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人生不僅僅只有拼搏,還有愛和精神的傳承

2021-01-10 餅子讀行

對於文學作品的裡象徵和喻象的解讀,是我們深入作品文學價值深處的畢必經之路,喻象和象徵也是我們打開文學藝術奧秘不可或缺的鑰匙,就如我們在閱讀傳統的文學作品時都應該知道,有的作家把月亮象徵思念,有的作家把海燕象徵著勇敢,曹雪芹讓妙玉裡的櫳翠庵有一顆梅花,這是妙玉高潔孤傲的象徵,因此對於文學藝術的鑑賞,象徵意義的闡釋和理解,是我們文學解讀所必須的探索,在海明威的這篇《老人與海》的小說裡,鯊魚無疑是扮演者反面的角色,因此它就象徵著作品裡的理想破壞者。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這篇只有短短幾萬字的小說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通過這麼多年的文學接受者所產生的文化價值積累,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熟悉,其中最熟悉的莫過於那句「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的精神,這句話可以說貫穿了整部作品始終,也是我們大多數讀者所能感受到的最直接,最能觸動自己靈魂的精神內涵,同時這種硬漢的形象也是海明威大多數作品表達的主題,這種形象的影響,可以給我們人生旅程在精神層面上給予莫大的鼓舞,對於人生中經歷的坎坷也有著極其重要的鼓勵意義。

今天我沒有把重點放在這些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孩子,小男孩雖然在故事的主要部分是缺席的,但如果這篇作品中缺少了這個小男孩,我相信就像作品中缺少大馬林魚一樣,會產生非常致命的文學藝術價值影響,如果我們把鯊魚當成理想的破壞者象徵來理解,把大馬林魚當成理想的象徵來理解,那小男孩又在作品中象徵著什麼?我想小男孩的象徵意義對於整部作品,更具文學意義,有人曾經說過《老人與海》有著明顯的西方文化特徵,其背景有著清晰的西方聖經的人生價值理念,如果我們把這些內涵理解為對人生的闡釋,那小男孩的意義也就比較明顯,他代表著人生中飽含的愛、忠誠還有生命延續象徵意義。

對於我們把這樣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學作品,拿到當下我們的語境中來理解和詮釋,小男孩的文學價值也許更具人生意義,在作品文本的一開始,作者要表現一種老人面對84天沒有捕獲到一條魚的困境和壓力,他連續這麼多天沒有捕到魚,與他一起捕魚的孩子因此而被父母叫到了別人的船上,我們在這裡看到,作者要體現老人的一種困境和壓力,不能僅僅通過八十多天這一個具體的數字來形容,在人生的經歷中,我們都能體會到,往往壓垮精神的不是金錢、不是物質、不是身體,而是精神,在這裡對於一個孤獨的老人,他唯一夥伴的離開才是對他精神上最大的打擊。

而這個小男孩的離開,作者卻有著簡短而具有意義的描寫,當小男孩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表現出了一種愛,雖然只有比較短的一段內容,卻把他們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濃厚的情感渲染,從五歲開始,老人就認識這個小男孩,並且教他捕魚,男孩對於老人的困境也表現出了一種終極關懷,為他準備魚餌,給他收拾漁具,給老人買飯送藥等等,他們的情感又像父子,又像兄弟,這是一種區別於我們所常見的外界規定下的情感和愛,這種情感的偉大來自於人與人的真誠生活的相處,一起風雨兼程的人生歷程。

對於小男孩的被迫離開,老人也表現出了應該有的優雅風度,通過小男孩表現出來的愛作襯託,我們同時也看到了老人那和藹的一面,比如他叫醒小男孩的時候,描寫他輕輕的拿起小男孩的腳搖動,直到小男孩慢慢的醒來,這種與之後作品表現出他硬漢形象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色差」對比,這不是一種我們常見的符號化的硬漢形象,硬漢中透露出優雅和和藹可親的溫柔一面。

