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丨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負荷的處理策略

2020-12-20 騰訊網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超過70%的患者沒有嚴重的冠脈固定狹窄,而是在斑塊破裂的基礎上急性血栓形成阻塞冠脈血管。

在高血栓負荷的STEMI患者的PCI術中,有10%~20%的患者出現無複流/慢血流現象,9%~15%的患者發生遠端栓塞,增加了PCI的危險性,因此對高血栓負荷的STEMI患者治療策略的選擇成為值得探討的難題。

血栓的危害

影響TIMI血流,發生遠端微血栓栓塞,甚至無複流。

觸發血管收縮,導致行急診PCI時預計血管直徑有誤,選擇支架尺寸準確度下降。

急診PCI時發生的血栓移位或者遠端栓塞可能影響分支灌注。

血栓的裂解可能導致晚期支架貼壁不良。

處理策略

高血栓負荷的定義

TIMI血栓分級標準

(1)0級,無血栓;

(2)1級,模糊的血栓影;

(3)2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小於血管內徑的1/2;

(4)3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為1/2到2倍血管內徑之間;

(5)4級,確定的血栓影像,長度大於2倍血管內徑。

(6)5級:血栓形成導致完全閉塞。

基於以上分級,冠脈造影顯示冠脈閉塞相關血管有下列特徵之一即提示為高血栓負荷:大於參照血管內徑三倍以上的長條形血栓;閉塞近端存在漂浮的血栓;閉塞近端有>5 mm長的條形血栓;閉塞近端血管沒有逐漸變細的突然齊頭閉塞;冠脈閉塞相關血管的參照管腔內徑>4 mm;閉塞遠端造影劑滯留等;直接PCI術後無複流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高血栓負荷導致死亡率增高;高血栓負荷導致支架內血栓發生率明顯增高。

進行血栓負荷分級對於預測臨床預後很有幫助,同時可以幫助選擇最好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PCI手術的方法。

STEMI患者常採用直接PCI治療,目的是恢復心肌血流,恢復心肌組織血流灌注,是治療STEMI最有效的措施,可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預後。

急診PCI血栓處理流程

血栓抽吸

機械抽吸裝置、血栓保護裝置是大血栓負荷(4級)的STEMI患者進行PCI手術時的最佳選擇,而手動血栓抽吸是中小血栓負荷(2~3級)患者的最佳選擇。

藥物治療:替羅非班或阿替普酶

冠脈內注射替羅非班可以使用局部藥物濃集,有助於藥物進入血栓內部,起到松解血栓,減少血栓負荷,減少微循環栓塞的作用,進而起到縮小梗死面積、改善臨床預後的作用。

其他輔助手段: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泵(IABP)、ECMO

對於部分患者,可選擇在IABP或ECMO輔助下進行抗栓治療。IABP可減輕左心室後負荷,增加重要臟器血供,增加冠脈灌注壓及增加冠脈閉塞近遠端的壓差,波動性血流對血栓具有波浪對沙灘樣的衝擊作用。

ECMO可以提供有效的循環支持增加冠脈灌注壓,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解除冠脈動力收縮,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肺功能使患者度過高血栓負荷期。

小結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是其主要發病機理。

血栓形成後隨著時間的延長血栓質量增加、密度及負荷增大。

冠脈閉塞後,隨著時間的延長壞死心肌水腫加重,壓迫心肌內血管,使血流阻力增大,流速減慢,血栓負荷增重。

來源

李國慶.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負荷的處理策略.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二次全國心血管年會. 2020.

