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寫給飛行員弟弟林恆:國人已忘掉你是為誰而死

2020-12-23 古史風雲錄

每個時代都有著屬於一個時代的英雄,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被世人所知曉,但是他們值得被世人銘記在心中,他們的事跡也應該得到世人的頌揚。今天就讓我們順著歷史的長河,來了解一個為祖國獻出熱血和生命的英雄,他就是林恆。

生於戰亂,不棄熱血之志

談起林恆,可能很少有人能夠知曉這個名字,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給我們如今的繁榮安定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而呼喚人們能夠記住這個名字的第一個人便是他的姐姐林徽因。

林恆的父親叫林長民,但是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便在軍閥混亂的時期當中遭遇不幸,當時只有媽媽和姐姐帶著幾個尚且年幼的弟弟,生活也很難維持下去。好在姐姐的丈夫梁思成幫助了他們,並讓他們在自己家中一起生活。

在這並不富裕的家庭中還要養活這麼多人並不容易,所以他們的生活十分節儉,就連學費都負擔不起。不過在姐姐林徽因的堅持下,還是決定一定要給林恆良好的教育環境。

隨著長大成人,林恆憑藉著優越的成績打算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在這戰火連天的年代,姐姐也希望林恆能夠從事後方的製造行業。不過因為一次偶然的契機,林恆做了一個決定,他決定走上戰爭的前線。

而這一次的契機就是「一二·九」運動,滿腔熱血的他為了喚醒人們沉睡的愛國熱忱,他走在了遊行的前列,卻不幸在遊行的過程中遭到了憲兵的毒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林徽因十分緊張,到處打聽林恆的下落,直至深夜才找到林恆的下落並接他回家。

前路荊棘,依然義無反顧

經歷了種種事件之後,林恆無法對日軍的惡劣行徑置之不理,由於當時國家正極度缺少優秀的飛行員,所以他選擇報考了中國空軍航空學校,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為國家驅趕外敵,守衛家園。哪怕是當時作為飛行員犧牲概率很大,但他還是義無反顧。

雖然姐姐對林恆的這個選擇十分擔心,但是她知道只要林恆下了決心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於是只有支持他,畢竟作為國家的熱血男兒,此時不站出來更待何時呢,剩下的只有心中念叨他能夠在勝利後平安歸來。

進入航空學校的學習必然是艱辛的,但是比起這些在訓練中流汗在戰場中流血,更讓他心寒的是在國家危機之際,空軍後勤部門貪汙倒賣零件、汽油,使得本來航空技術並不優越的空軍的飛機更加地劣質了。

前方的戰士為了保家衛國不惜拋灑自己的血和淚,而後方卻有一些貪生怕死之輩如同蛀蟲般在侵蝕著國家,這如何能讓人坦然接受。但是林恆即使反抗也無法改變這個現象,他也只能夠刻苦學習。

後來由於戰亂,梁思成一家從北平開始逃亡。在每天都膽戰心驚的逃亡中,他們有幸遇見了八個航空學校的學員,並且他們給梁思成一家提供了幫助。因為弟弟林恆也是航空學校的,所以林徽因見到他們十分親切,慢慢地在相處的過程中把他們當成自己地親弟弟。

保衛疆土,壯烈犧牲

林恆有時間回家之後也與這八位學長熟絡了起來,感覺跟他們意氣相投。兩年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八位飛行員中有七位在戰鬥中犧牲。聽到這個消息後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十分痛心疾首,由於軍方聯繫不到他們的家人,只能由夫妻二人接收七人的包裹。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恆也正式畢業,從一名學子正式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

可是好景不長,1941年在一次與日軍的空戰中,由於敵人火力太猛,我方陷入劣勢,但是林恆並沒有害怕,反而奮不顧身地迎戰敵軍,擊落日軍一架戰機之後,壯烈犧牲,當時年僅23歲。

死後林恆的屍體被埋進了一座無名墓地之中,得知這個消息林徽因久久不能平靜。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她情況愈加惡劣,但她還是每天默默給自己的弟弟們哀悼,並且作下了《哭三弟恆》這首詩。

結語

作為姐姐林徽因對於弟弟的犧牲她很痛心,但是她深深明白作為中國男兒,弟弟的犧牲是為了國人的幸福安康;而作為弟弟、身為中國男兒,林恆為的只是能夠守護家人、守護國土。這樣的人世人怎能不銘記於心,怎能不為之動搖,而我們又怎能不珍惜用他們身軀換來的當下呢!

