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中的這些迷影梗,你發現了幾個?

2021-01-07 1905電影網
《愛樂之城》將在2月27日角逐奧斯卡,1905電影網當日早8:00將全程視頻直播


1905電影網專稿 達米安·沙澤勒寫了一封情書給好萊塢,這封情書就是2月14日在內地上映的《愛樂之城》。多個協會獎最佳影片、7項單屆金球獎、14項奧斯卡提名的紀錄讓《愛樂之城》收穫了頗多的讚譽。



艾瑪·斯通飾演的米婭和瑞恩·高斯林飾演的塞巴斯汀是片中的兩位追夢人,導演用極為浪漫的方式講述他們的相遇,也用極為美好的方式講述好萊塢的現實。導演用極為現代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當代的故事,同時重新用現代的方式定義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歌舞片。


在好萊塢的歌舞片中,我們能看到用歌唱段落拍完全片的《瑟堡的雨傘》,也有《雨中曲》這樣非全片歌唱的影片。《愛樂之城》用一種豔麗的色彩和懷舊的情懷向影迷展示了一段傾心之戀,用極具個人喜好的迷影段落送上了一封同時屬於影迷的情書。



《愛樂之城》中的迷影段落非常多,涉及到置景的海報、人物的臺詞、歌舞的致敬,遠遠不止你們看到的網上的視頻那其中的一些。


不過了解這些迷影段落之前,你需要提前知道幾個人。


導演雅克·德米是歌舞片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電影裡往往置景都十分華麗,並且所用的色彩都非常明亮豔麗。從他的歌舞片裡,我們總能看到細膩的構思。而在達米安·沙澤勒的《愛樂之城》裡,幾處歌舞段落都帶著雅克德米的特色。



說到歌舞片,就得說到歌舞片中的一位演員,弗雷德·阿斯泰爾。他可以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男演員之一。他出演過非常多的好萊塢歌舞片,本片的多處致敬段落,他出演的電影就佔到了一半。另一位則是吉恩·凱利,在歌舞片歷史上也十分出名。



另外一位則是英格麗·褒曼,她是瑞典著名的女演員,曾經三獲奧斯卡表演獎。她主演過的多部影片也出現在本片中。



1、兩處英格麗·褒曼海報


艾瑪·斯通在片中合租的公寓中,自己所住的房間中,床旁邊的牆上貼的正是英格麗·褒曼的大幅海報。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五年後的段落,路邊的巨幅海報也是英格麗·褒曼。



2、《莎翁情史》(1998)


影片開場有一段長鏡頭的歌舞,這段精彩的歌舞落幕,在影片片名之後,鏡頭從天空拉下,此時高斯林的廣播中提到了《莎翁情史》。《莎翁情史》是1998年約翰·麥登的導演作品,該片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3、《柳媚花嬌》(1967)


《柳媚花嬌》是雅克·德米除了《瑟堡的雨傘》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在該部影片開場,數對男女在開車過河等待的時刻,下車跳了一段舞蹈。這段舞蹈發生在影片開場,與《愛樂之城》中的歌舞出現的契機一樣,只是《柳媚花嬌》中的這段歌舞節奏較慢,並無歌唱的段落。《柳媚花嬌》中的男主角是水手,這一元素也被用在了結尾蒙太奇段落。



4、《卡薩布蘭卡》(1942)


艾瑪·斯通在片中最開始工作的地方是一間咖啡館,這間咖啡館坐落在華納公司片場裡,咖啡館對面就是《卡薩布蘭卡》(影片中翻譯為《北非諜影》)中出現的場景:英格麗·褒曼飾演的伊爾莎和亨弗萊·鮑嘉飾演的裡克站立窗邊看向窗外的場景。這個地方在後來米婭與塞巴斯汀的對話中也有提到。更有趣的是,除了該片直截了當地提到了《卡薩布蘭卡》,影片的整體故事也像極了《卡薩布蘭卡》: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偏偏走進了我的酒館。



5、《黑貓》(1941)


在艾瑪·斯通所住的房間的另一面牆上貼著三張海報,《黑貓》是其中一張。這部由阿爾伯特·S·羅吉爾執導的懸疑喜劇,1941年在美國上映。



6、《勇氣》(1927)


三張海報中的另外一張是由羅蘭外斯特執導、諾瑪·塔爾梅奇主演的影片《勇氣》,該片於1927年12月31日在美國上映。



7、《野百合》(1924)


三張海報中還有一張就是1924年由約翰·弗蘭西斯·狄倫執導、科琳·格裡菲斯和康威特爾主演的影片《野百合》。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出軌,在偶然一次和丈夫的朋友聚會後,丈夫的朋友企圖非禮她,這一幕被自己的丈夫看到了,丈夫起訴離婚,並勝訴還獲得了孩子的撫養權。



8、《金髮女吸血鬼》(1922)


在英格麗褒曼的巨幅海報一側,還掛著另一張海報,這張海報就是1922年雷·巴特利特·菲利普斯執導的《金髮女吸血鬼》。



9、《繡巾蒙面盜》(1946)