對於作者在小男孩身上除了表現出愛的象徵,還有一個象徵那就是忠誠,小說中小男孩與老人之間的描寫,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情節,那就是小男孩將自己與別人一起捕獲的魚分享給老人,這是一種因為愛而表現出的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愛,包含了因愛而起的忠誠,同時小男孩和老人相處的時候,對於迎合老人談一些老人喜歡談的話題,比如棒球賽這些,都是作者在進行一種愛的氛圍渲染。

小孩的角色在我們的環境中可以套用師徒的角色,這種對於老人的關心,對於老人失敗的一種堅信,對老人的一種精神的鼓勵,對於老人的一種心境的安慰,都表現出如我們中華文化裡的傳統 「孝」的美德精神,平時表現出對師傅那種愛的忠誠與孝心,到最後孩子再次回到老人身邊,無不在另一個角度體現老人身上一種區別於其他人的生命價值,這種人身上獨有的價值影響著男孩,也鼓勵著男孩。

除了愛的忠誠,我想小男孩最重要,最有文學藝術價值的象徵,也許就是對於老人生命價值延續的象徵,老人教會孩子捕魚,這是一種傳承,孩子認可老人,也是一種生命價值的傳承,就如有些學者對於這種聖經背景的文化闡釋,這是一個化失敗為成功的文學典型,也是一個在拼搏中獲得永生的文學典型,當小男孩從離開,到再次的回到老人身邊,這就代表著老人的精神將得到時間的延續。

好的文學作品一定都具有非常大的闡釋空間,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的普世價值內涵,海明威的這篇作品,不僅僅是一篇詮釋硬漢形象的作品,也不僅僅是闡釋精神不被打敗對於人生的價值意義,這些並不能代表整部作品的全部意義,我們從小男孩身上看到了更多具有普世價意義的文學價值,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不僅僅是只有拼搏和奮鬥,而應該還要有愛,有關懷,有精神和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文:餅子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