相關焦點

  • 《哭三弟恆》是林徽因對弟弟林恆的思念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1941年,成都與日軍空戰,那時血染長空。這時,林徽因收到了一則消息,弟弟英勇犧牲了。萬分悲痛之下,寫下了《哭三弟恆》。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成婚後回國。
  • 林恆:林徽因的弟弟,棄考清華投筆從戎,灑盡熱血
    《哭三弟恆》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假使在這不可免的真實上多給了悲哀,我想呼喊。---林徽因才女林徽因,為紀念一位抗日犧牲的中國飛行員,哀婉詩《哭三弟恆》。
  • 林徽因、林桓、林恆、林暄、林煊:說說林徽因弟妹們個性化的名字
    有一次寫林徽因,有人問:你一會兒寫林徽因的弟弟林恆,一會兒寫林徽因的弟弟林桓,林徽因的弟弟到底是林恆還是林桓?「林恆」「林桓」這兩個名字太相近了,很容易寫錯,但是這次沒錯,林徽因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林桓」,一個叫「林恆」。林徽因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林暄,一個叫林煊。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兩對雙胞胎呢。
  • 在抗戰中,犧牲的林徽因的「9個弟弟」
    這些二十出頭的飛行員,在昆明沒有朋友,未來的空戰又極端兇險,以致於個個沉默寡言,只有在林徽因家裡他們的精神才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久而久之,林徽因一家和8名弟弟們的感情羈絆越來越深。  軍方聯繫不上他的家屬,就將這些物品交還給了林徽因一家,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是「名譽家長」。林徽因捧著包裹,泣不成聲。 陳桂民死於1941年9月。他在四川鳳凰山試飛蘇聯新提供的飛機時,遭遇了發動機故障,為了保住飛機選擇迫降,壯烈殉職。 三弟林恆死於成都雙流。
  • 林徽因:「我們現在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
    01 "我們現在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什麼都不怕,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林徽因 1937年 寫給女兒的信)
  • 為什麼不能黑林徽因?林家滿門忠烈,叔叔英勇就義,弟弟血染長空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很多人喜歡林徽因,無關美貌,無關才華,而是始於一段對話。但後來張學良執政東北,林徽因夫婦卻不計前嫌,受邀任教於東北大學,開創建築系,為東北地區和建築行業立下不朽功勳。 虎門無犬子,林徽因的兩位叔叔林尹民和林覺民也都是革命烈士,他們在日本留學期間加入了同盟會,歸國後又一起參加了廣州起義,最終誓死不降,從容就義,同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 最帥富二代,林徽因之弟,犧牲於成都空戰,讓人佩服
    和林恆一樣他也是清華學子,為救國選擇當飛行員。其中有一段話,是她母親勸他不要當兵時說的: 當初你離家千裡,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 豆瓣9.3分的紀錄片,請記住他們,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
    他叫林恆,是清華大學機械系的學生,後來選擇報考航空學校當上空軍,他是林徽因的三弟。說起來,梁思成、林徽因與這群年輕人的親密關係,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親弟弟那麼簡單。1937年,他們逃難到貴州,林徽因高燒,卻找不到落腳之地。
  • 抗戰期間,有人問林徽因日本鬼子來了怎麼辦?她淡定回答了七個字
    林徽因作為中國民國時期的傑出女性代表,幾乎在國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熟悉林徽因的人都知道在林徽因的家中藏有2塊飛機殘片,很多人都會很疑惑,這2塊飛機殘片到底是來自於哪裡的?又有什麼樣的寓意?這些疑惑一直到現在才慢慢得到了解答。抗戰期間,有人問林徽因日本鬼子來了怎麼辦?
  • 林長民家庭生活其實煩惱多多,原生家庭的煩惱影響到林徽因的一生
    據說其髮妻葉氏有比較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不能生育,於是家裡為林長民另娶商人家庭出身的何雪媛。何氏文化水平低,見識有限,性情也不溫柔,生了幾個子女,但最後唯有林徽因一個留存下來,妹妹麟趾曾與她有過幾次合影,但幼年夭折;弟弟也因為何氏的過失而喪命。這也是最終何氏不被公婆和夫婿喜愛的一個主因。
  • 《梁思成與林徽因》隨記
