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愛》: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2021-01-10 時光了了

01.

張愛玲的《愛》這篇短文,全篇只有寥寥兩三百字,通篇沒有提及愛情,但卻讓無數讀者為文中女人的那份愛感到動容。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奇妙的東西,你無法預言會在什麼時候遇到相伴一生的人,你也無法預測你們下次相遇會在什麼時候。

即使兩個人真心相愛,但在錯誤的時間相遇,也許結局並不會美好,如果能夠重來,我相信那個女孩一定會選擇和他好好的多說幾句話吧。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愛情,天時地利缺一不可。少了那麼一點緣分,愛情往往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02.

遇到喜歡的人就要鼓起勇氣,主動向對方表達你的心意,千萬不要錯過了之後再悵然若失。

國人在對待感情方面總是特別的含蓄,但當真愛降臨的時候不要膽怯,大膽的向前訴說你的愛意,不要因為一時的害羞而錯過了相伴終生的人。

愛情講究天時地利,明明那是一個適合風花雪月的傍晚,她與他之間的感情是如此的恰如其分。

但偏偏相遇的年紀不是時候,她被親戚輾轉賣給了別人做小妾,而她的心底卻始終記得傍晚向她搭訕的男子。

無論時隔多久,相愛的人總是能夠記得彼此,文章中兩次相同的對話「哦,你也在這裡嗎?」卻表達了完全不一樣的意境。

時過境遷,男人始終不曾忘記她,而她經歷過種種不幸,他仍舊是她心底的溫暖。

03.

張愛玲將自己聽來的一段感情故事寫做了《愛》這篇散文,於讀者而言不過是一段悲傷的故事,但對於故事的主人公而言,卻是讓人悲哀又遺憾的一生。

人和人之間,總是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相愛的人會在特定的時間再次相遇,冥冥之中就像有神明的指引一般,會讓你們再次遇見。

而於千萬人當中,你能一眼找到那個閃閃發光的對方,曾經的渴望和愛而不得,在相見的那一刻都化為了平靜。

和愛的人一起,即使什麼都不說也不會覺得尷尬,兩個人一起靜靜吹著海風,這種平靜就足以讓人感到心安,和愛的人呆在一起,就連吹在臉上的風也是溫柔的。

那不過是人生一個朦朧的片段,卻成為了無數個日夜裡輾轉反側的源頭,或許並沒有交流什麼,但卻感覺心靈相通,有時候瞬間就是永恆。

04.

時間不能帶走心中的愛意,雖然只是一個片段的相識,但卻深深的刻進了腦海,日日夜夜,無法忘懷。

這種奇妙的愛戀無法言喻,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但平平淡淡的他卻讓自己久久不能忘懷。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是一個普通的午後,你坐上熟悉的車去上班,但素昧平生的男人與你短暫的相視一次。

你們緊挨著彼此相坐,內心卻是極其的平和,雖然只是你們的第一次見面,但卻感覺像相愛很久的戀人一般。

你與他一路沒有說話,靜靜的享受著這樣的美好,車到站了,你下了車,沒有與他說再見,你們彼此都清楚,這匆匆一眼之後,或許此生都不再相見。

但是,這短短的一段路程卻成為了你腦海裡一直忘不掉的回憶,直到十多年過去,那天的經過依然歷歷在目。

雖然分別,但卻不會感到悲傷,因為內心始終堅信你們曾經在那一秒裡,深深的愛過。

05.

看了張愛玲的《愛》,或許很多人都會回憶起自己的人生曾經也曾有這樣的一段經歷,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過,很難相信真的會有這樣奇妙的愛情際遇。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神奇的事情,也許上一秒你還在過著自己的生活,但下一秒你就掉進了愛情的世界。

《愛》這篇散文中的女主人公十分的不幸,她的童年十分的不幸,被親人拐賣給有錢人做小妾,後來又輾轉嫁給好幾個人。

或許,她也許也曾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吧,但曾經點亮她人生的那位少年,在她暮年的時候再次與她相遇。

就像她們相遇的那個傍晚,他還是那樣的溫柔,就好似這些年的不幸都未曾發生。

她的思緒回到了無拘無束的當年,那時候的她還沒有遭遇到這麼多的不幸,她對未來也充滿著期待。

她也覺得或許他們之間有那樣一種可能,但此刻開始認識彼此,或許也不是太遲,只要是和他在一起,過程曲折一點也沒什麼。

06.