相關焦點

  • 王小波讀海明威《老人與海》:他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
    大海浩渺無邊,變幻莫測,人類在它面前顯得格外渺小,但桑迪亞哥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力量與勇氣,那種不屈不撓、誓死鬥爭的精神,讓他的人格顯得無比崇高。在《老人與海》中,老人搏鬥的對象是鯊魚,是大海,同時也是命運和時間。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隱藏在英雄命運背後的點滴,發現勇敢追夢、直面挫折的勇氣。
  • 【名著精讀】海明威《老人與海》
    老人與鯊魚奮力抗爭,但是寡不敵眾,最後大魚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魚骨架。結尾的時候,老人回到岸上,大伙兒看著拖著一副巨大魚骨架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岸邊,那個前40天一直追隨他的孩子哭了,只有這個孩子對老人說,你是大英雄,你最了不起,然後孩子給老人弄吃弄喝的,把老人安頓好。老人睡覺了,孩子靜靜地陪伴在身邊。你看,這就是海明威筆下古巴老漁夫桑提亞哥的人生故事。
  • 《老人與海》、海明威與文學、我與生活
    本文導讀: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在用一個故事,不著痕跡地概括人生,自己經歷的,和所有人都在面對的。 海明威所寫的,其實是他自己,是他的整個人生。 在加勒比海破落的漁村裡,老人桑地亞哥顛沛流離一生,依舊家徒四壁,靠大海每天的恩賜維持生計。他沒有家人沒有財產,只有一位「忘年交」,另一位漁夫的小兒子馬諾林每天當他捕魚的助手,和他形影不離。在連續幾十天抓不到大魚後,大家都說桑地亞哥受到了詛咒,今後可能再也捕不到大魚,連馬諾林也被迫到別人的漁船上去幫工。
  • 【賞析】海明威《老人與海》
    小男孩曼諾林過去和他一同出海,非常愛他,希望能給他安慰和照顧。他們在桑提亞哥的茅棚裡一起聊城裡的棒球比賽,以及老人年輕時在非洲海灘上見到的獅子。老人每天晚上都會夢見那些獅子。他愛他們,如同愛這孩子一樣。第八十五天,老人決定出海到遠方去逮一條真正的大魚。中午時分,一條大馬林魚在一百英尋深處咬了鉤。老人把釣絲放在脊背上,在手裡握得緊緊的。
  • 《老人與海》:世上有一頭豪豬,因為愛上藝術和女人變成了海明威
    他是美國歷史上最耀眼的傳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是真正的男子漢,給我們講述了《老人與海》的故事,七萬字的小說讓人讀起來酣暢淋漓,他是海明威,是偉大的作家。01 海明威是怎樣的人作家榜推薦詞這樣定義他:世上有一頭豪豬,因為愛上藝術和女人而變成了海明威。
  • 海明威:創作發展,老人與海
    《喪鐘為誰而鳴》中的喬丹不同於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主人公,他儘管也有迷惘的情緒,但他不厭惡戰爭,不逃避社會,他考慮的主要之點是怎樣去完成他的職責;他的愛情也不是與戰爭相對立的個人幸福。他明確地區分了戰爭的正義性與一作正義性,體現了海明威戰爭觀的升華。因此,這部小說是海明威創作道路上新起點的標誌。二戰爆發後,海明威又積極投人了反法西斯的鬥爭。
  • 海明威 |《老人與海》| 古巴自由行 了解一下?
    海明威是美國人的驕傲,是失落一代的旗幟。遊歷歐洲,非洲和南美,轉戰叢林,沙漠和高山,但他卻深愛古巴。他說,我愛這個國家,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如果所到之處覺得像回家,除了出生地,那就是我註定的歸宿。海明威不喜歡美國的喧譁,不喜歡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哈瓦那符合他所有的想像與期待。海明威喜歡古巴,也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這裡寫作,總有很好的運氣。他在古巴寫下了《喪鐘為誰而鳴》《渡河入林》,以及為他帶來最大聲譽的《老人與海》。
  • 名著薦讀《老人與海》,致骨子裡的不言敗——硬漢精神
    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開始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晚年因不堪病痛的折磨,精神抑鬱,1961年開槍自殺。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 讀《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不是一篇教導人們如何實現靈魂和諧的小說,而是一種探索和追尋。
  • 羅永浩與海明威,老人與海
    距離羅永浩的「老人與海」發布會還有二十來天的時間,在這二十來天的時間中,各種能跟老羅搭邊的媒體都會猜想,甚至討論,「老人與海」對於羅永浩到底意味著什麼?這場發布會到底要發布希麼東西?羅永浩這幾天頻繁在微博求助網友,尋找包括旅行杯品牌、情趣用品品牌等管理層的聯繫方式,他到底要幹什麼?
  • 《老人與海》:最好的愛是克制,最好的人總是很克制地愛你
    在《老人與海》這本小說裡,作家海明威,給我們展示出了如何塑造人物複雜性的超高技巧。老人的生活很冷清,家裡只有自己一個人。之前還有一個小孩子陪著,但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老人倒黴釣不上魚,小孩子也被迫離開了。海面上突然飛出幾條飛魚,老人激動地說,多麼有活力的魚啊, 飛在夕陽雲彩和溫柔多情的海水之間真好看呀。到了夜晚,海裡淡淡發光的海母優雅的漂浮著,老人卻皺眉吐槽說,這些海母都有毒,以前常常把自己的手臂蟄傷,很痛。
  • 海明威的50句名言精選 | 他的偉大源於「從《老人與海》到《喪鐘為誰而鳴》」
