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著屬於一個時代的英雄,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被世人所知曉,但是他們值得被世人銘記在心中,他們的事跡也應該得到世人的頌揚。今天就讓我們順著歷史的長河,來了解一個為祖國獻出熱血和生命的英雄,他就是林恆。
生於戰亂,不棄熱血之志
談起林恆,可能很少有人能夠知曉這個名字,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給我們如今的繁榮安定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而呼喚人們能夠記住這個名字的第一個人便是他的姐姐林徽因。
林恆的父親叫林長民,但是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便在軍閥混亂的時期當中遭遇不幸,當時只有媽媽和姐姐帶著幾個尚且年幼的弟弟,生活也很難維持下去。好在姐姐的丈夫梁思成幫助了他們,並讓他們在自己家中一起生活。
在這並不富裕的家庭中還要養活這麼多人並不容易,所以他們的生活十分節儉,就連學費都負擔不起。不過在姐姐林徽因的堅持下,還是決定一定要給林恆良好的教育環境。
隨著長大成人,林恆憑藉著優越的成績打算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在這戰火連天的年代,姐姐也希望林恆能夠從事後方的製造行業。不過因為一次偶然的契機,林恆做了一個決定,他決定走上戰爭的前線。
而這一次的契機就是「一二·九」運動,滿腔熱血的他為了喚醒人們沉睡的愛國熱忱,他走在了遊行的前列,卻不幸在遊行的過程中遭到了憲兵的毒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林徽因十分緊張,到處打聽林恆的下落,直至深夜才找到林恆的下落並接他回家。
前路荊棘,依然義無反顧
經歷了種種事件之後,林恆無法對日軍的惡劣行徑置之不理,由於當時國家正極度缺少優秀的飛行員,所以他選擇報考了中國空軍航空學校,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為國家驅趕外敵,守衛家園。哪怕是當時作為飛行員犧牲概率很大,但他還是義無反顧。
雖然姐姐對林恆的這個選擇十分擔心,但是她知道只要林恆下了決心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於是只有支持他,畢竟作為國家的熱血男兒,此時不站出來更待何時呢,剩下的只有心中念叨他能夠在勝利後平安歸來。
進入航空學校的學習必然是艱辛的,但是比起這些在訓練中流汗在戰場中流血,更讓他心寒的是在國家危機之際,空軍後勤部門貪汙倒賣零件、汽油,使得本來航空技術並不優越的空軍的飛機更加地劣質了。
前方的戰士為了保家衛國不惜拋灑自己的血和淚,而後方卻有一些貪生怕死之輩如同蛀蟲般在侵蝕著國家,這如何能讓人坦然接受。但是林恆即使反抗也無法改變這個現象,他也只能夠刻苦學習。
後來由於戰亂,梁思成一家從北平開始逃亡。在每天都膽戰心驚的逃亡中,他們有幸遇見了八個航空學校的學員,並且他們給梁思成一家提供了幫助。因為弟弟林恆也是航空學校的,所以林徽因見到他們十分親切,慢慢地在相處的過程中把他們當成自己地親弟弟。
保衛疆土,壯烈犧牲
林恆有時間回家之後也與這八位學長熟絡了起來,感覺跟他們意氣相投。兩年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八位飛行員中有七位在戰鬥中犧牲。聽到這個消息後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十分痛心疾首,由於軍方聯繫不到他們的家人,只能由夫妻二人接收七人的包裹。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恆也正式畢業,從一名學子正式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
可是好景不長,1941年在一次與日軍的空戰中,由於敵人火力太猛,我方陷入劣勢,但是林恆並沒有害怕,反而奮不顧身地迎戰敵軍,擊落日軍一架戰機之後,壯烈犧牲,當時年僅23歲。
死後林恆的屍體被埋進了一座無名墓地之中,得知這個消息林徽因久久不能平靜。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她情況愈加惡劣,但她還是每天默默給自己的弟弟們哀悼,並且作下了《哭三弟恆》這首詩。
結語
作為姐姐林徽因對於弟弟的犧牲她很痛心,但是她深深明白作為中國男兒,弟弟的犧牲是為了國人的幸福安康;而作為弟弟、身為中國男兒,林恆為的只是能夠守護家人、守護國土。這樣的人世人怎能不銘記於心,怎能不為之動搖,而我們又怎能不珍惜用他們身軀換來的當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