有時候瞬間就是永恆,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有的人就是上天的旨意被派來送到你面前,你們註定會相遇,相愛。

世界如此大,地球上有無數的人,兩個人相遇的概率小之又小,能夠相愛的概率更是小到可憐,但偏偏安排你們相遇,一眼便是永恆,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於茫茫人海中,遇到你想要遇到的人,於千萬人之中,一眼就發現他的存在,這是命運給你最好的安排。

不論結局如何,好好去愛一場,只談當下,不談未來,有一個人,你用心去愛過就夠了,剩下的就交給命運吧。

一段虛無縹緲的愛意,可以讓一個女人懷揣溫暖,度過漫長而又不幸的人生,願每個人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古箏曲賞析《原來你也在這裡》丨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喔,原來你也在這裡
    《原來你也在這裡》是劉若英翻唱於中島美雪的<愛される花。愛されぬ花>(被愛的花和不被愛的花),收錄在專輯《我的失敗與偉大》中。歌詞源於張愛玲的經典小說《愛》。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仿佛把張愛玲《愛》中的那一種深情緩緩地唱了出來,用盡了全身力氣,換來了半生回憶,只為了一句,「原來你也在這裡。」原來你也在這裡。
  • 男主病嬌文:《願無歲月可回頭》,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我只愛你
    男主病嬌文:《願無歲月可回頭》,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我只愛你1,《願無歲月可回頭》作者:魚生文案:男主病嬌文,她是個啞巴
  • 讀文|張愛玲《愛》:原來你也在這裡嗎?
    春天是個多情的季節,就應該發生許多柔美的故事,與愛有關的故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期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遍尋之後得到的幸福。怕的是「有約不來過夜半」,讓有情之人心空落落,更怕「從此蕭郎是路人」,連記掛都無處安放。每每此時,便又想起張愛玲的小短文《愛》。原文摘錄如下:  這是真的。
  • 寂寞花開----張愛玲傳奇觀後感
    張愛玲稱得上是一個有氣度和氣質的女人,因為愛,所以包容一切,甚至包容到自己深愛的人用自己的血汗錢一路去獵豔,直至逃亡的路上也樂此不疲。即使最後離開,張愛玲也已是仁至義盡。記得張愛玲與胡蘭成分手時說的一段話:「在我這裡,我沒有你這麼大的志氣,沒有天上地下,沒有君子小人,在我心裡,只有你和我;在我這裡,你是絕對的,你是惟一的,我若是有一條命是給你,就不會也不能再給另一個人。我愛你就只能是這樣……,我要是不得不離開你。我不能再愛別人了,就只能是萎謝了……」,她也曾對胡蘭成說過:「我不要霧數,我不要散亂淤塞的憂傷,昏暗汙濁,我不要…..」。
  • 張愛玲 愛
    ——張愛玲《愛》賞析周 茜「愛」這一永恆的主題,古往今來述說不盡的主題,張愛玲僅以三百四十餘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輕鬆地淡淡道來。語言洗盡鉛華,單純乾淨,全然沒有她慣有的華麗絢爛。本來,以張愛玲的天才和妙筆不難為讀者營造出一個同樣動人的桃花愛情故事,然而,她「就這樣就完了」,沒有希望,沒有餘地,只有無盡的遺憾和深深的無奈。可是,不曾想,張愛玲在緊接的一段,寥寥數語,把以為「就這樣就完了」的愛的故事平靜地推向了高潮——那個曾經如桃花般春華妙齡的女子,在成為歷盡滄桑的老婦人之時,還「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 鄭凱官宣我們結婚了:感情不分先來後到,只有愛的深淺而已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劉若英的歌《原來你也在這裡》裡面,有句歌詞叫: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正應了那句「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哦,原來你也在這裡……」張愛玲說: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緣分;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不幸;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無奈;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殘忍。每段無疾而終的感情,或是不幸,或是無奈,亦或是殘忍。
  • 愛 張愛玲
    愛作者/張愛玲攝影/蟈蟈小姐等這是真的,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作品賞析一直很喜歡張愛玲的散文,但卻不敢多讀,因為她的散文幾乎都帶著淡淡的憂愁,讀一兩篇可以寧神靜氣,讀多了卻覺得整個世界都充滿荒蕪,深深地觸及生活,只剩透心的悲傷。她的這篇《愛》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簡簡單單的300多字,卻字字珠璣。