    ——海明威 《老人與海》相愛的人不該爭吵。因為他們只有兩人,與他們作對的是整個世界。他們一發生隔膜,世界就會將其徵服。 ——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在人生或者職業的各種事務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頭腦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資不如由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製,耐心和規律。 ——海明威 《真實的高貴》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覺的人。同情所有夜裡要有亮光的人。
  • 老人與海
    勇氣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題。   《老人與海》寫的是一個老人,展現的卻是一個世界。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全部創作中的瑰寶,是美國歷史上裡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它精彩地描繪了桑提亞哥同鯊魚的英勇奮鬥的激烈場面,歌頌了老漁夫非凡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表現了一種奮發向上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徵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要頑強拼搏、永不屈服、並儘量保持自己的尊嚴,他在肉體上可以被打垮,在精神上卻必須戰勝「敵人」。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正是這種深刻的主題,海明威贏得了普立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
  • 淺析《老人與海》的敘事特色
    本文試圖通過對海明威的經歷,探究他成長曆程對他「硬漢」性格的影響,同時藉助斯坦澤「敘事情境」 的敘事理論作為分析工具,對海明威獲獎小說《老人與海》進行賞析,分析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是展現的敘事風格。同時,藉助《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敘事特色的賞析,提高自己對外國文學經典的鑑賞能力和對文學理論的修養水平。
  • 天潤世紀圖書介紹《老人與海》讀後感
    世界名著《老人與海》講述一個老人獨自在海上捕魚,接連幾個月沒有收穫,後來他釣到一條很大的旗魚,跟它纏鬥了兩天兩夜,用魚槍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鯊魚的襲擊,缺乏幫手和工具的老人雖然殺了幾條鯊魚,但旗魚被其他鯊魚吃光了,等他進港時,旗魚只剩下一副骨頭。
  • 38歲海明威頭頂光亮,白髮叢生顯老態,走哪都唱《老人與海》
    視頻中,呂飛和歌手海明威同框,海鳴威看上去有些疲憊,比起呂飛看上去眼角皺紋很明顯,笑起來臉部肌肉都是下垂的,在燈光下顯得他的髮際線比較高,發量比較稀疏,而且看上去已經基本上滿頭白髮了,很顯老態。這則視頻的背景音樂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視頻中,海鳴威面對鏡頭看上去略有幾分拘謹,但也還是很認真的為呂飛加油,兩人也是有說有笑的氣氛很好。
  • 38歲海明威頭頂光亮,白髮叢生顯老態,走哪都唱《老人與海》
    這則視頻的背景音樂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視頻中,海鳴威面對鏡頭看上去略有幾分拘謹,還有網友調侃道"情歌父王沒有這麼多兒子 ",不過也有網友對海明威的實力表示肯定,認為其表演很精彩,不過現在確實老了很多。
  • 海明威的時間
    相愛的人不該爭吵。因為他們只有兩人,與他們作對的是整個世界。他們一發生隔膜,世界就會將其徵服。——《永別了武器》 《太陽照常升起》被人們稱作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書中描寫一群參加過大戰的青年流落在巴黎,他們原來的理想、抱負、道德、情操都被可惡的戰爭摧毀了,一個個前途迷惘,精神苦悶,生活毫無目的,整天以酗酒、釣魚、看鬥牛、搞三角戀愛、相互爭吵為樂趣。作品再現了青年人精神空虛和厭惡戰爭的心理。 《永別了,武器》的主題是反對戰爭的。
  • 海明威在古巴喝過的
    海明威手跡我也很真實地想起了都江堰,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我還是個小學生,在那裡懵懂拜水時,給自己買了件禮物,是一本叫做《老人與海》的書;後來讀大學,又買了本《喪鐘為誰而鳴》。按照自己的追求去活著,明知失敗也得拼搏,即便一無所獲也是勇者。這是海明威這個桀驁隨性的人告訴我的。他那些有些婉轉但對驚心動魄情景的平靜描述,讓我很難走進他的世界,但不妨礙我截取字裡行間很有力度的精神。海明威的創作活躍期是在古巴渡過的,他為自己選擇的終老之所也在古巴,雖然最終並非在此辭世。今天,音樂才子周杰倫把新歌的取景地也選在了古巴。
  • 三分鐘讀完《老人與海》,附精美句子解讀!
    如果你現在正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也許可以給你答案。《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滿意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晚年的登峰造極之作。憑藉這部中篇小說,海明威一舉獲得了1953年美國的普利茲文學獎和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取自真人真事,主人公聖地牙哥的原型,是海明威移居古巴時認識的老漁民格雷戈裡奧·富恩特斯。《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聖地牙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