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首《行香子》淡泊功名,醉心山水,讀來清靈如幻

2020-12-23 白馬侃詩文

蘇軾作為北宋的一代文宗,可謂是詩文書畫全才。尤其是他的詞作,橫絕近九百多年,開創了一代豪放派詞風。但當我們多讀蘇軾的一些詞作後會發現,他的作品不只有豪放雄渾一類,更有或曠達清健或婉約旖旎的,真可謂多姿多彩。

一葉舟輕

今天我們就讀一首蘇軾的《行香子.過七裡瀨》,來體會體會蘇詞的那種充斥著對人生穎悟的清新暢達感。

《行香子·過七裡瀨》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鷺點菸汀

蘇軾自己曾評論過唐朝詩人王維的作品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而蘇軾本人何嘗不是呢?他的許多詩詞都可以繪成一幅精美的畫圖,比如著名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東坡見到令他動心的畫即能才思泉湧,比如知名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東坡在波瀾壯闊的景象面前能心領神會到英雄豪傑們終久成為過去時空的一道幻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在清麗幽邃的溪山景象前,一樣體察到功名的終極之處。比如上面的那首《行香子》。

沙溪急

這首詞是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時在一次巡查途中的感悟之作。詞裡的七裡瀨也叫七裡瀧,是錢塘江流經新城縣到桐廬縣的富春江上的一段。七裡瀧屬於峽谷水域,兩岸青山夾綠水,麗景如畫。蘇東坡當年在這江上經過,船上四顧,豈能不為之傾心?

這詞的上片寫七裡瀨的江景: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船在很寬的江上行進時,再大的船也會如一片樹葉在水面漂浮,特別是從遠處看的時候。

月溪明

詩人所乘的雙槳船很顯然是首小舟。這小舟怎麼會如受驚的飛鴻呢?驚鴻飛時的動作之快如嘗離弦之箭。可見那小舟的行駛之快,應該與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勢態有得一拼。

原來七裡瀨這裡屬於富春江的小三峽,其間暗流洶湧,水勢湍急,儘管江面如蘇軾所寫「水天清、影湛波平」。他特別激賞眼前之景:魚翻藻鑑,鷺點菸汀。

白鷺

船頭附近,魚兒忽然跳出水面,打破了如鏡子一般平靜的水面,正如杜工部詩中的「船尾跳魚潑拉鳴」。杜工部詩中所寫是夜景,蘇軾則寫的是白天江景,這裡蘇軾著意在襯託江面環境的寧靜。遠處的汀洲煙波渺渺,白鷺時飛時駐,宛如一個個白點清晰地在水天之際漂。

影湛波平

接下來詩人在詞的一字領之處連用三個「溪」字: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詩人用這個一字領「過」字來照應詩的題目《過七裡瀨》。

我們可以明白蘇軾寫的沙溪、霜溪、月溪,並不是當時的地名,而是幾種自然環境下的溪谷。白馬君認為這是蘇軾對人生如逆旅的一種不加明示的場景比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間的旅途怎能是一帆風順?風風雨雨,兩肩霜花,急急匆匆,幾番冬夏。或在某一刻,頓悟開來,心境明如月華。所以,在上片的尾三句裡詩人在暗示人有急忙的時候,有遭到冷遇的時候,也有雲開月明的時候。

曲曲如屏

重重似化畫,曲曲如屏。蘇軾這首詞的下片著重於寫江岸的山景。兩岸青山依依,隨著船行而變化的著姿態,所以蘇軾說它們如畫如屏。其實這裡的山勢整體上來說沒有那麼陡峭,線條趨近於柔和的曲線,完全透露著一種江南水鄉的迷人風光。

嚴陵釣臺

富春江岸上的富春山是東漢高士嚴光隱居之地,山上有嚴子陵釣臺。蘇軾蕩舟經過,仰物思人,由此想起嚴光嚴子陵: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想著當年曾經輔助劉秀打拼江山的嚴子陵打算後半生就在這裡虛度終老,到如今,縱然君臣曾經同心同德治理天下,而他們都早已不在,空負盛名。