  • 張愛玲: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
    愛,讓內心豐盈的人更加豐盈,讓無力承受的人迅速枯萎。「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這句話,是張愛玲一生的寫照。很多人看不懂張愛玲,但仔細想想,對她來說,人生就像一葉浮萍,歷盡風雨和蒼涼。親情又是如此涼薄和脆弱。她唯一可以抓住的,就是亂世中的一個知心人。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 才女遇渣男|張愛玲:原來你也在這裡
    愛一個人,把他愛成全「迷」公敵的,張愛玲是第一個。可能沒有張愛玲迷不討厭胡蘭成的——讓一代才女「萎謝」的渣男,《色戒》中的大漢奸原型。用盡全身力氣,換來半生回憶讀到張愛玲和胡蘭成的虐戀故事,毫無緣由,我想到一首劉若英的歌:原來你也在這裡。
  • 朗誦 | 張愛玲:愛
    愛文/張愛玲,朗誦/宮雪敏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
  • 張愛玲最美短文《愛》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愛作者:張愛玲這是真的。
  • 劉若英《原來你也在這裡》日文原版:愛される花 愛されぬ花,同種曲調,不同的情懷~
    還記得那句: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哦原來你也在這裡...《原來你也在這裡》歌詞源於張愛玲小說《愛》,只是詞作者與張愛玲對愛情的看法有些不同。張愛玲認為,愛情給人帶來的是殘忍、冷漠和絕望;而詞作者姚謙認為,沒有結果的愛情也是溫暖的。所以,《愛》表達錯過,《原來你也在這裡》表達希望。一個惋惜一個期待;一個悲,一個喜。
  • 張愛玲: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這句話想要說啥?
    這一句「不愛是一生的遺憾 ,愛是一生的磨難」表述出了她的內心 的對白,不愛是遺憾,而愛卻成了她自己的磨難。這也正是她和胡蘭成婚姻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張愛玲的世界。張愛玲是一位非常獨立自主的女性。張愛玲在幼年時親眼見證了封建社會中女子地位的低下,看到自己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生兒育女,而父親在外花天酒地。
  • 【人文素養】張愛玲散文《愛》賞析
    這是網上關於張愛玲作品評論最多的一篇,也是誤讀最多的一篇,許多人還喜歡摘引其中的一兩句作為張愛玲的名言,歧見更甚了。
  • 張愛玲 | 對多數女人而言,愛的意思就是被愛
    ,如香港作家李碧華所說:「張愛玲三個字,當中紛紅駭綠,影響了大半個世紀。一個男子真正動了感情的時候,他的愛較女人的愛偉大得多。可是從另一方面觀看,女人恨起一個人來,倒比男人持久得多。女人與狗唯一的分別就是:狗不像女人一般地被寵壞了,它們不戴珠寶,而且——謝天謝地!——它們不會說話!算到頭來,每一個男子的錢總是花在某一個女人的身上。
  • 一生所愛張愛玲
    在半山倉皇的夜色間,我覺得我像在追逐張愛玲的魂。心一下子很痛很痛,仿佛感受到了她的痛苦,以及那些痛苦,如何形成一個人的文字。《重訪邊城》裡記載了她此生最後一次踏足香港,最末一句尤為讓人心疼,她想微笑,又笑不出來,因為疑心自己是跟香港訣別。在她百年誕辰之際,我們重回她的香港,作為對她的致敬和紀念。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一期一會的邂逅: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而《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電影正是一部關於「邂逅」的電影。在從布達佩斯駛往巴黎的火車上,一對德國中年偏老的夫妻忽然因為一件小事兒而吵了起來,把旁邊的一位金髮少女吵得書都讀不下去了。於是少女換了個旁邊坐著個和她年紀相仿的、有著深棕色頭髮大男孩的位置上。
  • 晚年悽涼孤獨的張愛玲,愛錯了人,不幸的信仰
    胡蘭成文弱書生,比張愛玲年長了十四歲,而且風流成性,走到哪就在哪裡找一個女人,在跟張愛玲婚期存續期間,花招張愛玲的稿費,卻跟著不同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婚姻的不忠誠讓張愛玲無法忍受,最終張愛玲的一封分手信,兩人離婚。兩人離婚後,張愛玲認識美國人賴雅,跟著賴雅去美國生活,在賴雅病逝後,張愛玲獨自生活,孤零零直至去世。就是這樣一個感情不忠的胡蘭成,卻讓張愛玲愛到塵埃裡,然後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 名媛與時尚 | 讓張愛玲又愛又惱的松子糖
    天津的松子糖在女作家張愛玲心中,是又愛又惱的回憶。在散文《私語》中,她談及小時候在天津的家中時常擺放著的松子糖:「松子糖裝在金耳的小花瓷罐裡,旁邊有黃紅的蟠桃式瓷缸,裡面是痱子粉。」張愛玲在天津的家位於法租界三十二號路61號。張愛玲提到過父親張志沂買了一本蕭伯納的書,叫《心碎的屋》,扉頁空白處留有英文題識:「天津,華北。一九二六。三十二號路六十一號。提摩太·C·張。」