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很「戲精」的一首詩,吹完牛皮轉頭就忘?短短28字充滿戲劇性

2020-12-24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一種經歷,就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旅行的途中,突然見到一個非常壯觀或者非常奇異的景象,在你的心裡激起了千層波浪,但是倉促之間又想不到什麼好詞來形容。

這種時候,大家一般是怎麼做呢,是放棄思考,先全身心地沉浸到這種奇觀當中,還是當場苦吟,不想出一個好句子不罷休?

我前一段時間在拉薩,跟團去納木錯,司機經常跑那條線,於是帶我們在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停下來了,專門讓女生們拍照。

那個地方的景色真的很震撼,讓人想到張大千的感嘆,「世間有大美」,湖水藍得特別深沉,湖邊的草是綠色的,在太陽的照耀下特別鮮豔,西藏的藍天白雲自然不用說,這是永遠少不了的東西。隔著寶石一般的湖水,能夠看到對岸的雪山頂,掩映在白雲中間。一明一暗,一黑一白,視覺衝擊感非常強。

也曾經想過要用什麼樣的詩句來形容,想到了盛唐的邊塞詩,可是沒等出結果,就被拉去一起拍照了。

這樣的事情,當然也不只現代人有,今天我們就來聽聽蘇軾的故事。

【臨其詩境】

蘇軾有一天在望海樓上遠眺,忽然狂風驟至,大雨奔襲,海上的潮水也連天翻湧,引起同遊人的一片驚呼聲。蘇軾也驚訝,但是還沒等自己想出什麼好句子,就已經風停雨歇,天氣轉好了。

蘇軾一生走過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們不清楚他的這首詩,究竟寫於何時何地。

不過對於大詩人蘇軾來說,寫於何時何地,好像並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畢竟除了在獄中寫的幾首詩,因為面對著朝不保夕的命運而格外的低沉之外,在其他的時候,無論生命處在順境還是逆境,蘇軾的態度,都是達觀知命的。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這句他被貶後自己寫的詩,完美的表現了他一生所秉持的人生態度。

許多人說男人永遠長不大,像一個孩子一樣的活著,其實這樣的狀態挺好的。就像現在很多人調侃直男,但是直男才是一個男生該有的樣子呀。

蘇軾的一生,就是一個飽經世事滄桑,卻依然童心可愛的孩子,這一點,在接下來的這首詩中表現得格外明顯。

【經典原文】

望海樓晚景宋代:蘇軾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條分縷析】

這首詩讀完,是不是有些糊裡糊塗的感覺,「壯觀應須好句誇」,好句呢?怎麼讀完一整篇,也沒有見到形容這種壯闊場景的好句子,反而是到了第二句,就已經是雨過潮平了。

因此,有一部分人認為前兩句是敗筆,自己吹的牛皮卻沒有填上。

但是不得不說,就是這樣奇奇怪怪的結構,才更能讓我們感覺到那一刻的激動人心,感受到蘇軾在那一刻的急切心情。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風暴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轉眼就風平浪靜了,失去了當場的感覺,好句子也就不容易再想出來了,於是只好記在此處,等待命運下次的風雲際會。

詩雖然只有短短4句,卻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而且是很真實的戲劇性,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遇見的場景。

雨橫風狂,斜打進望海樓來,所有人都激動萬分,因為很少能見到這樣的場景,於是驚呼四起,霎時間亂作一團。

蘇軾此時豪興大發,正在進行著激勵的頭腦風暴,構思佳作。當人們都在期待著他的大作時,下一個鏡頭,已經是雨過潮平,江海如之前一樣的碧綠平靜,然而雲層還未徹底散去,偶爾還能看到一道道的閃光在雲中炸開。

