適心情、以及對朋友離去後的依依不捨。另一位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也善於抒寫雜詩,走在從長安回家的路上,看見曠野無垠、蒼茫遼闊的場景,詩人便滿懷羈旅愁思,心情迷離。而詩人生性淡泊,更愛青山綠水,所以當他離開喧鬧的都市,再次聞到鄉村中荷風送香、聽到露滴清響之時,頓時就將煩惱和惆悵拋到了九霄雲外。
  • 李白少有的一首哀怨詩,短短二十字,讀的讓人心疼!
    李白的這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字,美的讓人心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提到古詩,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這一位「詩仙」。李白的古詩大多數是飄逸豪邁,豪情萬丈,但是他也寫過一些不同於自己風格的詩詞。
  • 杜甫很悲涼的一首冬至詩,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
    也許在現代很多人眼中,冬至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然而在古代冬至卻是宴飲團圓的大日子,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時交通不便,許多漂泊異鄉的遊子根本無法在冬至那日趕回家中與親友相聚。所以可以想像,在冬至那一日,那些流散天涯的遊子該多麼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