雲山亂

蘇軾寫到嚴子陵的時候必然想起自己當下通判杭州,巡查州事,體恤民情,在杭州當地也算頗有一番作為。與嚴子零陵相比呢?自己早晚也會空有一名,或許什麼都不會留下。想到這裡,放眼遠方: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嚴子陵塑像

亙古江山,風吹雨打,還有誰能與之並立於今世、後世呢?人生如夢啊,只是一場虛無。這些山給予蘇軾的思考是對功名的淡泊,將生命與自然的和諧融合。因此整首詞讀起來清靈不失莊重,歡快中也透出圓悟。真可謂詞中有畫。

關於這首蘇詞,詩友們怎麼看?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行香子,朗朗上口,絕無悲愁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雖然經常拿他調侃,卻很欣賞其才華,還高度評價他有「屈、宋之才」。後來秦觀去世,蘇軾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悲痛地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再過一年,東坡先生也仙去,更令人感傷這對師徒人生之路如此坎坷。
  • 《行香子》新春感懷:恰好新春,翹首朝陽。耐沉沉,晦暗天光
    《行香子》新春感懷2021新年到,老友推薦一首《行香子》助興,於是有人提議填《行香子》賀新春。恰巧又讀到蘇軾一首《行香子·攜手江村》,似乎有緣。新年頭一天,不見陽光明媚,卻見霧靄沉沉。本應親朋好友把酒言歡,卻因為疫情而清清冷冷,頗有感懷,遂作此篇。
  • 筱青讀詩詞:蘇軾行香子·述懷(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行香子·述懷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今早起來,發現朋友圈很多人都在發2019年最後一個月的感慨。
  • 蘇軾的一首冷門詞,語言清麗,哲理深邃,最後一句耐人尋味
    他的筆下有豪邁激昂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有對人生的思考,蘇軾任杭州通判時,途徑桐廬七裡瀨時,就寫下了一首語言清麗,哲理深邃,耐人尋味的詞,特別是最後一句令人久久難忘。《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所描寫的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開豪放一派,更提升了詞境與詞的美學品味。蘇軾的詞現存三百餘首,其中經典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
  • 蘇軾與好友暢遊山水,即興題詩,既詼諧幽默,又豪氣沖天
    與毛令方尉遊西菩提寺宋代:蘇軾推擠不去已三年,魚鳥依然笑我頑。人未放歸江北路,天教看盡浙西山。尚書清節衣冠後,處士風流水石間。一笑相逢那易得,數詩狂語不須刪。這首詩寫於熙寧七年杭州通判任上,當時詩人39歲,是年蘇軾因察看蝗災,與毛、方二人同遊西菩提寺,作此二詩。毛令指於潛(今浙江臨安)縣令毛國華,字君寶。方尉指於潛縣尉方武,字君武。
  • 蘇軾半夜不睡「起來嗨」,寫出一絕美之作,最後九字千年無人超越
    蘇軾好寫明月,他的《水調歌頭》大家都耳熟能詳。彼時,他在詞中「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幻想著翩然乘風上瑤臺,卻還嫌棄高處寒冷。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因為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合,自求外放。所以他假醉佯狂,借著明月來談人生哲學,一派超然物外的瀟灑。不過十四年之後,他又在月夜寫了一首詞叫做《行香子·清夜無塵》的詞,一樣是談人生哲理,感情卻有所不同。
  • 蘇軾的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
    就像宋代大詞人蘇軾一樣,後人提到他,總是將他擺在高高的位置上,讚嘆不絕。可又有多少人會嘗試著去了解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呢?其實,蘇軾也是凡人,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全詞如下: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裡。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羈舍流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 蘇軾半夜睡不著,於月光下寫出經典之作,值得你一讀再讀!
    蘇軾是非常豪爽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也是很深情的「明月夜,短松岡。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蘇軾也是很柔情,「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那麼究竟哪一面,才算是最真實的蘇軾?又或者,深情、柔情、瀟灑、曠逸,諸多合在一起,才算是蘇軾?這天,蘇軾晚上睡不著,自斟自酌,自飲幾杯以後,開始思考問題。
  • 蘇軾寫過一首江湖氣的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再來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如果不了解蘇軾,光看他的詩,你是想不到他的人生有多坎坷。雖然蘇軾的才能很出眾,但是他為官的道路真是一言難盡啊!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鬱悶時讀上幾遍,心情豁然開朗