相關焦點

  • 常被誤為「胃病」的急性心肌梗死
    且不說網上時不時就有心源性猝死的報導,其中大多數是急性心肌梗死,就是身邊,誰還沒幾個得了冠心病、得過心梗、放過支架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心血管病太普遍了!按照2019年的最新調查,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心血管病死亡是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超過癌症、超過各種意外傷害。
  • 急性心肌梗死後的心肌內出血
    然而,AMI 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會發展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是儘管心外膜的血管通暢了,但患者的微血管功能和心肌灌注未能得到良好恢復,這種現象稱為「無複流」。早期的病理學研究和臨床觀察認為無複流的原因在於微血管阻塞和不可逆的微血管損傷,如今心肌內出血也被視為該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心肌內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後發生的出血性轉化在病理生理學上存在一些相似之處。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要點解讀
    2019.10.2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全文發表在中華心血管病學雜誌2019年第10期, 並配發了沈衛峰教授撰寫的「遵循指南,優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管理」的專家述評。該指南是目前中國心血管界在冠心病,STEMI診斷和治療領域中的權威專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晶。
  • 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醫生為什麼要強調「兩個12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急性事件,危險事件。這時候的心肌,遭遇了急性缺血損傷,迅速發生壞死。缺血壞死的心肌電活動就不穩定了,和正常心肌組織間的往來就不正常了,就容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最嚴重的就是室顫,心室顫動,心肌細胞各自為政胡亂收縮了。這樣,心臟就不能正常收縮供血了,就停跳了!
  • 黃偉春:臺灣STEMI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經驗
    本文就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分享本院治療經驗。一、時間就是生命  若未接受實時治療,儘管於急性期存活下來,日後並發心臟衰竭的機會也大為增高,因此儘早將梗死的血管打通刻不容緩。越是早期治療,傷害越低,且痊癒的機會越高。
  • 急性心肌梗死奪去那麼多人的生命,我們該如何認識它?
    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也稱缺血性心臟病。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壞死。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 這10種原因導致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醫生告訴您如何預防!
    急性心梗是所有疾病裡發病最快,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我們之所以每次提到心臟病就緊張,更主要的就是我們害怕急性心梗,不管你們害怕,我們心臟醫生也會害怕,因為急性心梗隨時會面對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分為5個類型:1型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導致的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咱們通暢最常見的急性心肌梗死,做完造影血管要麼完全堵死,要麼堵塞99%;2型心肌梗死:與血栓沒有關係,而是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的心肌梗死;這其中就包括一種心臟血管的痙攣,我們叫冠脈痙攣
  • 爸爸和姐姐們都死於急性心肌梗死,20歲的他能否逃過宿命?
    父親42歲時死於急性心肌梗死,幾年後,大姐、二姐又先後死於急性心肌梗死。
  • 低危胸痛患者或無需心臟負荷試驗?JAMA子刊研究質疑歐美指南
    對於經急診評估後疑為急性冠脈症候群的患者,即便經多次心電圖檢查和肌鈣蛋白檢測已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HA/ACC指南仍建議在出院前或出院前72小時內進行無創心臟負荷試驗。近期發表在JAMA內科學子刊上的一項來自美國的回顧性、多中心隊列研究提示,對於急診評估為可疑急性冠脈症候群、但已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天內進行無創心臟負荷試驗儘管可小幅降低死亡或心肌梗死風險,但避免1例死亡或心肌梗死需要250人接受檢查,因此這一策略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可能不是最佳選擇。
  • Cell|治療心肌梗死,膠原蛋白V或是救星!
    心肌梗死(MI)是患者冠狀動脈發生缺血缺氧導致心肌壞死的疾病,具有發病迅速、病情兇險的特點,嚴重時常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時心肌細胞的血氧不足,缺血心肌的多種炎症因子被大量釋放,促進心室重構。心肌重構將導致心臟肥大,其過程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過度激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負荷|靜脈|...
    3、併發症有高血壓史或梗死後血壓持續增高者,心臟後負荷過重,易於發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如並髮乳頭肌功能不全、室壁瘤、室間隔穿孔等,都可使心臟負荷加重,誘發心力衰竭和惡化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與心律失常並存,互相促進或加重。其他如輸液速度過快、合併感染、用藥不當或延誤診治、未及時休息等,均為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像學表現,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提要 在可疑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心臟MRI(CMR)可以全面、多角度觀察心臟。 多種CMR技術可提供豐富的信息,如心肌水腫(風險心肌)、透壁性梗死的位置、梗死面積的定量分析、微血管阻塞、全心室容積和功能評估及評估梗死後重構。
  •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助力巴塘縣人民醫院完成首例溶栓救治急性心肌...
    經檢查,心電圖顯示ST段抬高,醫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隨時可能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心跳驟停甚至猝死的危險。「時間就是生命」,巴塘縣人民醫院內科立即啟動急性心肌梗死應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黃燕醫生、任婷婷醫生和巴塘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共同研究病情後,決定為患者施行溶栓治療。
  • 心肌梗死、心肌要死,結果都可能是猝死
    作為專業醫生,從馬拉度納最早的死訊得到兩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後來又報導說他死於急性心衰和肺水腫,但急性心肌梗死也可以導致急性心衰、肺水腫,嚴重會導致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猝死型心肌梗死,發病後短期(0.5-1小時)內死亡,有的患者甚至在冠狀動脈閉塞後心肌尚未來得及壞死,人就已經死亡。
  • 急性心梗都要支架治療?這種患者不推薦!
    總體而言,STEMI 患者中斑塊破裂機制更為多見,形成的紅色血栓造成冠狀動脈管腔明顯狹窄甚至完全閉塞,遠端心肌缺血明顯而對應心電圖表現為對應導聯 ST 段抬高; NSTE-ACS 患者中斑塊侵蝕更多見,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負荷相對較小而保留較完整的血管結構和較大的管腔,遠端心肌缺血的面積和程度相對 STEMI 時較小,臨床心電圖表現為非
  • 了解急性心梗預防和自救知識,拒絕「馬拉度納」式悲劇重演
    急性心肌梗死比較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血液裡的血脂含量比較高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另外糖尿病和高血脂也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如果患者血脂比較高會造成血管彈性變小,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隨著病情發展就可能會出現心肌梗塞,經常性的吸菸飲酒也會容易得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是心內科最為嚴重的一種心血管危重疾病。
  •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當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發下面這些部位的疼痛應該警惕急性心梗可能。01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 給心臟上支架前,你應該知道的心肌灌注顯像
    自2003年起,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美國核心臟病學會(ACC/AHA/ASNC)就以指南形式把核素心肌灌注顯像列為冠心病診斷的一線檢查手段。美國ACC/AHA指南推薦: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診斷應首選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能運動患者應行運動負荷試驗,不能運動、合併左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應行腺苷或潘生丁負荷試驗。
  • 冠狀動脈痙攣可引起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哪些因素可以引起...
    心肌缺血未必都存在冠狀動脈固定狹窄,如果出現冠脈痙攣,同樣可以導致心肌缺血。什麼是冠脈痙攣?冠脈痙攣指的是冠狀動脈短暫異常收縮導致心肌缺血。冠脈痙攣不僅是引起變異性心絞痛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原因之一。哪些因素可以導致冠脈痙攣呢?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是時候展示了,走起!
  • 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能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並非如此簡單
    但實際上,有患者因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而不吃藥,次日卻再次發作心前區疼痛,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為什麼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僅過12個小時就發生了心肌梗死?心電圖和心肌酶不能查出心肌梗死嗎?當然不是。一、不能僅靠一份未發病時的心電圖判斷首先,心電圖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嚴重的心肌缺血幾乎都能發現,做出診斷。但是,當沒有發病時,病人處於靜止狀態時,心電圖是正常的,這被稱為靜息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