在《愛樂之城》中,公寓的四姐妹跳了一段《Someone in the Crowded》。這段歌舞從室內跳到室外,從公寓跳到聚會地點,不僅交代了環境,還交代了四位女孩想要走上演藝之路的願望。室內的戲也依次展示了屋內其他房間牆上的海報,其中一張來自1946年羅伯特·西奧德梅克執導、伯特·蘭卡斯特與艾娃·加德納主演的《繡巾蒙面盜》。



10、《百老匯的淘金者》(1929)


在艾瑪斯通的房間內,門背後貼著一張海報。這張海報是1929年的歌舞片《百老匯的淘金者》,講述的是百老匯的三位歌唱團的女孩尋找有錢的丈夫的故事。



下一頁:11——20

相關焦點

  • 深扒《愛樂之城》的82個迷影梗,看完這篇你才完全看懂本片
    但是,有個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的角度,就是片中的那些迷影梗。因為,這首先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而屬於電影的這部分,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要是聊起迷影梗,我覺得,最有資格的一定是我的友鄰大奇特,他對老電影以及迷影梗的關注,應該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厲害的一個,而這篇準備了幾個月時間的文章,則整理了《愛樂之城》80多個迷影梗,絕對夠完整,料夠足。
  • "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 這些"音樂致敬梗"你get到了嗎
    原標題:《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 這些「音樂致敬梗」,你都get到了嗎 《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這兩部正在電影院上映的「爆款」電影,都與音樂有著密切關係,二者雖然在藝術訴求跟表達方式上大相逕庭,但有一個優點卻是共通的,就是他們將「音樂致敬梗」用得恰到好處。
  • 再看《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中的「音樂致敬梗」
    原標題:《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 這些「音樂致敬梗」,你都get到了嗎 《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這兩部正在電影院上映的「爆款」電影,都與音樂有著密切關係,二者雖然在藝術訴求跟表達方式上大相逕庭,但有一個優點卻是共通的,就是他們將「音樂致敬梗」用得恰到好處。
  • 知道《愛樂之城》這89個梗,你就能了解大半個歌舞片史
    情人節快樂!
  • 你們看到的《愛樂之城》可能是個假神作?
    本月初公布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中,它也以14項的提名,成為衝奧熱門。瞄準情人節消費大潮,「2.14」當天,《愛樂之城》在中國大陸院線公映。銀幕上下,圈內圈外,《愛樂之城》都賺足了口碑。大家津津樂道於其中的歌舞片段、長鏡頭調度、迷影情懷.影片進而被推崇為復興黃金時代的傑作,導演沙澤勒甚至被視作「美國電影的可靠未來」。
  • 看「愛樂之城」必須解鎖的幾種「姿勢」
    作為電影迷來說,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來《愛樂之城》埋下了不少梗,致敬了不少經典老片。如果深扒起來,絕對是個大工程。而是把這些「新」和「舊」融合在一起,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現代化、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手法展現出來。如果你想優雅地欣賞它,請看這篇。《愛樂之城》是導演達米安·沙澤勒的第三部作品。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爆裂鼓手》。
  • 《愛樂之城》:此情成追憶,可惜不是你
    《愛樂之城》裡到處是迷影彩蛋,比如米婭參加派對的長鏡頭,就能讓人聯想到《我是古巴》和《不羈夜》。比起影史上的眾多著名長鏡頭,《愛樂之城》的開場段落毫不遜色。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上個月剛過三十二歲,他的才華和野心,令人驚豔。
  • 深扒《愛樂之城》致敬梗!你能認出幾部經典電影?
    《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愛樂之城》中米婭裹上窗簾做長裙的鏡頭,模仿了《西區故事》中瑪利亞的舞蹈動作。▲《愛樂之城》與《紅磨坊》《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愛樂之城》中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天文臺「舞上雲霄」的夢幻華爾茲,致敬了《紅磨坊》中基德曼和伊萬比翼雙飛的初次相會
  • 上流美 《愛樂之城》:深夜飲酒,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愛樂之城》的英文名La La Land,源自I was in La La Land,意為「我剛剛在神遊」。港譯《星聲夢裡人》,臺譯《樂來越愛你》,都要好過《愛樂之城》。電影澎湃的野心從開篇一鏡到底的開場舞就綱舉目張,整部片子活像是instagram的好萊塢專號。