    第一集,父親原來梁思成學建築根本與林徽因有關。林徽因小時候和姊妹爭糖果,也被爸爸寫在相片上。和爸爸出國,林徽因當翻譯,林爸爸說了句類似「有一個天才女兒真是甜蜜的負擔(不是容易享得福)」之類的話。梁思成跟梁啓超寫信抱怨,擔心自己整日繪圖,最後成一個匠人。梁啓超回,你有這種擔心,說明你的學問將會發生進步。
  • 林徽因最美的情詩,寫給曾經追求自己的徐志摩,第一句便令人心醉
    林徽因是一個極具才華的女子,一生寫過很多的詩,而其中的代表作應該是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這首詩太美了,而且語風清新令人神醉。很多人初讀,不知林徽因到底是寫給誰的,要用上這麼美的語句。有說是林徽因寫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也有說是林徽因悼念在天國的徐志摩所作。
  • 20歲的他們死在風華正茂之時,可我們卻忘記這都是為了誰!
    在收到弟弟林恆殉國的消息時,林徽因悲痛難忍,提筆寫下《哭三弟恆》,可她哭泣的,又何止一個生命的隕落: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 1700人集體赴死,無人生還!昨天,所有的中國頭條只為他們!
    他們,比誰都接近死亡,如果死神來敲門,他們沒有任何閃躲的餘地!許希麟在寫給丈夫最後的信中說:剛,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盡了軍人天職。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華。粹剛,如今你已盡了最後的心力,我決心繼你遺志,先從基本教育著手,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灌輸於未來的青年。
  • 林徽因傳:傾我所能去堅強 第八章 建築事業:枯燥裡有人生況味 (五)戰爭,痛了每一個人的心
    她在《彼此》中寫道:        信仰坐在我們中間多少時候了,你我可曾察覺到?信仰所給予我們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堅忍韌性的倔強?我們都相信,我們只要都為它忠貞地活著或死去,我們的國家自會永遠地向前邁進,由一個時代到又一個時代。我們在這生是如此艱難,死是這樣容易的時候,彼此仍會微笑點頭的緣故也就在這裡吧?
  • 林徽因最美的一首情詩,寫給瘋狂追求自己的徐志摩,開篇就驚豔了
    林徽因,民國女神,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人之間的愛情讓後人津津樂道。很多人據此產生一個疑問,林徽因究竟有何魅力,能讓徐志摩為她魂牽夢繞,金嶽霖更是為她終身不娶,要知道徐志摩和金嶽霖都是民國一流才子。
  • 《無問西東》|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中國青年
    從林徽因哀悼三弟林恆的詩裡,能看到答案的一角。林恆是1941年在成都與日本飛機空戰時殉難的。林徽因胞弟林恆林徽因在《哭三弟恆》中有這樣一句:「弟弟,難為你的勇敢,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即便是當時的飛行員們最想駕駛的驅逐機「老鷹式七五」,也是「那樣笨,那樣慢」。武器不如人的結果,就是被動挨打。於是「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這個真相讓人痛心也讓人心酸:在抗戰期間,有不少年輕的中國空軍飛行員不是死於和日軍的對戰,而是死於飛機的自身故障。電影裡沈光耀的原型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沈崇誨。
  • 原生家庭複雜,妻妾相爭,嫡女林徽因的童年並不幸福
    何雪媛倒是不負眾望,婚後生了兩女一兒,小兒子和小女兒都年幼時病故了,只有長女林徽因長大成人。在林徽因九歲時,她的父親林長民娶了美妾程桂林。 程桂林是上海美女,又漂亮又溫柔,有著江南女子的水秀和婉約,程桂林嫁入林家後連生了四兒一女。林長民欣喜若狂,更加寵愛程桂林,還稱自己為「桂林一枝室主人」。
  • 1700多名集體赴死的年輕人:富二代、官二代,平均年齡23歲!
    他們,比誰都接近死亡,如果死神來敲門,他們沒有任何閃躲的餘地!許希麟在寫給丈夫最後的信中說:剛,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盡了軍人天職。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華。粹剛,如今你已盡了最後的心力,我決心繼你遺志,先從基本教育著手,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灌輸於未來的青年。
  • 史觀丨一群「官二代」、「富二代」集體赴死,背後故事不能忘……
    他們,比誰都接近死亡,如果死神來敲門,他們沒有任何閃躲的餘地!許希麟在寫給丈夫最後的信中說:剛,在你固是求仁得仁,已盡了軍人天職。可是我,正日月茫茫,又不知若何度此年華。粹剛,如今你已盡了最後的心力,我決心繼你遺志,先從基本教育著手,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灌輸於未來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