    於是有了這一首 《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醒復醉」三字,展露出蘇東坡此刻心情是苦惱的、悲慨的、絕望的。一場「烏臺詩案」,令蘇東坡的人生理想轉瞬之間成空。由繁華似錦的京城貶至黃州,心中的低落與苦悶溢於言表。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而這種體裁的詩詞,在蘇軾以及學生秦觀的筆下,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賞花》蘇軾的學生秦觀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迴文詩,名叫《賞花》「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而被稱為宋代第一大文豪,作為老師的蘇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展現高超技藝的機會,其中有那麼一首悼亡詩,不僅難度極高,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蘇軾有一位十分喜愛的侍妾,名叫王朝雲。
  • 蘇軾用散文句法寫成的一首送別宋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蘇軾所運用到的詞牌名是非常之多的。什麼江城子什麼念奴嬌,什麼西江夢什麼減字木蘭花,什麼卜算子、水調歌頭等等,都有非常精彩的宋詞問世。今天我們所分享的蘇軾這首精彩的宋詞,乃是蘇軾用散文句法寫就的一首精美作品。當年的時候我們讀王勃的《滕王閣序》,最喜歡的就是「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這樣的語句,讀起來極為朗朗上口,充分體現了古典文學的音律之美。
  • 蘇軾離開杭州西湖想念朋友了,寫下一首冬思詞,含蓄而感動人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快來關注一起讀經典。人生在世,能有知心好友非常難得。俞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知己友情流傳千古。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一位心心相印的好朋友,真是一大幸事!看看蘇軾這首《行香子·冬思》,感受下古人的友情。《行香子·冬思》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銷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這首詞是蘇軾早期的詞作,詞中那位「故人」是陳襄,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也是蘇軾在杭州西湖一起宴飲酬唱玩樂的好朋友。
  • 蘇軾:人生何處不可樂
    其中「順應自然,樂天安命」「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等重要思想,蘇軾每每讀到,都忍不住拍案叫絕。就這樣,藉助《莊子》這個思想武器,蘇軾成功護衛住了自己的心靈,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在《後杞菊賦》中,他說: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
  • 畫家莊志深,淡泊古樸,畫如其人
    莊志深 草亭會友機緣巧合的是,莊志深當『返鄉知青』時,遇到了一位熱愛書畫的戰友,從他那裡看到了一本《芥子園畫譜》的山水卷,莊志深如獲至寶,像齊白石當年一樣,立即借來不分白天黑夜地整本反覆臨摹,漸漸地走上了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之路
  •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且插梅花醉洛陽.
    最近,咱們讀了幾首長詩,先是隨著李白跌宕起伏的筆觸,做了一場虛無縹緲的夢;接著又隨著岑參的蒙太奇手法,體會了塞外冬季的嚴寒;之後我們一起回到了東漢末年,為了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黯然神傷。長詩讀來盪氣迴腸,令人印象深刻,卻也容易令人產生倦怠之感。所以今天,我要帶大家跨過盛唐,來到北宋末年,讀一首能讓你一吐心中塊壘的曲子詞,為你心中的宋代詞人再增加一抹色彩。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對於蘇軾的《題西林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秦觀夢後寫的一首詞,如仙似幻,蘇軾讀後卻潸然淚下
    所以當蘇軾讀到秦觀的「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才會那樣傷感,而秦觀最後的結局又應了詞中所言,更為這首詞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這首詞名為《好事近·夢中作》,全詞如下: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 恩師歐陽修逝世八年後,蘇軾寫下一首感傷之作,讀來催人淚下!
    當時的歐陽修名氣很大,蘇軾則是初出茅廬,據說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驚為天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見歐陽修對於蘇軾極為欣賞,不過當時任主考官時,歐陽修一開始還認為,蘇軾的文章是自己得意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只好把第一名改成了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