  • 如何優雅地欣賞電影《愛樂之城》?
    談到《愛樂之城》的音樂時他說:「我連續三個月每天花四個小時練琴,按理說我應該不想再聽到這些歌了,但它還是如此地打動我。」Simmons),在《愛樂之城》中飾演酒吧老闆Bill。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刻薄的形象相當傳神。
  • 我就是那個感性中二的俗逼,我很喜歡《愛樂之城》
    一開始還是默默流淚,之後就是摘下帽子捂著臉痛哭了,因為旁邊還坐著其他朋友,實在不想被發現,感覺太丟臉了。結果偷瞄了一下,發現他也在抹眼淚。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問題,突然有點如釋重負。那大概是12月的事吧,當時正在為了幾部國產票房大片各種跟網友和粉絲互懟,搞得心力交瘁。所以,能在那時候看到《愛樂之城》這樣的電影實在是特別美好的事情。
  • 《愛樂之城》,一個巨大的回憶磁場
    不出意外,當年,他拿著《愛樂之城》的劇本,被拒在了每個製片公司門外,好萊塢可不想跟這個過時的電影類型扯上什麼關係。所以他先拍了一部更商業化的《爆裂鼓手》,並藉此一戰成名。當時它在坎城電影節的導演雙周單元上映後,法國人發現這個美國來的小夥子竟然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美國人則意識到,這大概是顆未來之星。事實上也的確,從《爆裂鼓手》到《愛樂之城》,查澤雷像是從一支三線小聯盟,打進了全明星賽。
  • 從迪斯尼童星到全民男神:《愛樂之城》之瑞恩•高斯林
    我們看過瑞恩·高斯林化身為深情款款的純情少年、冷血殺手、花心玩咖、人生魯蛇、失序偵探,不過像在《愛樂之城》中的勁歌熱舞還是頭一次,提到這次的演出,瑞恩保證這樣的表演觀眾絕對沒有看過。《愛樂之城》不光是愛情故事,而是能真正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觀。
  • 流水的《愛樂之城》,鐵打的詹姆斯·迪恩
    又唱又跳地包攬了多項獎項後,《愛樂之城》終於跳上了中國的大屏幕。
  • 為什麼說《愛樂之城》得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這也就是我覺得《愛樂之城》無法奪魁的最主要原因,它實在是「太浪漫了!」比如經典的長椅。但高斯林這個人物不高不低,跳舞的時候依然像個內斂沉默的藝術家。對於像《半個尼爾森》裡的那種人物,這種氣質完美契合,對於《愛樂之城》總感覺太「陰鬱」了一點,反而是他安靜彈琴的那幾段,更加魅力四射。
  • 《愛樂之城》:踢踏天使的城市
    他的新電影——《愛樂之城》,是一部由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主演的浪漫歌舞片。片中,懷揣夢想的兩人因為對方的雄心壯志而愛上彼此,但最後卻又發現自我心中那一方天地,除了夢想,再也容不下其他。她是個演員。(畢竟,這裡是好萊塢。)他是個爵士音樂人。(畢竟這是Damien Chazelle的電影。)而這部電影就像一個定價過高的復古梅森罐,復刻過去舊時光的模樣。
  • 《情遇曼哈頓》:是劉老根鄉村愛情還是奧斯卡《愛樂之城》
    再說驚豔。但這種觀感從入場幾分鐘開始,便消息了。不能把《情遇曼哈頓》當紐約鄉下的愛情故事看待。導演在敘事節奏把控、畫面美感追求上,都與劉老根大舞臺天壤之別。這是一部快節奏的輕喜劇愛情片。看完全片,仔細回味一下,感覺《情遇曼哈頓》在故事和美學追求上,仿佛並不輸《愛樂之城》。當然,我對《愛樂之城》的評價也並不高,不像國內某些做電影評論的媒體人,因為「愛樂」拿了奧斯卡,就無底線地吹捧。
  • 這部瘋狂刷屏的《愛樂之城》你真的看懂了嗎?
    >《愛樂之城》在狂攬7項金球獎後,又在奧斯卡上獲得了14項提名,追平了《鐵達尼號》與《彗星美人》的紀錄……情懷的加持是《愛樂之城》成為頒獎季寵兒的一個重要原因,片中有大量對歌舞片名作及其它經典老電影的致敬與模仿,怪不得那麼多影迷都對它愛得不要不要的!
  • 《愛樂之城》主演瑞恩·高斯林 電影中充滿自身經歷 享受與艾瑪·斯通合作
    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7座金球獎盃、14個奧斯卡提名,達米恩·查澤雷導演的歌舞電影《愛樂之城》在今年的頒獎季中風光無限,2月14日情人節之際,該片已登陸中國各大影院,更讓中國影迷記住了一張西方面孔、影片中飾演男一號的瑞恩·高斯林,這也是他主演的影片第一次大規模在中國內地上映。瑞恩·高斯林,1980年生於加拿大倫敦(非英國倫敦),先以歌手身份出道,後轉行從影。
  • 專訪《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愛樂之城》劇照就連「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都對《愛樂之城》讚賞有加,她在巴黎和查澤雷一起觀看了電影,並邀請查澤雷到自己家做客,甚至還送給他一些雅克·德米拍攝《瑟堡的雨傘》時留下的珍貴資料。這一切都讓查澤雷快要幸福地暈了過去。但據查澤雷自己透露,自己其實一開始並沒有預料到《愛樂之城》能夠取得如此瘋狂的成功,這些讚譽甚至讓自己感覺有些不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