有一句話很能形容這首詩中的場景,叫做「白喝了一通彩」,蘇軾經歷了心情的大起大落,既沉醉又懊惱,刻畫得惟妙惟肖。

相關焦點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蘇軾的一首哲理詩,短短六個字,道盡人生真諦!
    蘇軾一生的經歷可以說得上是波瀾壯闊,生於四川眉山,卒於江蘇常州,起起落落六十餘載,最終埋骨河南郟縣。蘇氏一門三子蘇洵、蘇軾、蘇轍都位列「唐宋八大家」,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極高。二十一歲的蘇軾入京應試,得到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名聲大噪。
  • 秦觀寫了首連環詩,只用14個字便構成一首28字七絕,只有蘇軾能解
    秦觀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與大文豪蘇軾交情頗深。據說,他曾在一次外出遊玩後,寄給蘇軾一封非常有趣的「怪信」。蘇軾打開信件,卻見紙上只寫著14個字,首尾相連,繞成一圈,如下圖所示。我們普通人,乍一看可能會不解其意,蘇軾卻一眼看破玄機,進而拍手稱絕。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有一次,道潛懷念與蘇軾的友情,專程從杭州趕到徐州,只為與蘇軾小聚一下。作為僧人,道潛無法跟蘇軾把酒言歡,只好以茶代酒,兩人聊得很開心,有說不完的話,探討詩詞歌賦,不知不覺天色已晚。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回敬一首詩,短短28字卻驚豔了千年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雖然經常被反調侃,但是蘇軾好玩的本性卻一直不變。他在徐州任職時,另一好友道潛特意從杭州去拜訪他。道潛也是北宋著名的詩僧,寫文作詩不在話下。蘇軾的弟子陳師道曾盛讚他「釋門之表,士林之秀,而詩苑之英也」。得知道潛要來,蘇軾便設下酒宴以招待好友。
  • 蘇軾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你知道嗎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就是《飲湖上初晴後雨》了。飲湖上初晴後雨北宋 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一天,大文豪泛舟西湖,偶遇一場驟雨,這場倏忽而至,倏忽而去的驟雨成就了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也讓西湖多了一筆濃墨的重彩。是哪一首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 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在此期間,王維寫下了一首充滿禪意的好詩,它便是《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98首古詩詞。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西江月.平山堂》平山堂位於揚州西北大明寺側,是歐陽修於慶曆八年(1048)知揚州時修建。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從徐州調到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
  • 晚年的蘇軾,有天晚上失眠,在村裡散步,寫了一首傷感的小詩
    於是在深夜無眠時寫了這一首《倦夜》,寄託自己的思緒。「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一首小詩僅僅有20個字,開篇就點題寫到「倦」,其實詩人自己已經很累了,很想睡去,但是偏偏是徹夜難眠。所以此時的蘇軾一直望向窗邊,希望能夠天光大亮,也就不用在這黑夜中無奈地徘徊思考了。可是天不遂人願,天邊的亮光就是遲遲得不照向窗戶。深夜黑暗仿佛是凝固了一樣,把詩人禁錮在那裡。詩人無法掙脫,只能默默忍受。此情此景,讓我們似曾相識,短短10個字就將失眠之人的無奈也焦躁都寫在了詩句中。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韓愈字退之,是中唐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北宋大文豪蘇軾說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晚清名臣曾國藩讚揚他「韓公如神龍萬變,無所不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和蘇軾、柳宗元、歐陽修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寫得很深刻,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昔日孟郊四十多歲才成功登第,這個年齡在古代都快退休了,他卻豪情萬丈,寫出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對人生充滿了期望,而相比之下,羅隱卻一直報國無門,科舉無望。正是因為這樣艱難的處境,羅隱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也使得他對人生充滿了深刻的感悟和認知,對於人性也掌握得恰到好處。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唐詩中很美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最典型的便是詩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曾寫過一首《山中問答》。其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桃花溪》,便是唐代詩人張旭借《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我們都知道張旭是以書法聞名於世,並沒有什麼詩名,但是他的這首28字小詩,卻贏得了《唐詩三百首》編選者孫洙的推崇,說它「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 李白夜裡想家睡不著,隨口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卻成千古名作
    他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引起了千古共鳴。這首詩名為《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誰家」是思鄉詩詞中很常見的字眼,例如「誰家今夜扁舟子」、「不知秋思落誰家」、「誰家蘆管吹秋怨」等等,表達的都是一種離愁別緒。而「暗」字也用得很巧妙,既暗合了「誰家」,又突出了笛聲的一種斷斷續續。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人生無常。如果說有一種人生,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有人說是李叔同,我卻想到蘇東坡。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很感傷的一首詩,悼念逝世8年的歐陽修,最後13字驚豔世人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歷史上幾乎是最著名的一對師徒,大家猜猜是誰?歐陽修和蘇軾。歐陽修作為文壇領袖的時候,蘇軾還年輕,是歐陽修一首提拔的蘇軾,也很早就表示了此子不凡,自己之後的文壇一定是由蘇軾主導的。蘇軾年輕時候雖然狂,但也是特別的尊重恩師,他懂恩師對他的栽培,也沒有辜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